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最后一位风流皇子竟然不是溥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最后一位风流皇子竟然不是溥仪

他父亲曾经称帝,母亲更是皇亲贵胄,他放着好好的“太子”不当,却当起了黑社会大哥。

作者:朱墨

我们今天讲的这个人很有意思,他父亲曾经称帝,母亲更是正正经经的朝鲜国皇亲贵胄,然而正是这么个天生有王侯将相之“种”的人,却放着好好的“太子”不当,偏偏当起了黑社会大哥。

还不是个普通的“大哥”,而是个绝对有文化的“大哥”。这么说吧,就凭他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足以把当时黑社会的整体文化水平往上拉至少10个百分点。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在担任“大哥”的同时,还是著名的“民国四公子”之一,不但工于书法、精通诗词、雅好收藏,甚至还是个戏曲家!

他一生为人疏豪,生活放荡,吃喝嫖赌却又极具才名。生时挥金如土,死后不名一文。家人无钱置办葬礼,却自有四千僧尼道士、上千妓女优伶以及大批名人雅士长街相送。

如今听说过他的人已经不多了,他叫袁克文,是袁世凯的次子,更是浊世最后一位翩翩佳公子。

幼为神童

公元1882年,朝鲜高宗李熙的父亲李昰应发动政变意图夺权,无奈之下朝鲜王妃只好请求清廷出兵帮助平乱,就是这一次,袁世凯跟随着吴长庆的部队来到了朝鲜,并勇得首功,从而娶了王妃的十六岁的妹妹金氏为三姨太。后来金氏生下了袁克文。因为大姨太没有子息,所以袁克文便过继给了大姨太抚养。

大姨太尽管对金氏百般虐待,却对袁克文十分溺爱。究其原因,除了因为大姨太没有亲生子女之外,也和袁克文自幼显现出来的非凡聪慧是分不开的。传闻袁克文从小即过目能诵,六岁识字,七岁读史,十岁为文,十五岁便写得一手极好诗赋,神童之名享誉遐迩,袁世凯一度准备立他为“太子”。

长为名士

尽管是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的三观却正得出奇。他并不赞成袁世凯称帝,并因袁世凯的窃位行为而一生都远离政治活动。他唯一一次当官还是十八岁的时候,荫了法部员外郎的职务。此后一心交游名士,耽于山水,再不曾做过官。

1

家世和个性的双重因素使得袁克文对金钱看得很轻。袁世凯死后,没了约管的“二公子”生活得更是肆无忌惮的骄奢淫逸了。据说当年他到上海游玩一次就花掉了60万大洋,气得被袁世凯托孤的徐世昌扬言要:“拿拐杖敲断他的腿”。

这种花法使他很快便败光了遗产,然而这也没有改变他的公子哥习气,以致于后来南游都是“来时肥马轻裘,去时典当俱尽”。

后来大概“当”也没得“当”了,这位傲气的公子哥仍然不肯出山做官,宁愿剑走偏锋,鬻书卖字。他的字本来极好,又加持了皇子的光环,所以从不愁卖,据说山东督办“狗肉将军”张宗昌曾请他写了一幅中堂,价码是1000银洋。

当然这样的价格也不是常常能够卖到的,更多时候袁克文的书法作品价格还是非常亲民,有其当年自撰广告两则为证:

(1)三月南游,羁迟海上,一楼寂处,囊橐萧然,已笑典裘,更愁易米,拙书可鬻,阿堵傥来,用自遣怀,聊将苟活。嗜痂逐臭,或有其人,廿日为期,过兹行矣,彼来求者,立等可焉。

(2)连屏、直幅、横幅整纸每尺二元,半纸每尺一元。折扇每件六元,过大、过小别议。以上皆以行书为率,篆倍直,楷、隶加半,点品别议。先润后书,亲友减半,磨墨费加一成。

2

袁克文酷爱昆曲,时常自费“票戏”,尤其擅长《长生殿》和《游园惊梦》。

由于他经常不务正业地到处票戏,终于惹怒了一向把封建家风看得很重的大哥袁克定。要说这位哥哥也是个人才,一次得知袁克文正在新民大戏院票《游园惊梦》,竟然报了警!非让警察叔叔把这个不成器的弟弟抓起来!

好在当时的警察总监薛松坪非常拎的清,知道这属于他们的家庭内部矛盾,就找到袁克文,委婉地向他传达了“乃兄的意思”。袁克文也很明事理,洒然一笑道:“我明天还有一场,唱完了,就不唱了!”

袁克文倒也很守信,的确唱完第二天的戏便没有再唱。然而就是这么只唱了两天,也败掉了三四千块大洋。

3

袁克文从不掩饰自己对美女的喜爱。除了正妻之外还有五房姨太太和数十个情妇。即便这样也不能完全满足他的爱美之心,每次写字还要叫美女抬纸侍候。有美女抬纸的时候他便悬空写字,没有美女的时候,他要写大字就以纸铺地,要写小楷就在床头点划,轻狂不羁,传为一时佳话。

关于他的写字还出过一件笑话,说有次陶寒翠写了本《民国艳史》,请袁克文题封面,袁克文看也没看就题了。后来这本小说出版,陶寒翠便送了他一册,他一读肠子都悔青了,原来这本书里把其父袁世凯骂得狗血淋头。据说此事以后袁克文再也不敢随便题字了。

4

袁克文也并不是一味荒诞,前面说过,在放浪不羁的外表之下,他其实是个三观奇正的人。例如民国十一年的时候,潮汕地区风灾,受害十几万人。为了帮助赈灾,袁克文不惜变卖了自己珍藏的宋朝宣和年间的玉版《兰亭帖》精拓本和其他一些藏品。

死为鬼雄

袁克文1931年病逝于天津,年42岁。据说当时已经穷得办不起丧事了,幸而青帮的帮众凑钱救急。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不名一文的落拓浪子,出殡时却有四千僧尼道士、上千妓女优伶以及大批名人雅士长街相送。并且方地山亲自为他撰写了碑文。

碑文曰:才华横溢君薄命,一世英明是鬼雄。

尽管寥寥数字,却道尽了袁克文沧桑又传奇的一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最后一位风流皇子竟然不是溥仪

他父亲曾经称帝,母亲更是皇亲贵胄,他放着好好的“太子”不当,却当起了黑社会大哥。

作者:朱墨

我们今天讲的这个人很有意思,他父亲曾经称帝,母亲更是正正经经的朝鲜国皇亲贵胄,然而正是这么个天生有王侯将相之“种”的人,却放着好好的“太子”不当,偏偏当起了黑社会大哥。

还不是个普通的“大哥”,而是个绝对有文化的“大哥”。这么说吧,就凭他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足以把当时黑社会的整体文化水平往上拉至少10个百分点。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在担任“大哥”的同时,还是著名的“民国四公子”之一,不但工于书法、精通诗词、雅好收藏,甚至还是个戏曲家!

他一生为人疏豪,生活放荡,吃喝嫖赌却又极具才名。生时挥金如土,死后不名一文。家人无钱置办葬礼,却自有四千僧尼道士、上千妓女优伶以及大批名人雅士长街相送。

如今听说过他的人已经不多了,他叫袁克文,是袁世凯的次子,更是浊世最后一位翩翩佳公子。

幼为神童

公元1882年,朝鲜高宗李熙的父亲李昰应发动政变意图夺权,无奈之下朝鲜王妃只好请求清廷出兵帮助平乱,就是这一次,袁世凯跟随着吴长庆的部队来到了朝鲜,并勇得首功,从而娶了王妃的十六岁的妹妹金氏为三姨太。后来金氏生下了袁克文。因为大姨太没有子息,所以袁克文便过继给了大姨太抚养。

大姨太尽管对金氏百般虐待,却对袁克文十分溺爱。究其原因,除了因为大姨太没有亲生子女之外,也和袁克文自幼显现出来的非凡聪慧是分不开的。传闻袁克文从小即过目能诵,六岁识字,七岁读史,十岁为文,十五岁便写得一手极好诗赋,神童之名享誉遐迩,袁世凯一度准备立他为“太子”。

长为名士

尽管是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的三观却正得出奇。他并不赞成袁世凯称帝,并因袁世凯的窃位行为而一生都远离政治活动。他唯一一次当官还是十八岁的时候,荫了法部员外郎的职务。此后一心交游名士,耽于山水,再不曾做过官。

1

家世和个性的双重因素使得袁克文对金钱看得很轻。袁世凯死后,没了约管的“二公子”生活得更是肆无忌惮的骄奢淫逸了。据说当年他到上海游玩一次就花掉了60万大洋,气得被袁世凯托孤的徐世昌扬言要:“拿拐杖敲断他的腿”。

这种花法使他很快便败光了遗产,然而这也没有改变他的公子哥习气,以致于后来南游都是“来时肥马轻裘,去时典当俱尽”。

后来大概“当”也没得“当”了,这位傲气的公子哥仍然不肯出山做官,宁愿剑走偏锋,鬻书卖字。他的字本来极好,又加持了皇子的光环,所以从不愁卖,据说山东督办“狗肉将军”张宗昌曾请他写了一幅中堂,价码是1000银洋。

当然这样的价格也不是常常能够卖到的,更多时候袁克文的书法作品价格还是非常亲民,有其当年自撰广告两则为证:

(1)三月南游,羁迟海上,一楼寂处,囊橐萧然,已笑典裘,更愁易米,拙书可鬻,阿堵傥来,用自遣怀,聊将苟活。嗜痂逐臭,或有其人,廿日为期,过兹行矣,彼来求者,立等可焉。

(2)连屏、直幅、横幅整纸每尺二元,半纸每尺一元。折扇每件六元,过大、过小别议。以上皆以行书为率,篆倍直,楷、隶加半,点品别议。先润后书,亲友减半,磨墨费加一成。

2

袁克文酷爱昆曲,时常自费“票戏”,尤其擅长《长生殿》和《游园惊梦》。

由于他经常不务正业地到处票戏,终于惹怒了一向把封建家风看得很重的大哥袁克定。要说这位哥哥也是个人才,一次得知袁克文正在新民大戏院票《游园惊梦》,竟然报了警!非让警察叔叔把这个不成器的弟弟抓起来!

好在当时的警察总监薛松坪非常拎的清,知道这属于他们的家庭内部矛盾,就找到袁克文,委婉地向他传达了“乃兄的意思”。袁克文也很明事理,洒然一笑道:“我明天还有一场,唱完了,就不唱了!”

袁克文倒也很守信,的确唱完第二天的戏便没有再唱。然而就是这么只唱了两天,也败掉了三四千块大洋。

3

袁克文从不掩饰自己对美女的喜爱。除了正妻之外还有五房姨太太和数十个情妇。即便这样也不能完全满足他的爱美之心,每次写字还要叫美女抬纸侍候。有美女抬纸的时候他便悬空写字,没有美女的时候,他要写大字就以纸铺地,要写小楷就在床头点划,轻狂不羁,传为一时佳话。

关于他的写字还出过一件笑话,说有次陶寒翠写了本《民国艳史》,请袁克文题封面,袁克文看也没看就题了。后来这本小说出版,陶寒翠便送了他一册,他一读肠子都悔青了,原来这本书里把其父袁世凯骂得狗血淋头。据说此事以后袁克文再也不敢随便题字了。

4

袁克文也并不是一味荒诞,前面说过,在放浪不羁的外表之下,他其实是个三观奇正的人。例如民国十一年的时候,潮汕地区风灾,受害十几万人。为了帮助赈灾,袁克文不惜变卖了自己珍藏的宋朝宣和年间的玉版《兰亭帖》精拓本和其他一些藏品。

死为鬼雄

袁克文1931年病逝于天津,年42岁。据说当时已经穷得办不起丧事了,幸而青帮的帮众凑钱救急。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不名一文的落拓浪子,出殡时却有四千僧尼道士、上千妓女优伶以及大批名人雅士长街相送。并且方地山亲自为他撰写了碑文。

碑文曰:才华横溢君薄命,一世英明是鬼雄。

尽管寥寥数字,却道尽了袁克文沧桑又传奇的一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