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诺贝尔北亚区大客户总监Micheal Miao为大家讲解关于修补漆的细节知识,简单易懂。
1.原厂漆和修补漆到底有什么差别?
在我们的微课堂里像我询问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所以首先我来讲解一些车漆的基础知识,相信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是一个传统的漆层结构,可以看出来,在车身钢板之上,有电泳层、中涂层、色漆层和清漆层四个漆层组成,这四个漆层共同构成了我们目视所得的车漆层,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原厂漆,而后期4S店(或非4S店)在剐蹭后修补的车漆,仅相当于部分中涂层+色漆层+清漆层。
在下图中,你可以看到更细分的漆面结构。
磷化层和电熔漆层:直接附着在白车身上,对车身有防腐保护,并为中涂层提供良好的附着环境;
中涂底漆层:附着在电泳层上,防紫外线,保护电熔层,并加强车身的防腐保护,为色漆层提供良好的附着环境,部分厂商的中涂层也能对色漆的色相起一定的衬托作用;
色漆层:附着在中涂层,进一步加强车身的防腐保护,并展示色相,我们看到的各种颜色就是色漆层展示出来的;
清漆层:附着在色漆层,更一步加强车身的防腐保护,并保护色漆层不受微小的刮擦,使颜色更透亮,减缓褪色现象。
我们先来看原厂漆,大多数的油漆用的是所谓3C2B工艺,水性漆用的是3C1B工艺,减少一次烘烤的过程,所有的漆层都是干膜接触,最大的好处就是更环保,车间几乎没有味道,可以看出,不管是3C2B还是3C1B,进烘干炉是一个必需的过程,那么,烘烤温度是多少呢?在烘干炉里不同的阶段的温度也不同,最高的区域温度是140~190℃。
回头来说补漆,我们可以看到是师傅在喷漆后对漆层进行的是烘烤处理,以此来加速漆层的干燥和加强漆层之间的附着力。但是补漆的温度一般只能达到80℃,所以我们也叫维修店补的漆是“低温漆”。具体的内容,我看到途虎的编辑写过一篇比较详细的流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一条划痕两个面?20个流程让你看懂补漆遇到的陷阱
最重要的是以干磨进行。利用打磨机把旧漆膜彻底去除干净,在滴水不沾的情况下确保施工板件由金属部份至中涂底漆层的无水污染,这样对质量绝对是有保证。
而且干磨作业时,吸尘机会把打磨时产生的灰尘吸走,这样车辆便不需要像水磨时产生的灰浆污水弄脏而需要浪费大量时间清洗及清理车辆。
2.素色漆、金属漆、珍珠漆到底是什么?
首先这三种车漆都是用于汽车色漆层,是整车体现效果的基础漆。接下来我们详细来说:
素色漆:是最基础的车漆,它的合成材质包括树脂、颜料和添加剂。
金属漆:就是掺配了金属粉末的涂料,当他喷涂在色漆层中,在不同的角度下、由于光线的折射,会让车色、甚至轮廓都会有所变化,表现车体层次美,此外金属粉末也提高了车漆的硬度。
珍珠漆:其实叫“珍珠效果层”,珍珠漆是油漆里含有云母粒,代替了金属颗粒。云母粒不但使油漆变硬,而且反光效果更好,使得色彩更加斑斓,一般使用更高端车辆车身。它的喷涂工艺跟金属漆一样,因为油漆含有云母。大量日系高端车都很喜欢用,比如雷克斯系列就特别喜欢用。
而珍珠效果层的喷涂,比起金属漆的喷涂遍数更多,用料也就更多,人工消耗也大,所以价格也比较贵。我在这里特别要提醒各位车主的是:珍珠效果层对喷涂准确性要求很高,喷的不好就会出现明显的色差。
总的来说,如果你的车在刮蹭后进行了补漆,因为喷涂工艺的不同,是不可能100%与原厂喷的一样, 只能依靠优质的车漆和高超的喷漆技巧,尽可能达到无色差,够平整。
3.两类车漆大家应该怎么选择?
解决了大家常常听到的三种车漆名称后,我们从车漆的基本成分谈一谈两类车漆:水性漆和溶剂漆。
【溶剂型漆】也叫油性漆或者油漆,其实色漆层下面的原子灰、中涂底漆,上面的清漆都是不变的,都是溶剂漆,只有色漆才会使用水性漆。
【水性涂料】又叫做水性漆,油漆和水性漆的喷涂工艺是略有不同,我们已经在前面讲到了,当然也谈到了水性漆的好处,接下具体讲一下。
1.以水作溶剂,节省大量资源;消除了施工时火灾危险性;降低了对大气污染;仅采用少量低毒性醇醚类有机溶剂,改善了作业环境条件。
2.水性涂料在湿表面和潮湿环境中可以直接涂覆施工;对材质表面适应性好,涂层附着力强。
3.涂装工具可用水清洗,大大减少清洗溶剂的消耗,并有效减少对施工人员的伤害。
4.电泳涂膜均匀、平整。展平性好;内腔、焊缝、棱角、棱边部位都能涂上一定厚度的涂膜,有很好的防护性;电泳涂膜有最好的耐腐蚀性,厚膜阴极电泳涂层的耐盐雾性最高可达1200h。
归结起来有大家选购车漆修补色漆层时,要选择效率更高,整体效果更好的水性漆。
4.汽车修补漆漆膜的日常护理
之前我们说了很多漆面的基础知识,之后我们也会把更多的资料与途虎的编辑分享,大家会陆续看到详细的内容,由于有时限,我们接下来讲一讲车漆的一些保养技巧。
1.避免车辆长时间日照;
2.一星期1至2次清洗车辆, 避免灰尘, 酸雨, 鸟粪及植物侵蚀漆膜表面;
3.三个月左右简单地漆膜进行抛光打蜡处理;
4.避免车辆漆膜在高温下进行抛光打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