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供给侧改革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供给侧改革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发展阶段更替决定了供给侧管理的回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前,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主线。中银研究报告指出,发展阶段更替决定了供给侧管理的回归,而推动不同时期宏观管理政策各有侧重的根本原因在于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经济运行供需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都比较落后,供不应求是常态。为推动工业化发展和适应短缺经济,主要实施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供给侧管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宏观调控手段不断丰富、改进和完善。从历史实践来看,供给侧管理并不“新鲜”。

1978-1997年以供给管理为主,是不断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在这一时期,总供给不足是经济运行的基本矛盾,因此宏观政策管理重在供给侧发力,重在通过加快市场化改革,通过激励市场主体和要素配置效率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同时,在需求管理方面,主要是抑制需求,包括控制贷款规模和货币发行、压缩固定资产投资、抑制通胀。以供给管理为主、需求管理为辅,通过扩大市场生产能力,使相对不足的社会总供给和比较旺盛的总需求之间达到总体平衡。

1997-2014年以需求管理为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立和不断完善。这一时期,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就是通过扩大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报告认为,发展阶段更替决定了供给侧管理的回归。当前,随着中国人均GDP向高收入国家迈进,需求侧管理政策效应不断递减。一方面,外部需求减弱、全球价值链重构、低成本竞争优势衰减意味着外部需求将长期保持低迷,出口没有出现明显改善,提升空间相对有限。这也使得过去中国具有明显外向型特点的供给体系受到较大冲击,加剧了产能过剩。

另一方面,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也更加重视产品质量。过去面向低收入群体的中低端供给体系也就越来越难适应国内消费结构的升级,导致了国内产品过剩与消费外流并存的局面。

因此,如何提高供给质量和供给灵活性、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升级,已成为当务之急,需要宏观管理侧重点向供给侧回归。

推进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是短期目标,这既是为了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产能过剩、房地产高库存、高杠杆、高成本、短板突出等重点问题,也是为中长期结构调整、动力转换、阶段更替创造条件,是供给侧改革起步阶段的具体手段。从中长期看,供给侧改革是为了培育新的增长动力,解决经济中长期持续发展问题。

报告指出,在推进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四种倾向。一是对立论,需求侧和供给侧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需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二是消极论,要认识到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制度调整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三是万能论,要正确认识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和外延,而不是将其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四是停滞论,在改革过程中,具体手段和措施要根据形势变化而相应调整。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主要矛盾也将发生变化,未来某个时期,需求管理很可能再次成为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供给侧改革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发展阶段更替决定了供给侧管理的回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前,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主线。中银研究报告指出,发展阶段更替决定了供给侧管理的回归,而推动不同时期宏观管理政策各有侧重的根本原因在于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经济运行供需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都比较落后,供不应求是常态。为推动工业化发展和适应短缺经济,主要实施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供给侧管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宏观调控手段不断丰富、改进和完善。从历史实践来看,供给侧管理并不“新鲜”。

1978-1997年以供给管理为主,是不断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在这一时期,总供给不足是经济运行的基本矛盾,因此宏观政策管理重在供给侧发力,重在通过加快市场化改革,通过激励市场主体和要素配置效率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同时,在需求管理方面,主要是抑制需求,包括控制贷款规模和货币发行、压缩固定资产投资、抑制通胀。以供给管理为主、需求管理为辅,通过扩大市场生产能力,使相对不足的社会总供给和比较旺盛的总需求之间达到总体平衡。

1997-2014年以需求管理为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立和不断完善。这一时期,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就是通过扩大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报告认为,发展阶段更替决定了供给侧管理的回归。当前,随着中国人均GDP向高收入国家迈进,需求侧管理政策效应不断递减。一方面,外部需求减弱、全球价值链重构、低成本竞争优势衰减意味着外部需求将长期保持低迷,出口没有出现明显改善,提升空间相对有限。这也使得过去中国具有明显外向型特点的供给体系受到较大冲击,加剧了产能过剩。

另一方面,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也更加重视产品质量。过去面向低收入群体的中低端供给体系也就越来越难适应国内消费结构的升级,导致了国内产品过剩与消费外流并存的局面。

因此,如何提高供给质量和供给灵活性、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升级,已成为当务之急,需要宏观管理侧重点向供给侧回归。

推进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是短期目标,这既是为了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产能过剩、房地产高库存、高杠杆、高成本、短板突出等重点问题,也是为中长期结构调整、动力转换、阶段更替创造条件,是供给侧改革起步阶段的具体手段。从中长期看,供给侧改革是为了培育新的增长动力,解决经济中长期持续发展问题。

报告指出,在推进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四种倾向。一是对立论,需求侧和供给侧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需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二是消极论,要认识到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制度调整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三是万能论,要正确认识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和外延,而不是将其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四是停滞论,在改革过程中,具体手段和措施要根据形势变化而相应调整。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主要矛盾也将发生变化,未来某个时期,需求管理很可能再次成为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