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拿什么迎接人工智能2.0时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拿什么迎接人工智能2.0时代

近几年,伴随着人工智能再次兴起的浪潮,无人驾驶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近几年,伴随着人工智能再次兴起的浪潮,无人驾驶技术得到迅猛发展。高新科技企业谷歌、苹果等的加盟,传统汽车制造商宝马、福特等的投入,以及新生力量特斯拉的崛起,让人们对未来汽车充满期待。日前,一份由美国交通部和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联合推出的《联邦自动驾驶汽车政策指南》让人们看到了无人驾驶产业从“科学神坛”步入“经济市场”的端倪。而这只是人工智能领域所涉及的冰山一角。

 

真假难辨,机器脑骗过了谁

机器真的能思考吗?这是一个在上世纪50年代被提出的问题。如果一台机器能够在与人类的对话中不被发现真实(机器)身份,就被视为具有智能。这便是著名的“图灵测试”。

1956年的夏天,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年轻科学家在美国达特茅斯(Dartmouth)学院召开学术会议。会上,他们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多年后,它被认定为全球人工智能研究的起点。

2016年的春天,一场AlphaGo与世界顶级围棋高手李世石的人机大战,让人工智能再次为世人所关注。此前,人工智能因为计算机性能、技术瓶颈、缺乏资金等问题,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经历了两次低潮。

光阴流转。沉浮了60年的人工智能,重回人们视野。

那么,什么是人工智能?简单说,人工智能就是机器通过研究学习来实现“仿人类智能”。当机器学习繁荣后,深度学习出现了。它是通过把大量的数据“喂”进系统,由建立起的模型来做决定。当今人工智能大爆发便是借此来驱动的。

在上个月上汽集团举行的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报告会上,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芮勇博士给与会者出了一道题:机器和人同时翻译一句话,猜猜哪个是人写的?结果在场的许多人都无法分辨出。

这个简单的小实验成为展现人工智能领域正日渐成熟的又一佐证。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机器自己能干很多有用的事,岂不是可以让人类彻底解放双手,我们可以不用奴仆、不用工匠,就能做成很多事情。他的观点是乐观、积极的。

然而,当机器真的能完成一些事情时,人类开始恐慌了。

资本狂热,AI能+出未来吗

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的巨变从未停止:上世纪80年代的个体户、90年代的下海潮,到本世纪初的房地产、眼下的“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机遇。

有一种说法,改革开放以来,普通人遇到过的暴富机会就有十次,只要抓住其中任何一次就能彻底翻身。我们身边常有人感叹,要是当年狠狠心贷款买房,现在身价已经好几百万元了。眼下,火热的人工智能或许就具备了这样的潜力。

在今年的世界经济论坛报告中,人工智能被预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代表,并由此引发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及资本的跑马圈地。有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已达到1683.9亿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2697.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7%。

近年来,中国对智能机器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并于日前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后的第一个科技创新规划。其中,智能制造产业中的几大热点,如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无人驾驶都有可能乘着《规划》的东风迎来产业发展的大爆发。

如今,推进人工智能与传统装备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和创新生态聚集,中国市场正加快步伐赶上这波全球性的人工智能领域大发展潮流。去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已达203.9亿元;到2018年,其规模将超过360亿元。从产业政策上看,上海作为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提出到2020年平均每年新增机器人3000台以上。

英国最优秀的科学家之一的史蒂芬 霍金曾担忧,致力于会思考型机器的开发会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未来几十年内,机器人将会获得与人类同等水平的人工智能,人类可能会沦为更高级的人工智能机器的奴隶。虽然“人工智能威胁论”仍在继续,但在巨大的发展与变革面前,人类岂能因噎废食?

人工智能2.0,我们准备好了吗

如果说,1956年的人工智能1.0是从学术界开始,那么这一次的人工智能2.0则将从产业界开始。虽然“人工智能2.0”目前尚处于概念提出、探讨期,但就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来看,“人工智能2.0”概念下的智能化家电、智能穿戴设备、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和其他人工智能领域正成为企业的投资热点,并由此促进该领域在未来的迅速发展。

就目前情况来看,发展人工智能的优点在于它的载体多样化。诸如人形、机械臂、汽车、飞机这类都可以搭载人工智能,进而减小了人类劳动力的需求。如果使用得当,至少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高危职业对人的岗位需求会急剧减少,然后可以节省资本(假设批量人工智能产品并不算贵)。

2011年,德国提出了“工业4.0”概念,即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来提升制造业的水平。相应地,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是通过智能机器、大数据分析来帮助工人,甚至取代工人,实现制造业的全面智能化。在新模式下,传统的行业界限将逐渐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

在今年上汽集团举行的另一场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中,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杨强教授表示,人工智能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闭环的商业模式和高质量的大数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秘书长陈东升则分析称:加快数据挖掘、模式识别和深度学习等新技术、新成果的产业步伐,将催生应用级的智能产品呈爆发式增长,从而开启我国人工智能2.0时代,并有望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颠覆性创新的浪潮。

当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哆啦A梦》是我最爱看的书之一。在机器猫的口袋里,永远藏着各式各样的神奇宝贝,帮助大雄解决他遇到的种种苦恼。人工智能便是起源于人们对智能机器的梦想。

如今,我们从梦想起步,人工智能将会带领我们步入怎样的未来?它的发展与应用会给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我想,生活的魅力就在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探知,当我们深信生活会越来越美好时,童年的哆啦A梦或许会真的来到我们身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拿什么迎接人工智能2.0时代

近几年,伴随着人工智能再次兴起的浪潮,无人驾驶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近几年,伴随着人工智能再次兴起的浪潮,无人驾驶技术得到迅猛发展。高新科技企业谷歌、苹果等的加盟,传统汽车制造商宝马、福特等的投入,以及新生力量特斯拉的崛起,让人们对未来汽车充满期待。日前,一份由美国交通部和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联合推出的《联邦自动驾驶汽车政策指南》让人们看到了无人驾驶产业从“科学神坛”步入“经济市场”的端倪。而这只是人工智能领域所涉及的冰山一角。

 

真假难辨,机器脑骗过了谁

机器真的能思考吗?这是一个在上世纪50年代被提出的问题。如果一台机器能够在与人类的对话中不被发现真实(机器)身份,就被视为具有智能。这便是著名的“图灵测试”。

1956年的夏天,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年轻科学家在美国达特茅斯(Dartmouth)学院召开学术会议。会上,他们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多年后,它被认定为全球人工智能研究的起点。

2016年的春天,一场AlphaGo与世界顶级围棋高手李世石的人机大战,让人工智能再次为世人所关注。此前,人工智能因为计算机性能、技术瓶颈、缺乏资金等问题,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经历了两次低潮。

光阴流转。沉浮了60年的人工智能,重回人们视野。

那么,什么是人工智能?简单说,人工智能就是机器通过研究学习来实现“仿人类智能”。当机器学习繁荣后,深度学习出现了。它是通过把大量的数据“喂”进系统,由建立起的模型来做决定。当今人工智能大爆发便是借此来驱动的。

在上个月上汽集团举行的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报告会上,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芮勇博士给与会者出了一道题:机器和人同时翻译一句话,猜猜哪个是人写的?结果在场的许多人都无法分辨出。

这个简单的小实验成为展现人工智能领域正日渐成熟的又一佐证。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机器自己能干很多有用的事,岂不是可以让人类彻底解放双手,我们可以不用奴仆、不用工匠,就能做成很多事情。他的观点是乐观、积极的。

然而,当机器真的能完成一些事情时,人类开始恐慌了。

资本狂热,AI能+出未来吗

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的巨变从未停止:上世纪80年代的个体户、90年代的下海潮,到本世纪初的房地产、眼下的“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机遇。

有一种说法,改革开放以来,普通人遇到过的暴富机会就有十次,只要抓住其中任何一次就能彻底翻身。我们身边常有人感叹,要是当年狠狠心贷款买房,现在身价已经好几百万元了。眼下,火热的人工智能或许就具备了这样的潜力。

在今年的世界经济论坛报告中,人工智能被预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代表,并由此引发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及资本的跑马圈地。有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已达到1683.9亿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2697.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7%。

近年来,中国对智能机器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并于日前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后的第一个科技创新规划。其中,智能制造产业中的几大热点,如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无人驾驶都有可能乘着《规划》的东风迎来产业发展的大爆发。

如今,推进人工智能与传统装备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和创新生态聚集,中国市场正加快步伐赶上这波全球性的人工智能领域大发展潮流。去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已达203.9亿元;到2018年,其规模将超过360亿元。从产业政策上看,上海作为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提出到2020年平均每年新增机器人3000台以上。

英国最优秀的科学家之一的史蒂芬 霍金曾担忧,致力于会思考型机器的开发会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未来几十年内,机器人将会获得与人类同等水平的人工智能,人类可能会沦为更高级的人工智能机器的奴隶。虽然“人工智能威胁论”仍在继续,但在巨大的发展与变革面前,人类岂能因噎废食?

人工智能2.0,我们准备好了吗

如果说,1956年的人工智能1.0是从学术界开始,那么这一次的人工智能2.0则将从产业界开始。虽然“人工智能2.0”目前尚处于概念提出、探讨期,但就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来看,“人工智能2.0”概念下的智能化家电、智能穿戴设备、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和其他人工智能领域正成为企业的投资热点,并由此促进该领域在未来的迅速发展。

就目前情况来看,发展人工智能的优点在于它的载体多样化。诸如人形、机械臂、汽车、飞机这类都可以搭载人工智能,进而减小了人类劳动力的需求。如果使用得当,至少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高危职业对人的岗位需求会急剧减少,然后可以节省资本(假设批量人工智能产品并不算贵)。

2011年,德国提出了“工业4.0”概念,即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来提升制造业的水平。相应地,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是通过智能机器、大数据分析来帮助工人,甚至取代工人,实现制造业的全面智能化。在新模式下,传统的行业界限将逐渐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

在今年上汽集团举行的另一场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中,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杨强教授表示,人工智能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闭环的商业模式和高质量的大数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秘书长陈东升则分析称:加快数据挖掘、模式识别和深度学习等新技术、新成果的产业步伐,将催生应用级的智能产品呈爆发式增长,从而开启我国人工智能2.0时代,并有望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颠覆性创新的浪潮。

当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哆啦A梦》是我最爱看的书之一。在机器猫的口袋里,永远藏着各式各样的神奇宝贝,帮助大雄解决他遇到的种种苦恼。人工智能便是起源于人们对智能机器的梦想。

如今,我们从梦想起步,人工智能将会带领我们步入怎样的未来?它的发展与应用会给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我想,生活的魅力就在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探知,当我们深信生活会越来越美好时,童年的哆啦A梦或许会真的来到我们身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