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曾为“紫霞仙子”做帽子的他,成为最后一个秦腔帽盔的坚守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曾为“紫霞仙子”做帽子的他,成为最后一个秦腔帽盔的坚守者

电影成为了无数人心头的经典,但少有人注意的是,剧中这些精美的头盔,皆是出自一位老陕匠人之手。

作者:文小样

八百里秦川尘飞扬,三千万儿女吼秦腔。不知该如何用语言形容被誉为“百戏之祖”的秦腔,但对于西北人来说,它就像人们日常饮食中唯独不能缺少的那一味。大锣大鼓兮,宫商杂糅,声震林木兮,响遏行云。有人说,秦腔唱的是戏曲,道的却是古今。

舞台上,戏剧角色或头戴凤冠玉音轻启,或首顶帅盔气冲霄汉,一张张精致的脸谱,一身身斑斓的行装,一首曲目的完美呈现,不仅需要表演者扎实的唱念做打,作为点睛之笔的行头更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紫霞仙子的“穆桂英式”帽子

秦腔的行头,经常被搬上电视荧幕。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1994年周星驰版的《大话西游》。当我们都在为至尊宝那句“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却没有珍惜......”黯然神伤的时候,也在为紫霞仙子的绝代风华倾倒。

作为电影的伴生品,剧中人物的装扮在剧情表现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尊宝那顶帅气而不乏幽默的帽子,将他玩世不恭却深情无比的个性完美展现,而紫霞仙子精美绝伦的头冠,更是让她敛了几分仙气,平添了一丝人间灵秀,成功俘获无数影迷的心。

电影成为了无数人心头的经典,但少有人注意的是,剧中这些精美的头盔,皆是出自一位老陕匠人之手。

52岁的韩小利,出身制帽世家,从15岁起就跟随父亲学习制作戏曲帽饰。严格的家传身教,加上自己的勤奋苦学,让他年纪轻轻就能够熟练制作出一百多种帽饰,几乎涵盖了所有秦腔的剧目。

提起为电影《大话西游》制作剧装的事,韩师傅总是很怀念。他的家里,至今依然保留着一个石膏模具,“这是周星驰的脸”,韩师傅笑着说。这个模具的作用,在于贴合面孔做至尊宝变身后的猴脸面具。而紫霞仙子成亲时带的头冠,也并非唤作凤冠,而是秦腔帽盔中的一种,名叫:七星额子。

伴随几代人,渐渐老去的戏曲扮装

秦腔,2006年成为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但作为与这项艺术共生共存的手工技艺,却依旧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甚至已经面临断代,濒临失传。

时代变迁,带来了行业的变迁。90年代以后,戏曲行业不复兴盛,传统的制帽技艺也开始没有了用武之地,从前鼎盛一时的帽盔制作业受到了严重冲击。许多从业者,不得不选择改行,另谋生路,取而代之的就是市场上的粗制滥造。

传统的帽盔制作工序十分复杂,大工序就有三十道,其中参杂的小工序还有几十甚至是上百道。年轻人不懂也不感兴趣,少有人因为喜爱而向韩师傅讨教制法。从供不应求到无帽可做,韩师傅算是亲身经历了整个行业的变迁。

行业的衰退,让素有“关中帽子韩”之称的韩师傅开始为生计发愁。有人说,他应该坚持,毕竟中国的老手艺不多了;也有人说连生活来源都没有了,还坚持个什么。

究竟该怎样做,韩师傅也想过,也许这在别人眼里,只是一份工作,但却是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绝大多数的老艺人一样,坚守在方寸之间,展现中华传统手工艺的巧艺风华,或许比讨生计更为重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曾为“紫霞仙子”做帽子的他,成为最后一个秦腔帽盔的坚守者

电影成为了无数人心头的经典,但少有人注意的是,剧中这些精美的头盔,皆是出自一位老陕匠人之手。

作者:文小样

八百里秦川尘飞扬,三千万儿女吼秦腔。不知该如何用语言形容被誉为“百戏之祖”的秦腔,但对于西北人来说,它就像人们日常饮食中唯独不能缺少的那一味。大锣大鼓兮,宫商杂糅,声震林木兮,响遏行云。有人说,秦腔唱的是戏曲,道的却是古今。

舞台上,戏剧角色或头戴凤冠玉音轻启,或首顶帅盔气冲霄汉,一张张精致的脸谱,一身身斑斓的行装,一首曲目的完美呈现,不仅需要表演者扎实的唱念做打,作为点睛之笔的行头更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紫霞仙子的“穆桂英式”帽子

秦腔的行头,经常被搬上电视荧幕。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1994年周星驰版的《大话西游》。当我们都在为至尊宝那句“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却没有珍惜......”黯然神伤的时候,也在为紫霞仙子的绝代风华倾倒。

作为电影的伴生品,剧中人物的装扮在剧情表现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尊宝那顶帅气而不乏幽默的帽子,将他玩世不恭却深情无比的个性完美展现,而紫霞仙子精美绝伦的头冠,更是让她敛了几分仙气,平添了一丝人间灵秀,成功俘获无数影迷的心。

电影成为了无数人心头的经典,但少有人注意的是,剧中这些精美的头盔,皆是出自一位老陕匠人之手。

52岁的韩小利,出身制帽世家,从15岁起就跟随父亲学习制作戏曲帽饰。严格的家传身教,加上自己的勤奋苦学,让他年纪轻轻就能够熟练制作出一百多种帽饰,几乎涵盖了所有秦腔的剧目。

提起为电影《大话西游》制作剧装的事,韩师傅总是很怀念。他的家里,至今依然保留着一个石膏模具,“这是周星驰的脸”,韩师傅笑着说。这个模具的作用,在于贴合面孔做至尊宝变身后的猴脸面具。而紫霞仙子成亲时带的头冠,也并非唤作凤冠,而是秦腔帽盔中的一种,名叫:七星额子。

伴随几代人,渐渐老去的戏曲扮装

秦腔,2006年成为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但作为与这项艺术共生共存的手工技艺,却依旧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甚至已经面临断代,濒临失传。

时代变迁,带来了行业的变迁。90年代以后,戏曲行业不复兴盛,传统的制帽技艺也开始没有了用武之地,从前鼎盛一时的帽盔制作业受到了严重冲击。许多从业者,不得不选择改行,另谋生路,取而代之的就是市场上的粗制滥造。

传统的帽盔制作工序十分复杂,大工序就有三十道,其中参杂的小工序还有几十甚至是上百道。年轻人不懂也不感兴趣,少有人因为喜爱而向韩师傅讨教制法。从供不应求到无帽可做,韩师傅算是亲身经历了整个行业的变迁。

行业的衰退,让素有“关中帽子韩”之称的韩师傅开始为生计发愁。有人说,他应该坚持,毕竟中国的老手艺不多了;也有人说连生活来源都没有了,还坚持个什么。

究竟该怎样做,韩师傅也想过,也许这在别人眼里,只是一份工作,但却是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绝大多数的老艺人一样,坚守在方寸之间,展现中华传统手工艺的巧艺风华,或许比讨生计更为重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