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李金辉
自从辉昂在日内瓦车展亮相,消费者对于辉昂的热情就被点燃,大有燃烧沙漠之感。虽说这种热情不一定都是真爱,有讥讽,有嘲笑,有期盼,但是能够引起足够的话题性,对于上汽大众而言,已经成功了第一步。
对于辉昂的产品力,我们无需怀疑,辉昂并不是大众的第一款豪华车,大众并不缺少造豪车的经验。停产的辉腾暂且不说,仍在国内进口销售的途锐,已经能够证明大众的技术实力,售价在60万元起步的途锐,似乎并不缺少买家。因此,仅凭LOGO就预言上汽大众这次要翻车的神们,可能要失望了。
下面我们通过四个问题,来认识辉昂的前世今生和市场前景。
第一个问题,
因为辉腾停产,所以才有辉昂的诞生?
现在呈现出的事实:辉昂停产了,辉腾上市了,因此很多人产生了上述疑问。但实际上,上汽大众规划辉昂这款车的时间是在5年前,那时的辉腾并没有显现出停产的迹象,大众也并没有计划5年后停产辉腾,毕竟大众为了研发辉腾,花费数亿欧元,并且专门建造了透明的德累斯顿工厂。
辉腾的停产更多是意外,因为辉腾这款产品在大众内部一直以来都是颇有争议的,部分股东认为花费巨资打造一款烧钱的旗舰车,得不偿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辉腾的存在对于提升大众形象作用明显,由此带来的品牌价值和背后的销量贡献无法评估。如果不是大众遭遇排放门并导致前任主席费迪南德·皮耶希的离职,辉腾会不会停产尚未可知。
因此辉昂在辉腾停产后上市更多的是一种偶然,意外成为了大众轿车产品的旗舰车型。那么,在辉腾停产的前提下,辉昂对于大众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毕竟众多对手都有更高层次的旗舰车型,大众止步于迈腾未免有损品牌形象。
而辉昂落户上汽,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大众为了平衡两大合资伙伴,毕竟一汽拥有奥迪,巨大的销售利润,上汽不可能不羡慕嫉妒恨。不要认为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是好基友,二者之间的恩怨情仇一点都不少。给上汽一款C级豪华车,也算是一种安慰。
第二个问题,
C级市场能否容得下辉昂?
C级车市场容量目前呈现扩大的态势,因此各大豪华品牌纷纷加入到这一行列,相比于D级旗舰市场的狭小,B级市场基本饱和的现状,C级已经成为利润最大,最能扩大品牌影响力的细分市场。细数目前该级选手,第一梯队是奥迪A6L,宝马5系,奔驰E级上演的三国演义,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第二梯队则是国产的凯迪拉克XTS,捷豹XFL,大众辉昂,以及即将到来的沃尔沃S90L,第三梯队则是进口的雷克萨斯GS和英菲尼迪Q70等车型。
不论是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BBA的垄断地位目前都十分稳固,年销量在25万以上,随后是捷豹XF和凯迪拉克XTS,以及雷克萨斯GS,销量在3万到5万之间,但是带来一股清新风气的沃尔沃S90也非善类,想必和捷豹们有的一拼。进口的雷克萨斯也有自己的消费群体,和国产对手的潜在买家完全不同。
大众辉昂却是个异类,没有历史基因的传承,缺乏豪华品牌的积淀,打眼一看,似乎实力最弱,其实不然。作为这个级别品牌力最弱的辉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大众标反而成为了辉昂最大优势。
第三个问题,
辉昂要卖给谁?
定价这么高,我为什么不买奔驰奥迪?这么想的客户都不是辉昂的目标买家。从大众给辉昂定出的“隐锋芒,自辉昂”的宣传语,我们可以判断出辉昂的买家一定是寻求低调的精英阶层。买一辆沃尔沃也很低调啊?没错,那也没有大众来的低调。偏偏在国内,就有一部分这样的人,他们要么是不能开奔驰宝马,要么是不愿开捷豹奥迪,辉昂的存在,恰好满足了这部分客户的需求,这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大众标识辉昂最大优势的原因,辉腾在中国的成功也在于此。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低调做人,不张扬,不显山漏水,不招摇过市,辉昂的存在恰好满足了这部分人的需求。
第四个问题,
辉昂前景如何?
简答的说,寻求极致低调的群体有多大,辉昂的前景就有多大。另外我们必须考虑一点,就是大众目前在国内已经积累了数千万的基础用户,而迈腾帕萨特以及途观的用户也以百万计,辉昂的上市必然会吸引这部分客户的目光,进而转化为新的买家。
那么,想要低调买一款顶配的迈腾足矣,何以非要选择辉昂?
虽说就尺寸而言,迈腾已经完全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但是问题在于,迈腾已经烂大街了,选一款迈腾难免泯然众人矣。选择辉昂则不然,除了满足低调的需求,与众不同也很重要。
再者,入门版的辉昂御尊版虽然配置一般,但是相比A6L还是拥有优势,而到了40万元层级的至尊版,优势就相当明显了。虽然上汽一再表示不在乎销量,不会采取降价走量的方式促进辉昂的销售,但是有一点很明确,未来一定会给出折扣。举个例子,迈腾刚刚上市几个月,已经能给出一万多元的终端优惠。
说了这么多,辉昂最大的依仗其实在于:“我出生在中国。”这里有最大的市场,有最好的群众基础,有最讲究低调的文化传统,且不论这种低调是主动的,还是被迫的。具体到销量数字不敢下断言,但是我想,终归要比观致来得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