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瑞虎3X:挑战现代ix25行不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瑞虎3X:挑战现代ix25行不行?

继艾瑞泽5、瑞虎7之后,又带来了第三款新车——瑞虎3X。

 

经历整合阵痛的奇瑞,在今年重新发力。奇瑞2.0时代,正向开发是底线,先期上市的艾瑞泽5,一步一阶,销量持续增长,9月份销售新车14833台,上市迄今累计销量74313辆,稳居自主轿车前三位。9月20日上市的SUV——瑞虎7,10天的批售量超过5000台。在这两款新车的带动下,奇瑞全系9月份销量同比去年增长了45.8%,一吐体内浊气。

相比大众福特这些百年老店,奇瑞尚显稚嫩,虽说年轻代表无畏,但也不够沉稳,因此前些年走了些许弯路,领先的身位渐渐落后。吃堑长智,拨开迷雾走上正途的奇瑞,加快了发展的步子,继艾瑞泽5、瑞虎7之后,又带来了第三款新车——瑞虎3X。

直言对标现代ix车系

在SUV火爆的今天,完善SUV产品线对于销量的增长是一大助力。但现在的市场,水深的紧,冒冒失失推出一款缺乏竞争力的车子,扔到SUV这深水潭中,多半不会溅起多大的水泡。

奇瑞表示,瑞虎3X在打造过程中,完全以现代ix25为参考对象,在设计,用料做工,驾乘质感,配置等方面都不逊色,甚至在局部上稍有优势,凭借瑞虎3X的产品力,用更低的价格挑战韩系对手,已经足够有底气。

经过深思熟虑推出的瑞虎3X,将和瑞虎3一起,征战小型SUV市场。正所谓打虎亲兄弟,有了3X的加入,瑞虎3将更有胆气。在奇瑞看来,瑞虎3的竞争对手是现代ix35,即将上市的瑞虎3X则与ix25竞争,双车战略将大大增强奇瑞在小型SUV市场竞争力。

虽然名为3X,但与瑞虎3并无太大关系。瑞虎3X是奇瑞精品战略下的第三款车,全新设计,并非是瑞虎3的改装版。奇瑞给其的定位是4G智趣玩美SUV,销售目标锁定为单身一族或二人世界的年轻小夫妻。

赶上跨界SUV的风口

瑞虎3X长宽高分别为4200*1760*1570,轴距2555mm,相比瑞虎3的车身更短,但轴距反而略长。从车身高度可以看出,与那些车高超过一米六,接近一米七的传统SUV相比,瑞虎3X的身材略显低矮,不过仍然保持了180mm的离地间隙,确保通过性。

忽如一夜春风来,跨界在今年突然变得流行起来。首先是一汽马自达推出了CX-4,月销量基本在5000台左右,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正统的CX-5。吉利也在跟进这一市场,价格更低的帝豪GS入市后,9月份月销量已经突破8000台,所以就这两款车的市场表现而言,跨界风格还是受到市场的欢迎。从买家年龄来看,这两款车的受众都是以年轻人为主,分别针对购买力不同的用户。可以说,很多年轻人受制于囊中羞涩,并不能选到自己心仪的车子,奇瑞适时推出瑞虎3X,正是顺应需求。

据悉,奇瑞对于瑞虎3X的定位比瑞虎3要低一些,因此在价格上会更加实惠。奇瑞透露价格一定会在瑞虎3之下,参考瑞虎3的6.89万起售,瑞虎3X价格低于6万的可能性极大。对比起售价为5.79万的CS15,瑞虎3X在车身长度、宽度、轴距上都有明显优势,颜值虽说是各花入各眼,但是现场多数媒体老师认为瑞虎3X还是更胜一筹。

瑞虎3X同竞品的最大区别在于提供4GWiFi选装,这对于完全依靠手机存活的年轻人而言颇有诱惑力,现在美中不足的是只有顶配车型才能选,至于正式上市后是否会有变化,还不得而知。同样只有顶配才能选装的,还包括智能语音导航系统和8寸智能语音电容屏,都是很有意思的东西。

不得不谈的奇瑞新设计风格

在这次活动中,奇瑞介绍更多的是设计层面,这是奇瑞正向开发必须坚守的阵地。我们一直认为一款车子最核心的内容是“设计+机械”,但在主机厂内部,设计师和工程师应该是齐头并进的,至于配置,不过是配角罢了。遗憾的是,现在很多消费者往往把配置作为挑选车子的首要因素,我们不能说这是错,但是工程师在机械层面卖力,设计师在外观和内饰上穷尽心思,这应该得到市场的尊重。

以瑞虎3X为例,当奇瑞把这台车的目标客户锁定为年轻买家时,就把这台车子的设计权交给了同样年轻的一群人。二十多人的设计团队基本都是85后,他们年轻,有活力,有梦想,了解年轻人的心思,希望自已的作品得到市场的认可。通过市场调研获悉,年轻的买家们注重细节,注重品质感和科技感的呈现。

设计团队决定在内饰上采用非对称设计手法,通过色彩对比,带来视觉的冲击感和层次感。如在颜色的选择上采取了亮橙色的装饰条搭配主黑色内饰的方案,在中控仪表台,出风口,档杆区域,门扶手,都使用了大量的亮橙色,仪表盘指针则是火红色,带来眼前一亮的视觉冲击——运动,年轻,时尚。受制于成本,在材料的选择上基本以硬质的塑料为主,但是奇瑞还是尽力做的更有品质感,在两侧的门把手区域使用了软质材料提升舒适性。

在很多内饰细节上还是体现了设计师付出的努力,比如一体贯穿式门把手,中央出风口装饰条,都源于冰球运动的球杆,而仪表台两侧的圆形空调出风口,灵感则来自于水波回纹。

设计师希望在瑞虎3X外观上体现出更有活力的立体感,符合亚洲人口味的力量感,而非欧美式的块状肌肉。由此我们看到了眼前这台造型匀称的车子,无论是车身侧面,还是车身尾部,线条的运用都足够成熟,是型男而非参加选美的肌肉男。而且设计师们希望将更多的中国元素融入其中,例如横贯前脸的家族化装饰亮条取材自将徽派飞檐式建筑,典型的中国式风格。

看多了武侠小说,已经习惯了书中对于武林高手的描写:两侧太阳穴高高凸起,目露精光……但是我们知道,一般这样的高手基本都是二流水平。真正的高手一定是返璞归真的,从外表看不出任何迹象。在我看来这是奇瑞的设计师们想要达到的设计效果,为此他们通过VR不断的进行修正,能否讨喜,我们就不做评论了。

至于配置,年轻人喜欢的carplay,多功能方向盘,定速巡航,LED大灯,都是标配,8寸触控大屏反应迅捷,侧窗玻璃为绿色,轮毂也可选双色搭配,非常的炫,顶配车型还提供天窗,只是尺寸嘛,非全景。

奇瑞在小车上大打安全牌

瑞虎3X在车型设置上分为入门,中配,高配三个版本,此次拍摄活动提供了三台车,皆为中配和高配,区别在于车身颜色和变速箱。就样车来看,奇瑞在配置上并不吝啬,车身稳定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等关注度较高的安全配置都有提供,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也是标配,并且带有倒车动态辅助线,清晰度也足够。

而在安全监测系统中,除了常见的前排主驾安全带未系提醒外,还有超速报警(时速120公里),未关提醒,钥匙未拔报警等。由于城市道路的限速较低,因此这款车还有可调限速提醒功能,灵活,贴心,喜欢开快车的司机们再也不用担心超速被处罚了。奇瑞希望未来的年轻买家们,不仅仅是玩的起,玩的炫,还要玩的转,因此行车安全在这款车中格外被重视,从这些安全配置上可见端倪。

总体而言,有了艾瑞泽5和瑞虎7的声誉,奇瑞顺势推出瑞虎3X再正确不过。瑞虎3X作为一款主打跨界风格的小型SUV,内饰设计有新意,配置上也和竞品有较大的差异,并且诚意十足,是一款很有特点的年轻座驾。

环顾宇内,主打差异化定位的瑞虎3X,在这个细分市场其实并没有什么对手,不论是长安,还是北汽,推出的小型SUV都是传统类型,像3X这种好玩的跨界车,在该价位还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奇瑞对于这款车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毕竟瑞虎3X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奇瑞给消费者提供了一款质优价廉好玩的车子,你,会不会选?

撰稿:李金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瑞虎3X:挑战现代ix25行不行?

继艾瑞泽5、瑞虎7之后,又带来了第三款新车——瑞虎3X。

 

经历整合阵痛的奇瑞,在今年重新发力。奇瑞2.0时代,正向开发是底线,先期上市的艾瑞泽5,一步一阶,销量持续增长,9月份销售新车14833台,上市迄今累计销量74313辆,稳居自主轿车前三位。9月20日上市的SUV——瑞虎7,10天的批售量超过5000台。在这两款新车的带动下,奇瑞全系9月份销量同比去年增长了45.8%,一吐体内浊气。

相比大众福特这些百年老店,奇瑞尚显稚嫩,虽说年轻代表无畏,但也不够沉稳,因此前些年走了些许弯路,领先的身位渐渐落后。吃堑长智,拨开迷雾走上正途的奇瑞,加快了发展的步子,继艾瑞泽5、瑞虎7之后,又带来了第三款新车——瑞虎3X。

直言对标现代ix车系

在SUV火爆的今天,完善SUV产品线对于销量的增长是一大助力。但现在的市场,水深的紧,冒冒失失推出一款缺乏竞争力的车子,扔到SUV这深水潭中,多半不会溅起多大的水泡。

奇瑞表示,瑞虎3X在打造过程中,完全以现代ix25为参考对象,在设计,用料做工,驾乘质感,配置等方面都不逊色,甚至在局部上稍有优势,凭借瑞虎3X的产品力,用更低的价格挑战韩系对手,已经足够有底气。

经过深思熟虑推出的瑞虎3X,将和瑞虎3一起,征战小型SUV市场。正所谓打虎亲兄弟,有了3X的加入,瑞虎3将更有胆气。在奇瑞看来,瑞虎3的竞争对手是现代ix35,即将上市的瑞虎3X则与ix25竞争,双车战略将大大增强奇瑞在小型SUV市场竞争力。

虽然名为3X,但与瑞虎3并无太大关系。瑞虎3X是奇瑞精品战略下的第三款车,全新设计,并非是瑞虎3的改装版。奇瑞给其的定位是4G智趣玩美SUV,销售目标锁定为单身一族或二人世界的年轻小夫妻。

赶上跨界SUV的风口

瑞虎3X长宽高分别为4200*1760*1570,轴距2555mm,相比瑞虎3的车身更短,但轴距反而略长。从车身高度可以看出,与那些车高超过一米六,接近一米七的传统SUV相比,瑞虎3X的身材略显低矮,不过仍然保持了180mm的离地间隙,确保通过性。

忽如一夜春风来,跨界在今年突然变得流行起来。首先是一汽马自达推出了CX-4,月销量基本在5000台左右,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正统的CX-5。吉利也在跟进这一市场,价格更低的帝豪GS入市后,9月份月销量已经突破8000台,所以就这两款车的市场表现而言,跨界风格还是受到市场的欢迎。从买家年龄来看,这两款车的受众都是以年轻人为主,分别针对购买力不同的用户。可以说,很多年轻人受制于囊中羞涩,并不能选到自己心仪的车子,奇瑞适时推出瑞虎3X,正是顺应需求。

据悉,奇瑞对于瑞虎3X的定位比瑞虎3要低一些,因此在价格上会更加实惠。奇瑞透露价格一定会在瑞虎3之下,参考瑞虎3的6.89万起售,瑞虎3X价格低于6万的可能性极大。对比起售价为5.79万的CS15,瑞虎3X在车身长度、宽度、轴距上都有明显优势,颜值虽说是各花入各眼,但是现场多数媒体老师认为瑞虎3X还是更胜一筹。

瑞虎3X同竞品的最大区别在于提供4GWiFi选装,这对于完全依靠手机存活的年轻人而言颇有诱惑力,现在美中不足的是只有顶配车型才能选,至于正式上市后是否会有变化,还不得而知。同样只有顶配才能选装的,还包括智能语音导航系统和8寸智能语音电容屏,都是很有意思的东西。

不得不谈的奇瑞新设计风格

在这次活动中,奇瑞介绍更多的是设计层面,这是奇瑞正向开发必须坚守的阵地。我们一直认为一款车子最核心的内容是“设计+机械”,但在主机厂内部,设计师和工程师应该是齐头并进的,至于配置,不过是配角罢了。遗憾的是,现在很多消费者往往把配置作为挑选车子的首要因素,我们不能说这是错,但是工程师在机械层面卖力,设计师在外观和内饰上穷尽心思,这应该得到市场的尊重。

以瑞虎3X为例,当奇瑞把这台车的目标客户锁定为年轻买家时,就把这台车子的设计权交给了同样年轻的一群人。二十多人的设计团队基本都是85后,他们年轻,有活力,有梦想,了解年轻人的心思,希望自已的作品得到市场的认可。通过市场调研获悉,年轻的买家们注重细节,注重品质感和科技感的呈现。

设计团队决定在内饰上采用非对称设计手法,通过色彩对比,带来视觉的冲击感和层次感。如在颜色的选择上采取了亮橙色的装饰条搭配主黑色内饰的方案,在中控仪表台,出风口,档杆区域,门扶手,都使用了大量的亮橙色,仪表盘指针则是火红色,带来眼前一亮的视觉冲击——运动,年轻,时尚。受制于成本,在材料的选择上基本以硬质的塑料为主,但是奇瑞还是尽力做的更有品质感,在两侧的门把手区域使用了软质材料提升舒适性。

在很多内饰细节上还是体现了设计师付出的努力,比如一体贯穿式门把手,中央出风口装饰条,都源于冰球运动的球杆,而仪表台两侧的圆形空调出风口,灵感则来自于水波回纹。

设计师希望在瑞虎3X外观上体现出更有活力的立体感,符合亚洲人口味的力量感,而非欧美式的块状肌肉。由此我们看到了眼前这台造型匀称的车子,无论是车身侧面,还是车身尾部,线条的运用都足够成熟,是型男而非参加选美的肌肉男。而且设计师们希望将更多的中国元素融入其中,例如横贯前脸的家族化装饰亮条取材自将徽派飞檐式建筑,典型的中国式风格。

看多了武侠小说,已经习惯了书中对于武林高手的描写:两侧太阳穴高高凸起,目露精光……但是我们知道,一般这样的高手基本都是二流水平。真正的高手一定是返璞归真的,从外表看不出任何迹象。在我看来这是奇瑞的设计师们想要达到的设计效果,为此他们通过VR不断的进行修正,能否讨喜,我们就不做评论了。

至于配置,年轻人喜欢的carplay,多功能方向盘,定速巡航,LED大灯,都是标配,8寸触控大屏反应迅捷,侧窗玻璃为绿色,轮毂也可选双色搭配,非常的炫,顶配车型还提供天窗,只是尺寸嘛,非全景。

奇瑞在小车上大打安全牌

瑞虎3X在车型设置上分为入门,中配,高配三个版本,此次拍摄活动提供了三台车,皆为中配和高配,区别在于车身颜色和变速箱。就样车来看,奇瑞在配置上并不吝啬,车身稳定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等关注度较高的安全配置都有提供,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也是标配,并且带有倒车动态辅助线,清晰度也足够。

而在安全监测系统中,除了常见的前排主驾安全带未系提醒外,还有超速报警(时速120公里),未关提醒,钥匙未拔报警等。由于城市道路的限速较低,因此这款车还有可调限速提醒功能,灵活,贴心,喜欢开快车的司机们再也不用担心超速被处罚了。奇瑞希望未来的年轻买家们,不仅仅是玩的起,玩的炫,还要玩的转,因此行车安全在这款车中格外被重视,从这些安全配置上可见端倪。

总体而言,有了艾瑞泽5和瑞虎7的声誉,奇瑞顺势推出瑞虎3X再正确不过。瑞虎3X作为一款主打跨界风格的小型SUV,内饰设计有新意,配置上也和竞品有较大的差异,并且诚意十足,是一款很有特点的年轻座驾。

环顾宇内,主打差异化定位的瑞虎3X,在这个细分市场其实并没有什么对手,不论是长安,还是北汽,推出的小型SUV都是传统类型,像3X这种好玩的跨界车,在该价位还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奇瑞对于这款车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毕竟瑞虎3X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奇瑞给消费者提供了一款质优价廉好玩的车子,你,会不会选?

撰稿:李金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