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时代,孩子不应该成为赚钱工具。
说“互联网留守儿童”是新一代“留守儿童”并非危言耸听。
保护体系的整体建设上已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存在优化空间。
在数字原生代里,智能设备在日常生活中根深蒂固,父母担心这些设备对孩子的直接和长期影响,而这一切担忧不无道理。
从2005年开始,包括宵禁、实名认证、控制时长、限制消费、人脸识别等在内的防沉迷框架搭建逐渐完成,即便从全球范围来看,也堪称最全最严的网游防沉迷系统——但截至目前,也并未能彻底解决“防沉迷”问题。
当地居民表示:“有传言说监狱并没有改变他,他仍然是有暴力倾向的人。你不会想让那个男人走在街上的,当父母的人会特别担心。”
未成年人网络消费是一个复杂的迷局,各方都有逃不开的责任。
没有了直播、游戏,能“残害”下一代的还有短视频、追星,甚至看视频网站也能上瘾。
斗鱼还没管好爱打“擦边球”的主播,就开始做在线教育,未成年人需要当心。
从鲍毓明的养女性侵案到网络送养黑产链,我们离未成年人保护的距离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