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手机和洗衣机爆炸案出现后,美国市场负面评价上升了450%,而三星作为一个品牌整体的负面形象也上升了186%。
尽管三星手机和洗衣机爆炸,都不是头一回,但历史上的爆炸事件再次重演,这次三星能躲过危机吗?
还记得二十多年前吗?1993年,时任会长李健熙飞往德国,需要处理一件棘手的问题,三星生产的几十万台洗衣机被检查出来不合格。在德国法兰克福,李健熙大发雷霆,决定召回不合格的产品,并将几十万台洗衣机就地销毁。
1995年三星手机以质量缺陷为由,召回韩国市面上销售的15万部不合格手机并一把火烧毁。
先后销毁洗衣机和手机,这一重创却未打跨三星,反而激发了三星的斗志,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三星勇于承担责任的良好形象。两次的销毁,给三星进军全球市场增加了筹码。
20年后的2016年,三星手机和洗衣机爆炸事件再次上演。只是这次的源头来自美国,消费者声讨三星或渠道商拒绝销售三星产品,将给三星带来怎样的影响?
三星负评率大增
9月以来,全球曝出大量三星电池缺陷和火灾的报告,单在美国就出现了近百例包括了引起房屋火灾,汽车燃烧和飞机飞行途中烟雾报警的消费者投诉。三星和美国消费者安全委员会(CPSC)宣布召回三星Galaxy Note 7手机,并且使用新的“安全”替代模型,却不想四大运营商因为报告显示替代模型也会着火的原因纷纷表示不再出售三星Galaxy Note 7手机。
不久之后,三星公司宣布全球停售Galaxy Note 7。美国相关机构也发文禁止销售并禁止乘客携带Galaxy Note 7登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安全委员会发现三星洗衣机在运转期间可能会发生洗衣机机架分离的情况。11月4日,美国制造商和产品安全监管机构宣布召回280多万台三星洗衣机。
20年后再次陷入安全问题的泥潭,这一次,第二任掌门人李健熙注定无法亲历亲为。
毫无疑问,这一系列的召回门事件会给三星公司带来经济和品牌声誉上的损失。而这次危机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三星,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
据《纽约时报》11月报道称,战略投资公司Strategy Analytics估计这些安全风波会在三星1800亿美金的年收入基础上,带来100多亿美金的损失;媒体分析公司Spredfast针对推特信息的采集表明,三星的网上负面评价上升了450%,而三星作为一个品牌整体的负面形象也上升了186%。媒体公司副主席克里斯·克恩斯说,这已经不仅仅是单个产品问题,而是品牌危机的全面爆发。
手机爆炸后三星在美国的态度
波及全球的三星爆炸事件,是李健熙之子--三星新任掌门人李在镕面临的一道大考。难道这是对每个三星继承人的一道必考题吗?
在李健熙执掌三星期间,他成功化解了问题手机和洗衣机,反而借此推动三星国际化,是一个典型的励志传奇。但李在镕,能力挽狂澜吗?
洗衣机和手机事发于美国。尽管美国市场有严厉的举措,但眼下的三星并未溃败。以美国市场为例,不得不说,三星几十年时间积累的信誉为其做了背书。消费者显然并未用腿投票。
蓝科技记者在美国百思买(Bestbuy)等电子产品销售门店调查后发现,Note 7的灾难似乎并没有给三星的销售带来很大的影响,消费者依然关注三星的产品并询问价格,店员也表示只有Galaxy Note 7的电池出现了问题,其他产品大可放心使用。在三星的高端机中,S7 Edge保持着最好的销量。而两年前的Note 5依然陈列在柜面上作为Note系列的最新款。
同时,据ReportLinker(美国一个科技调查公司)对500个智能手机拥有者进行的调查研究,86%的三星消费者表示下一次购买手机时依然会忠诚于这个品牌,尽管其中一部分消费者认为对苹果的手机安全更有信心。
在美国市场上,至今为止,三星对于这次Galaxy Note 7停产事件相当重视,态度陈恳。11月份,在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美国各大主流媒体都发布了全页广告道歉,三星欧洲执行官在官网上刊登了公开道歉信。
然而目前三星还没有任何针对洗衣机的公开道歉或解释。在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列出34个有安全隐患的机型之后,三星作出的回应是提供消费者两个选择,要么三星派人上门维修缺陷产品,要么给予消费者购买另一台洗衣机的折扣。另外三星表示只能给30天内购买缺陷机型的消费者退款。
苹果小米华为的机会来了
从公司财政的角度上来说,三星的做法无可厚非,家居电器中的洗衣机并不是三星主要的主营业务(电视才是),洗衣机安全问题也没有像智能手机那样引起媒体大量关注。但需要注意的是洗衣机安全问题爆发在三星手机召回门事件之后不久,很难说消费者对三星整个品牌的信心是否会继续下降。
对于苹果,谷歌等竞争对手来说,三星频繁的事故无疑给他们带来大量的市场机会。三星的Galaxy Note 7本身就是针对iPhone 7这一市场推出的高端机型。如今它的失败,把原本三星的高端客户都推给了苹果。谷歌也是不遗余力地推出它的最新智能手机Pixel,小米、华为等中国品牌也在虎视眈眈智能手机市场,力图扩展其全球化之路。
虽然目前消费者对三星品牌的信心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下跌,但安全为本,三星是否能从这次的危机中挺过来,在这个即将来临的感恩节,黑色星期五和圣诞节的消费大季,三星能否保持较好的增长,还要拭目以待。
图片为蓝科技记者在纽约Bestbuy时代广场卖场所摄。本文原创于蓝科技,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