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瓶矿泉水,你在塑料瓶上花了多少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瓶矿泉水,你在塑料瓶上花了多少钱?

买水的时候,我们的需求并不在于水的量,实际购买的是特定场景下的最优解决方案。

小盼纸昨晚吃了川菜,被辣走了半个魂。跑去楼下超市的时候直奔有点甜的农夫山泉,结果发现有两种包装:500ml的卖1.5元,1500ml的卖3元。

平时因为窮,小盼纸恨不得一元硬币剖开当两元花,但最后还是选择了500ml的水。

不要看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其中蕴含了满满的智慧。

有点甜的不是水,是你的心

什么样的水是好水?来自于海拔5000米的雪山之巅?还是一万米深的地下甘露?

商家不会告诉你的是,从生产端的申请牌照,购置设备,开采损耗,到供应链端的水质处理,包装上市,品牌宣传,物流运输。最后到你手里的成品,最不值钱的就是里面的水。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做边际成本,即每生产一个单位的新商品(即一瓶水),会带来的总成本的提升量。

对于商家来说,除去上述所有的成本之和,一瓶500ml的水升级到1500ml,边际成本几乎为0,也就是说,两种包装的水成本几乎是一致的。我们换个角度理解,在1500ml的包装中,500ml的水售价1.5元,而几乎没有成本的那1000ml售价同样是1.5元,1500ml的水从商家的角度来看,利润至少是500ml的两倍。

买的其实也不是水,是种方案

定价策略同样是个很有趣的话题。在无所不能经济学中,还有一个概念称之为“消费者剩余”,即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例如小盼纸的女朋友某天在商店里看到一只绝版的拳击手套,她预期花3万能买下这只手套,但店家开价只有2万。那相对于这只手套来说,这1万的差价即该商品的消费者剩余了。

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但是正所谓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对于商家来说,好的定价策略当然应该消灭这一部分“能赚但没有赚到的钱”。

需求是定价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小包装的水对应的是何种需求?

顾客临时口渴,而身边没有可以解除渴感的物品。因而这个需求是刚性的,自然可以适当提高价格。

从消费场景来说,超市里可用来临时解渴的另一类替代品是一些精包装的饮料,通常价格较高,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支撑了小包装饮用水的价格。而大包装的水更倾向于解决家庭饮用的问题,急迫性远小于临时口渴。

因为时间充裕,顾客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对解决方案以及商品进行比较,此时价格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了。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买水的时候,我们的需求并不在于水的量,实际购买的是特定场景下的最优解决方案。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微信ID:君望学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瓶矿泉水,你在塑料瓶上花了多少钱?

买水的时候,我们的需求并不在于水的量,实际购买的是特定场景下的最优解决方案。

小盼纸昨晚吃了川菜,被辣走了半个魂。跑去楼下超市的时候直奔有点甜的农夫山泉,结果发现有两种包装:500ml的卖1.5元,1500ml的卖3元。

平时因为窮,小盼纸恨不得一元硬币剖开当两元花,但最后还是选择了500ml的水。

不要看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其中蕴含了满满的智慧。

有点甜的不是水,是你的心

什么样的水是好水?来自于海拔5000米的雪山之巅?还是一万米深的地下甘露?

商家不会告诉你的是,从生产端的申请牌照,购置设备,开采损耗,到供应链端的水质处理,包装上市,品牌宣传,物流运输。最后到你手里的成品,最不值钱的就是里面的水。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做边际成本,即每生产一个单位的新商品(即一瓶水),会带来的总成本的提升量。

对于商家来说,除去上述所有的成本之和,一瓶500ml的水升级到1500ml,边际成本几乎为0,也就是说,两种包装的水成本几乎是一致的。我们换个角度理解,在1500ml的包装中,500ml的水售价1.5元,而几乎没有成本的那1000ml售价同样是1.5元,1500ml的水从商家的角度来看,利润至少是500ml的两倍。

买的其实也不是水,是种方案

定价策略同样是个很有趣的话题。在无所不能经济学中,还有一个概念称之为“消费者剩余”,即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例如小盼纸的女朋友某天在商店里看到一只绝版的拳击手套,她预期花3万能买下这只手套,但店家开价只有2万。那相对于这只手套来说,这1万的差价即该商品的消费者剩余了。

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但是正所谓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对于商家来说,好的定价策略当然应该消灭这一部分“能赚但没有赚到的钱”。

需求是定价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小包装的水对应的是何种需求?

顾客临时口渴,而身边没有可以解除渴感的物品。因而这个需求是刚性的,自然可以适当提高价格。

从消费场景来说,超市里可用来临时解渴的另一类替代品是一些精包装的饮料,通常价格较高,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支撑了小包装饮用水的价格。而大包装的水更倾向于解决家庭饮用的问题,急迫性远小于临时口渴。

因为时间充裕,顾客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对解决方案以及商品进行比较,此时价格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了。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买水的时候,我们的需求并不在于水的量,实际购买的是特定场景下的最优解决方案。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微信ID:君望学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