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他被誉为“台湾摇滚之父”,却在医生看护下完成了最后一场演唱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他被誉为“台湾摇滚之父”,却在医生看护下完成了最后一场演唱会

而今天,有个人是滚君必须要提的。他在华语乐坛的地位,并不比崔健、罗大佑低,但他的作品早已淹没在时代更替的旋涡中。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国外的摇滚长河,还是华语流行乐坛,每次“摇滚乐”的革新都伴随着不一样的声音,比如罗大佑的《之乎者也》、崔健的《一无所有》……

而今天,有个人是滚君必须要提的。他在华语乐坛的地位,并不比崔健、罗大佑低,但他的作品早已淹没在时代更替的旋涡中。

他就是薛岳,被称为“台湾摇滚之父”。不幸的是,36岁的薛岳在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因肝癌去世,今天是他的忌日。

薛岳是谁?可能很多人,甚至是很多资深摇滚乐迷都不见得熟悉他。

滚君第一次知道这个人的时候,是在信乐团2005年火星演唱会上,他们演唱了这首《如果还有明天》。

这首歌曲就是送给薛岳的作品,演出中间,现场出现了薛岳的画面,以及他的声音。信乐团用这种“隔空对唱”的方式向这位英年早逝的前辈致敬。

要说薛岳改变了什么、为什么会被称为“台湾摇滚之父”的话,就如开篇滚君说的那样,他的作品给80年代献上了格格不入的声音。尽管现在很多人听完会嗤之以鼻:“不就是流行歌么,顶多只能算流行摇滚。”

薛岳出生于1954年的台湾,父母亲都是很守旧的人,而且非常的传统。他们发现上小学的薛岳用左手写字时,会严厉批评甚至不惜毒打,也要让他用右手写字。可实际上,薛岳只是左撇子而已。

更严厉的是父亲,动手打他最多的也是父亲。在薛岳10岁,父母亲因意见不和而离异之后,父亲对他更加严厉,打他的次数也变的更多了,经常因为学习成绩而动手。

12岁上中学的薛岳曾以为一次考试不及格,害怕父亲的惩罚而去投奔母亲。被父亲抓回来后差点被剪掉了耳朵。

昨天滚君刚好看了绿洲乐队的最新纪录片《超音速》,其中有一段是哥哥Noel对他父亲的描述:“父亲经常打我,为了躲避他我经常躲到小角落弹吉他,是他激发了我所有的音乐天赋。”

我想,对于薛岳也是如此吧,不过不同的是,薛岳是一名鼓手,从15岁迷上打鼓后直到30岁,一直都是。

在16岁的时候因为父亲出国,才让他脱离了苦海,回到了母亲的身边。没有父亲的管制,薛岳便越来越开朗,也越来越敢追自己想要的东西。

20岁的时候,薛岳曾因为急性肺炎住院,而期间他成功勾搭了一名漂亮的女护士,同时也被这个姑娘勾走了所有的感情。

在他们分手的时候,薛岳曾因为用情过深而吃安眠药自杀。最后自杀未遂后终于醒悟:“原来人可以一夕之间变得如此绝情。”(少年,认真你就输了)

在之后的10年里,薛岳一直在寻求自己的机会,从酒吧的鼓手到学习唱歌,从自己组乐队表演到给电视台做专任鼓手,他一直在寻找自己做音乐的机会,直到29岁的时候,他才真正进入到唱片界。

岳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1984年已经30岁的他加入幻眼合唱团担任主唱,并录制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摇滚舞台》之后,便广受关注。

他自己曾说:“到30岁以后,我才决定要做自己的音乐。”

与此同时,他的肝病也和他的名气一起发作。在《摇滚舞台》出版时,薛岳因为肝病的困扰而累垮,导致他毫无经历出现上电视、做采访、跑通告,竟造成“歌红人未红”的怪现象。

而这张《摇滚舞台》被外界一致评为薛岳最成功的专辑,因为他把自己多年来的感悟,化成沸腾的吉他和鼓点,完全冲破了当时守旧的台湾音乐环境。

他的作品里没有虚假的暧昧和软绵绵的情歌,而是最真实的声音。

1985年薛岳发行了自己的第二张专辑《天梯》,这是他最为传唱的一张作品,也是让“薛岳”成为明星的一张作品,但这张专辑相对于《摇滚舞台》柔和了很多。

因为这是创作团队故意为之的,对薛岳的“摇滚”成分大打折扣,是为了让他冲的不要太过头,更容易让听众所接受。果然,《机场》、《天梯》等歌曲成为了最为传唱的流行金曲。

而与此同时,在发行《天梯》的时候,薛岳因肝病住院,身体越来越虚弱,以至于不得不戒掉烟酒……这是他透支生命的前兆。

可能是因为他好不容易成名了,也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所以即使他被病魔缠身,也不愿停下脚步休息。

所以除了前两张专辑之外,他保持着一年一张专辑的高产,发行了《不要在街上吻我》、《情不自禁》、和《生老病死》共5张专辑。

在1989年11月份的时候,他预感自己的肝病非常严重了,便从医生那里套到自己病情的真实情况:肝癌,之后他紧锣密鼓的筹备了自己最后一张专辑《生老病死》。

到1990年8月推出这张专辑的时候,薛岳已经被医生下了死亡通牒:“肝癌晚期,最多还能活半年。”那时的他,每天只能工作3小时,有时会连续几天高烧不止,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着巡演、坚持着录唱片。

《如果还有明天》这首歌曲是薛岳的好友刘伟仁专门为他而创作的,在最后一张专辑里,薛岳也将这首歌重新录制并收录其中。

在薛岳的这个版本里,我们能听到一个男人的焦急、挣扎以及愤怒。

1990年9月17日,薛岳用自己最后的精力开办了自己最后的一场演唱会“生命的炙热”。

已经瘦弱不堪的薛岳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舞台上,他毫不避讳的让人们展现了一个歌手,生命末尾的状态。

“那晚上,他唱出了台湾有史以来最好的个人演唱会。”

这个“最好”评价的不是演唱会质量,而是薛岳面对死亡的态度:既然无法改变命运,那就踏着命运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一切。

——本文为微信公众号“摇滚客”(Rockerfm)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他被誉为“台湾摇滚之父”,却在医生看护下完成了最后一场演唱会

而今天,有个人是滚君必须要提的。他在华语乐坛的地位,并不比崔健、罗大佑低,但他的作品早已淹没在时代更替的旋涡中。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国外的摇滚长河,还是华语流行乐坛,每次“摇滚乐”的革新都伴随着不一样的声音,比如罗大佑的《之乎者也》、崔健的《一无所有》……

而今天,有个人是滚君必须要提的。他在华语乐坛的地位,并不比崔健、罗大佑低,但他的作品早已淹没在时代更替的旋涡中。

他就是薛岳,被称为“台湾摇滚之父”。不幸的是,36岁的薛岳在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因肝癌去世,今天是他的忌日。

薛岳是谁?可能很多人,甚至是很多资深摇滚乐迷都不见得熟悉他。

滚君第一次知道这个人的时候,是在信乐团2005年火星演唱会上,他们演唱了这首《如果还有明天》。

这首歌曲就是送给薛岳的作品,演出中间,现场出现了薛岳的画面,以及他的声音。信乐团用这种“隔空对唱”的方式向这位英年早逝的前辈致敬。

要说薛岳改变了什么、为什么会被称为“台湾摇滚之父”的话,就如开篇滚君说的那样,他的作品给80年代献上了格格不入的声音。尽管现在很多人听完会嗤之以鼻:“不就是流行歌么,顶多只能算流行摇滚。”

薛岳出生于1954年的台湾,父母亲都是很守旧的人,而且非常的传统。他们发现上小学的薛岳用左手写字时,会严厉批评甚至不惜毒打,也要让他用右手写字。可实际上,薛岳只是左撇子而已。

更严厉的是父亲,动手打他最多的也是父亲。在薛岳10岁,父母亲因意见不和而离异之后,父亲对他更加严厉,打他的次数也变的更多了,经常因为学习成绩而动手。

12岁上中学的薛岳曾以为一次考试不及格,害怕父亲的惩罚而去投奔母亲。被父亲抓回来后差点被剪掉了耳朵。

昨天滚君刚好看了绿洲乐队的最新纪录片《超音速》,其中有一段是哥哥Noel对他父亲的描述:“父亲经常打我,为了躲避他我经常躲到小角落弹吉他,是他激发了我所有的音乐天赋。”

我想,对于薛岳也是如此吧,不过不同的是,薛岳是一名鼓手,从15岁迷上打鼓后直到30岁,一直都是。

在16岁的时候因为父亲出国,才让他脱离了苦海,回到了母亲的身边。没有父亲的管制,薛岳便越来越开朗,也越来越敢追自己想要的东西。

20岁的时候,薛岳曾因为急性肺炎住院,而期间他成功勾搭了一名漂亮的女护士,同时也被这个姑娘勾走了所有的感情。

在他们分手的时候,薛岳曾因为用情过深而吃安眠药自杀。最后自杀未遂后终于醒悟:“原来人可以一夕之间变得如此绝情。”(少年,认真你就输了)

在之后的10年里,薛岳一直在寻求自己的机会,从酒吧的鼓手到学习唱歌,从自己组乐队表演到给电视台做专任鼓手,他一直在寻找自己做音乐的机会,直到29岁的时候,他才真正进入到唱片界。

岳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1984年已经30岁的他加入幻眼合唱团担任主唱,并录制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摇滚舞台》之后,便广受关注。

他自己曾说:“到30岁以后,我才决定要做自己的音乐。”

与此同时,他的肝病也和他的名气一起发作。在《摇滚舞台》出版时,薛岳因为肝病的困扰而累垮,导致他毫无经历出现上电视、做采访、跑通告,竟造成“歌红人未红”的怪现象。

而这张《摇滚舞台》被外界一致评为薛岳最成功的专辑,因为他把自己多年来的感悟,化成沸腾的吉他和鼓点,完全冲破了当时守旧的台湾音乐环境。

他的作品里没有虚假的暧昧和软绵绵的情歌,而是最真实的声音。

1985年薛岳发行了自己的第二张专辑《天梯》,这是他最为传唱的一张作品,也是让“薛岳”成为明星的一张作品,但这张专辑相对于《摇滚舞台》柔和了很多。

因为这是创作团队故意为之的,对薛岳的“摇滚”成分大打折扣,是为了让他冲的不要太过头,更容易让听众所接受。果然,《机场》、《天梯》等歌曲成为了最为传唱的流行金曲。

而与此同时,在发行《天梯》的时候,薛岳因肝病住院,身体越来越虚弱,以至于不得不戒掉烟酒……这是他透支生命的前兆。

可能是因为他好不容易成名了,也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所以即使他被病魔缠身,也不愿停下脚步休息。

所以除了前两张专辑之外,他保持着一年一张专辑的高产,发行了《不要在街上吻我》、《情不自禁》、和《生老病死》共5张专辑。

在1989年11月份的时候,他预感自己的肝病非常严重了,便从医生那里套到自己病情的真实情况:肝癌,之后他紧锣密鼓的筹备了自己最后一张专辑《生老病死》。

到1990年8月推出这张专辑的时候,薛岳已经被医生下了死亡通牒:“肝癌晚期,最多还能活半年。”那时的他,每天只能工作3小时,有时会连续几天高烧不止,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着巡演、坚持着录唱片。

《如果还有明天》这首歌曲是薛岳的好友刘伟仁专门为他而创作的,在最后一张专辑里,薛岳也将这首歌重新录制并收录其中。

在薛岳的这个版本里,我们能听到一个男人的焦急、挣扎以及愤怒。

1990年9月17日,薛岳用自己最后的精力开办了自己最后的一场演唱会“生命的炙热”。

已经瘦弱不堪的薛岳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舞台上,他毫不避讳的让人们展现了一个歌手,生命末尾的状态。

“那晚上,他唱出了台湾有史以来最好的个人演唱会。”

这个“最好”评价的不是演唱会质量,而是薛岳面对死亡的态度:既然无法改变命运,那就踏着命运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一切。

——本文为微信公众号“摇滚客”(Rockerfm)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