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2025年,这些新书值得我们期待(上)

这是一份今年即将出版的社科、历史、流行文化、艺术与新知领域的好书推荐。

为什么写日记?为了不被放逐 | 一周新书推荐

关键词:女性、波伏娃、苏联、运动、日本、控制论、艺术、食物……

处处碰壁,讽刺的是,一切都还好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张天翼、露西亚·柏林、章开沅、坂本龙一、唐娜·哈拉维、哈里王子、云冈石窟、精神病科……

我曾喜欢理论,专门挑世上的毛病|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弗兰岑、贵州三线工厂、家庭史、共同体、情感史、动物、梦游者……

自我否定,也是自恋?

日本心理医生斋藤环认为,“自恋是我们活在世上不可或缺的情绪,承认并培养潜藏在每个人心中的自恋很重要,而自责的根源在于想珍重自己,本是出自向内的强烈关照。”

我们是世界的熵,根本无从轻盈 | 一周新书推荐

一周关键词:次要人物、波兰诗人、《性别打结》、大众与哲学、医疗人类学、人工智能、漫画、动物保护……

《性别打结》:为什么绝大多数暴力实施者有着共同的男性身份 ?

人们对男性暴力沉默,是因为“他们会认为你说的是他们”,“个人主义的解释模式和防御姿态叠加后,把问题窄化成了男性个体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能蔑视痛苦和恨意,那是我们唯一拥有的东西|一周新书推荐

一周关键词:脱口秀、文学、日本、近代中国、利他、漫画、精神分析 菌络……

考虑到丧偶式育儿,年轻女性对家庭、结婚和生育没有那么向往 | 专访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沈洋认为,“作为女性,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能负担得起养孩子当然最好,但这不是决定因素。如果她面对的是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和家庭,就算再有钱、工作收入再高,可能也不会愿意生育。收入高,生育带来的机会成本、母职惩罚反而可能会更高。”

陈冲:我的不安全感来自于觉得自己特别浅薄无知

陈冲说,从进入影视行业伊始,她就是“放了一只脚在那儿,随时要离开表演、离开电影”。“不懂人们在你身上看到了什么。如果别人称赞我,我会觉得,我糊弄人了,他还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