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39万人次围观,俞敏洪、姚洋在直播中聊了这些话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39万人次围观,俞敏洪、姚洋在直播中聊了这些话题

主要探讨了民营经济、教育公平等问题。

摄影:界面新闻 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振芳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我们要努力解决公平问题。”俞敏洪在日前直播中指出。

7月25日晚,北京大学国发院院长姚洋出现在新东方(NYSE:EDU)董事长俞敏洪的直播间,直播仅三分钟,就有近十万人次在线观看,总观看人次近239万。

当晚直播,两人主要探讨了民营经济教育公平等问题

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引发市场热烈反响

今年刚好是改革开放45周年,民营企业和中国改革开放紧密相连。”当晚直播俞敏洪和姚洋共同回顾了民营企业的发展阶段

姚洋指出,第一批的“84派”民营企业家,于1984年在深圳特区建立,走出口加工业的发展道路。1992年,又涌现一批“92派”企业家。第三批中国民营企业发生在2000年后,海归创业变成新潮流,互联网快速发展。第四个阶段发生在四五年前,新一代“00”后开始创业。

俞敏洪属于“92派”,他于1992年离开北京大学1993年成立新东方。“一个人愿意落地做事且长久投入,内心要有一份踏实。在1992之前这份踏实感其实是不大的。”

姚洋表示“我们老说民营企业‘56789’在我看来,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民营企业的“56789”,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姚洋判断,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仍处于赶超阶段,民营企业家是中国未来创新的希望“特别是在和美国竞争态势下,我们更需要民营企业创新,国有企业的很多创新还比较基础,不到使用的阶段。”

提到当下年轻人“卷”入体制内的话题,姚洋和俞敏洪两人认为,新冠疫情后,不确定性增加。年轻人开始寻找确定性,考公是选择之一。

如果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投向市场,就像现在国家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样),让市场经济更加活跃,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俞敏洪认为

今年高考结束后张雪峰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讨论。俞敏洪、姚洋都认为,选大学最重要很多专业知识最后用不上,一些大学还提供换专业的选项。

“绝大多数专业都不会那么适用,除非是特别亟需人才行业,如芯片、软件等。”姚洋以经济学举例,“经粗略统计,北大约40%的双学位学生,最后的工作都跟经济有关系,说明经济学对找工作非常有帮助。”

俞敏洪以阅读举例,表面上看起来没用,长远来讲,可提升个人的见识、智慧以及对世界的理解力。

直播中,两人还提到城乡发展差距下的农村教育问题

姚洋以江西老家的小学为例:“那些孩子能不能走出来,跟他们能不能接受到好的教育高度相关。”

近几年,姚洋一直力推缩短学制,实现十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即小学五年,初高中五年,取消中考分流。他认为,“我们的教育面临重大改革,继续下去不仅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还会拉大城乡差距。

“尽管农村教室装上了现代信息化设备,但某种意义上是摆设。”俞敏洪表示,中国在教育硬件上投资巨大,但对农村孩子的整体教育水平提升上,跟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俞敏洪举例称,他在一所贵州中学当名誉校长,第一年,学校的高考录取率仅为26%,大部分学生就读二三本,几乎没有考上一本的。新东方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倾斜到校。“四五年后,高考录取率近63%。

“只要教学资源均衡了,农村孩子的机会就增加很多。”俞敏洪还提到资源集中的重点中小学,同样加大城市、学生之间的不公平。

教育资源不平等其实是全球性问题。姚洋指出,美国经济学家曾试图通过市场经济手段改善该问题,最终未得到有效解决,“教育资源过度集中是政策应解决的问题,不是经济学能解决的问题。”

日本依靠学区内的老师流动来解决教育集中问题。俞敏洪任全国政协委员时,曾建议,在一个区域之内,老师每三年抽签调动一次。最后提案石沉大海。

针对中国学生做事认真,但创新能力不足这一问题,俞敏洪认为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高考、中考的升学机制,让孩子们只关注眼前的知识,这些知识是背出来的,不是通过研究出来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边界就受到限制。

其次,创新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到大学再强调就晚了。

俞敏洪以编程教育为例,很多学生11岁之后就不再接受编程教育,因为小升初考试有巨大的课业压力,编程教育又不在考核范围内,最终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好奇心一点点被压制。

直播中,俞敏洪也提到了新东方跨界做直播带货和文旅业务。

“既是沿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是复用原来的核心竞争力和资源。”他表示,农业跟教育没有关系,但没想到我们积累的教育内容,老师主播们的知识功底,在直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俞敏洪在直播中表示,未来如果新东方的业务做好,他希望到世界的某大学进修两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39万人次围观,俞敏洪、姚洋在直播中聊了这些话题

主要探讨了民营经济、教育公平等问题。

摄影:界面新闻 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振芳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我们要努力解决公平问题。”俞敏洪在日前直播中指出。

7月25日晚,北京大学国发院院长姚洋出现在新东方(NYSE:EDU)董事长俞敏洪的直播间,直播仅三分钟,就有近十万人次在线观看,总观看人次近239万。

当晚直播,两人主要探讨了民营经济教育公平等问题

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引发市场热烈反响

今年刚好是改革开放45周年,民营企业和中国改革开放紧密相连。”当晚直播俞敏洪和姚洋共同回顾了民营企业的发展阶段

姚洋指出,第一批的“84派”民营企业家,于1984年在深圳特区建立,走出口加工业的发展道路。1992年,又涌现一批“92派”企业家。第三批中国民营企业发生在2000年后,海归创业变成新潮流,互联网快速发展。第四个阶段发生在四五年前,新一代“00”后开始创业。

俞敏洪属于“92派”,他于1992年离开北京大学1993年成立新东方。“一个人愿意落地做事且长久投入,内心要有一份踏实。在1992之前这份踏实感其实是不大的。”

姚洋表示“我们老说民营企业‘56789’在我看来,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民营企业的“56789”,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姚洋判断,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仍处于赶超阶段,民营企业家是中国未来创新的希望“特别是在和美国竞争态势下,我们更需要民营企业创新,国有企业的很多创新还比较基础,不到使用的阶段。”

提到当下年轻人“卷”入体制内的话题,姚洋和俞敏洪两人认为,新冠疫情后,不确定性增加。年轻人开始寻找确定性,考公是选择之一。

如果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投向市场,就像现在国家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样),让市场经济更加活跃,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俞敏洪认为

今年高考结束后张雪峰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讨论。俞敏洪、姚洋都认为,选大学最重要很多专业知识最后用不上,一些大学还提供换专业的选项。

“绝大多数专业都不会那么适用,除非是特别亟需人才行业,如芯片、软件等。”姚洋以经济学举例,“经粗略统计,北大约40%的双学位学生,最后的工作都跟经济有关系,说明经济学对找工作非常有帮助。”

俞敏洪以阅读举例,表面上看起来没用,长远来讲,可提升个人的见识、智慧以及对世界的理解力。

直播中,两人还提到城乡发展差距下的农村教育问题

姚洋以江西老家的小学为例:“那些孩子能不能走出来,跟他们能不能接受到好的教育高度相关。”

近几年,姚洋一直力推缩短学制,实现十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即小学五年,初高中五年,取消中考分流。他认为,“我们的教育面临重大改革,继续下去不仅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还会拉大城乡差距。

“尽管农村教室装上了现代信息化设备,但某种意义上是摆设。”俞敏洪表示,中国在教育硬件上投资巨大,但对农村孩子的整体教育水平提升上,跟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俞敏洪举例称,他在一所贵州中学当名誉校长,第一年,学校的高考录取率仅为26%,大部分学生就读二三本,几乎没有考上一本的。新东方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倾斜到校。“四五年后,高考录取率近63%。

“只要教学资源均衡了,农村孩子的机会就增加很多。”俞敏洪还提到资源集中的重点中小学,同样加大城市、学生之间的不公平。

教育资源不平等其实是全球性问题。姚洋指出,美国经济学家曾试图通过市场经济手段改善该问题,最终未得到有效解决,“教育资源过度集中是政策应解决的问题,不是经济学能解决的问题。”

日本依靠学区内的老师流动来解决教育集中问题。俞敏洪任全国政协委员时,曾建议,在一个区域之内,老师每三年抽签调动一次。最后提案石沉大海。

针对中国学生做事认真,但创新能力不足这一问题,俞敏洪认为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高考、中考的升学机制,让孩子们只关注眼前的知识,这些知识是背出来的,不是通过研究出来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边界就受到限制。

其次,创新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到大学再强调就晚了。

俞敏洪以编程教育为例,很多学生11岁之后就不再接受编程教育,因为小升初考试有巨大的课业压力,编程教育又不在考核范围内,最终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好奇心一点点被压制。

直播中,俞敏洪也提到了新东方跨界做直播带货和文旅业务。

“既是沿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是复用原来的核心竞争力和资源。”他表示,农业跟教育没有关系,但没想到我们积累的教育内容,老师主播们的知识功底,在直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俞敏洪在直播中表示,未来如果新东方的业务做好,他希望到世界的某大学进修两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