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现实中没有不经‘我’过滤的‘他者’的故事”:费兰特对话伊丽莎白·斯特劳特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作者费兰特与普利策获奖小说家斯特劳特讨论了身份、野心、真相,以及写作的“强烈”冲动。

木心再引争议:所谓“文本再生”距离抄袭到底有多远

在中国文学史上,木心究竟地位如何?我们又该如何评价这位毕生游离在主流文学圈外的作家的作品?

首届文景历史写作奖揭晓:学术和通俗的界线正在模糊,非科班出身也能写出好作品

当代历史写作展示人类的经验本身的那种复杂性和可能性。

新闻探索与女性主义:琼·狄迪恩如何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狄迪恩与汉娜·阿伦特、苏珊·桑塔格等知识分子除了都十分才华横溢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锐利(sharp)。

查尔斯·布考斯基:我把写作称为一种疾病,我很开心这种病找上了我 | 一诗一会

在写作这件苦差事上,他比绝大多数人更勤奋、执着,也更甘之如饴。

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我写得更短了,也表达得更多了

朱利安·巴恩斯谈论了自己写作上的纯熟、简洁的力量,以及回应了一些称他受到弗兰克·克莫德启发的评论。

作家勒卡雷之子:他们“共谋”了一切,勒卡雷既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母亲

尼克·康威尔是为数不多有机会见证母亲简和父亲大卫合作的人之一,他们以勒卡雷的笔名写作。

科幻作家们是如何写作的?

作家恩尼迪·奥科拉福、金·史丹利·罗宾逊、阿拉斯泰尔·雷诺兹揭示了他们笔下的世界中包含什么,不包含什么。

《人间便利店》作者村田沙耶香:“我曾是个邪典作家,现在我回来了”

“我以为到我这个年纪的时候,女人和男人会是平等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年42岁的村田拒绝和她的朋友过同样的生活,她的写作存在于日本社会变化的断层线上。

澳大利亚作家海伦·加纳:“我唯一能提供给这个世界的就是注意力”

海伦·加纳曾是注意力之王,如今她70多岁了,依然坚持写作,但她赖以观察的工具开始不听使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