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你好,忧愁》:一段野蛮的青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你好,忧愁》:一段野蛮的青春

法国少女作家弗朗索瓦丝·萨冈的小说改编,黄湘丽饰演的独角戏《你好,忧愁》,在我看来,本质上也是类似的题材。

作者:蓝贝

青春和怀旧是艺术永恒的主题, 从电影《致青春》到《合伙人》,好像80后的集体怀旧已经成为眼下重要的社会文化和消费现象。

法国少女作家弗朗索瓦丝·萨冈的小说改编,黄湘丽饰演的独角戏《你好,忧愁》,在我看来,本质上也是类似的题材。

小说的主人公少女塞茜尔,生性浪漫不羁,跟同为浪荡子的父亲过着随心所欲的荒唐日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生活纳入到正规的轨道。为此,她竭力阻挠鳏居多年的父亲雷蒙和其女友安娜的婚事。

因为,在塞茜尔的眼中,安娜是一个生活正派、循规蹈矩的温顺女性,一旦让她进入了家庭生活,不仅雷蒙老爸得受她的管制,而且塞茜尔的落拓不羁的生活方式也得改变,她得按照安娜的培养计划,去做一个乖乖女。

于是,塞茜尔跟自己刚刚认识的男朋友,以及父亲早先认识的一个女人爱尔莎,共同精心设计了一个诡计。诡计居然还得逞了,生性浪荡的雷蒙一度又冷落了安娜,而与更为年轻、也更为放荡的爱尔莎重续旧情。

不过,令塞茜尔料想不到的是,这一胡来最后导致了安娜精神恍惚,出了车祸,命丧悬崖……

100分钟,黄湘丽以一己之力将故事中的5个角色的语言、心态、性格等等进行了极精准的具象化表达。尤其是,将《你好,忧愁》 中落拓少女塞茜尔的形象,将战后一代“叛逆”的法国青年的形象完美的演绎了出来。

故事的结尾,当得知安娜因为自己的诡计,失魂落魄,出车祸而亡时,塞西尔没有任何的忏悔,只是悠悠地感受到了一点忧愁,这种冷酷的叛逆少女形象,令人心生寒意。

《你好,忧愁》里的青春并不美好,相反,很残忍。但,就像所有致青春的怀旧文学一样, 怀旧并不是因为曾经更美好,只是因为曾经更青春。

但以极个人的视角来说,包括《你好,忧愁》在内的很多国内外青春片里的“青春”与我对“青春”的期许是有极大的差距的。

在我看来,青春应该是一段充满好奇、勇敢、探索、无畏的时期,里面有着某种高级的对思想和生命本质的探索。当我们回忆青春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漂浮于现实大人世界沉闷之上的轻浮感,透明、纯粹。

既不是像很多国产电影里那样把青春误以为就是在大学宿舍耍耍赖、喝喝啤酒、抽抽烟、假装追追姑娘,也不是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蜻蜓点水似的看看风景拍拍照发发朋友圈,青春应该是一种既野蛮又高贵的东西。

而《你好,忧愁》中的“青春”令我只看到了野蛮,却没有看到高贵。

《你好,忧愁》中的安娜是一个优雅得体的女人。她独立,冷漠,持重,聪明而自爱,她相信秩序的世界,她以周身散发的能量场倾力维持和谐平静的生活。而塞茜尔这个叛逆少女和他放荡不羁的父亲,却是一对玩世不恭的奇葩。

在这个故事里,安娜其实代表了某种精致的力量,而塞西尔和她的男朋友、他的混蛋父亲以及愚蠢的爱尔莎,是另一种野蛮但强大的力量。最终是安娜死去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说是一种精致的力量,败给了一种野蛮的力量。这根人类所处的现实社会,其实是很像的。

"我们一个像鳏夫,一个像孤女似的生活了一个月,闭门不出,一同吃晚饭,一同吃午饭。我们有时也谈一点安娜的事儿:‘你记得吗,那一天…’我们谈这些事时小心翼翼,排开目光,生怕使对方难过,或者哪一个的心里突然想到什么,以至说出无法弥补的话。

这种相互间的谨慎,相互间的稳重得到了补偿。于是我们很快能以正常的声调,像谈论一个曾与我们一同愉快地生活、但被上帝召去的人一样谈论安娜。我不说偶然,而说上帝,但我们并不相信上帝。在这种场合相信仍然就已经福分不浅了。"

对于安娜的死,塞西尔与她的父亲这一对奇葩,没有伤悲、没有自责,甚至都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谈起这些,他们只是感到有那么一丝的忧愁,甚至将之视为青春的一种常态,然后他们继续纸醉金迷、继续过那种放荡放纵的生活,甚至还故作文艺的来一句,“你好,忧愁”。

这可能是法国战后青年的某种状态,无聊、虚无,通过某种想象的“酷”生活,嬉皮生活来麻醉自己,也对外部真实的世界不敏感。

当最后看到黄湘丽小姐那种无辜的、轻描淡写的神态,吐出那句“你好,忧愁”时,我仿佛看到了萨冈身上那份美丽但残忍的东西,这样的青春,实在有点freak。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你好,忧愁》:一段野蛮的青春

法国少女作家弗朗索瓦丝·萨冈的小说改编,黄湘丽饰演的独角戏《你好,忧愁》,在我看来,本质上也是类似的题材。

作者:蓝贝

青春和怀旧是艺术永恒的主题, 从电影《致青春》到《合伙人》,好像80后的集体怀旧已经成为眼下重要的社会文化和消费现象。

法国少女作家弗朗索瓦丝·萨冈的小说改编,黄湘丽饰演的独角戏《你好,忧愁》,在我看来,本质上也是类似的题材。

小说的主人公少女塞茜尔,生性浪漫不羁,跟同为浪荡子的父亲过着随心所欲的荒唐日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生活纳入到正规的轨道。为此,她竭力阻挠鳏居多年的父亲雷蒙和其女友安娜的婚事。

因为,在塞茜尔的眼中,安娜是一个生活正派、循规蹈矩的温顺女性,一旦让她进入了家庭生活,不仅雷蒙老爸得受她的管制,而且塞茜尔的落拓不羁的生活方式也得改变,她得按照安娜的培养计划,去做一个乖乖女。

于是,塞茜尔跟自己刚刚认识的男朋友,以及父亲早先认识的一个女人爱尔莎,共同精心设计了一个诡计。诡计居然还得逞了,生性浪荡的雷蒙一度又冷落了安娜,而与更为年轻、也更为放荡的爱尔莎重续旧情。

不过,令塞茜尔料想不到的是,这一胡来最后导致了安娜精神恍惚,出了车祸,命丧悬崖……

100分钟,黄湘丽以一己之力将故事中的5个角色的语言、心态、性格等等进行了极精准的具象化表达。尤其是,将《你好,忧愁》 中落拓少女塞茜尔的形象,将战后一代“叛逆”的法国青年的形象完美的演绎了出来。

故事的结尾,当得知安娜因为自己的诡计,失魂落魄,出车祸而亡时,塞西尔没有任何的忏悔,只是悠悠地感受到了一点忧愁,这种冷酷的叛逆少女形象,令人心生寒意。

《你好,忧愁》里的青春并不美好,相反,很残忍。但,就像所有致青春的怀旧文学一样, 怀旧并不是因为曾经更美好,只是因为曾经更青春。

但以极个人的视角来说,包括《你好,忧愁》在内的很多国内外青春片里的“青春”与我对“青春”的期许是有极大的差距的。

在我看来,青春应该是一段充满好奇、勇敢、探索、无畏的时期,里面有着某种高级的对思想和生命本质的探索。当我们回忆青春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漂浮于现实大人世界沉闷之上的轻浮感,透明、纯粹。

既不是像很多国产电影里那样把青春误以为就是在大学宿舍耍耍赖、喝喝啤酒、抽抽烟、假装追追姑娘,也不是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蜻蜓点水似的看看风景拍拍照发发朋友圈,青春应该是一种既野蛮又高贵的东西。

而《你好,忧愁》中的“青春”令我只看到了野蛮,却没有看到高贵。

《你好,忧愁》中的安娜是一个优雅得体的女人。她独立,冷漠,持重,聪明而自爱,她相信秩序的世界,她以周身散发的能量场倾力维持和谐平静的生活。而塞茜尔这个叛逆少女和他放荡不羁的父亲,却是一对玩世不恭的奇葩。

在这个故事里,安娜其实代表了某种精致的力量,而塞西尔和她的男朋友、他的混蛋父亲以及愚蠢的爱尔莎,是另一种野蛮但强大的力量。最终是安娜死去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说是一种精致的力量,败给了一种野蛮的力量。这根人类所处的现实社会,其实是很像的。

"我们一个像鳏夫,一个像孤女似的生活了一个月,闭门不出,一同吃晚饭,一同吃午饭。我们有时也谈一点安娜的事儿:‘你记得吗,那一天…’我们谈这些事时小心翼翼,排开目光,生怕使对方难过,或者哪一个的心里突然想到什么,以至说出无法弥补的话。

这种相互间的谨慎,相互间的稳重得到了补偿。于是我们很快能以正常的声调,像谈论一个曾与我们一同愉快地生活、但被上帝召去的人一样谈论安娜。我不说偶然,而说上帝,但我们并不相信上帝。在这种场合相信仍然就已经福分不浅了。"

对于安娜的死,塞西尔与她的父亲这一对奇葩,没有伤悲、没有自责,甚至都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谈起这些,他们只是感到有那么一丝的忧愁,甚至将之视为青春的一种常态,然后他们继续纸醉金迷、继续过那种放荡放纵的生活,甚至还故作文艺的来一句,“你好,忧愁”。

这可能是法国战后青年的某种状态,无聊、虚无,通过某种想象的“酷”生活,嬉皮生活来麻醉自己,也对外部真实的世界不敏感。

当最后看到黄湘丽小姐那种无辜的、轻描淡写的神态,吐出那句“你好,忧愁”时,我仿佛看到了萨冈身上那份美丽但残忍的东西,这样的青春,实在有点freak。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