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速递
春节错位致2月CPI同比涨幅降至1%,食品价格回落明显

2月CPI同比涨幅比1月回落1.1个百分点。统计局表示,主要是春节错月,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

立法呼吁此起彼伏,提振民企信心应该怎么做? | 两会·最聚焦

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政协委员强调,只有在法治环境下,民营企业家才能有公平的竞争,才能有稳定的预期。

从大区分行重回省分行体制,央行分支机构改革有何深意?|两会·最关注

专家表示,此举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传导性,更好地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金融监管体系。

1-2月出口表现好于预期,成品油、汽车涨幅较大

海外需求收缩仍是压制出口的重要因素,3月出口增速大概率在1-2月的基础上继续下行。

2023年预算报告的四大看点 | 两会·最关注

在地方财政吃紧的趋势下,财政扩张更依赖中央财政加杠杆。

如何看待5%的GDP增长目标?国家发改委解读

这一目标符合经济运行走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目标创历史新高,释放了什么信号? | 两会·最关注

分析师认为,今年GDP增速5%左右的目标以及经济基本面向上发展的态势,为实现1200万人左右的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23年赤字率提高至3%,减税降费从追求规模转向效率|两会·最关注

分析师认为,今年中国政府对财政工作的要求是,既要加力提效稳增长,又要防范化解风险,使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可持续。

今年GDP增长预期目标5%左右,释放经济基本面向上修复的信号 | 两会·最关注

分析师普遍认为,今年实现5%左右增长目标的难度不大。

今年是否会降息降准,央行行长这样回答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考虑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使整个流动性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