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4月20日由“大观天下·知识共生实验”精心打造的最新力作:学术剧场《等待新戈多》将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揭开帷幕。外交学院施展老师(得到APP《中国史纲50讲》主理人)、中国政法大学李筠老师(得到APP《西方史纲50讲》主理人)联手华东师范大学刘擎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雷博老师两位知名学者,将与50位学术创作人、400位学术观影人,在一场持续6小时的学术剧中共同探寻各自心中的“新戈多”。
- 这是一次勇敢尝试
历史上我们会看到,在人类面临深刻变迁的时代,思想与艺术经常会互为载体协同表达,这样一种形式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埃皮道鲁斯剧场上的公共表达。《等待新戈多》就是在当下这个剧烈变迁的时代,以向古人致敬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大胆尝试。
四位老师力图通过学术剧的形式,以持续多年的问题思考为根基,从四个角度来分别回应这个时代的精神困境。该学术剧历经30轮内容打磨,由近百人团队精心制作,超过180小时幕后排练,力争为大家呈现一次精彩的知识共生盛宴。
《等待新戈多》以塞缪尔·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为创意源泉。《等待戈多》在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戏剧舞台上横空出世,对当时的人们而言,在剧中始终未曾露面的戈多,可能代表着给人以希望的神,可能代表着超越现世的强大力量,可能代表着赋予迷茫生活以意义的美好。戈多也许不会来,也许人们只是在无谓地等待,但等待本身,却可能包含着生命的意义。用雷博老师的话来说,“等待戈多可能是荒谬的,但不等待,就更加荒谬了!”
那么,对于当今的我们,等待的新戈多是否会来,新戈多意味着什么,我们内心是否还有去等待的勇气?“大观天下·知识共生实验”期待与您共同探索这一切!
- 这将是一场全新的知识盛宴
在学术剧场《等待新戈多》中,施展、李筠、刘擎、雷博四位学者将化身成为新戈多的信使,面对当下不同社会角色、不同人群、不同生活阶段,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与您共同进行探索。探索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过程,它未必会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就在这一开放的探索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新戈多。
- 这将是一次舞台艺术与学术表达的完美结合
学术剧场参考《等待戈多》的元素,通过后现代风格舞台设计,最大程度还原戏剧的舞台表现形式,让四位学者通过戏剧的手法抛出学术观点,与现场观众进行思想对话。在长达6小时的学术体验中,通过“发问-寻找-思考-回答-再发问”的无限循环形式,学者将与观众共同打造沉浸式的艺术体验与知识表达,打破既有理论与观念的边界,激发对新戈多的各种可能的期待。
- 这将是一次高潮迭起的知识共生实验
“大观天下·知识共生实验”的初衷在于关注知识产生、思想内化的过程,让学者的思考能够获得一种新的公共表达;学者的表达会在业外参与者中激发出新的问题与探讨,又会反过来再刺激出学者新的灵感,产生新的问题意识,激发学术向着更深入、更敞开、更具备历史感的方向前行。
大观天下学术剧场将邀请50位“学术创作人”全程参与到本场学术剧场的创作讨论和彩排过程,近距离地与学者进行相互激发。在演出结束后,50位“学术创作人”还将与四位老师以夜话沙龙的形式,延续舞台上的探讨和思辨。大家在沙龙的多重互动中,让参与者不断的相互提问、质疑、诘难、探索,形成一个互动性知识的孕育所,共同完成这场激动人心的知识共生实验。
期待与您共同启程加入我们的知识共生实验!
活动讨论
已有0条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