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担心被中国“买光” 德国批准中资收购一家半导体公司后又反悔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担心被中国“买光” 德国批准中资收购一家半导体公司后又反悔了

德国成为今年以来中国最大的投资目的国。迄今为止,德国累计已有约200家企业被中国投资者并购,由此引发了德国对“技术流失”的担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资在德国大肆“扫货”,已引起后者高度警惕。中国投资者收购德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爱思强公司(Aixtron)一案或遭遇“拦截”。

10月24日,爱思强发布公告称,德国经济部已撤回对爱思强收购案的批准,并开始重新审查这笔交易。

今年2月,陷入经营困境的爱思强宣布出售股权,开放企业竞购。随后,中国福建宏芯投资基金(Fujian Grand Chip Investment Fund,下称宏芯投资)与之接洽,并以每股6欧元(比过去三个月加权平均股价溢价50.7%)的收购价格获得爱思强主要股东青睐。5月23日,宏芯投资正式对爱思强发起收购要约,并获得爱思强同意。

根据收购协议,宏芯投资拟斥资6.7亿欧元(约合49亿元人民币),收购爱思强约65%的股份。宏芯投资由中国商人刘振东控股,其持有该基金51%的股份,其余股份由厦门博灏投资有限公司(Xiamen Bohao Investment)持有。

9月8日,德国经济部批准该项收购。倘若不出意外,预计收购将于今年下半年完成。但在接近完成的最后时刻,这起跨国收购陡然生变。

德国《世界报》报道称,该国经济部副部长Machnig对此事回应称,撤回对爱思强收购案批准的原因是由于新出现的“安全相关消息”。

爱思强称,此次重新审查将判定这笔交易是否可能“扰乱(德国的)公共秩序”。该公司已将外界就此提出的疑问全部转给了德国经济部。

德国方面正对“加速入侵”的中国资本感到不安。

专业服务公司安永(EY)的统计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德国累计已有约200家企业被中国投资者并购。其中,2002-2012年的十年间,收购德企数为59家,2013-2015年,分别为25、36、39家,而今年仅上半年就收购了37家,交易总值达到108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德国成为今年以来中国最大的投资目的国。

香港万得通讯社援引德国VPC战略公关公司总经理卡普斯的话,表达了德国方面的担忧:“很多(德国)人对中国收购行为有一种恐惧感,他们特别害怕中国的有钱企业到了德国以后统统把德国企业买光,那个时候德国企业就真正‘空心化’了。”

中资频频在德国“出手”,多是看准抄底机会。2011年后,德国经济增速放缓,宏观环境的不景气致使大批德企遭受打击,不少被迫申诉破产。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德国共有1805家企业申请破产。

更令德国感到不安的是,中国投资者已不仅限于“捡漏”,而开始向拥有高技术水平的大公司发起“进攻”。

今年5月,中国家电企业美的集团宣布斥资50亿美元,收购德国最大机器人公司库卡公司(KUKA)。后者是全球四大机器人公司之一。这已引起了德国官员的特别注意,并试图设置阻碍。

德国副总理、经济部长西格马尔•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当时称,德国政府正在试图协调,安排对库卡提出另一个收购要约,对抗中国美的集团的收购。他甚至公开呼吁,欧洲应该设立安全条款,以阻止外商收购这类拥有战略性技术的企业。

尽管历经多番波折,美的如愿将库卡收入囊中。业内分析认为,除了收购价格有竞争力外,该项收购得以顺利进行,主要得益于美的在劳工方面的“稳定性承诺”。根据协议,从现在到2023年,被美的收购之后的库卡将可以维持现有的总部、工厂规模、员工人数等不变。

爱思强案或许没有这么幸运。急剧上升的收购数量,已前所未有地激起了德国保护主义情绪。这个西方工业强国担忧,中国资本的入主,很可能将引发德国技术流失和转移。

德国之声、《世界报》、《商报》等多家德国媒体报道称,该国经济部正着手起草名为“欧盟层面上就投资审核提出建议的方针”的文件。根据文件,若收购者获得25%以上的投票权,政府有权叫停该收购。

该举措主要针对以下四种情况:投资由国外政府产业政策引导,投资者接受国家补贴,投资者为外国国资企业,投资者来源国限制德企进入该国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德国总理默克尔曾在美的收购库卡时抱怨称,“中国对德国企业在华投资设置了严格的限制,没有做到礼尚往来。”此类言论或将进一步加大中企收购爱思强失败的可能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库卡

3.2k
  • 福伊特集团2022/23财年销售额增长13%至55.1亿欧元
  • 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全面投产,规划机器人年产能8万至10万台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担心被中国“买光” 德国批准中资收购一家半导体公司后又反悔了

德国成为今年以来中国最大的投资目的国。迄今为止,德国累计已有约200家企业被中国投资者并购,由此引发了德国对“技术流失”的担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资在德国大肆“扫货”,已引起后者高度警惕。中国投资者收购德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爱思强公司(Aixtron)一案或遭遇“拦截”。

10月24日,爱思强发布公告称,德国经济部已撤回对爱思强收购案的批准,并开始重新审查这笔交易。

今年2月,陷入经营困境的爱思强宣布出售股权,开放企业竞购。随后,中国福建宏芯投资基金(Fujian Grand Chip Investment Fund,下称宏芯投资)与之接洽,并以每股6欧元(比过去三个月加权平均股价溢价50.7%)的收购价格获得爱思强主要股东青睐。5月23日,宏芯投资正式对爱思强发起收购要约,并获得爱思强同意。

根据收购协议,宏芯投资拟斥资6.7亿欧元(约合49亿元人民币),收购爱思强约65%的股份。宏芯投资由中国商人刘振东控股,其持有该基金51%的股份,其余股份由厦门博灏投资有限公司(Xiamen Bohao Investment)持有。

9月8日,德国经济部批准该项收购。倘若不出意外,预计收购将于今年下半年完成。但在接近完成的最后时刻,这起跨国收购陡然生变。

德国《世界报》报道称,该国经济部副部长Machnig对此事回应称,撤回对爱思强收购案批准的原因是由于新出现的“安全相关消息”。

爱思强称,此次重新审查将判定这笔交易是否可能“扰乱(德国的)公共秩序”。该公司已将外界就此提出的疑问全部转给了德国经济部。

德国方面正对“加速入侵”的中国资本感到不安。

专业服务公司安永(EY)的统计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德国累计已有约200家企业被中国投资者并购。其中,2002-2012年的十年间,收购德企数为59家,2013-2015年,分别为25、36、39家,而今年仅上半年就收购了37家,交易总值达到108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德国成为今年以来中国最大的投资目的国。

香港万得通讯社援引德国VPC战略公关公司总经理卡普斯的话,表达了德国方面的担忧:“很多(德国)人对中国收购行为有一种恐惧感,他们特别害怕中国的有钱企业到了德国以后统统把德国企业买光,那个时候德国企业就真正‘空心化’了。”

中资频频在德国“出手”,多是看准抄底机会。2011年后,德国经济增速放缓,宏观环境的不景气致使大批德企遭受打击,不少被迫申诉破产。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德国共有1805家企业申请破产。

更令德国感到不安的是,中国投资者已不仅限于“捡漏”,而开始向拥有高技术水平的大公司发起“进攻”。

今年5月,中国家电企业美的集团宣布斥资50亿美元,收购德国最大机器人公司库卡公司(KUKA)。后者是全球四大机器人公司之一。这已引起了德国官员的特别注意,并试图设置阻碍。

德国副总理、经济部长西格马尔•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当时称,德国政府正在试图协调,安排对库卡提出另一个收购要约,对抗中国美的集团的收购。他甚至公开呼吁,欧洲应该设立安全条款,以阻止外商收购这类拥有战略性技术的企业。

尽管历经多番波折,美的如愿将库卡收入囊中。业内分析认为,除了收购价格有竞争力外,该项收购得以顺利进行,主要得益于美的在劳工方面的“稳定性承诺”。根据协议,从现在到2023年,被美的收购之后的库卡将可以维持现有的总部、工厂规模、员工人数等不变。

爱思强案或许没有这么幸运。急剧上升的收购数量,已前所未有地激起了德国保护主义情绪。这个西方工业强国担忧,中国资本的入主,很可能将引发德国技术流失和转移。

德国之声、《世界报》、《商报》等多家德国媒体报道称,该国经济部正着手起草名为“欧盟层面上就投资审核提出建议的方针”的文件。根据文件,若收购者获得25%以上的投票权,政府有权叫停该收购。

该举措主要针对以下四种情况:投资由国外政府产业政策引导,投资者接受国家补贴,投资者为外国国资企业,投资者来源国限制德企进入该国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德国总理默克尔曾在美的收购库卡时抱怨称,“中国对德国企业在华投资设置了严格的限制,没有做到礼尚往来。”此类言论或将进一步加大中企收购爱思强失败的可能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