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特写】带着浴缸上门,为失能老人洗澡 | 上海养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写】带着浴缸上门,为失能老人洗澡 | 上海养老

这一看似微小的服务,给许多老年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洁净、方便与安慰。

图片:记者拍摄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界面新闻编辑 | 刘素楠

在等待助浴师上门的时间里,赵琴珠女儿请人上门为母亲剪了头发。赵琴珠今年89岁,去年意外摔了一跤动了手术之后,便无法独立行走,需要24小时陪护照料。

入夏后高温天气频频,洗澡成了一件难事。

“每次帮她洗完澡,我衣服就湿透了,全身都是汗。”女儿独自照顾赵琴珠。入伏以后,每天上午女儿都会帮母亲淋浴,对体力是一个极大考验。

洗澡这件小事,事关数千万老人的尊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北京大学一项人口学研究显示,到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规模将超过7700万,失能老人将经历7.44年的失能期。

上海老龄化程度更甚。截至2022年底,上海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553.66万人,占总人口的36.8%。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83.15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5%,占总人口的5.5%。

随着老龄化程度持续提高,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不断增长,他们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自主洗浴难度大,而其家庭照料者往往因缺乏专业照护知识与技巧,在协助洗浴过程中遇到不小的挑战。

“在所有的照护服务中,可以说洗澡是影响失能老人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为老人洗澡这件事,做到容易做好难。”一名上海养老行业从业者对界面新闻表示。

提前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日本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

1970年代,日本社会开始实行“到宅沐浴”(上门助浴)服务,由3-4人一组的专业服务团队携带助浴设备,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上门洗浴服务。这一服务已有40余年历史,成为日本高龄照护产业重要的一环。

2016年起,中国在上海等15个城市启动长护险试点,助浴服务被纳入多地长护险项目中,包括上海在内的多个城市由此探索并发展“上门助浴”服务。

发展至今,这一看似微小的服务,给许多老年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洁净、方便与安慰。

助浴团队卸车。记者拍摄

2023年7月25日上午九点,助浴团队到达赵琴珠家中。

一周前,助浴师张辉曾上门家访,评估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收集了居室环境信息。“她能否接受助浴服务?浴缸放在哪里?以什么方式进入浴缸……”他与家属事先确认好上述信息并做好风险预案。

助浴团队开来的一辆尼桑面包车被塞得满满当当,里面有一个粉色分体式折叠浴缸,一副升降担架,若干水管以及装着防磕碰泡沫条和洗护产品的塑料水桶,另一只手提袋则装着防水地垫。

助浴团队通常三人一组,包括两名助浴师和一名专业护士,当天随行的还有一名“95后”实习助浴师。

赵琴珠家位于嘉定区,是一幢两层的楼房,地方宽敞,浴室有热水器,无需现场烧热水。

换上自行准备的一次性鞋套进门后,护士庞喻丹首先帮赵琴珠测量血压、心率、血氧等指标。张辉则与另一名助浴师杨凤娥在卫生间门口的空地上铺好防水布。

随后,他们一起拼接带来的浴缸。这款浴缸由特殊材料制成,保温、密闭性能良好。将卫生间的冷热水管排布好接在浴缸底部,一个简易浴缸就搭建完成了。

为方便老人进出浴缸,他们还在浴缸上方固定好升降担架,担架扶手处包裹着防碰撞泡沫条,一张黄色的塑胶垫的四角被牢牢固定在担架上。赵琴珠身体瘦弱,杨凤娥特意在胶垫上多铺了一条浴巾。

确认水温、水量、室温一切适宜,并做好门窗的隐私保护后,杨凤娥与张辉合力将老人抱到担架的塑胶垫上平躺,再缓缓转动升降扶手让赵琴珠的身体泡入温水中。

“烫!烫!救命……”浸入水中后,赵琴珠情绪激动,一直沉默的她突然喊出声。

女儿随即将手探入浴缸,确认水温与往常差不多,助浴团队也再次确认了温度。

助浴服务对水温有明确的要求,夏季通常在36摄氏度至38摄氏度之间,冬季在38摄氏度至40摄氏度之间。

随即,张辉告诉老人水温已在慢慢下降,让她不要担心;杨风娥握住老人的左手给她安全感;庞喻丹则用一个小水瓢反复浇洗覆在赵琴珠身体上的浴巾,让她放松、安定下来。

搭建好的浴缸。记者拍摄

清洗这才开始。

庞喻丹与杨凤娥先用沾湿的面巾擦拭赵琴珠的额头与脸颊。老人的皮肤相对干燥,角质层也比较薄,她们手部动作很轻。头部清洗的水槽可以单独进出水,做到与身体清洗的水源分离,冲洗头发时,助浴师会特别注意不弄湿耳朵。

接着是擦洗背部,张辉与实习助浴师扶老人起身,确定老人重心稳定后,庞喻丹与杨凤娥按照相同方向、相同力道擦洗后背与肩膀。

清洗隐私部位时,男性助浴师会回避,这也是助浴团队需要一男一女两名助浴师的原因。

半小时左右沐浴结束,助浴团队将老人送回卧室,庞喻丹再次为她测量健康状态,发现她心率略有提高,体温稍微降了一点,一切正常。

期间,其他人对浴缸及周围进行清洗消毒。很快,两三平米的地方恢复如初,地面留下的水迹也很快蒸发了。

获得短暂的休息后,女儿为赵琴珠吹干头发,又忙着去厨房准备营养粥,“洗澡体力消耗有点大”。

在助浴服务评价表上,赵琴珠的女儿写下“一流的服务”。

赵琴珠在洗浴中。记者拍摄

也有一些老人家中不具备良好的助浴条件。

91岁的周利生住在嘉定区马陆镇戬浜村,家里三开间的自建房没有热水器,洗澡需先用炉子烧水。

卧床一年多以来,周利生的身体每况愈下,大多数时间他都闭着眼睛休息。在村委的推荐下,周利生的子女决定也让父亲尝试上门助浴服务。

考虑到老人的居家环境,助浴团队上门前准备了烧水器具。上门后,护士庞喻丹在测量中发现老人正处于低烧的状态,胳膊摸起来“温温的”。团队经评估后决定临时中止服务,改为擦身,等老人健康状况稳定后再上门服务。

女儿周爱芳说,家人在照顾父亲时,每天在帮他翻身的时候擦洗身体,以防止感染。长期卧床使得周利生脚后跟有些压疮,翻身时他通常抓住床边围栏杆借力,这使得他毛细血管破裂,左手背上淤青严重。

注意到这个细节,助浴师赶忙将原本用于浴缸担架上的防碰撞泡沫条拿进来,安在周利生床边的扶手上。

即便老人不能自主行动,也无法自如地与人交流,擦拭过程中,助浴团队还是一直在跟老人互动:“很棒,没事的,很安全……”

助浴师杨凤娥惊喜地发现,在帮老人擦拭鼻翼时,老人会将脸扭向另一侧方便擦拭,擦嘴巴周围时,老人会配合地轻轻抿起嘴唇。

“很多人不了解护理,其实哪怕掌握最基础的护理知识,包括褥疮、术后护理、翻身技巧等,老人的照护问题都会少很多。”杨凤娥说。她今年53岁,目前持有早教证、医疗照护证,已在这一行工作4年多。

她将自己观察到的问题告诉周爱芳兄妹:老人仰躺着,进食、喝水、服药都容易被呛到,要将枕头垫高一点。另外,夏季高温时,可以在老人腋窝、腿窝涂上痱子粉。

周利生的女儿周爱芳今年已69岁,她与74岁的哥哥及其他姊妹四人照顾父亲。当下,这种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的情况在上海越来越普遍。

周利生的情况符合上海长护险申请范围,去年起,每天有专业护工定时上门提供服务,且90%的费用由长护险基金承担,这减轻了兄妹四人的照护负担和经济压力。

长护险即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指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自上海试点长护险以来,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受护理服务人数共计35.55万人,占老年人口的6.4%。

周利生居所内,助浴师为他安装防撞泡沫条。记者拍摄

目前,国内助浴服务主要还是依靠政府引导,政府购买专业机构的服务项目,通过一定的补贴激发市场需求,同时保障基本民生。

今年6月起,嘉定区民政局在全区范围内试点推出失能老年人到家沐浴服务项目,由张辉、杨凤娥、庞喻丹所在的爱志万(上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安排专业工作组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沐浴服务。

该项目将持续到2024年4月30日,服务范围覆盖全上海,嘉定区内年满60周岁,失能(含半失能)卧床的嘉定户籍老年人可向街道或居委老龄干部申请,政府会按照失能程度对长者进行补贴。市场价500元/次,第一次全免,后三次政府补贴后仅需支付50、80、130元即可。低保家庭能够享受四次全部免费的服务。

爱志万母公司是日本爱志集团,其到宅沐浴事业市场占有率为日本国内第一。2016年,爱志万进入上海市场,逐步成为上海区级政府以及上海老年基金会的服务供应商。

除了到宅沐浴服务以外,爱志万还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居家上门养老服务(长护险指定服务)、认知障碍早期干预服务、辅具租赁与销售、居家适老化改造、等专业养老服务。

上门助浴行业在上海逐渐兴起。界面新闻记者在今年的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上注意到,有多家机构推出了成熟的上门助浴服务。

在上述嘉定区助浴项目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徐汇区多个街道也购买了爱志万“上门助浴”服务。此外,上海松江区、浦东新区、普陀区、黄浦区等区及部分街镇也向第三方购买了助浴服务。

上海市松江区民政局在两年前通过筹资60万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第三方公益机构达成合作,开展为失能老人上门免费助浴的试点工作。

洗浴结束后,赵琴珠在吃饭。记者拍摄

但是,与逐年增加的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相比,目前“上门助浴”服务可覆盖的人群并不算多。

今年以来,接受爱志万“上门助浴”服务人次有600余次。爱志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没有政府补助或纳入长护险的情况下,部分老年人消费观念传统,对这类服务的购买意愿不强。另一方面,体验过服务后自己付费享受服务的会员数在不断增多。

在心理原因、经济负担、居家环境无法支持上门助浴等因素之外,更大的限制在于这一巨大的市场尚未被充分挖掘,市场主体发展和要素供给都不够充分。

仅就上海而言,当前提供“上门助浴”的企业数量仍然很少,有能力承接政府购买项目的供应商数量更在少数,且产品及服务价格也较高。老人居住地分散、客单服务时间较长等客观因素也加大了企业的成本。

政府部门对助浴行业的支持正在不断加大。

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发展老年人助浴服务,支持社区助浴点、流动助浴车、入户助浴等多种业态发展,培育一批专业化、连锁化助浴机构;支持助浴服务相关产品研发,推广应用经济实用型产品。鼓励助浴机构投保相关保险,提高风险保障程度。

职业助浴师也在补充“新鲜血液”。出生于1998年的助浴师庞喻丹告诉界面新闻,服务老年人让她心里很踏实。很多老年人躺在床上,已经很久没有洗过澡,帮助他们清洗干净,有一种助人的开心,“成就感满满”。

张辉从事职业助浴师两年时间,他曾经服务过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他30多年没有泡过澡。经过数次沟通反复确认,家属最终勉强接受“上门助浴”服务。

“当天洗完后,大家非常非常开心,家属和老人本人都没想到,可以在家洗一个这么安全、舒适的澡,打破了他们的固有思维。”张辉对这个案例记忆深刻,这位老人后来也成为他的长期客户。

“每个人都会老,我想真真实实地为老人做一些什么。”张辉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写】带着浴缸上门,为失能老人洗澡 | 上海养老

这一看似微小的服务,给许多老年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洁净、方便与安慰。

图片:记者拍摄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界面新闻编辑 | 刘素楠

在等待助浴师上门的时间里,赵琴珠女儿请人上门为母亲剪了头发。赵琴珠今年89岁,去年意外摔了一跤动了手术之后,便无法独立行走,需要24小时陪护照料。

入夏后高温天气频频,洗澡成了一件难事。

“每次帮她洗完澡,我衣服就湿透了,全身都是汗。”女儿独自照顾赵琴珠。入伏以后,每天上午女儿都会帮母亲淋浴,对体力是一个极大考验。

洗澡这件小事,事关数千万老人的尊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北京大学一项人口学研究显示,到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规模将超过7700万,失能老人将经历7.44年的失能期。

上海老龄化程度更甚。截至2022年底,上海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553.66万人,占总人口的36.8%。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83.15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5%,占总人口的5.5%。

随着老龄化程度持续提高,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不断增长,他们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自主洗浴难度大,而其家庭照料者往往因缺乏专业照护知识与技巧,在协助洗浴过程中遇到不小的挑战。

“在所有的照护服务中,可以说洗澡是影响失能老人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为老人洗澡这件事,做到容易做好难。”一名上海养老行业从业者对界面新闻表示。

提前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日本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

1970年代,日本社会开始实行“到宅沐浴”(上门助浴)服务,由3-4人一组的专业服务团队携带助浴设备,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上门洗浴服务。这一服务已有40余年历史,成为日本高龄照护产业重要的一环。

2016年起,中国在上海等15个城市启动长护险试点,助浴服务被纳入多地长护险项目中,包括上海在内的多个城市由此探索并发展“上门助浴”服务。

发展至今,这一看似微小的服务,给许多老年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洁净、方便与安慰。

助浴团队卸车。记者拍摄

2023年7月25日上午九点,助浴团队到达赵琴珠家中。

一周前,助浴师张辉曾上门家访,评估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收集了居室环境信息。“她能否接受助浴服务?浴缸放在哪里?以什么方式进入浴缸……”他与家属事先确认好上述信息并做好风险预案。

助浴团队开来的一辆尼桑面包车被塞得满满当当,里面有一个粉色分体式折叠浴缸,一副升降担架,若干水管以及装着防磕碰泡沫条和洗护产品的塑料水桶,另一只手提袋则装着防水地垫。

助浴团队通常三人一组,包括两名助浴师和一名专业护士,当天随行的还有一名“95后”实习助浴师。

赵琴珠家位于嘉定区,是一幢两层的楼房,地方宽敞,浴室有热水器,无需现场烧热水。

换上自行准备的一次性鞋套进门后,护士庞喻丹首先帮赵琴珠测量血压、心率、血氧等指标。张辉则与另一名助浴师杨凤娥在卫生间门口的空地上铺好防水布。

随后,他们一起拼接带来的浴缸。这款浴缸由特殊材料制成,保温、密闭性能良好。将卫生间的冷热水管排布好接在浴缸底部,一个简易浴缸就搭建完成了。

为方便老人进出浴缸,他们还在浴缸上方固定好升降担架,担架扶手处包裹着防碰撞泡沫条,一张黄色的塑胶垫的四角被牢牢固定在担架上。赵琴珠身体瘦弱,杨凤娥特意在胶垫上多铺了一条浴巾。

确认水温、水量、室温一切适宜,并做好门窗的隐私保护后,杨凤娥与张辉合力将老人抱到担架的塑胶垫上平躺,再缓缓转动升降扶手让赵琴珠的身体泡入温水中。

“烫!烫!救命……”浸入水中后,赵琴珠情绪激动,一直沉默的她突然喊出声。

女儿随即将手探入浴缸,确认水温与往常差不多,助浴团队也再次确认了温度。

助浴服务对水温有明确的要求,夏季通常在36摄氏度至38摄氏度之间,冬季在38摄氏度至40摄氏度之间。

随即,张辉告诉老人水温已在慢慢下降,让她不要担心;杨风娥握住老人的左手给她安全感;庞喻丹则用一个小水瓢反复浇洗覆在赵琴珠身体上的浴巾,让她放松、安定下来。

搭建好的浴缸。记者拍摄

清洗这才开始。

庞喻丹与杨凤娥先用沾湿的面巾擦拭赵琴珠的额头与脸颊。老人的皮肤相对干燥,角质层也比较薄,她们手部动作很轻。头部清洗的水槽可以单独进出水,做到与身体清洗的水源分离,冲洗头发时,助浴师会特别注意不弄湿耳朵。

接着是擦洗背部,张辉与实习助浴师扶老人起身,确定老人重心稳定后,庞喻丹与杨凤娥按照相同方向、相同力道擦洗后背与肩膀。

清洗隐私部位时,男性助浴师会回避,这也是助浴团队需要一男一女两名助浴师的原因。

半小时左右沐浴结束,助浴团队将老人送回卧室,庞喻丹再次为她测量健康状态,发现她心率略有提高,体温稍微降了一点,一切正常。

期间,其他人对浴缸及周围进行清洗消毒。很快,两三平米的地方恢复如初,地面留下的水迹也很快蒸发了。

获得短暂的休息后,女儿为赵琴珠吹干头发,又忙着去厨房准备营养粥,“洗澡体力消耗有点大”。

在助浴服务评价表上,赵琴珠的女儿写下“一流的服务”。

赵琴珠在洗浴中。记者拍摄

也有一些老人家中不具备良好的助浴条件。

91岁的周利生住在嘉定区马陆镇戬浜村,家里三开间的自建房没有热水器,洗澡需先用炉子烧水。

卧床一年多以来,周利生的身体每况愈下,大多数时间他都闭着眼睛休息。在村委的推荐下,周利生的子女决定也让父亲尝试上门助浴服务。

考虑到老人的居家环境,助浴团队上门前准备了烧水器具。上门后,护士庞喻丹在测量中发现老人正处于低烧的状态,胳膊摸起来“温温的”。团队经评估后决定临时中止服务,改为擦身,等老人健康状况稳定后再上门服务。

女儿周爱芳说,家人在照顾父亲时,每天在帮他翻身的时候擦洗身体,以防止感染。长期卧床使得周利生脚后跟有些压疮,翻身时他通常抓住床边围栏杆借力,这使得他毛细血管破裂,左手背上淤青严重。

注意到这个细节,助浴师赶忙将原本用于浴缸担架上的防碰撞泡沫条拿进来,安在周利生床边的扶手上。

即便老人不能自主行动,也无法自如地与人交流,擦拭过程中,助浴团队还是一直在跟老人互动:“很棒,没事的,很安全……”

助浴师杨凤娥惊喜地发现,在帮老人擦拭鼻翼时,老人会将脸扭向另一侧方便擦拭,擦嘴巴周围时,老人会配合地轻轻抿起嘴唇。

“很多人不了解护理,其实哪怕掌握最基础的护理知识,包括褥疮、术后护理、翻身技巧等,老人的照护问题都会少很多。”杨凤娥说。她今年53岁,目前持有早教证、医疗照护证,已在这一行工作4年多。

她将自己观察到的问题告诉周爱芳兄妹:老人仰躺着,进食、喝水、服药都容易被呛到,要将枕头垫高一点。另外,夏季高温时,可以在老人腋窝、腿窝涂上痱子粉。

周利生的女儿周爱芳今年已69岁,她与74岁的哥哥及其他姊妹四人照顾父亲。当下,这种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的情况在上海越来越普遍。

周利生的情况符合上海长护险申请范围,去年起,每天有专业护工定时上门提供服务,且90%的费用由长护险基金承担,这减轻了兄妹四人的照护负担和经济压力。

长护险即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指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自上海试点长护险以来,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受护理服务人数共计35.55万人,占老年人口的6.4%。

周利生居所内,助浴师为他安装防撞泡沫条。记者拍摄

目前,国内助浴服务主要还是依靠政府引导,政府购买专业机构的服务项目,通过一定的补贴激发市场需求,同时保障基本民生。

今年6月起,嘉定区民政局在全区范围内试点推出失能老年人到家沐浴服务项目,由张辉、杨凤娥、庞喻丹所在的爱志万(上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安排专业工作组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沐浴服务。

该项目将持续到2024年4月30日,服务范围覆盖全上海,嘉定区内年满60周岁,失能(含半失能)卧床的嘉定户籍老年人可向街道或居委老龄干部申请,政府会按照失能程度对长者进行补贴。市场价500元/次,第一次全免,后三次政府补贴后仅需支付50、80、130元即可。低保家庭能够享受四次全部免费的服务。

爱志万母公司是日本爱志集团,其到宅沐浴事业市场占有率为日本国内第一。2016年,爱志万进入上海市场,逐步成为上海区级政府以及上海老年基金会的服务供应商。

除了到宅沐浴服务以外,爱志万还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居家上门养老服务(长护险指定服务)、认知障碍早期干预服务、辅具租赁与销售、居家适老化改造、等专业养老服务。

上门助浴行业在上海逐渐兴起。界面新闻记者在今年的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上注意到,有多家机构推出了成熟的上门助浴服务。

在上述嘉定区助浴项目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徐汇区多个街道也购买了爱志万“上门助浴”服务。此外,上海松江区、浦东新区、普陀区、黄浦区等区及部分街镇也向第三方购买了助浴服务。

上海市松江区民政局在两年前通过筹资60万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第三方公益机构达成合作,开展为失能老人上门免费助浴的试点工作。

洗浴结束后,赵琴珠在吃饭。记者拍摄

但是,与逐年增加的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相比,目前“上门助浴”服务可覆盖的人群并不算多。

今年以来,接受爱志万“上门助浴”服务人次有600余次。爱志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没有政府补助或纳入长护险的情况下,部分老年人消费观念传统,对这类服务的购买意愿不强。另一方面,体验过服务后自己付费享受服务的会员数在不断增多。

在心理原因、经济负担、居家环境无法支持上门助浴等因素之外,更大的限制在于这一巨大的市场尚未被充分挖掘,市场主体发展和要素供给都不够充分。

仅就上海而言,当前提供“上门助浴”的企业数量仍然很少,有能力承接政府购买项目的供应商数量更在少数,且产品及服务价格也较高。老人居住地分散、客单服务时间较长等客观因素也加大了企业的成本。

政府部门对助浴行业的支持正在不断加大。

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发展老年人助浴服务,支持社区助浴点、流动助浴车、入户助浴等多种业态发展,培育一批专业化、连锁化助浴机构;支持助浴服务相关产品研发,推广应用经济实用型产品。鼓励助浴机构投保相关保险,提高风险保障程度。

职业助浴师也在补充“新鲜血液”。出生于1998年的助浴师庞喻丹告诉界面新闻,服务老年人让她心里很踏实。很多老年人躺在床上,已经很久没有洗过澡,帮助他们清洗干净,有一种助人的开心,“成就感满满”。

张辉从事职业助浴师两年时间,他曾经服务过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他30多年没有泡过澡。经过数次沟通反复确认,家属最终勉强接受“上门助浴”服务。

“当天洗完后,大家非常非常开心,家属和老人本人都没想到,可以在家洗一个这么安全、舒适的澡,打破了他们的固有思维。”张辉对这个案例记忆深刻,这位老人后来也成为他的长期客户。

“每个人都会老,我想真真实实地为老人做一些什么。”张辉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