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间),安克创新(300866)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7.1亿元,同比增长41.14%;净利润21.14亿元,同比增长30.93%。其中,研发投入达21.08亿元,同比增长49.13%。2025年Q1营业收入达59.93亿元,同比增长36.91%。2024年,公司储能业务全年营收30.20亿元,同比增长达184%。目前,安克创新的业务已覆盖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
4月25日,界面新闻记者获悉,中国深圳公司影石Insta360最新的全景相机Insta360 X5在美国纽约引发抢购。据影石Insta360海外官方社交媒体发布的信息,抢购的队伍排到了数百米开外。 有跨境电商业内人士表示: “尽管近期‘关税’事件后续发展尚不明朗,但国产全景相机已经让美国人非买不可。”
国泰航空将于4月28日起开通每周4对往来香港至新疆乌鲁木齐的直航航班。国泰集团行政总裁林绍波在4月25日庆祝酒会上表示,这是国泰航空在内地的第20个航点,加上香港快运将于5月开通的常州和义乌航线,届时国泰集团在中国内地的客运航点总数将增至22个。乌鲁木齐在去年成为赴港澳自由行城市之一,也是连接中亚的重要枢纽。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提到,香港需要深化国际交往和合作,也要拓展新市场、新货源。本届港府不仅重视航空、航运物流,也着重旅游发展、文化与经济结合发展。作为国际航空枢纽,香港不能仅着力于客运量或货运量,更需要实现服务多元化,目前港府正在推动有关外资落户香港,其中包括机场服务业务,例如飞机维修、飞机拆解、人才培训等。
国泰集团于4月23日发布3月份客、货运量数据。国泰航空2025年3月份的载客量较2024年同月增加19.8%。可用座位公里数按年增加25.5%。在2025年首三个月,载客量较2024年同期增加了 23.4%。
领益智造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领益智造将为国创中心提供硬件服务,并为国创中心开放机器人应用场景,供机器人开展场景化训练与测试、通用数据集建立等用途。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顺利举行,国创中心的“天工”机器人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率先冲线完赛,夺得冠军。
4月19日,“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首站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南沙区人社局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等16家重点企业近700个高薪岗位参加北京站的招聘会,并将与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提供住宿支持、路费直补、生活补贴、实习补贴等。
近期,国民技术发布基于Arm® Cortex®M7内核的N32H7系列高性能MCU,这也是国内首款Arm® Cortex®M7+M4双核异构MCU。
4月11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正式成立“The Cradle 出海服务中心”,联合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助力企业拓展全球市场。中心为香港及内地科创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支持,涵盖国际技术标准对接、产品本地化与国际化技术支持、知识产权管理及保护、海外法规等核心领域。
国际市场研究与战略咨询机构Yole Group发布《202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报告》显示,全球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持续高速增长,2024年同比扩增68%,市场规模攀升至6.92亿美元。得益于中国市场对搭载激光雷达的高级别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广泛应用,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迎来快速发展,其中,中国激光雷达品牌占据了92%的份额。RoboSense速腾聚创以26%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年销量达到51.98万台。禾赛科技年销量达到45.52万台,市场份额达22.77%,位居全球第二;华为年销量达到42.16万台,市场份额达21.09%,位居全球第三。
4月8日晚,光峰科技披露,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李屹,向公司董事会提议以自有资金再次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不超过2000万元。此次回购计划旨在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的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或减少注册资本,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升公司股东价值。在此之前,光峰科技已实施完成4期回购股份方案,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8,026,938股,回购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39亿元。
4月6日,界面新闻记者获悉,领益智造在投资者交流纪要中提到,国际化布局方面,公司积极加速海外基地建设与运营。其在全球拥有58个生产及服务据点及8个精品组装基地,包括土耳其、巴西、印度、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集成商务研发工程设计制造能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实现生产本地化管理和产品全球化交付。2024年领益智造海外基地整体收入快速增长,目前,海外基地已全面实现本土化运营,新项目研发导入、量产交付逐步步入正轨。未来海外业务将逐步提升盈利能力。
速腾聚创于3月31日发布2024年全年经审计的财务业绩。2024年全年总收入约16.5亿元,同比增长47.2%。其中用于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的销售收入约为13.4亿元,同比增加约71.8%。激光雷达总销量约54.4万台,同比大增约109.6%。2024年整体毛利率约17.2%,其中第四季度约22.1%;经调整净亏损约为3.96亿元,较上一年下降约8.9%。随着L2+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快速普及,目前已有超过10款15-20万元级别车型搭载公司激光雷达产品量产上市,公司在L2+实现车载激光雷达装机量市占率第一。
界面新闻记者从TCL华星获悉,4月1日,TCL华星广州 t11 基地完成交割。该基地由原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LGDCA)和原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LGDGZ)组成。此前(3月18日),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已完成对上述两家公司的100%股权的交易审批及工商备案手续。据悉,LGDCA为8.5代大型液晶面板厂,该生产线拥有包括IPS在内的多项关键显示技术,设计月产能180K;LGDGZ为配套模组工厂,设计月产能为230万台。这两座工厂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02亿元、5.36亿元人民币。
3月28日,远峰科技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已经量产了星闪数字车钥匙,这是行业里的第一家,目前已经跟30多家智能汽车品牌建立技术合作。星闪车钥匙技术是华为与远峰科技的合作成果,搭载在问界M9上。
小马智行宣布,获得深圳市南山区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无人市场化运营试点许可,在深圳核心中心城区,乘客可在小马智行同名App或小程序约车。此前该服务已在北京、广州等城市落地。小马智行自动驾驶车辆在深圳的运营范围已覆盖前海、宝安中心区、南山后海和深圳湾等核心区域。近日,南山区推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其中“一场景”重磅举措落地,以“全区开放应用场景试点”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按下快进键。截至目前,小马智行自动驾驶测试里程已累积近4500万公里自动驾驶路测里程,其中包括近500万公里无人化测试里程。
3月25日,深圳南山区发布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包括“一个人”政策,如新引进入户高校毕业生支持行动和重点产业人才支持行动;“一间房”政策,提供应届高校毕业生免租住房和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住房支持;“一张桌”政策,为人工智能创新团队、孵化空间和产业空间提供支持;“一笔钱”政策,通过青年领航创业团队支持、投早投小投科技、联合培育、千亿融资和创投机构支持等行动提供资金扶持;“一场景”政策,鼓励企业参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应用场景项目并给予资助;以及“一条龙”政策,为初创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
3月23日,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专题研讨会上发言称,供应链安全是由于供应链的过度集中、过度单向所造成的,TCL的做法是从以中国为基地生产出口产品到全球市场,逐步转变为在全球各地建立产业和供应链体系,这种模式能够规避很多贸易壁垒,也更为当地的市场所接受。
国泰集团于3月20日晚间发布2月份客、货运量数据。国泰航空于2月份的载客量较2024年同月增加14.3%,可用座位公里数按年增加17%。在2025年首两个月,载客量较2024年同期增加25.4%。 国泰货运2月的载货量较2024年同月增加11.8%。可用货物吨公里数按年增加3.5%,而运载率则按年下跌1.4个百分点。在2025年首两个月,载货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2.8%。 香港快运于2月接载超过58.5万人次,载客量较2024年同月增加32%,可用座位公里数增加38%。在2025年首两个月,载客量较2024年同期增加了39.1%。
3月20日,TCL华星在2025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 2025)展示了首款量产印刷OLED 4K专业显示屏。TCL华星副总裁刘小兰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该显示屏于日前在武汉正式交付给客户,目前公司于武汉的5.5代产线生产印刷OLED,产能是5.5K,未来会扩充到10K以上。随着印刷OLED迎来量产和商用突破,TCL华星从医疗显示试水,也将逐步往显示器和笔记本拓展,有望普及OLED在中尺寸产品中的应用,提升其在消费市场的占比。
3月19日,据招聘平台信息显示,道通科技旗下道和通泰机器人公司开放招聘多个机器人相关岗位。该公司于2024年11月19日成立,并于2025年3月成立杭州机器人子公司。 知情人士对界面记者透露,道和通泰机器人公司研发团队已招募了全球机器人核心人才,成员来自剑桥、牛津以及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公司等院校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