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歌剧都是老古董?来戴上3D眼镜感受现代歌剧的可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歌剧都是老古董?来戴上3D眼镜感受现代歌剧的可能!

荷兰国宝级作曲家米歇尔·笵德阿带着3D迷你歌剧《湮灭》登陆第19届北京国际音乐节。

“人们对歌剧这种艺术形式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期待,我们现在听到的大多数都是像《唐璜》式的这种馆藏传统歌剧,但新的作曲家和制作人还是应该和现代的观众产生一些共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去制作这样一部作品。”荷兰作曲家及舞台导演米歇尔·范德阿这样说,这次这位极具先锋性的荷兰国宝级作曲家带来了他的3D迷你歌剧《湮灭》,于昨晚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进行亚洲首演。

称其为“迷你”歌剧,是因为现场舞台上的演员自始至终只有女主角一人,但这并不代表它是一部晦涩难懂的极简作品,3D成像技术与舞台装置充分融入到歌剧情节中,营造出丰满的戏剧观感,现场3D摄像操作、智能化微型投影仪、3D影像播放控制等技术必须完美配合才能保证演出成功,演职人员之间的默契程度不亚于交响乐团的乐手。

《湮灭》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一个中年男子(3D男中音)对其亡母(女高音)依恋与回忆的故事,探讨“失去”、“伤痛”与“治愈”。它的构想来自于近代南非女诗人英格丽·琼克(Ingrid Jonker),她在三十岁出头因抑郁投湖自杀。受到她的诗的触动,米歇尔·范德阿把她的故事作为创作的起点,再结合自己的记忆创作出了歌剧的脚本。唱词使用了4位历史上溺水而亡的女诗人的诗作,除了英格丽·琼克,还有古希腊女诗人萨福(Sappho),近代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以及美国女星、诗人娜塔丽·伍德(Natalie Wood)。

歌剧中,男主角在事先录制好的3D视频中与舞台上的女高音展开着精密的互动,合唱团的歌声也经过现场声效处理传入观众的耳朵。大幕拉开,一袭红衣的女高音出现在舞台上,彼时灯光昏暗,她看上去像在浓雾中迷失一般。随后,一个与她年龄相仿的男人出现在大屏幕上。原来,女演员即是男人记忆中的亡母,她在他年幼时遭遇意外溺水身亡。舞台与投影,不同的层次空间将记忆与现实同时呈现,不同时空的人冥冥中产生着羁绊。

随着故事的推进,观众会跟随屏幕上的男子走进了他童年的家:一幢田园间的小房子。同时,舞台上的装置亦揭开了面纱——这栋乡间别墅的精致模型,虽然缩小数倍,仍然五脏俱全。台上的女主角摆弄起这个模型时,屏幕上的房屋随着“母亲”的操纵发生了变化。母亲在舞台上拉走一条毯子,屏幕中男人身上的毯子也随之被拉走。已经去世的母亲仿佛有如上帝之手,母子间的深刻羁绊,就这样通过具象的视觉效果被呈现出来。这些微型装置不但制造出画面,更制造出音乐。水滴、钟声及至剧院现场的声音,都将成为歌剧原声。在高科技的参与下,舞台布景不再是与音乐割裂的单纯装饰,而有了自己的生命。

制作这部歌剧对所有参与人员来说都是一次“冒险”,剧中尝试了最尖端最先锋的科技手段,甚至都没有发展完善,把如此多的高科技手段和现场演出结合在一起,又不着痕迹,需要经过艰难的排练磨合,以至于日程不得不延后。3D技术中,一部分是根据情节录制好的内容,一部分需要每到一个演出场地都要在这个场地内提前拍摄,以与现场演出融为一体,还有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女主角在台上边表演边自己操作镜头,让屏幕上的内容与现时表演形成互动。舞台上不同位置设置着定点机位,女主角的操作完全融入表演中,看不出痕迹。这一切构成了观众戴上3D眼镜看到的整体。

在音乐创作方面,虽然《湮灭》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现代作品,但其音乐并未完全脱离我们所熟悉的调性语汇,部分段落的配器手法甚至相当复古。例如男主角那令人动容的咏叹调 《on all faces》,其背景是交响乐队、管风琴与童声合唱,在听觉上营造了肃然的宗教感。谈到自己的音乐风格,笵德阿说,他不太会把自己框定在某一个流派里,而是取决于在某一个瞬间需要哪一种音乐风格,如果需要无伴奏人声合唱,就写一首无伴奏人声合唱,如果需要空灵的电子效果,就会使用电子手段。“现在年轻一代的青年人同时会接触到很多的音乐,比如玩电子游戏机,听到巴赫的音乐同时又能听到披头士和流行音乐,所以在我的很多音乐中也可以听到倾向于流行音乐的节拍很清晰的东西,但更多的是一种综合。”笵德阿说。

范德阿的名字对于国内观众来说也许还比较陌生,但他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音乐作品在欧美已成为当代艺术视觉听觉结合的风向标。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沉没花园》(2011-2012)、《惶然录》(2008)、《身后》(2005-2006)以及《壹》(2002)都受到国际认可。最开始他学的是电子录音技术,然后学了作曲,后来又在纽约学习电影和视频技术专业。早期他创作的也是室内乐、交响乐这类传统音乐作品,但逐渐开始对视觉设计、舞台监督、舞台处理产生兴趣,不再仅仅聚焦于音乐本身。“作为作曲家”他说,“我认为各种多媒体设备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无法把这些东西彻底屏蔽在创作之外,应该把它们自然地融入到创作中来。”

不过,范德阿也认为,虽然日后的3D技术、VR技术有无限可能的空间,但创作时还是要为歌剧本身而创作,而不是为了娱乐采取这些高科技手段。“希望观众们并不是带着对技术的期待来观看,而是带着对作品本身的期待,一切不仅仅是关乎技术,而是关乎作品本身。”

《湮灭》今年三月在荷兰首演之后,取得了巨大反响,北京国际音乐节当即邀请他们到中国进行演出。北京国际音乐节总监余隆表示,“北京国际音乐节除了音乐之外,一直崇尚创新,希望引进一些最新的表演形式,让北京的观众能够不用远到欧洲,在北京就能看到最前沿的表演。”今晚,《湮灭》还将在北京三里屯橙色大厅迎来音乐节期间的第二场演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歌剧都是老古董?来戴上3D眼镜感受现代歌剧的可能!

荷兰国宝级作曲家米歇尔·笵德阿带着3D迷你歌剧《湮灭》登陆第19届北京国际音乐节。

“人们对歌剧这种艺术形式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期待,我们现在听到的大多数都是像《唐璜》式的这种馆藏传统歌剧,但新的作曲家和制作人还是应该和现代的观众产生一些共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去制作这样一部作品。”荷兰作曲家及舞台导演米歇尔·范德阿这样说,这次这位极具先锋性的荷兰国宝级作曲家带来了他的3D迷你歌剧《湮灭》,于昨晚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进行亚洲首演。

称其为“迷你”歌剧,是因为现场舞台上的演员自始至终只有女主角一人,但这并不代表它是一部晦涩难懂的极简作品,3D成像技术与舞台装置充分融入到歌剧情节中,营造出丰满的戏剧观感,现场3D摄像操作、智能化微型投影仪、3D影像播放控制等技术必须完美配合才能保证演出成功,演职人员之间的默契程度不亚于交响乐团的乐手。

《湮灭》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一个中年男子(3D男中音)对其亡母(女高音)依恋与回忆的故事,探讨“失去”、“伤痛”与“治愈”。它的构想来自于近代南非女诗人英格丽·琼克(Ingrid Jonker),她在三十岁出头因抑郁投湖自杀。受到她的诗的触动,米歇尔·范德阿把她的故事作为创作的起点,再结合自己的记忆创作出了歌剧的脚本。唱词使用了4位历史上溺水而亡的女诗人的诗作,除了英格丽·琼克,还有古希腊女诗人萨福(Sappho),近代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以及美国女星、诗人娜塔丽·伍德(Natalie Wood)。

歌剧中,男主角在事先录制好的3D视频中与舞台上的女高音展开着精密的互动,合唱团的歌声也经过现场声效处理传入观众的耳朵。大幕拉开,一袭红衣的女高音出现在舞台上,彼时灯光昏暗,她看上去像在浓雾中迷失一般。随后,一个与她年龄相仿的男人出现在大屏幕上。原来,女演员即是男人记忆中的亡母,她在他年幼时遭遇意外溺水身亡。舞台与投影,不同的层次空间将记忆与现实同时呈现,不同时空的人冥冥中产生着羁绊。

随着故事的推进,观众会跟随屏幕上的男子走进了他童年的家:一幢田园间的小房子。同时,舞台上的装置亦揭开了面纱——这栋乡间别墅的精致模型,虽然缩小数倍,仍然五脏俱全。台上的女主角摆弄起这个模型时,屏幕上的房屋随着“母亲”的操纵发生了变化。母亲在舞台上拉走一条毯子,屏幕中男人身上的毯子也随之被拉走。已经去世的母亲仿佛有如上帝之手,母子间的深刻羁绊,就这样通过具象的视觉效果被呈现出来。这些微型装置不但制造出画面,更制造出音乐。水滴、钟声及至剧院现场的声音,都将成为歌剧原声。在高科技的参与下,舞台布景不再是与音乐割裂的单纯装饰,而有了自己的生命。

制作这部歌剧对所有参与人员来说都是一次“冒险”,剧中尝试了最尖端最先锋的科技手段,甚至都没有发展完善,把如此多的高科技手段和现场演出结合在一起,又不着痕迹,需要经过艰难的排练磨合,以至于日程不得不延后。3D技术中,一部分是根据情节录制好的内容,一部分需要每到一个演出场地都要在这个场地内提前拍摄,以与现场演出融为一体,还有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女主角在台上边表演边自己操作镜头,让屏幕上的内容与现时表演形成互动。舞台上不同位置设置着定点机位,女主角的操作完全融入表演中,看不出痕迹。这一切构成了观众戴上3D眼镜看到的整体。

在音乐创作方面,虽然《湮灭》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现代作品,但其音乐并未完全脱离我们所熟悉的调性语汇,部分段落的配器手法甚至相当复古。例如男主角那令人动容的咏叹调 《on all faces》,其背景是交响乐队、管风琴与童声合唱,在听觉上营造了肃然的宗教感。谈到自己的音乐风格,笵德阿说,他不太会把自己框定在某一个流派里,而是取决于在某一个瞬间需要哪一种音乐风格,如果需要无伴奏人声合唱,就写一首无伴奏人声合唱,如果需要空灵的电子效果,就会使用电子手段。“现在年轻一代的青年人同时会接触到很多的音乐,比如玩电子游戏机,听到巴赫的音乐同时又能听到披头士和流行音乐,所以在我的很多音乐中也可以听到倾向于流行音乐的节拍很清晰的东西,但更多的是一种综合。”笵德阿说。

范德阿的名字对于国内观众来说也许还比较陌生,但他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音乐作品在欧美已成为当代艺术视觉听觉结合的风向标。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沉没花园》(2011-2012)、《惶然录》(2008)、《身后》(2005-2006)以及《壹》(2002)都受到国际认可。最开始他学的是电子录音技术,然后学了作曲,后来又在纽约学习电影和视频技术专业。早期他创作的也是室内乐、交响乐这类传统音乐作品,但逐渐开始对视觉设计、舞台监督、舞台处理产生兴趣,不再仅仅聚焦于音乐本身。“作为作曲家”他说,“我认为各种多媒体设备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无法把这些东西彻底屏蔽在创作之外,应该把它们自然地融入到创作中来。”

不过,范德阿也认为,虽然日后的3D技术、VR技术有无限可能的空间,但创作时还是要为歌剧本身而创作,而不是为了娱乐采取这些高科技手段。“希望观众们并不是带着对技术的期待来观看,而是带着对作品本身的期待,一切不仅仅是关乎技术,而是关乎作品本身。”

《湮灭》今年三月在荷兰首演之后,取得了巨大反响,北京国际音乐节当即邀请他们到中国进行演出。北京国际音乐节总监余隆表示,“北京国际音乐节除了音乐之外,一直崇尚创新,希望引进一些最新的表演形式,让北京的观众能够不用远到欧洲,在北京就能看到最前沿的表演。”今晚,《湮灭》还将在北京三里屯橙色大厅迎来音乐节期间的第二场演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