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买到全世界」的菜市场,烟酒糖茶侧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买到全世界」的菜市场,烟酒糖茶侧记

但这些一闪而过的念头,就像她放在柜台下层的那双高跟鞋,偶尔忍不住穿一穿,却又迅速放弃。

文|吴欣怡 刘琼宇

摄影|吴欣怡 梁园园

编辑|左蘅

采访|吴欣怡 刘琼宇

这是描写三源里菜市场的第三篇文章,关于三家店铺的三则短章。不长,你可以很快看完。过几天,我们会推送最后一篇花絮。谢谢你的耐心。

半生江湖

侧身挤进这家干果铺的时候,我与一麻袋核桃和新鲜的板栗擦肩。从里向外张望,气候不同,仿佛从湍急的河流中抽身靠岸。

经营这家店铺的是一对老夫妇,我在门前徘徊时,他们正结束早市最忙碌的装卸货工作。儿媳妇拉着一车货品去远近的饭馆送货,大约午后回来,接婆婆的班。午市未到,买菜的人还不多,正是一天中得以偷闲的时刻。老爷子瞥见相机和录音笔,明白我的来意。我有点不好意思,见我犹豫,他拖来一张板凳:「姑娘你别不说话,想听啥尽管说,这里故事管够。」

我坐在铺子里,被收纳干果的玻璃罐子团团围住。玻璃罐累了好几层架子,最上层的梅干菜、红薯片、大枣,一直要顶到天花板上。我抬头就撞上白胖的坚果仁和各色果脯,脖子后面是几大罐裹着糖霜的金丝枣和蜜渍的梅子,甜酸气味隐隐绰绰。

这对来自苏北边郊的老夫妇,说不清自己究竟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老家的那个村,一会儿被划到江苏,一会儿又被划到山东。正如他们豪宕的口音里裹了些吴侬软语,店铺里的干果也是不分南北地聚在一起。

老爷子每周三、周六一早,开着丰田凯美瑞去五环外的「锦绣大地」批发市场进货,说那里是北京城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世界各国的吃食都要到达那儿,再分发到中国北方的各个省市。北京城多年都在「区域疏解」,老爷子的前几个进货点都已逐一消逝。他相信「锦绣大地」不会,因为那儿跟三源里一样,「上档次,客流量多」。我没能告诉他,新闻里可不这样说——今年上半年,「锦绣大地」也挂上了疏解人口通知书,已有好些店铺撤走了。

几天前,杨澜刚刚来过。老爷子从衣服里掏出两部手机,其中一部用来校验微信收付款。他把另一部竖起来,倚在一个装紫葡萄干的口袋上,邀请我一起观看杨在三源里买菜的「直播」。

*老爷子掏出两部手机,一部用来微信收付款,一部观看杨澜逛三源里菜市场的视频节目

这是一家直播平台操持的节目,杨和演员江一燕出镜。视频播出后,邻里们在微信上传看,老爷子把它保存下来,来回倒了不下十遍。除了记者,这里有大量明星光顾。隔壁蔬菜铺的老板与葛优合过影;赵薇以前住在附近,常来转悠;还有一个「嘴巴大大的女演员」姚晨,上个月在这儿拍了照片,发到微博上去了。我艳羡地说,您坐这儿不用打开电视都能见上明星呢。老爷子嘿嘿地笑,我这把年纪,还看他们作什么。他对花红柳绿的娱乐圈不屑——演傻根的王宝强,离个婚,竟有上亿的财产要分!但他对杨却是喜欢极了,凑在手机屏幕前,示意我把凳子也往前挪挪——看!看见没有?女神,风韵犹存。

老伴儿也不生气,手里拣着板栗,用矬刀逐个把壳儿撬开,挑去,剩下栗子连着一层衣子,丢到筐中,「风韵犹存,那也是几百几千的化妆品养出来的。」这样的栗子,老婆婆一天要挑二三十斤——趁白天店里不忙和晚上打烊之后。第二天早晨七点前,就有餐馆老板过来,把它们分完了。衣子可不能去了,不然果仁不保鲜。老婆婆更熟悉这些生活诀窍。若要去栗子衣也容易,在热水中焯一遍就行,或者在微波炉上烤两分钟,噼噼啪啪就落下来了。栗子都是老家朋友寄来的,门口还有鲜红的山楂,秋天到了,正是吃这些果子的好时候。「姑娘,带走一些吧,不吃回头就没了。」随即,她又想起什么似的,从地上拎起一麻袋,倒出一盆新鲜的银杏果,「我们老家啊,全是这样的树。」

*店里不忙,老婆婆在剥栗子

趁老爷子起身出门的片刻,老婆婆说,这老头儿年轻时也是搞过文艺的。60、70年代闹文革,各个村都成立宣传队。农忙时节一结束,大家便载歌载舞地把冬季熬过去。老头子吹拉弹唱每样都行,几个队伍里属他最出挑。隔了三里地的人来说亲,后来就和老婆婆一块儿过生活了。文革结束,国家鼓励个人搞生意。文艺没了起色,老爷子不乐意种地,只身跑去外地探生路。他在剧院门口卖过冰糖葫芦,最终寻摸到山楂的货源,在河南商丘落脚,干起了批发水果的营生。没一年就当起老板,招上四五个小弟,户口也办齐了,把老婆婆接过去住。进北京,则是后来的故事了。

铺子外头来了好多熟客。说话间隙,老婆婆已经熟稔地装好他们常买的几样货。她知道,广东来的太太要抓些黄芪、党参、当归煲汤;伊朗小伙子的伯伯不喜欢吃腰果;一个年轻主妇要用最好的杏仁粉做马卡龙。

装袋儿的时候,老婆婆喜欢多舀些,招呼周边的客人都尝尝。马上有好吃的姑娘,咂着嘴吮着手指就开始掏腰包了。她早已把各种坚果的英文名记熟,碰上不熟的外国客人,也能操着洋气的声音招呼,你好朋友,再见朋友。

二十多年前,儿子给部队开车,在北京和石家庄来回跑。最后开到北京,退伍,找了份安生工作。老两口到北京抱孙子。老爷子在新源街卖了一阵子牛仔裤,三源里菜市场有了模样之后,就逐渐把这家干果铺打拼出来。「我挣钱够用,不图多,不花儿子的。」 他说。

手机屏幕里,镜头追着杨澜走入菜市场。接近这家干果铺的时候,老爷子兴奋地集中了注意力。杨澜要买的是绍兴梅干菜,整个菜市场只有他们家有。拍摄前一天晚上,剧组工作人员来这里踩点,和老婆婆说好,准备一些梅干菜。杨澜取了梅干菜,欢喜地走向下一家。镜头远处围了黑压压一群人,争先恐后地举着手机拍摄。他们被保安挡在五米开外的位置。

午餐时分,老爷子就着白斩鸡、切牛肉喝「蒙古口杯」。他说自己一生都不愿给别人上班打工,那日子,往前看一看就觉得到头了。自己做生意,凡事自个儿拿捏琢磨,事大事小不要紧,挣点钱,好掌控。他一共喝掉两个「蒙古口杯」,夸耀说,我呀,就图痛快,不醉。

老婆婆唠叨起来,一顿饭怎么吃得这样久?不给别人打工的老爷子,此刻面颊通红——经营牌照上写的可是老婆婆的名字。他不敢怠慢地站起来,笑嘻嘻地迎了出去。

迟暮

这是三源里菜市场005号水果摊,靠门很近。但令我一眼注意到这里的,是一张脸和一颗头——

头,是年轻男老板的头,硬扎扎的黑发在脑后束成一根辫子,出没在五彩缤纷的水果中央;脸,是男老板母亲的脸,眉眼的模样分外显眼。

她化了妆,每天都化。单论她的妆,说不上精致,但几乎可以立即确定,她年轻时是个美人。即便现在,她在同龄人里也够得上好看,深眼窝、浓睫毛。

我问她,年轻时是不是小伙都要多看她几眼?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竟有些羞涩。她让我猜年龄。估摸着应该是50后,我小心地猜了属牛。谁知还是猜老了,她属虎——才54岁——却习以为常地被大家「老太太」、「老太太」地叫。

*阿姨年轻时在三里屯拍的照片都被别人抢走了

「阿姨有点儿更年(期),而且阿姨年轻时候受过累。以前我们去蹬大三轮儿……阿姨挺辛苦,阿姨家很穷。」家乡近在河北保定,她说18岁跟着大妈进京,提到年份,却又说是1977到1978年。后来结婚、生子,不知不觉,水果摊已经营20多年——用附近一位摊主的话说,这家水果摊从她儿子阿涛一点点大、女儿还未出生,做到如今大孙女上小学三年级、小孙子也快2岁了。一位戴眼镜的先生拎着刚买的几百元水果,他已在这里买了20年。

阿涛在石家庄读完书便来北京接管了水果摊,每天凌晨2点多进货,白天抽空睡会儿——从摊子下的空隙钻进去,铺个东西就地睡;父亲早上帮忙上货,然后回家做饭、做家务。这么多年,阿姨跟她老伴儿一直是女主外、男主内。

水果动辄数百元一斤、仍有不少客人轻松花上四位数的钱提走几袋。但这一家子仍在租房居住。阿涛没打算在这里安家;阿姨倒是喜欢,「我觉得北京好,比农村好,大城市!」

每隔一会儿,她就要站起身,把挽得好好的头发散开,认真拢一拢,再在脑后挽个发髻。「阿姨犯病了就得这样动,不动不行。」她说。

临走时,市场已响过下市的铃声,她捧着几个蔫了或烂了一点的水果扔到垃圾桶。「你看阿姨扔多少东西。」她咧开嘴笑,看起来心情不错。

*提到发型,涛哥说,哪个年轻人不想玩音乐啊?我没玩过,但特喜欢

Au revoir

大概是余光捕捉到了英子的笑容,刚要走向菜市场另一头的高挑女子,和同行的白人大叔招呼了几声,回身走进了这家茶叶店。

「你们两个说的是法语?」英子的问句里透着自信。

「对对。」女子说普通话时有点绕舌,打扮也不像大陆人:红色皮帽、驼色毛衣、没穿文胸。

「我就听了一句有点像法语,可是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哈哈……你国家,新加坡说的是英语?」

「对,你还记得哦!」女子拿起货架上一瓶花茶查看标签。

按照英子的建议,她称了几包适合秋天喝的茶:金边玫瑰、千日红、山楂片、枸杞子……

几乎每隔几分钟,英子就能在店门前的人群中认出熟人。多数情况下,对方也正看向她,他们对视、微笑、寒暄几句。这些人里,外国客人比中国客人更多。

「我的顾客很多都是(外国)留学生,有的人甚至能说五个六个国家的语言。」英子19岁的女儿在大学修英语专业,她常建议女儿没事多学别的语言,「即使现在用不上,放在那里也不是荒废的,是吧?」

开店20年,她算是做了多年外语听力训练。店内冰柜上贴满了小纸条,西班牙语的「你好」、法语的「十」、德语的「再见」,以及相应的汉语「注音」;一些更常用或常听到的英文,她则能脱口而出,抗氧化是good for antioxidant,橘子除了orange还可以是mandarin,石榴是pomegranate……发音算不上标准,却也清晰;柜台边沿,贴着一句歪歪扭扭的英语「save the environment」,里头自有她的小心机:如果外国客人买完茶表示不需要塑料袋,她就会指指这句——对方往往会朝英子竖起大拇指。

她能区分多种外语,虽然听不懂意思。比如有中国人带两个白人朋友来买茶,三人用英语交谈,但白人之间说了句什么,英子便听出是德语,这让对方赞叹。也有听不准的时候,比如把意大利语错听成西班牙语、荷兰语听成德语,但老外仍感到惊奇,「他们说你还挺厉害的,很接近。」

最近,英子的词库里又收录一句法语。某天,她听见两个路过的法国人指着水果摊说「C'est quoi?」一连几天,她都听到相同发音。上个月,一个法国人指着她家柜台上的茶嘀咕了同一句。「我心想听了4遍了,肯定是问‘What’s this?’我说‘Tea’。」

现在她能猜个大概的,有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甚至希伯来语。

眼前涌动的人流还让她获得了有趣的观察力:同为东亚人,她能分辨出中、日、韩三个不同国家的人;欧洲不同地区的人,有时也能区分出来。

聊得多了,客人会拿她当朋友。2000年左右,一位西班牙大使回国前最后一次来买茶,送了英子一盒西班牙巧克力作为礼物。英子赶紧用茶来回礼。没想到,那位大使特别惊喜,拥抱了英子,并贴面三下。

后来,礼物越来越多:徽章、国旗、笔、钥匙链……还有人在告别时落泪。

生于1973年的英子长得白净,看着像80后。1996年,她随丈夫从安徽农村进京,积蓄加上外借,花几万块盘下了这家店。丈夫要上班,她是这家店的主力。20年来,几乎所有白天都奉献给了这几平米,而住的地方已经搬了不下15次。欣慰的是,看似「性冷淡」的茶叶店收入不错,2009年,他们在北京买了房,离菜市场走路只需15分钟。

有时候,她会感慨外面世界一直在变,自己守着这家店,都快被社会淘汰了;有时候,会心疼女儿小时候没有父母好好陪伴;有时候,她觉得老了总要落叶归根,想着想着又觉得做生意还是不如人家上班有安全感。

但这些一闪而过的念头就像她放在柜台下层的那双高跟鞋——偶尔忍不住穿一穿,却又迅速放弃。扎马尾、不化妆,朝八晚七地在柜台后说着「茶」、「Tea」,才是她生活的常态。「这店也跟我的人差不多,都是稳定。哈哈,知足常乐!」

吴欣怡简介:南方的野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买到全世界」的菜市场,烟酒糖茶侧记

但这些一闪而过的念头,就像她放在柜台下层的那双高跟鞋,偶尔忍不住穿一穿,却又迅速放弃。

文|吴欣怡 刘琼宇

摄影|吴欣怡 梁园园

编辑|左蘅

采访|吴欣怡 刘琼宇

这是描写三源里菜市场的第三篇文章,关于三家店铺的三则短章。不长,你可以很快看完。过几天,我们会推送最后一篇花絮。谢谢你的耐心。

半生江湖

侧身挤进这家干果铺的时候,我与一麻袋核桃和新鲜的板栗擦肩。从里向外张望,气候不同,仿佛从湍急的河流中抽身靠岸。

经营这家店铺的是一对老夫妇,我在门前徘徊时,他们正结束早市最忙碌的装卸货工作。儿媳妇拉着一车货品去远近的饭馆送货,大约午后回来,接婆婆的班。午市未到,买菜的人还不多,正是一天中得以偷闲的时刻。老爷子瞥见相机和录音笔,明白我的来意。我有点不好意思,见我犹豫,他拖来一张板凳:「姑娘你别不说话,想听啥尽管说,这里故事管够。」

我坐在铺子里,被收纳干果的玻璃罐子团团围住。玻璃罐累了好几层架子,最上层的梅干菜、红薯片、大枣,一直要顶到天花板上。我抬头就撞上白胖的坚果仁和各色果脯,脖子后面是几大罐裹着糖霜的金丝枣和蜜渍的梅子,甜酸气味隐隐绰绰。

这对来自苏北边郊的老夫妇,说不清自己究竟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老家的那个村,一会儿被划到江苏,一会儿又被划到山东。正如他们豪宕的口音里裹了些吴侬软语,店铺里的干果也是不分南北地聚在一起。

老爷子每周三、周六一早,开着丰田凯美瑞去五环外的「锦绣大地」批发市场进货,说那里是北京城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世界各国的吃食都要到达那儿,再分发到中国北方的各个省市。北京城多年都在「区域疏解」,老爷子的前几个进货点都已逐一消逝。他相信「锦绣大地」不会,因为那儿跟三源里一样,「上档次,客流量多」。我没能告诉他,新闻里可不这样说——今年上半年,「锦绣大地」也挂上了疏解人口通知书,已有好些店铺撤走了。

几天前,杨澜刚刚来过。老爷子从衣服里掏出两部手机,其中一部用来校验微信收付款。他把另一部竖起来,倚在一个装紫葡萄干的口袋上,邀请我一起观看杨在三源里买菜的「直播」。

*老爷子掏出两部手机,一部用来微信收付款,一部观看杨澜逛三源里菜市场的视频节目

这是一家直播平台操持的节目,杨和演员江一燕出镜。视频播出后,邻里们在微信上传看,老爷子把它保存下来,来回倒了不下十遍。除了记者,这里有大量明星光顾。隔壁蔬菜铺的老板与葛优合过影;赵薇以前住在附近,常来转悠;还有一个「嘴巴大大的女演员」姚晨,上个月在这儿拍了照片,发到微博上去了。我艳羡地说,您坐这儿不用打开电视都能见上明星呢。老爷子嘿嘿地笑,我这把年纪,还看他们作什么。他对花红柳绿的娱乐圈不屑——演傻根的王宝强,离个婚,竟有上亿的财产要分!但他对杨却是喜欢极了,凑在手机屏幕前,示意我把凳子也往前挪挪——看!看见没有?女神,风韵犹存。

老伴儿也不生气,手里拣着板栗,用矬刀逐个把壳儿撬开,挑去,剩下栗子连着一层衣子,丢到筐中,「风韵犹存,那也是几百几千的化妆品养出来的。」这样的栗子,老婆婆一天要挑二三十斤——趁白天店里不忙和晚上打烊之后。第二天早晨七点前,就有餐馆老板过来,把它们分完了。衣子可不能去了,不然果仁不保鲜。老婆婆更熟悉这些生活诀窍。若要去栗子衣也容易,在热水中焯一遍就行,或者在微波炉上烤两分钟,噼噼啪啪就落下来了。栗子都是老家朋友寄来的,门口还有鲜红的山楂,秋天到了,正是吃这些果子的好时候。「姑娘,带走一些吧,不吃回头就没了。」随即,她又想起什么似的,从地上拎起一麻袋,倒出一盆新鲜的银杏果,「我们老家啊,全是这样的树。」

*店里不忙,老婆婆在剥栗子

趁老爷子起身出门的片刻,老婆婆说,这老头儿年轻时也是搞过文艺的。60、70年代闹文革,各个村都成立宣传队。农忙时节一结束,大家便载歌载舞地把冬季熬过去。老头子吹拉弹唱每样都行,几个队伍里属他最出挑。隔了三里地的人来说亲,后来就和老婆婆一块儿过生活了。文革结束,国家鼓励个人搞生意。文艺没了起色,老爷子不乐意种地,只身跑去外地探生路。他在剧院门口卖过冰糖葫芦,最终寻摸到山楂的货源,在河南商丘落脚,干起了批发水果的营生。没一年就当起老板,招上四五个小弟,户口也办齐了,把老婆婆接过去住。进北京,则是后来的故事了。

铺子外头来了好多熟客。说话间隙,老婆婆已经熟稔地装好他们常买的几样货。她知道,广东来的太太要抓些黄芪、党参、当归煲汤;伊朗小伙子的伯伯不喜欢吃腰果;一个年轻主妇要用最好的杏仁粉做马卡龙。

装袋儿的时候,老婆婆喜欢多舀些,招呼周边的客人都尝尝。马上有好吃的姑娘,咂着嘴吮着手指就开始掏腰包了。她早已把各种坚果的英文名记熟,碰上不熟的外国客人,也能操着洋气的声音招呼,你好朋友,再见朋友。

二十多年前,儿子给部队开车,在北京和石家庄来回跑。最后开到北京,退伍,找了份安生工作。老两口到北京抱孙子。老爷子在新源街卖了一阵子牛仔裤,三源里菜市场有了模样之后,就逐渐把这家干果铺打拼出来。「我挣钱够用,不图多,不花儿子的。」 他说。

手机屏幕里,镜头追着杨澜走入菜市场。接近这家干果铺的时候,老爷子兴奋地集中了注意力。杨澜要买的是绍兴梅干菜,整个菜市场只有他们家有。拍摄前一天晚上,剧组工作人员来这里踩点,和老婆婆说好,准备一些梅干菜。杨澜取了梅干菜,欢喜地走向下一家。镜头远处围了黑压压一群人,争先恐后地举着手机拍摄。他们被保安挡在五米开外的位置。

午餐时分,老爷子就着白斩鸡、切牛肉喝「蒙古口杯」。他说自己一生都不愿给别人上班打工,那日子,往前看一看就觉得到头了。自己做生意,凡事自个儿拿捏琢磨,事大事小不要紧,挣点钱,好掌控。他一共喝掉两个「蒙古口杯」,夸耀说,我呀,就图痛快,不醉。

老婆婆唠叨起来,一顿饭怎么吃得这样久?不给别人打工的老爷子,此刻面颊通红——经营牌照上写的可是老婆婆的名字。他不敢怠慢地站起来,笑嘻嘻地迎了出去。

迟暮

这是三源里菜市场005号水果摊,靠门很近。但令我一眼注意到这里的,是一张脸和一颗头——

头,是年轻男老板的头,硬扎扎的黑发在脑后束成一根辫子,出没在五彩缤纷的水果中央;脸,是男老板母亲的脸,眉眼的模样分外显眼。

她化了妆,每天都化。单论她的妆,说不上精致,但几乎可以立即确定,她年轻时是个美人。即便现在,她在同龄人里也够得上好看,深眼窝、浓睫毛。

我问她,年轻时是不是小伙都要多看她几眼?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竟有些羞涩。她让我猜年龄。估摸着应该是50后,我小心地猜了属牛。谁知还是猜老了,她属虎——才54岁——却习以为常地被大家「老太太」、「老太太」地叫。

*阿姨年轻时在三里屯拍的照片都被别人抢走了

「阿姨有点儿更年(期),而且阿姨年轻时候受过累。以前我们去蹬大三轮儿……阿姨挺辛苦,阿姨家很穷。」家乡近在河北保定,她说18岁跟着大妈进京,提到年份,却又说是1977到1978年。后来结婚、生子,不知不觉,水果摊已经营20多年——用附近一位摊主的话说,这家水果摊从她儿子阿涛一点点大、女儿还未出生,做到如今大孙女上小学三年级、小孙子也快2岁了。一位戴眼镜的先生拎着刚买的几百元水果,他已在这里买了20年。

阿涛在石家庄读完书便来北京接管了水果摊,每天凌晨2点多进货,白天抽空睡会儿——从摊子下的空隙钻进去,铺个东西就地睡;父亲早上帮忙上货,然后回家做饭、做家务。这么多年,阿姨跟她老伴儿一直是女主外、男主内。

水果动辄数百元一斤、仍有不少客人轻松花上四位数的钱提走几袋。但这一家子仍在租房居住。阿涛没打算在这里安家;阿姨倒是喜欢,「我觉得北京好,比农村好,大城市!」

每隔一会儿,她就要站起身,把挽得好好的头发散开,认真拢一拢,再在脑后挽个发髻。「阿姨犯病了就得这样动,不动不行。」她说。

临走时,市场已响过下市的铃声,她捧着几个蔫了或烂了一点的水果扔到垃圾桶。「你看阿姨扔多少东西。」她咧开嘴笑,看起来心情不错。

*提到发型,涛哥说,哪个年轻人不想玩音乐啊?我没玩过,但特喜欢

Au revoir

大概是余光捕捉到了英子的笑容,刚要走向菜市场另一头的高挑女子,和同行的白人大叔招呼了几声,回身走进了这家茶叶店。

「你们两个说的是法语?」英子的问句里透着自信。

「对对。」女子说普通话时有点绕舌,打扮也不像大陆人:红色皮帽、驼色毛衣、没穿文胸。

「我就听了一句有点像法语,可是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哈哈……你国家,新加坡说的是英语?」

「对,你还记得哦!」女子拿起货架上一瓶花茶查看标签。

按照英子的建议,她称了几包适合秋天喝的茶:金边玫瑰、千日红、山楂片、枸杞子……

几乎每隔几分钟,英子就能在店门前的人群中认出熟人。多数情况下,对方也正看向她,他们对视、微笑、寒暄几句。这些人里,外国客人比中国客人更多。

「我的顾客很多都是(外国)留学生,有的人甚至能说五个六个国家的语言。」英子19岁的女儿在大学修英语专业,她常建议女儿没事多学别的语言,「即使现在用不上,放在那里也不是荒废的,是吧?」

开店20年,她算是做了多年外语听力训练。店内冰柜上贴满了小纸条,西班牙语的「你好」、法语的「十」、德语的「再见」,以及相应的汉语「注音」;一些更常用或常听到的英文,她则能脱口而出,抗氧化是good for antioxidant,橘子除了orange还可以是mandarin,石榴是pomegranate……发音算不上标准,却也清晰;柜台边沿,贴着一句歪歪扭扭的英语「save the environment」,里头自有她的小心机:如果外国客人买完茶表示不需要塑料袋,她就会指指这句——对方往往会朝英子竖起大拇指。

她能区分多种外语,虽然听不懂意思。比如有中国人带两个白人朋友来买茶,三人用英语交谈,但白人之间说了句什么,英子便听出是德语,这让对方赞叹。也有听不准的时候,比如把意大利语错听成西班牙语、荷兰语听成德语,但老外仍感到惊奇,「他们说你还挺厉害的,很接近。」

最近,英子的词库里又收录一句法语。某天,她听见两个路过的法国人指着水果摊说「C'est quoi?」一连几天,她都听到相同发音。上个月,一个法国人指着她家柜台上的茶嘀咕了同一句。「我心想听了4遍了,肯定是问‘What’s this?’我说‘Tea’。」

现在她能猜个大概的,有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甚至希伯来语。

眼前涌动的人流还让她获得了有趣的观察力:同为东亚人,她能分辨出中、日、韩三个不同国家的人;欧洲不同地区的人,有时也能区分出来。

聊得多了,客人会拿她当朋友。2000年左右,一位西班牙大使回国前最后一次来买茶,送了英子一盒西班牙巧克力作为礼物。英子赶紧用茶来回礼。没想到,那位大使特别惊喜,拥抱了英子,并贴面三下。

后来,礼物越来越多:徽章、国旗、笔、钥匙链……还有人在告别时落泪。

生于1973年的英子长得白净,看着像80后。1996年,她随丈夫从安徽农村进京,积蓄加上外借,花几万块盘下了这家店。丈夫要上班,她是这家店的主力。20年来,几乎所有白天都奉献给了这几平米,而住的地方已经搬了不下15次。欣慰的是,看似「性冷淡」的茶叶店收入不错,2009年,他们在北京买了房,离菜市场走路只需15分钟。

有时候,她会感慨外面世界一直在变,自己守着这家店,都快被社会淘汰了;有时候,会心疼女儿小时候没有父母好好陪伴;有时候,她觉得老了总要落叶归根,想着想着又觉得做生意还是不如人家上班有安全感。

但这些一闪而过的念头就像她放在柜台下层的那双高跟鞋——偶尔忍不住穿一穿,却又迅速放弃。扎马尾、不化妆,朝八晚七地在柜台后说着「茶」、「Tea」,才是她生活的常态。「这店也跟我的人差不多,都是稳定。哈哈,知足常乐!」

吴欣怡简介:南方的野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