正在阅读:

这是一份“深港通”影视娱乐类公司投资清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是一份“深港通”影视娱乐类公司投资清单

在港股市场,以影视娱乐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大约在30家左右。

作者:浩哥

8月16日,在《深港通实施方案》获批后,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在深港通《联合公告》中披露了深港通的投资标的、投资额度等细则。并且港交所表示将在10月至11月期间,举行两次深港通演习。

10月11日据港交所公告披露,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及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香港结算)已与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结算)订立协议建立深港通,深港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国庆期间,港股持续走强一度站上24000点,日线实现4连升,累计涨幅超过600点。除了外围市场美股,原油和黄金等方面的影响似乎也表明了市场开始对深港通有所期待。可以想象,一旦深港通在11月份正式开通后,沪、深、港三地的整体生态一定会渐渐形成,国内的资本肯定会瞄准港股和A股中巨大的估值差来进行套利。

相比沪港通,深港通对影视娱乐类公司的影响会更大

主要原因是,投资标的股票数目增加和额度限制取消。

按目前公布的方案,深港通正式开通后,深交所和港交所将允许两地投资者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其中深股通股票共有881只,包含主板267只、中小板411只、创业板203只,其中A+H股有17只;港股通股票共有416只,其中包含89只A+H股。市值50亿港币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

而对于深交所来说,其股票数量占据了整个A股上市公司的60%,与上证股票相比,深交所股票平均市值更小,交易及活跃度水平更高,大量的影视娱乐类公司均在创业板当中。而在港股,总共只有30家左右的影视传媒概念公司,其中除了阿里影业拥有420多亿港币的市值外,其他同概念的影视娱乐类公司市值大多在几亿到几十亿港币之间,因此股票标的数的增加才可以让更多的影视娱乐类公司进入投资者的视野。

未来港股通的扩容是一种不可逆的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公司会纳入港股通的范畴,那么很多小市值低估值的影视娱乐类公司也将吸引投资者。

另外,深港通没有总额限制,而沪港通有总额限制,其中沪港通的限制为港股通2500亿元、沪股通3000亿元。这也表明了未来沪、深、港三地资金流通的一个趋势。随着人民币加入SDR,中经济金融开放趋势基本已经形成,港股将成为各方资金先行试水的一个试点,也是中国股市和国际股市接轨的一个节点,总额限制的取消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如果形势良好,每日130亿元人民币的限额或许也将松动。

哪些影视文化类公司值得关注

整个港股约有1700支股票,其中有很多活跃性相当低的股票。A股市场总共有2亿的投资者,而港股市场仅仅投资者仅仅千万,显然无法达到A股市场的活跃度。

在港股市场,以影视娱乐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大约在30家左右,据闪电娱乐(微信ID:shanyuzhinan)不完全统计,影视娱乐类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下图。

其中值得关注的重点公司有:

阿里影业

2014年6月24日,阿里巴巴完成对文化中国的收购,耗资约62.44亿港元,自此阿里巴巴在港股市场对影视娱乐的资本操作就开始了。2015年11月初,更名后的阿里影业公告称,已与大股东阿里就相关资产注入事宜达成交易,阿里将把淘宝电影和娱乐宝两项业务注入阿里影业,交易总对价为5. 2亿美元。

而淘宝电影在2016年的5月份正式更名为淘票票,目前市场份额在20%左右,位居第二。加上2015年阿里影业以8.3亿元收购的主营互联网票务的粤科软件,以出品,宣发,线上票务为核心的淘票票已经基本具备雏形。

而就在今年10月9日,阿里影业宣布收购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公司Amblin Partner的少数股权,并获得一个Amblin Partner董事会席位,阿里影业将成为Amblin Partner在中国地区电影项目的营销、发行及衍生品的合作伙伴。

在资本操作上,阿里影业还积极参与了博纳影业的私有化,虽然随着A股IPO监管制度的加强,博纳的回归之路不算顺遂,但与老牌的制作发行公司合作可以帮助阿里影业更快地在大陆的影视娱乐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最重要的是,阿里影业背靠整个阿里系,拥有极其丰富的资源,淘票票和娱乐宝都能够通过阿里系产品的影响力而迅速达到消费者,帮助阿里影业娱乐全产业链的构筑更加迅速。

从财务数据上来看,阿里影业2015年每股盈利人民币1.99分,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6亿元,2014年同期为净亏损4.17亿元。虽然在2016年的上半年业绩亏损了4.6亿,其中大量的资金利用在了淘票票的票务平台的搭建上。

不太乐观的财务数据是市盈率,目前阿里影业在港股的市盈率达到了70.17,这在普遍市盈率只有十几甚至几的港股公司中是很高的。

欢喜传媒

欢喜传媒目前市值为52.59亿港币,去年5月份董平、宁浩和徐峥成为欢喜传媒股东。其中宁浩和徐峥以1.65亿港币各获得了欢喜传媒19%的股份;而董平则拥有24%股份,是欢喜传媒的最大股东。公司自此从21控股更名为现在的欢喜传媒。

不同于阿里影业的全产业链布局,欢喜传媒专注于电影制作发行业务,从股东构成就可以看到这个公司的战略的重心是在电影制作发行方面。

在当时发行新股的同时,公司也公布了未来的发展策略。其发行募集的总共6.8亿港元中,5.2亿将用于制作6部电影,其中3部由徐峥和宁浩制作,另有1. 5亿港元用于3至4部电视剧的制作。而公司也从原来的物业代理、证券买卖及广告代理等业务开始转型。

今年6月,欢喜传媒发布公告称,与王家卫、陈可辛导演进行合作,两位导演都将入股欢喜传媒,并通过制作网络剧实现双向合作。欢喜传媒则将在未来6年内,获得这些导演全部或部分影视作品的独家或优先投资权。

与王家卫的合作,是通过欢喜传媒全资子公司MCFL(Master China Films Limited)完成的。根据协议,欢喜传媒同意向MCFL发行1亿股股份,MCFL将持有欢喜传媒4.15%的股份。而与陈可辛进行合作,则是通过向陈可辛配售1.445亿股,相等于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5.89%。

可以看到,欢喜传媒的策略基本上是通过资本,与知名导演绑定,保证未来公司能有持续的内容产出,而徐峥和宁浩是目前国内的票房保障组合,王家卫和陈可辛同样也是华人电影市场中具备票房号召力的导演。

欢喜传媒2016年半年报显示,其总营业收入为1065.5万港元,同比下降66.88%。净亏损增加92.8倍至5.68亿港元,每股收益减少0.24港元,其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和王家卫与陈可辛两位导演签订了有关电影投资方面的协议,欢喜传媒分别向二人及其名下产业配发1亿和1.45亿股股份,按当时的市值合计约5.13亿港元,这部分的花费在期内确认为开支。从长远来看,此笔开支或将伴随着影片的产出而有所回报。

ImaxChina

IMAX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娱乐影视技术公司之一,目前市值为136.9亿港币。

IMAX的全球影院网络,是好莱坞电影最重要且最成功的影片发行平台。自1970年首家IMAX影院开业以来,全球IMAX 电影的用户已经突破10亿。IMAX China是IMAX的子公司,主要负责IMAX东南亚的业务。在2014年全国总共只有78块巨幕,2015年也超过100块,而在2016年,中国内地IMAX影院已达到306家。全国的银幕数的增长带动了IMAX影院的增长。

由于国内一线城市的屏幕数已经接近饱和,很多影院都开始走高端路线,类似于IMAX播放厅,杜比播放厅在各大院线中开始越来越受欢迎。万达院线和中国电影都明确表示过希望通过引入巨幕系统,打造差异化,来提高影院的高端化建设。

此外IMAX China还具有独特的优势,IMAX China可以参与放映商和制片厂的票房收入分成,帮助IMAX China享受到中国票房增长的红利。从目前的中国票房来看,增速确实在放缓,但是整体增长的趋势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其财务报表可以看到,2016年上半年,IMAX中国影院业务收入为3914万美元,增幅为36%,占总收入的七成。其中,影片收入分成一项创收1676.7万美元,高于IMAX系统销售带来的1625.7万美元,毛利率达到惊人的62.3%。

同时公司还在招股书中表示,未来计划更多的与放映商收入分成,并加强与中国制片厂的关系。此外,公司还打算开发新业务,例如设立电影基金,并与TCL合作,使消费者可以在家里享受到IMAX的体验。

星美控股

星美控股是国内最早经营院线和其增值服务的公司之一。星美的电影院数量由2009年的3家,大幅增加到2015年的200家,银幕数量达1,400块,会员人数1,000万,公司目前的市值为103.4亿港币。

星美控股值得关注的实其坚定的战略部署,旗下的中影星美影院一直发展良好,并且始终维持着国内市场票房的前两位。公司未来目标是自建、收购影院不少于300家,年观影人次超过一亿。

中影星美电影院线是中国电影集团旗下唯一的控股院线公司,随着中国电影在A股顺利上市,中国电影在内地的影视生态链的产业部署必然少不了中影星美院线。换句话说,只要中国电影在A股一直保持健康的运作,星美控股也一定能够保持稳定发展。

星美控股2016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2.76亿港币,同比增长了46.44%。

除了以上几个重点公司外,还有十多家市值在十亿以下的公司也值得关注,包括寰亚传媒、伯明翰环、汉传媒、比高集团、环球数码、寰宇国际等。这些公司目前整体投资活跃度并不高,相信在深港通开通以后,受到内地市场对影视娱乐业的持续看好,这些小体量的影视娱乐公司也将得到广大投资者的关注。

备注:某些公司盈利为负,因此市盈率无法计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是一份“深港通”影视娱乐类公司投资清单

在港股市场,以影视娱乐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大约在30家左右。

作者:浩哥

8月16日,在《深港通实施方案》获批后,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在深港通《联合公告》中披露了深港通的投资标的、投资额度等细则。并且港交所表示将在10月至11月期间,举行两次深港通演习。

10月11日据港交所公告披露,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及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香港结算)已与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结算)订立协议建立深港通,深港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国庆期间,港股持续走强一度站上24000点,日线实现4连升,累计涨幅超过600点。除了外围市场美股,原油和黄金等方面的影响似乎也表明了市场开始对深港通有所期待。可以想象,一旦深港通在11月份正式开通后,沪、深、港三地的整体生态一定会渐渐形成,国内的资本肯定会瞄准港股和A股中巨大的估值差来进行套利。

相比沪港通,深港通对影视娱乐类公司的影响会更大

主要原因是,投资标的股票数目增加和额度限制取消。

按目前公布的方案,深港通正式开通后,深交所和港交所将允许两地投资者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其中深股通股票共有881只,包含主板267只、中小板411只、创业板203只,其中A+H股有17只;港股通股票共有416只,其中包含89只A+H股。市值50亿港币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

而对于深交所来说,其股票数量占据了整个A股上市公司的60%,与上证股票相比,深交所股票平均市值更小,交易及活跃度水平更高,大量的影视娱乐类公司均在创业板当中。而在港股,总共只有30家左右的影视传媒概念公司,其中除了阿里影业拥有420多亿港币的市值外,其他同概念的影视娱乐类公司市值大多在几亿到几十亿港币之间,因此股票标的数的增加才可以让更多的影视娱乐类公司进入投资者的视野。

未来港股通的扩容是一种不可逆的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公司会纳入港股通的范畴,那么很多小市值低估值的影视娱乐类公司也将吸引投资者。

另外,深港通没有总额限制,而沪港通有总额限制,其中沪港通的限制为港股通2500亿元、沪股通3000亿元。这也表明了未来沪、深、港三地资金流通的一个趋势。随着人民币加入SDR,中经济金融开放趋势基本已经形成,港股将成为各方资金先行试水的一个试点,也是中国股市和国际股市接轨的一个节点,总额限制的取消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如果形势良好,每日130亿元人民币的限额或许也将松动。

哪些影视文化类公司值得关注

整个港股约有1700支股票,其中有很多活跃性相当低的股票。A股市场总共有2亿的投资者,而港股市场仅仅投资者仅仅千万,显然无法达到A股市场的活跃度。

在港股市场,以影视娱乐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大约在30家左右,据闪电娱乐(微信ID:shanyuzhinan)不完全统计,影视娱乐类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下图。

其中值得关注的重点公司有:

阿里影业

2014年6月24日,阿里巴巴完成对文化中国的收购,耗资约62.44亿港元,自此阿里巴巴在港股市场对影视娱乐的资本操作就开始了。2015年11月初,更名后的阿里影业公告称,已与大股东阿里就相关资产注入事宜达成交易,阿里将把淘宝电影和娱乐宝两项业务注入阿里影业,交易总对价为5. 2亿美元。

而淘宝电影在2016年的5月份正式更名为淘票票,目前市场份额在20%左右,位居第二。加上2015年阿里影业以8.3亿元收购的主营互联网票务的粤科软件,以出品,宣发,线上票务为核心的淘票票已经基本具备雏形。

而就在今年10月9日,阿里影业宣布收购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公司Amblin Partner的少数股权,并获得一个Amblin Partner董事会席位,阿里影业将成为Amblin Partner在中国地区电影项目的营销、发行及衍生品的合作伙伴。

在资本操作上,阿里影业还积极参与了博纳影业的私有化,虽然随着A股IPO监管制度的加强,博纳的回归之路不算顺遂,但与老牌的制作发行公司合作可以帮助阿里影业更快地在大陆的影视娱乐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最重要的是,阿里影业背靠整个阿里系,拥有极其丰富的资源,淘票票和娱乐宝都能够通过阿里系产品的影响力而迅速达到消费者,帮助阿里影业娱乐全产业链的构筑更加迅速。

从财务数据上来看,阿里影业2015年每股盈利人民币1.99分,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6亿元,2014年同期为净亏损4.17亿元。虽然在2016年的上半年业绩亏损了4.6亿,其中大量的资金利用在了淘票票的票务平台的搭建上。

不太乐观的财务数据是市盈率,目前阿里影业在港股的市盈率达到了70.17,这在普遍市盈率只有十几甚至几的港股公司中是很高的。

欢喜传媒

欢喜传媒目前市值为52.59亿港币,去年5月份董平、宁浩和徐峥成为欢喜传媒股东。其中宁浩和徐峥以1.65亿港币各获得了欢喜传媒19%的股份;而董平则拥有24%股份,是欢喜传媒的最大股东。公司自此从21控股更名为现在的欢喜传媒。

不同于阿里影业的全产业链布局,欢喜传媒专注于电影制作发行业务,从股东构成就可以看到这个公司的战略的重心是在电影制作发行方面。

在当时发行新股的同时,公司也公布了未来的发展策略。其发行募集的总共6.8亿港元中,5.2亿将用于制作6部电影,其中3部由徐峥和宁浩制作,另有1. 5亿港元用于3至4部电视剧的制作。而公司也从原来的物业代理、证券买卖及广告代理等业务开始转型。

今年6月,欢喜传媒发布公告称,与王家卫、陈可辛导演进行合作,两位导演都将入股欢喜传媒,并通过制作网络剧实现双向合作。欢喜传媒则将在未来6年内,获得这些导演全部或部分影视作品的独家或优先投资权。

与王家卫的合作,是通过欢喜传媒全资子公司MCFL(Master China Films Limited)完成的。根据协议,欢喜传媒同意向MCFL发行1亿股股份,MCFL将持有欢喜传媒4.15%的股份。而与陈可辛进行合作,则是通过向陈可辛配售1.445亿股,相等于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5.89%。

可以看到,欢喜传媒的策略基本上是通过资本,与知名导演绑定,保证未来公司能有持续的内容产出,而徐峥和宁浩是目前国内的票房保障组合,王家卫和陈可辛同样也是华人电影市场中具备票房号召力的导演。

欢喜传媒2016年半年报显示,其总营业收入为1065.5万港元,同比下降66.88%。净亏损增加92.8倍至5.68亿港元,每股收益减少0.24港元,其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和王家卫与陈可辛两位导演签订了有关电影投资方面的协议,欢喜传媒分别向二人及其名下产业配发1亿和1.45亿股股份,按当时的市值合计约5.13亿港元,这部分的花费在期内确认为开支。从长远来看,此笔开支或将伴随着影片的产出而有所回报。

ImaxChina

IMAX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娱乐影视技术公司之一,目前市值为136.9亿港币。

IMAX的全球影院网络,是好莱坞电影最重要且最成功的影片发行平台。自1970年首家IMAX影院开业以来,全球IMAX 电影的用户已经突破10亿。IMAX China是IMAX的子公司,主要负责IMAX东南亚的业务。在2014年全国总共只有78块巨幕,2015年也超过100块,而在2016年,中国内地IMAX影院已达到306家。全国的银幕数的增长带动了IMAX影院的增长。

由于国内一线城市的屏幕数已经接近饱和,很多影院都开始走高端路线,类似于IMAX播放厅,杜比播放厅在各大院线中开始越来越受欢迎。万达院线和中国电影都明确表示过希望通过引入巨幕系统,打造差异化,来提高影院的高端化建设。

此外IMAX China还具有独特的优势,IMAX China可以参与放映商和制片厂的票房收入分成,帮助IMAX China享受到中国票房增长的红利。从目前的中国票房来看,增速确实在放缓,但是整体增长的趋势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其财务报表可以看到,2016年上半年,IMAX中国影院业务收入为3914万美元,增幅为36%,占总收入的七成。其中,影片收入分成一项创收1676.7万美元,高于IMAX系统销售带来的1625.7万美元,毛利率达到惊人的62.3%。

同时公司还在招股书中表示,未来计划更多的与放映商收入分成,并加强与中国制片厂的关系。此外,公司还打算开发新业务,例如设立电影基金,并与TCL合作,使消费者可以在家里享受到IMAX的体验。

星美控股

星美控股是国内最早经营院线和其增值服务的公司之一。星美的电影院数量由2009年的3家,大幅增加到2015年的200家,银幕数量达1,400块,会员人数1,000万,公司目前的市值为103.4亿港币。

星美控股值得关注的实其坚定的战略部署,旗下的中影星美影院一直发展良好,并且始终维持着国内市场票房的前两位。公司未来目标是自建、收购影院不少于300家,年观影人次超过一亿。

中影星美电影院线是中国电影集团旗下唯一的控股院线公司,随着中国电影在A股顺利上市,中国电影在内地的影视生态链的产业部署必然少不了中影星美院线。换句话说,只要中国电影在A股一直保持健康的运作,星美控股也一定能够保持稳定发展。

星美控股2016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2.76亿港币,同比增长了46.44%。

除了以上几个重点公司外,还有十多家市值在十亿以下的公司也值得关注,包括寰亚传媒、伯明翰环、汉传媒、比高集团、环球数码、寰宇国际等。这些公司目前整体投资活跃度并不高,相信在深港通开通以后,受到内地市场对影视娱乐业的持续看好,这些小体量的影视娱乐公司也将得到广大投资者的关注。

备注:某些公司盈利为负,因此市盈率无法计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