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尔冬升:香港电影,没了就没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尔冬升:香港电影,没了就没了

身为创作者,我认为理解就可以了,不要去投入。世界杯巴西跟德国踢决赛,打什么架呢?关我们什么事呢?现在政治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包括创作和生活。尽量把它单纯化,这样才能过舒服一点的日子。

几天前,金马影展在台北如火如荼举行。尔冬升携《三少爷的剑3D》与台北观众见面,并出席了映后“金马大师讲堂”活动。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分享了众多拍片心得与感悟。不仅披露了《三少爷的剑3D》剧本、选角、3D制作等方面的秘闻,更回忆起与古龙喝酒的经历与在邵氏片厂的不如意时光,同时也对当下内地“小鲜肉经济”与电影审查、香港导演北上、台湾电影市场等种种电影产业现象做出深刻的剖析。可以说这一小时的“授课”真是干货满满,是花钱都难以听到的宝贵信息。

巴塞电影编辑汪金卫亲临现场,并对现场交流实录做了完整录音,现将其完整无缺地整理出来,以飨巴塞APP读者。

闻天祥:首先想请尔冬升导演对大家聊一下,70年代版的《三少爷的剑》对您的意义是什么?

尔冬升:你们肯定没认错,我不是秦沛是吧?(观众笑)今天做了一天的访问,记者朋友都在问我以前那部《三少爷的剑》。其实那部戏拍完后我只看了一次。有时(电视上的)电影台还会播,我看到都马上转台。(观众笑)因为从好莱坞到香港,很多演员都有心理上的问题。举个例子,刘青云也不看他自己演的戏。因为我看觉得很难为情,拍旧的那部时当年我才十九岁。这次来台北我的感觉也不是很好,因为我发现我变成了一个历史人物。(观众笑)刚好将近四十年,所以蛮伤感的(笑)。

在99年的时候,我和秦天南一起写(新版《三少爷》)剧本,当年是要找张国荣演燕十三,请竹叶内丰演三少爷。你们上网查一下就知道,当时牵涉了一些很麻烦的事情,官司等等。后来又发生很多问题,就中止了。一直到2012年,我在拍《大魔术师》,当时也来不及拍3D,因为没有人手。我跟徐克说现在有3D技术,我也蛮喜欢的,我们重新启动这个项目。所以在2012年8月29号,我去了横店。但在那天晚上,我看到他在拍《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的那些群众演员,所以我想到了《我是路人甲》的剧本。然后我花了16个月拍那个戏。所以旧的那部《三少爷》对我没有影响,跟这部根本没有什么关联。

闻天祥:我想这就是明星和影迷之间的差别,我看了五遍旧版《三少爷的剑》(笑)。我在看新版电影的时候,觉得是非常不一样的电影。旧版电影里的三少爷是一个更迷惘的少年,更天真,涉世未深一点。在旧版里,你跟慕容秋荻是没有关系的,和小丽、燕十三的关系也更单纯。新版不只是在技术上推陈出新,在内容和意识形态方面也非常不一样。您虽然不重看当年的电影,但您一定记得当时拍摄的内容和细节。当您制作这部新版的时候,是否有刻意地拉出与旧版的不同?

尔冬升:很老实地说,四十年前的事情只是很多的片段和一个个画面而已。现在在座的年轻人,你记得十年前的事情吗?跟梦境差不多。其实我刻意不去看这部戏,因为我也知道这部《三少爷的剑》不同版本的电视剧也有,每次都是大幅度地改编。我这次是和秦天南一起合作。我认为秦天南是香港写古装戏最好的,《投名状》《十月围城》剧本的第一稿都是他写的。我以前的《门徒》《早熟》都是和他合作。他写时装片可能对白没有现在年轻人这种语法,但他把整个剧本的结构做得非常好,底都是他起出来的。从99年到现在,重启后演员进来再微调,过程是非常长的。我现在忘记所有的细节了,有些是在现场去调整的。

我这次没有什么包袱,徐克之前拍金庸先生的作品,拍到最后,金庸先生和他翻脸,不给他拍。“怎么把我的东方不败变成这样?”(观众笑)我们这次可以放开手了。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说:在我演完《三少爷的剑》之后大概两三年,我和我哥哥姜大卫在台北一个酒家跟古龙先生喝酒,大概在林森北路那边。我就求证说:“楚原导演说你的《流星蝴蝶剑》是《教父》,《陆小凤》是《007》。真的还是假的?”古龙说是真的。他跟我说,《三少爷的剑》这个故事其实发生在台北。燕十三就是一个杀手,三少爷就是一个富二代官二代这种。所以我也没有违背他故事的大方向。就像慕容秋荻和三少爷,不管他们是在有钱还是没钱的家庭里,只要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一样,就可以在一起。但可惜他们两个不同。

闻天祥:如果就您导演的作品来看,我实在看不出来您会拍武侠片。像《癫佬正传》《门徒》《新不了情》《新宿事件》都是社会写实的或是文艺片,从来没有看过您拍武侠片。所以为什么会尝试武侠片?难道真的像某些导演所说,每一个华人导演都想拍武侠片?

尔冬升:反而不是。我的成长过程里,有家公司叫邵氏公司。那十年里我拍了很多戏,大部分都不是我想拍的。上中学时我是学大鼓的,我想玩乐队,结果进了邵氏是拿把剑。(观众笑)当时电影新浪潮导演回到香港看邵氏,是把我们当做很古老的人,所以我不太享受在邵氏公司的十年。那时他是垄断式的片厂,就是资本家给你很低的薪水,我离开邵氏的时候一毛钱都没有,跟我哥哥借钱还给他。当时我们香港很多年轻人希望共产党快点来香港,打倒这些资本家。(观众笑)

所以我对古装片没有情结,但我对跟徐克导演合作有情结。我最敬佩的导演,第一位就是许鞍华导演,第二位就是徐克导演。因为他们两位生命里只有电影,甚至旅行都没有兴趣。当然还有另外一位我很尊重的吴宇森导演,他现在身体出了问题还一直在拍戏。我和许鞍华导演合作过《男人四十》,我和徐克导演之前错过了几次合作的机会,我也在他家里说我们已经三次合作不成,以后我们就做朋友吧!不要合作了。(观众笑)这次我抓到了一个机会,我觉得还是要和他合作。今天这个“大师讲堂”应该是他来,他没有干扰我的剧本创作,整个3D后期都是他教我的。

之前的《我是路人甲》遇到的所有非专业演员也是一个很困难的挑战。就像玩电动游戏,我们找一些有难度的来玩,这部戏也是。我自己对科技的东西不是很喜欢,但是在这整个过程里我们尽量去做到最好。我刚刚偷偷看了一下(效果),现在是没有办法做到完美的。因为全世界的3D系统都没统一,我刚才观察后发现亮度也会影响颜色。这是现状,没有办法做到完美。拍完这部戏,我觉得我在这方面应该是毕业了。分数不是很高,但在特技3D这方面,徐导应该让我毕业了(观众笑)。

闻天祥:刚才导演提到,和徐克导演合作的主要影响是3D部分。

尔冬升:不,3D很容易拍。我们刚刚看到大部分的特技画面是场景,有一点很好笑的是,我们希望做得像邵氏老片那样比较假一点,但特技师的概念是要做成真的一样。所以做出来太真,我们就说你那么真不像假的了,(观众笑)这个来来回回做了很久。

真正最难的还是吊威亚,拍打戏。现在的演员没有真正有身手的。可能大陆的吴京,或者甄子丹有。没有新的一辈。以前为什么有像成龙,元彪这样的演员出现?因为当年他们都是学京戏的。京戏没落,他们就进入电影圈了。现在没有人这样了,在大陆学京戏的人是不愁工作的。练了十年之后你就可以上台表演了。即使你演得很差,也可以在园区表演给游客看,可以谋生活,所以没有进入电影圈的人。现在拍戏最困难的是,我们最优秀的武术指导年龄都到了,包括袁和平、洪金宝。他们训练的徒子徒孙很多,但要找一个超越他们的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会不会再拍武侠片,最主要是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好的动作指导。

闻天祥:回到演员这方面,您是怎样选择这版《三少爷》的两位主角的?

尔冬升:林更新是我在横店(遇到的)。我在拍《路人甲》的时候,他也在拍电视剧,这种是缘分。他其实是一个宅男(观众笑),他人很正派。我当初构思的时候,神剑山庄这个家族其实就是肯尼迪家族,念书是在哈佛这种,慕容秋荻家族就是煤老板。林更新是一个眼神很稳的人,我觉得他上完妆后眼神很像三少爷。

闻天祥:那燕十三呢?

尔冬升:有些朋友可能看过电影《真心话》,是15年前何润东的第一部电影,女主角是范文芳。那部戏有人看过吗?(观众:有!)哇好少啊!(观众笑)我也是在横店拍戏的时候遇到他的。我跟他说,你已经入行十五年了。当年他拍《真心话》的时候已经准备回多伦多了,出唱片也不行,可能混不下去了(观众笑)。横店零下四五度,我在拍《路人甲》一场跳舞的戏。我跟他说,你过去十五年,好像没有什么角色能让我留下印象的。我说我要拍《三少爷的剑》,里面有一个角色,你要不要尝试?他当然愿意了。

我用林更新、何润东、蒋梦婕,其实都遇到很大的阻力,要争取的,因为老板希望用更出名的演员。但如果用更出名的演员,我的钱就少了,他们也没有时间给我。这部戏拍摄期是6个月,工作天是122天。现在的所谓的小鲜肉演员,如果他不给你期,什么导演都没用。所以这个戏也是各方面的平衡。我觉得跟何润东那么多年没合作,就再合作一次吧!

闻天祥:我看片后,对何润东非常惊讶。造型,角色设计,表演等都远超乎我对旧版电影甚至原著留下的印象。因为在这个版本里,燕十三已经不只是三少爷的对手,有些时候有些像他的兄长、导师,甚至帮他指点一些人生的迷津。在这个转变上,导演可以跟我们聊聊吗?

尔冬升:过程忘记了(观众笑)。因为创作过程时间太久了。至于方法,这边有的朋友可能是学编剧的。我们去设定人物的时候,关于要不要拍这个戏?要找什么演员?什么桥段?所有这些要用左脑去想。到最后可以决定这个戏不要冒险,不要拍了。当你决定要拍的时候,所有的对白、人物背景的事情都要用右脑去写。所以每个角色都要想透他,赋予他生命。光是一个杀手没意思的,必须要给他背后的故事。所以燕十三的角色反而比较好写。

闻天祥:刚才导演提到很多现代人物做例子,比如肯尼迪,官二代富二代等。片中燕十三责问贫民窟的村民为什么不自救,或三少爷不断提到要弥补的错误和遗憾,强调“不要恨我”等。这些是导演在写故事或角色的时候,把自己的人生或现实进行的反刍与投注吗?

尔冬升:我在拍《新不了情》的时候,那个戏里面刘青云境遇不好的。首映礼散场的时候,我记得曾志伟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好像这是我的故事一样(观众笑)。我没戏里面刘青云那么惨。戏里面所有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不会违背我的看法。你说有没有把我自己的事情(放到里面)?不一定发生在我身上,但我必须要认同的。我刚刚好怕你的问题,我在戏里面没有对以前女朋友的忏悔的。(观众笑)

闻天祥:旧版电影里三少爷的情感关系单纯到就像一个青少年的地步。但在新版里变得很复杂。像慕容秋荻不断地问三少爷要不要再娶我?而三少爷几度娶她又抛弃她,抢她又抛弃,最终还要面对小丽……哇,非常复杂。你不想讲情感的关系,我们可以不谈。

尔冬升:没有没有。这个戏里,三少爷在感情方面处理得不好,跟我以前年轻时一样。(观众笑)

闻天祥:这下您自己承认了。

尔冬升:是啊,很多导演和编剧可以把他戏中人的生活和境遇处理得很好。我个人的人生里,感情生活处理得不好,这不需要有什么隐瞒。有很多人都处理得不好,包括在座的各位男士。在创作上很难不放进去自己的看法,或出卖自己的朋友(观众笑)。

闻天祥:这也是这个版本更复杂的原因之一吧!

观众1:从早期的《癫佬正传》《人民英雄》到最近《大魔术师》《路人甲》《三少爷的剑》。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可你的电影主题却越来越简单,为什么?

尔冬升:我的上半生是很悲观的,我看一杯水是半空的。现在世界改变了,拍电影是越来越难了,从底片转为数码化之后,每个年轻人都可以拍戏。八十年代时,在欧洲很流行暴力电影,现在都受不了。因为我们现在的新闻都太刺激,要多残忍有多残忍,要多恐怖有多恐怖。网上看杀人的、杀动物的什么都有。我在大陆拍戏很晚,《大魔术师》是第一部,然后是《路人甲》。

我在大陆待了两个冬天,深深地感到大陆城市的生活压力。他们每年有750万大专生和大学生毕业,中专和中学生有700多万。我深深感觉他们的压力非常大,每人对前景是没有信心的,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们争夺得很厉害。

还有我年龄的改变,我现在不会拍很沉重的东西。有些电影让你看完觉得人生没有希望,这种戏在七八十年代全球经济起飞的时候很多。当时这种戏的作用是,在大家生活得那么好的时候,我们把那些社会阴暗面拍出来。有些戏是可以让观众关注到这些社会问题的,包括韩国最近那部戏改变了法律。我认为带给观众一些娱乐也不是错事。

我们在创作这部戏的时候,很老实地说主要市场是面对中国的。中国到今年底明年初会有4万块银幕,多过美国。在未来可能不需要十年会有8万块银幕。中国的贫富悬殊很大,现在还有8000万赤贫的人。中产多少人不知道,现在中国有多少人其实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教育水平差距很大。《路人甲》的主演里面只有两人念过专科学校,有些甚至小学都没有毕业,所以观众的阶层差异也非常大。

非常有趣的是,有些严肃题材也可以去卖钱,比如《老炮儿》这种,但它需要两个年轻的偶像。有些戏我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卖那么多钱(观众笑),很奇妙。所以这次创作我和秦天南、徐克都在尝试,因为没有专家。整个故事和人物我们尽量想得很深,在用古装片的语言语法时我们尽量深入浅出。希望知识分子、文青来看不会觉得太白痴,但是到了乡下“小镇青年”看,他也要懂。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美剧在中国很少人看,大环境的改变使我们创作人也在调整。

闻天祥:比方像《旺角黑夜》《门徒》这样的影片,在现在的市场环境里,还有被拍摄的可能吗?

尔冬升:有的。陈可辛有部《亲爱的》,拍的是拐卖儿童的,还有《失孤》。这两部戏在三四年前的大陆是不能拍的。所以我们也一直在争取,要帮他改变。香港电影人提出,在你们官媒,就是中央台、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等主要媒体都能播出来的社会新闻,你就应该给我们所有电影人来拍,我们在电影里反映出来,因为我们不能把坏事拍成好的嘛。所以在这方面,他也是一直在开放的。不是靠香港合拍片,而是靠很多内地导演,因为大陆的国产片是不审剧本的,只要有大纲就可以。所以他们反而去打擦边球,跟当年台湾新闻局是一模一样的,当年台湾的管制也是很严的。所以它是一个大型重演,但我认为它改变得比我们想象中快。

观众2:首先想问最近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上映后,技术的问题……

尔冬升:我还没看过,第二个问题吧!(观众笑)

观众2:不是,我先抛个头,做个引子。技术问题引发很多讨论,我们知道徐克导演一直是电影技术的先驱,您这次与徐克导演合作,应该是您第一次用3D拍电影,在技术与电影本身的取舍方面,不知道您是如何做的。

尔冬升:3D不难,要选一个你认为适合的题材才可以拍。比方你要用节奏剪辑方法拍是不行的,观众会晕的。现在根本没有一个专家,其实你现在看《阿凡达》也是很落后的。我们首先要让观众看得不要晕,这在剪辑上都是很麻烦的事情。我们剪完初版,剪片是2D的,拼完了3D后已经在做特效了。我自己觉得太快了,加了100多个镜头要改长,这就很多钱,因为所有特效要重做。当我做完后给徐克导演看,他又改了很多镜头。因为每个镜头转场的时候,要给观众时间慢慢转焦点,这些细节的东西其实观众不知道。包括亮度我们都尽力,每个影院不一样,有些比这个戏院亮,有些比这个暗。

我看这个银幕是金属的,这就是我遇到最大的问题。现在电影院大部分用金属银幕,但我们调色的时候用杜比的系统。一戴眼镜,红色就没有了。这种情况我们没办法控制,没办法统一,全球都没统一,但观众应该是没有感觉的。

使用3D技术应该也是为剧情服务吧,因为我要带观众进入情景才会拍3D。如果我要拍鬼片,我有信心可以吓死两个(观众笑)。

观众2:现在拍一个很纯粹的港片是很难的。北上的这批香港导演,我们很明显地可以看到他们的挣扎。比如您刚刚提到的《亲爱的》,陈可辛导演转拍大陆现实题材,叶伟民导演也可以拍春运这种非常内地题材的电影。导演您之前拍的《路人甲》也是非常大陆题材的。在坚持港片和市场方面,您是怎样取舍的?

尔冬升:香港在四九年之前是没有电影的。台湾叫“沦陷”是吧?(观众笑)香港以前是没有电影的,在四九年很多上海电影人到香港,包括左派右派。在拍大陆主旋律《白毛女》的那些演员也是一早就到了延安的。所以,在大时代的改变市场的改变下,香港电影没有了就没有了。有什么问题呢?没有问题的。

观众2:我不是指区域方面,我是说现在很多人批判香港本土港味没有了,他们会转头拍内地题材的电影。导演您是如何看待的?

尔冬升:我觉得还是创作者自己去选择吧!你是陆生吗?

观众2:我现在是在交换。

尔冬升:我一听就知道。(观众笑)

观众3:导演您好,我也是一名大陆来台的交换生……

尔冬升:陆生举一下手吧,有多少?(观众惊呼)蛮好的。

观众3:首先我想代表您说的每年75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讲一句:我们一直都有在看美剧英剧日剧韩剧泰剧各种剧(观众鼓掌)。坦白讲这是我第一次看您的电影,我之前也看过一些文艺片。我对一个问题比较感兴趣,就是您之前提到过的“小鲜肉经济”。

现在的大陆电影市场对我来说有一种“没有片子想看”的感觉,因为我不想看到一些人,“票房引领者”那种。因为有一些导演面临困境,就是我要不要为了保证我的票房,去选择一些小鲜肉,杨小姐李先生这些(观众笑)。还是说我为了保证片子的艺术性,会拒绝这些人来参与?您这次选择的林更新和蒋梦婕也都不是我们大陆人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实力派演员。所以您对“小鲜肉经济”的看法是?

尔冬升:其实“小鲜肉”不是大陆发明的,最早的偶像也不是华人区的,是日本的。你现在看到郭敬明的那些,我小时候都有看过漫画的,它又重演了。所以“小鲜肉”是市场的一个现象,不需要太管的,它是一个过程。

大陆所有的事都在高速发展,经济、房地产都是一窝蜂的。美国以前也是一样的,盖监狱的、公路的、伐木的,也是煤老板的意思。因为这个行业虚荣。加上现在全球“热钱”很多,就是没有用的钱。大家拿来买股票买基金,不会拿来买苞米。大陆这种钱更多,一窝蜂地进来,我觉得是为了虚荣,而且很多是骗子。台湾以前没有骗子?有!台湾现在网上骗子那么厉害(观众笑)。

香港有没有骗子?有!包括去年购票网站打仗烧钱,很多是补贴的钱。九块九这种是很多网站来补贴。这种(风头)已经开始过了。我觉得它怎样都会回正轨的,因为观众学得很快。你别以为“小镇青年”就要看比较差的片,他也一样开法拉利的。中国小镇里的法拉利不能上高速,他可以买一台在村子里开(观众笑),很怪。观众的进步很快,不需要两年时间,今年已经在调整,明年观众会放弃很多戏的,是骗不了人的。还是要有信心。

闻天祥:观众在进步,小鲜肉也会进步。演完《小时代》是可以演《再见瓦城》的。(观众大笑鼓掌)

尔冬升:提问给陆生太多了啊,有没有香港的?

观众4:您好我是香港学生。

尔冬升:(粤语)你要不要讲广东话?

观众4:吼哇!(开始说粤语)

尔冬升:讲笑的,人家听不懂!(观众大笑)

观众4:在电影里我看到很多爱的元素,无论慕容秋荻和小丽对三少爷的爱,还是燕十三对村民的爱。为何在武打片中加入大量爱的元素呢?

尔冬升:99年的(剧本)已经是这样了。我们希望把它现代化一点。古装片不代表感情是旧的,我个人认为人类科技进步,人的情感没有进步过,三千年前的人就是这样。所以我尽量把现代的感情放到古装里,我相信古时候的人也一样嘛!所以这是刻意modern一点。你们在座的都是老观众了,数据来看,华人市场最大量的是00后的观众。90后你们都是大姐了。(观众笑)爱情是电影里重要的元素,虽然东西很老套。其实几个大电视剧里,把我们的人生都拍到里面了,再夸张电视也全部拍过了,就看你怎样把它重整。

这个世界上没有新鲜东西了。你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新鲜的事有吗?没有。过去三十年电影里最大胆的题材可能就是把同性恋题材放到银幕上。在中东很多国家拍完就枪毙你,最大的突破就是这样。在我们中国以前的戏曲里已经有了。

观众4:爱情之外,我还看到燕十三和三少爷的兄弟之爱。还有燕十三对村民的爱。是否想反映现在社会缺乏表现这种爱呢?

尔冬升:你说得比较深,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通常这种英雄片里,男人跟男人都是有点gay的。(观众大笑)通常都是这样。你们也别觉得导演想太多这种事,其实没有的。

今天我跟很多记者说创作的意图其实是不重要的,我拍这个戏的过程很长,电影本身是有生命的,它可能会触动你们,令你们感动令你们笑。当我拍完这个戏,最后一次在影院检查完后,我跟它的关系就此完结。演员跟电影本身有一层关系,刚刚在影院里的每一位观众,你们个体跟它也会产生一个关系。你们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有些人很讨厌三少爷,对不对?可能哪位女士的男朋友就像他一样(观众笑)。每个人看到的不一样,我的意图是完全不重要的。

闻天祥:还有哪位00前出生的大哥或大姐?

尔冬升:台湾人!

观众5:导演您好,刚刚我有在影院看旧版的《三少爷的剑》。

尔冬升:我当年帅吗?

观众5:帅!(观众大笑鼓掌)刚刚有提到香港大陆的状态,我想把这个话题拉回台湾。我们常说台湾电影市场比较小,但台湾电影创作在两岸三地来说,是最没有限制的。导演早期可能也在台湾生活过,对台湾近几年像《我的少女时代》《那些年》的电影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尔冬升:问题好大。

闻天祥:这是问文化部部长的问题。(观众笑)

尔冬升:我说也没有用,大家都很清楚。现在香港的年轻人不看合拍片。为什么我要来台湾?我知道台湾要抽签。我这些年的赌运是很差的,我认为它是抽不中的。对于台湾电影,《我的少女时代》我有看过,看得很开心,还有《那些年》。这两部戏在香港票房都很厉害。我在想,为什么台湾电影业界不和政府联合去攻陷香港市场呢?也不是所有戏都成功的。所以现在(台湾电影)的现状问我也说不出所以然。

现在拍电影没有专家的,现在科技媒体全球化,以前我们常常说“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现在中国市场很多行业三个月就有很大的变化,半年后都不知道怎样。我以前的人生规划,在工作上是用九个月来规划的,现在不是。我不太知道明年春节后,华语电影会怎样。它会全面开放?还是非常严的收紧?政治上的问题没有人知道。

我也来过台湾,和一些年轻导演沟通。他们有一些人意图希望进入大陆市场,资金多。但有时我也不希望硬为了钱去做一些事,因为你要去将就那个市场,等于说要改变整个生活,不是那么容易适应的,但可以做尝试。对台湾电影产业我不太了解,我知道它很困难,但有很多地方比台湾更困难。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很多电影人都很刻苦。本土电影很重要,我跟陈可辛这批老导演留出了很多空间,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有二十个年轻导演,留些空间给他们拍些本土电影,未来五年变化可能比前五年更大。

闻天祥:还有哪位观众要提问?

尔冬升:不要那么严肃。(观众笑)

闻天祥:有没有不严肃的问题要问?

尔冬升:陆生吗?

观众6:对!(观众笑)导演您好,我是台湾艺术大学的。

尔冬升:你们学校很出名啊,你学什么?编剧?导演?

观众6:戏剧表演。我的问题也是关于表演方面。看了《三少爷的剑》以后,觉得场面调度和演员动作表演很震撼。虽然看了很多武侠剧,但这次还是感觉震撼到心灵。

尔冬升:这个不是我花钱请来的啊!(观众大笑)

观众6:我想知道导演在指导演员表演方面有什么特别的方法?

尔冬升:你念研究生的时候报我的课吧!(观众大笑)这么短时间很难说。我可以说一些有趣的事让大家知道。我在拍《路人甲》的时候是非常有自信的,觉得新人没问题。我训练了21个人(有一个人走掉,后来又补进去)。

但在我拍的时候,我就开始戴太阳眼镜了,去学王家卫。(观众笑)因为我不知道怎么拍大陆,他们这种演员是我第一次遇到的。我在拍他们的过程中想到侯孝贤导演拍非专业演员,香港的方育平导演拍电影都是非职业演员,我又想到张艺谋导演拍《一个都不能少》,拍小孩,村长,村民是多困难。但我也没有办法打电话问他们怎么拍。(观众笑)只能戴太阳眼镜。为什么呢?他们这些年轻人所有人的父母都比我小。我叫她哭,有六个女孩子,没有一个哭得出来的,因为他们连死亡都没有面对过。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的爸爸妈妈都还在,我不知道怎么引导他们,拍他们又是一种方式。

当我面对新人的时候,我就看他怕不怕镜头。他紧张的时候机器要离他远一点,有些我就可以靠近,演员的性格也不一样。比如你拍刘德华就可以在西门町拍,很多人围观他也演的很好。有些演员有很多人看他拍戏不行,我们就拿布挡起来。很多技巧我相信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你必须要进入这个工业。

每个导演的手法也是不一样的。现在年轻一辈的导演,我看他们这方面的经验就比较少。我的成长过程里都是老导演,我没拍过李翰祥的戏,但在同一个片场里,他是我的长辈。以前的电影是没有人说画面的,都说这电影剧本好,对白写得好,演员演得好,他们都是以戏为主的。画面都是平平稳稳的,最多铺个轨道。现在很多职业导演拍片就像工厂流程,所以现在批评很多小鲜肉的戏演得不好,对他们是不公平的。他们是因为帅才进入这行的,但没有人去教他们。经纪人都是利用他们每一秒钟来赚钱。

去年我是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那些记者来问我:为什么那些来来去去拿奖的还是这些演员?好像我们去操控一样。我说那现在你们年轻的那些人,拍的什么戏能入围?没有。这是也是一个现象。

所以你问怎样指导演员?如果你要当导演的话,你要用很长时间去学。

闻天祥:时间关系没有办法让观众继续提问了。本来今天是让尔冬升导演来谈他的新作,没想到大家的问题变成两岸三地的电影教育、演员训练、电影政策,全都问到尔冬升导演身上了。(观众笑)真是辛苦你。导演最后有什么想告诉现场观众的?

尔冬升:我啊?(观众笑)公开地说我觉得还是要改变抽签这个……(观众大笑鼓掌)因为大陆对台湾电视没有限制的,我们又很尊重版权,我又不能呼吁大家在网上看这些没有引进的电影。我觉得这些都要改变。不只是因为我这部戏,很多戏都是这样。陆生那么多你看,两地很多都是谈恋爱的。国共一家亲嘛!(观众大笑)现在多了个民进党。政治在我们的生活中始终影响我们,但必须要超越它。

我的方法就是:不看。其实唐纳德·川普跟我无关,跟你们的生命有关吗?我一到这边就看到所有的电视台每天吵得跟什么似的,跟我的生活无关,不要受他骚扰。身为创作者,我认为理解就可以了,不要去投入。世界杯巴西跟德国踢决赛,打什么架呢?关我们什么事呢?现在政治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包括创作和生活。尽量把它单纯化,这样才能过舒服一点的日子。

闻天祥:我们希望抽签这个遗憾早日可以弥补。非常谢谢今天各位的参与,更加感谢尔冬升导演今天的莅临。(观众鼓掌欢呼)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尔冬升:香港电影,没了就没了

身为创作者,我认为理解就可以了,不要去投入。世界杯巴西跟德国踢决赛,打什么架呢?关我们什么事呢?现在政治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包括创作和生活。尽量把它单纯化,这样才能过舒服一点的日子。

几天前,金马影展在台北如火如荼举行。尔冬升携《三少爷的剑3D》与台北观众见面,并出席了映后“金马大师讲堂”活动。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分享了众多拍片心得与感悟。不仅披露了《三少爷的剑3D》剧本、选角、3D制作等方面的秘闻,更回忆起与古龙喝酒的经历与在邵氏片厂的不如意时光,同时也对当下内地“小鲜肉经济”与电影审查、香港导演北上、台湾电影市场等种种电影产业现象做出深刻的剖析。可以说这一小时的“授课”真是干货满满,是花钱都难以听到的宝贵信息。

巴塞电影编辑汪金卫亲临现场,并对现场交流实录做了完整录音,现将其完整无缺地整理出来,以飨巴塞APP读者。

闻天祥:首先想请尔冬升导演对大家聊一下,70年代版的《三少爷的剑》对您的意义是什么?

尔冬升:你们肯定没认错,我不是秦沛是吧?(观众笑)今天做了一天的访问,记者朋友都在问我以前那部《三少爷的剑》。其实那部戏拍完后我只看了一次。有时(电视上的)电影台还会播,我看到都马上转台。(观众笑)因为从好莱坞到香港,很多演员都有心理上的问题。举个例子,刘青云也不看他自己演的戏。因为我看觉得很难为情,拍旧的那部时当年我才十九岁。这次来台北我的感觉也不是很好,因为我发现我变成了一个历史人物。(观众笑)刚好将近四十年,所以蛮伤感的(笑)。

在99年的时候,我和秦天南一起写(新版《三少爷》)剧本,当年是要找张国荣演燕十三,请竹叶内丰演三少爷。你们上网查一下就知道,当时牵涉了一些很麻烦的事情,官司等等。后来又发生很多问题,就中止了。一直到2012年,我在拍《大魔术师》,当时也来不及拍3D,因为没有人手。我跟徐克说现在有3D技术,我也蛮喜欢的,我们重新启动这个项目。所以在2012年8月29号,我去了横店。但在那天晚上,我看到他在拍《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的那些群众演员,所以我想到了《我是路人甲》的剧本。然后我花了16个月拍那个戏。所以旧的那部《三少爷》对我没有影响,跟这部根本没有什么关联。

闻天祥:我想这就是明星和影迷之间的差别,我看了五遍旧版《三少爷的剑》(笑)。我在看新版电影的时候,觉得是非常不一样的电影。旧版电影里的三少爷是一个更迷惘的少年,更天真,涉世未深一点。在旧版里,你跟慕容秋荻是没有关系的,和小丽、燕十三的关系也更单纯。新版不只是在技术上推陈出新,在内容和意识形态方面也非常不一样。您虽然不重看当年的电影,但您一定记得当时拍摄的内容和细节。当您制作这部新版的时候,是否有刻意地拉出与旧版的不同?

尔冬升:很老实地说,四十年前的事情只是很多的片段和一个个画面而已。现在在座的年轻人,你记得十年前的事情吗?跟梦境差不多。其实我刻意不去看这部戏,因为我也知道这部《三少爷的剑》不同版本的电视剧也有,每次都是大幅度地改编。我这次是和秦天南一起合作。我认为秦天南是香港写古装戏最好的,《投名状》《十月围城》剧本的第一稿都是他写的。我以前的《门徒》《早熟》都是和他合作。他写时装片可能对白没有现在年轻人这种语法,但他把整个剧本的结构做得非常好,底都是他起出来的。从99年到现在,重启后演员进来再微调,过程是非常长的。我现在忘记所有的细节了,有些是在现场去调整的。

我这次没有什么包袱,徐克之前拍金庸先生的作品,拍到最后,金庸先生和他翻脸,不给他拍。“怎么把我的东方不败变成这样?”(观众笑)我们这次可以放开手了。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说:在我演完《三少爷的剑》之后大概两三年,我和我哥哥姜大卫在台北一个酒家跟古龙先生喝酒,大概在林森北路那边。我就求证说:“楚原导演说你的《流星蝴蝶剑》是《教父》,《陆小凤》是《007》。真的还是假的?”古龙说是真的。他跟我说,《三少爷的剑》这个故事其实发生在台北。燕十三就是一个杀手,三少爷就是一个富二代官二代这种。所以我也没有违背他故事的大方向。就像慕容秋荻和三少爷,不管他们是在有钱还是没钱的家庭里,只要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一样,就可以在一起。但可惜他们两个不同。

闻天祥:如果就您导演的作品来看,我实在看不出来您会拍武侠片。像《癫佬正传》《门徒》《新不了情》《新宿事件》都是社会写实的或是文艺片,从来没有看过您拍武侠片。所以为什么会尝试武侠片?难道真的像某些导演所说,每一个华人导演都想拍武侠片?

尔冬升:反而不是。我的成长过程里,有家公司叫邵氏公司。那十年里我拍了很多戏,大部分都不是我想拍的。上中学时我是学大鼓的,我想玩乐队,结果进了邵氏是拿把剑。(观众笑)当时电影新浪潮导演回到香港看邵氏,是把我们当做很古老的人,所以我不太享受在邵氏公司的十年。那时他是垄断式的片厂,就是资本家给你很低的薪水,我离开邵氏的时候一毛钱都没有,跟我哥哥借钱还给他。当时我们香港很多年轻人希望共产党快点来香港,打倒这些资本家。(观众笑)

所以我对古装片没有情结,但我对跟徐克导演合作有情结。我最敬佩的导演,第一位就是许鞍华导演,第二位就是徐克导演。因为他们两位生命里只有电影,甚至旅行都没有兴趣。当然还有另外一位我很尊重的吴宇森导演,他现在身体出了问题还一直在拍戏。我和许鞍华导演合作过《男人四十》,我和徐克导演之前错过了几次合作的机会,我也在他家里说我们已经三次合作不成,以后我们就做朋友吧!不要合作了。(观众笑)这次我抓到了一个机会,我觉得还是要和他合作。今天这个“大师讲堂”应该是他来,他没有干扰我的剧本创作,整个3D后期都是他教我的。

之前的《我是路人甲》遇到的所有非专业演员也是一个很困难的挑战。就像玩电动游戏,我们找一些有难度的来玩,这部戏也是。我自己对科技的东西不是很喜欢,但是在这整个过程里我们尽量去做到最好。我刚刚偷偷看了一下(效果),现在是没有办法做到完美的。因为全世界的3D系统都没统一,我刚才观察后发现亮度也会影响颜色。这是现状,没有办法做到完美。拍完这部戏,我觉得我在这方面应该是毕业了。分数不是很高,但在特技3D这方面,徐导应该让我毕业了(观众笑)。

闻天祥:刚才导演提到,和徐克导演合作的主要影响是3D部分。

尔冬升:不,3D很容易拍。我们刚刚看到大部分的特技画面是场景,有一点很好笑的是,我们希望做得像邵氏老片那样比较假一点,但特技师的概念是要做成真的一样。所以做出来太真,我们就说你那么真不像假的了,(观众笑)这个来来回回做了很久。

真正最难的还是吊威亚,拍打戏。现在的演员没有真正有身手的。可能大陆的吴京,或者甄子丹有。没有新的一辈。以前为什么有像成龙,元彪这样的演员出现?因为当年他们都是学京戏的。京戏没落,他们就进入电影圈了。现在没有人这样了,在大陆学京戏的人是不愁工作的。练了十年之后你就可以上台表演了。即使你演得很差,也可以在园区表演给游客看,可以谋生活,所以没有进入电影圈的人。现在拍戏最困难的是,我们最优秀的武术指导年龄都到了,包括袁和平、洪金宝。他们训练的徒子徒孙很多,但要找一个超越他们的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会不会再拍武侠片,最主要是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好的动作指导。

闻天祥:回到演员这方面,您是怎样选择这版《三少爷》的两位主角的?

尔冬升:林更新是我在横店(遇到的)。我在拍《路人甲》的时候,他也在拍电视剧,这种是缘分。他其实是一个宅男(观众笑),他人很正派。我当初构思的时候,神剑山庄这个家族其实就是肯尼迪家族,念书是在哈佛这种,慕容秋荻家族就是煤老板。林更新是一个眼神很稳的人,我觉得他上完妆后眼神很像三少爷。

闻天祥:那燕十三呢?

尔冬升:有些朋友可能看过电影《真心话》,是15年前何润东的第一部电影,女主角是范文芳。那部戏有人看过吗?(观众:有!)哇好少啊!(观众笑)我也是在横店拍戏的时候遇到他的。我跟他说,你已经入行十五年了。当年他拍《真心话》的时候已经准备回多伦多了,出唱片也不行,可能混不下去了(观众笑)。横店零下四五度,我在拍《路人甲》一场跳舞的戏。我跟他说,你过去十五年,好像没有什么角色能让我留下印象的。我说我要拍《三少爷的剑》,里面有一个角色,你要不要尝试?他当然愿意了。

我用林更新、何润东、蒋梦婕,其实都遇到很大的阻力,要争取的,因为老板希望用更出名的演员。但如果用更出名的演员,我的钱就少了,他们也没有时间给我。这部戏拍摄期是6个月,工作天是122天。现在的所谓的小鲜肉演员,如果他不给你期,什么导演都没用。所以这个戏也是各方面的平衡。我觉得跟何润东那么多年没合作,就再合作一次吧!

闻天祥:我看片后,对何润东非常惊讶。造型,角色设计,表演等都远超乎我对旧版电影甚至原著留下的印象。因为在这个版本里,燕十三已经不只是三少爷的对手,有些时候有些像他的兄长、导师,甚至帮他指点一些人生的迷津。在这个转变上,导演可以跟我们聊聊吗?

尔冬升:过程忘记了(观众笑)。因为创作过程时间太久了。至于方法,这边有的朋友可能是学编剧的。我们去设定人物的时候,关于要不要拍这个戏?要找什么演员?什么桥段?所有这些要用左脑去想。到最后可以决定这个戏不要冒险,不要拍了。当你决定要拍的时候,所有的对白、人物背景的事情都要用右脑去写。所以每个角色都要想透他,赋予他生命。光是一个杀手没意思的,必须要给他背后的故事。所以燕十三的角色反而比较好写。

闻天祥:刚才导演提到很多现代人物做例子,比如肯尼迪,官二代富二代等。片中燕十三责问贫民窟的村民为什么不自救,或三少爷不断提到要弥补的错误和遗憾,强调“不要恨我”等。这些是导演在写故事或角色的时候,把自己的人生或现实进行的反刍与投注吗?

尔冬升:我在拍《新不了情》的时候,那个戏里面刘青云境遇不好的。首映礼散场的时候,我记得曾志伟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好像这是我的故事一样(观众笑)。我没戏里面刘青云那么惨。戏里面所有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不会违背我的看法。你说有没有把我自己的事情(放到里面)?不一定发生在我身上,但我必须要认同的。我刚刚好怕你的问题,我在戏里面没有对以前女朋友的忏悔的。(观众笑)

闻天祥:旧版电影里三少爷的情感关系单纯到就像一个青少年的地步。但在新版里变得很复杂。像慕容秋荻不断地问三少爷要不要再娶我?而三少爷几度娶她又抛弃她,抢她又抛弃,最终还要面对小丽……哇,非常复杂。你不想讲情感的关系,我们可以不谈。

尔冬升:没有没有。这个戏里,三少爷在感情方面处理得不好,跟我以前年轻时一样。(观众笑)

闻天祥:这下您自己承认了。

尔冬升:是啊,很多导演和编剧可以把他戏中人的生活和境遇处理得很好。我个人的人生里,感情生活处理得不好,这不需要有什么隐瞒。有很多人都处理得不好,包括在座的各位男士。在创作上很难不放进去自己的看法,或出卖自己的朋友(观众笑)。

闻天祥:这也是这个版本更复杂的原因之一吧!

观众1:从早期的《癫佬正传》《人民英雄》到最近《大魔术师》《路人甲》《三少爷的剑》。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可你的电影主题却越来越简单,为什么?

尔冬升:我的上半生是很悲观的,我看一杯水是半空的。现在世界改变了,拍电影是越来越难了,从底片转为数码化之后,每个年轻人都可以拍戏。八十年代时,在欧洲很流行暴力电影,现在都受不了。因为我们现在的新闻都太刺激,要多残忍有多残忍,要多恐怖有多恐怖。网上看杀人的、杀动物的什么都有。我在大陆拍戏很晚,《大魔术师》是第一部,然后是《路人甲》。

我在大陆待了两个冬天,深深地感到大陆城市的生活压力。他们每年有750万大专生和大学生毕业,中专和中学生有700多万。我深深感觉他们的压力非常大,每人对前景是没有信心的,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们争夺得很厉害。

还有我年龄的改变,我现在不会拍很沉重的东西。有些电影让你看完觉得人生没有希望,这种戏在七八十年代全球经济起飞的时候很多。当时这种戏的作用是,在大家生活得那么好的时候,我们把那些社会阴暗面拍出来。有些戏是可以让观众关注到这些社会问题的,包括韩国最近那部戏改变了法律。我认为带给观众一些娱乐也不是错事。

我们在创作这部戏的时候,很老实地说主要市场是面对中国的。中国到今年底明年初会有4万块银幕,多过美国。在未来可能不需要十年会有8万块银幕。中国的贫富悬殊很大,现在还有8000万赤贫的人。中产多少人不知道,现在中国有多少人其实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教育水平差距很大。《路人甲》的主演里面只有两人念过专科学校,有些甚至小学都没有毕业,所以观众的阶层差异也非常大。

非常有趣的是,有些严肃题材也可以去卖钱,比如《老炮儿》这种,但它需要两个年轻的偶像。有些戏我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卖那么多钱(观众笑),很奇妙。所以这次创作我和秦天南、徐克都在尝试,因为没有专家。整个故事和人物我们尽量想得很深,在用古装片的语言语法时我们尽量深入浅出。希望知识分子、文青来看不会觉得太白痴,但是到了乡下“小镇青年”看,他也要懂。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美剧在中国很少人看,大环境的改变使我们创作人也在调整。

闻天祥:比方像《旺角黑夜》《门徒》这样的影片,在现在的市场环境里,还有被拍摄的可能吗?

尔冬升:有的。陈可辛有部《亲爱的》,拍的是拐卖儿童的,还有《失孤》。这两部戏在三四年前的大陆是不能拍的。所以我们也一直在争取,要帮他改变。香港电影人提出,在你们官媒,就是中央台、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等主要媒体都能播出来的社会新闻,你就应该给我们所有电影人来拍,我们在电影里反映出来,因为我们不能把坏事拍成好的嘛。所以在这方面,他也是一直在开放的。不是靠香港合拍片,而是靠很多内地导演,因为大陆的国产片是不审剧本的,只要有大纲就可以。所以他们反而去打擦边球,跟当年台湾新闻局是一模一样的,当年台湾的管制也是很严的。所以它是一个大型重演,但我认为它改变得比我们想象中快。

观众2:首先想问最近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上映后,技术的问题……

尔冬升:我还没看过,第二个问题吧!(观众笑)

观众2:不是,我先抛个头,做个引子。技术问题引发很多讨论,我们知道徐克导演一直是电影技术的先驱,您这次与徐克导演合作,应该是您第一次用3D拍电影,在技术与电影本身的取舍方面,不知道您是如何做的。

尔冬升:3D不难,要选一个你认为适合的题材才可以拍。比方你要用节奏剪辑方法拍是不行的,观众会晕的。现在根本没有一个专家,其实你现在看《阿凡达》也是很落后的。我们首先要让观众看得不要晕,这在剪辑上都是很麻烦的事情。我们剪完初版,剪片是2D的,拼完了3D后已经在做特效了。我自己觉得太快了,加了100多个镜头要改长,这就很多钱,因为所有特效要重做。当我做完后给徐克导演看,他又改了很多镜头。因为每个镜头转场的时候,要给观众时间慢慢转焦点,这些细节的东西其实观众不知道。包括亮度我们都尽力,每个影院不一样,有些比这个戏院亮,有些比这个暗。

我看这个银幕是金属的,这就是我遇到最大的问题。现在电影院大部分用金属银幕,但我们调色的时候用杜比的系统。一戴眼镜,红色就没有了。这种情况我们没办法控制,没办法统一,全球都没统一,但观众应该是没有感觉的。

使用3D技术应该也是为剧情服务吧,因为我要带观众进入情景才会拍3D。如果我要拍鬼片,我有信心可以吓死两个(观众笑)。

观众2:现在拍一个很纯粹的港片是很难的。北上的这批香港导演,我们很明显地可以看到他们的挣扎。比如您刚刚提到的《亲爱的》,陈可辛导演转拍大陆现实题材,叶伟民导演也可以拍春运这种非常内地题材的电影。导演您之前拍的《路人甲》也是非常大陆题材的。在坚持港片和市场方面,您是怎样取舍的?

尔冬升:香港在四九年之前是没有电影的。台湾叫“沦陷”是吧?(观众笑)香港以前是没有电影的,在四九年很多上海电影人到香港,包括左派右派。在拍大陆主旋律《白毛女》的那些演员也是一早就到了延安的。所以,在大时代的改变市场的改变下,香港电影没有了就没有了。有什么问题呢?没有问题的。

观众2:我不是指区域方面,我是说现在很多人批判香港本土港味没有了,他们会转头拍内地题材的电影。导演您是如何看待的?

尔冬升:我觉得还是创作者自己去选择吧!你是陆生吗?

观众2:我现在是在交换。

尔冬升:我一听就知道。(观众笑)

观众3:导演您好,我也是一名大陆来台的交换生……

尔冬升:陆生举一下手吧,有多少?(观众惊呼)蛮好的。

观众3:首先我想代表您说的每年75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讲一句:我们一直都有在看美剧英剧日剧韩剧泰剧各种剧(观众鼓掌)。坦白讲这是我第一次看您的电影,我之前也看过一些文艺片。我对一个问题比较感兴趣,就是您之前提到过的“小鲜肉经济”。

现在的大陆电影市场对我来说有一种“没有片子想看”的感觉,因为我不想看到一些人,“票房引领者”那种。因为有一些导演面临困境,就是我要不要为了保证我的票房,去选择一些小鲜肉,杨小姐李先生这些(观众笑)。还是说我为了保证片子的艺术性,会拒绝这些人来参与?您这次选择的林更新和蒋梦婕也都不是我们大陆人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实力派演员。所以您对“小鲜肉经济”的看法是?

尔冬升:其实“小鲜肉”不是大陆发明的,最早的偶像也不是华人区的,是日本的。你现在看到郭敬明的那些,我小时候都有看过漫画的,它又重演了。所以“小鲜肉”是市场的一个现象,不需要太管的,它是一个过程。

大陆所有的事都在高速发展,经济、房地产都是一窝蜂的。美国以前也是一样的,盖监狱的、公路的、伐木的,也是煤老板的意思。因为这个行业虚荣。加上现在全球“热钱”很多,就是没有用的钱。大家拿来买股票买基金,不会拿来买苞米。大陆这种钱更多,一窝蜂地进来,我觉得是为了虚荣,而且很多是骗子。台湾以前没有骗子?有!台湾现在网上骗子那么厉害(观众笑)。

香港有没有骗子?有!包括去年购票网站打仗烧钱,很多是补贴的钱。九块九这种是很多网站来补贴。这种(风头)已经开始过了。我觉得它怎样都会回正轨的,因为观众学得很快。你别以为“小镇青年”就要看比较差的片,他也一样开法拉利的。中国小镇里的法拉利不能上高速,他可以买一台在村子里开(观众笑),很怪。观众的进步很快,不需要两年时间,今年已经在调整,明年观众会放弃很多戏的,是骗不了人的。还是要有信心。

闻天祥:观众在进步,小鲜肉也会进步。演完《小时代》是可以演《再见瓦城》的。(观众大笑鼓掌)

尔冬升:提问给陆生太多了啊,有没有香港的?

观众4:您好我是香港学生。

尔冬升:(粤语)你要不要讲广东话?

观众4:吼哇!(开始说粤语)

尔冬升:讲笑的,人家听不懂!(观众大笑)

观众4:在电影里我看到很多爱的元素,无论慕容秋荻和小丽对三少爷的爱,还是燕十三对村民的爱。为何在武打片中加入大量爱的元素呢?

尔冬升:99年的(剧本)已经是这样了。我们希望把它现代化一点。古装片不代表感情是旧的,我个人认为人类科技进步,人的情感没有进步过,三千年前的人就是这样。所以我尽量把现代的感情放到古装里,我相信古时候的人也一样嘛!所以这是刻意modern一点。你们在座的都是老观众了,数据来看,华人市场最大量的是00后的观众。90后你们都是大姐了。(观众笑)爱情是电影里重要的元素,虽然东西很老套。其实几个大电视剧里,把我们的人生都拍到里面了,再夸张电视也全部拍过了,就看你怎样把它重整。

这个世界上没有新鲜东西了。你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新鲜的事有吗?没有。过去三十年电影里最大胆的题材可能就是把同性恋题材放到银幕上。在中东很多国家拍完就枪毙你,最大的突破就是这样。在我们中国以前的戏曲里已经有了。

观众4:爱情之外,我还看到燕十三和三少爷的兄弟之爱。还有燕十三对村民的爱。是否想反映现在社会缺乏表现这种爱呢?

尔冬升:你说得比较深,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通常这种英雄片里,男人跟男人都是有点gay的。(观众大笑)通常都是这样。你们也别觉得导演想太多这种事,其实没有的。

今天我跟很多记者说创作的意图其实是不重要的,我拍这个戏的过程很长,电影本身是有生命的,它可能会触动你们,令你们感动令你们笑。当我拍完这个戏,最后一次在影院检查完后,我跟它的关系就此完结。演员跟电影本身有一层关系,刚刚在影院里的每一位观众,你们个体跟它也会产生一个关系。你们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有些人很讨厌三少爷,对不对?可能哪位女士的男朋友就像他一样(观众笑)。每个人看到的不一样,我的意图是完全不重要的。

闻天祥:还有哪位00前出生的大哥或大姐?

尔冬升:台湾人!

观众5:导演您好,刚刚我有在影院看旧版的《三少爷的剑》。

尔冬升:我当年帅吗?

观众5:帅!(观众大笑鼓掌)刚刚有提到香港大陆的状态,我想把这个话题拉回台湾。我们常说台湾电影市场比较小,但台湾电影创作在两岸三地来说,是最没有限制的。导演早期可能也在台湾生活过,对台湾近几年像《我的少女时代》《那些年》的电影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尔冬升:问题好大。

闻天祥:这是问文化部部长的问题。(观众笑)

尔冬升:我说也没有用,大家都很清楚。现在香港的年轻人不看合拍片。为什么我要来台湾?我知道台湾要抽签。我这些年的赌运是很差的,我认为它是抽不中的。对于台湾电影,《我的少女时代》我有看过,看得很开心,还有《那些年》。这两部戏在香港票房都很厉害。我在想,为什么台湾电影业界不和政府联合去攻陷香港市场呢?也不是所有戏都成功的。所以现在(台湾电影)的现状问我也说不出所以然。

现在拍电影没有专家的,现在科技媒体全球化,以前我们常常说“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现在中国市场很多行业三个月就有很大的变化,半年后都不知道怎样。我以前的人生规划,在工作上是用九个月来规划的,现在不是。我不太知道明年春节后,华语电影会怎样。它会全面开放?还是非常严的收紧?政治上的问题没有人知道。

我也来过台湾,和一些年轻导演沟通。他们有一些人意图希望进入大陆市场,资金多。但有时我也不希望硬为了钱去做一些事,因为你要去将就那个市场,等于说要改变整个生活,不是那么容易适应的,但可以做尝试。对台湾电影产业我不太了解,我知道它很困难,但有很多地方比台湾更困难。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很多电影人都很刻苦。本土电影很重要,我跟陈可辛这批老导演留出了很多空间,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有二十个年轻导演,留些空间给他们拍些本土电影,未来五年变化可能比前五年更大。

闻天祥:还有哪位观众要提问?

尔冬升:不要那么严肃。(观众笑)

闻天祥:有没有不严肃的问题要问?

尔冬升:陆生吗?

观众6:对!(观众笑)导演您好,我是台湾艺术大学的。

尔冬升:你们学校很出名啊,你学什么?编剧?导演?

观众6:戏剧表演。我的问题也是关于表演方面。看了《三少爷的剑》以后,觉得场面调度和演员动作表演很震撼。虽然看了很多武侠剧,但这次还是感觉震撼到心灵。

尔冬升:这个不是我花钱请来的啊!(观众大笑)

观众6:我想知道导演在指导演员表演方面有什么特别的方法?

尔冬升:你念研究生的时候报我的课吧!(观众大笑)这么短时间很难说。我可以说一些有趣的事让大家知道。我在拍《路人甲》的时候是非常有自信的,觉得新人没问题。我训练了21个人(有一个人走掉,后来又补进去)。

但在我拍的时候,我就开始戴太阳眼镜了,去学王家卫。(观众笑)因为我不知道怎么拍大陆,他们这种演员是我第一次遇到的。我在拍他们的过程中想到侯孝贤导演拍非专业演员,香港的方育平导演拍电影都是非职业演员,我又想到张艺谋导演拍《一个都不能少》,拍小孩,村长,村民是多困难。但我也没有办法打电话问他们怎么拍。(观众笑)只能戴太阳眼镜。为什么呢?他们这些年轻人所有人的父母都比我小。我叫她哭,有六个女孩子,没有一个哭得出来的,因为他们连死亡都没有面对过。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的爸爸妈妈都还在,我不知道怎么引导他们,拍他们又是一种方式。

当我面对新人的时候,我就看他怕不怕镜头。他紧张的时候机器要离他远一点,有些我就可以靠近,演员的性格也不一样。比如你拍刘德华就可以在西门町拍,很多人围观他也演的很好。有些演员有很多人看他拍戏不行,我们就拿布挡起来。很多技巧我相信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你必须要进入这个工业。

每个导演的手法也是不一样的。现在年轻一辈的导演,我看他们这方面的经验就比较少。我的成长过程里都是老导演,我没拍过李翰祥的戏,但在同一个片场里,他是我的长辈。以前的电影是没有人说画面的,都说这电影剧本好,对白写得好,演员演得好,他们都是以戏为主的。画面都是平平稳稳的,最多铺个轨道。现在很多职业导演拍片就像工厂流程,所以现在批评很多小鲜肉的戏演得不好,对他们是不公平的。他们是因为帅才进入这行的,但没有人去教他们。经纪人都是利用他们每一秒钟来赚钱。

去年我是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那些记者来问我:为什么那些来来去去拿奖的还是这些演员?好像我们去操控一样。我说那现在你们年轻的那些人,拍的什么戏能入围?没有。这是也是一个现象。

所以你问怎样指导演员?如果你要当导演的话,你要用很长时间去学。

闻天祥:时间关系没有办法让观众继续提问了。本来今天是让尔冬升导演来谈他的新作,没想到大家的问题变成两岸三地的电影教育、演员训练、电影政策,全都问到尔冬升导演身上了。(观众笑)真是辛苦你。导演最后有什么想告诉现场观众的?

尔冬升:我啊?(观众笑)公开地说我觉得还是要改变抽签这个……(观众大笑鼓掌)因为大陆对台湾电视没有限制的,我们又很尊重版权,我又不能呼吁大家在网上看这些没有引进的电影。我觉得这些都要改变。不只是因为我这部戏,很多戏都是这样。陆生那么多你看,两地很多都是谈恋爱的。国共一家亲嘛!(观众大笑)现在多了个民进党。政治在我们的生活中始终影响我们,但必须要超越它。

我的方法就是:不看。其实唐纳德·川普跟我无关,跟你们的生命有关吗?我一到这边就看到所有的电视台每天吵得跟什么似的,跟我的生活无关,不要受他骚扰。身为创作者,我认为理解就可以了,不要去投入。世界杯巴西跟德国踢决赛,打什么架呢?关我们什么事呢?现在政治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包括创作和生活。尽量把它单纯化,这样才能过舒服一点的日子。

闻天祥:我们希望抽签这个遗憾早日可以弥补。非常谢谢今天各位的参与,更加感谢尔冬升导演今天的莅临。(观众鼓掌欢呼)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