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速递
2022年27省财政自给率下滑,今年情况会怎么样?

今年有24个省份的财政自给率可能较上年提高,增长幅度大多在1-6个百分点。

商务部部长:汽车、家电、家居、餐饮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

除了稳定和提升重点消费外,商务部还将从开展“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和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两个方面提振消费。

GDP增长目标可能不低于5%,赤字率或提升至3%|两会·最关注

2023年是中国经济动能切换的一年,也是经济重回正常运行轨道的一年。

财政部长刘昆详解2023年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

加力的方向主要是三个方面,包括财政支出强度、专项债投资拉动、推动财力下沉。

2月制造业PMI创近11年新高,产需加快恢复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较上月回升2.5个百分点至52.6%。

2022年低收入群体收入涨幅最慢,多部门“喊话”为居民增收

2022年,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低收入组的近10.5倍,而2021年和2020年分别为10.3倍和10.2倍,收入差距亦呈现扩大趋势。

摩根大通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至5.6%,但出现报复性消费可能不大

根据摩根大通的预测,今年消费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将从去年的1个百分点跳升至4.1个百分点。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迫近7,这次贬值空间有多大?

截至周一14:30,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6.9663,较上一交易日16:30分收盘价下跌221个基点,和1月31日收盘价相比下跌2092个基点。

央行释放新信号:对通胀的担心有所缓和,或利用结构性工具促消费

央行对于通胀的态度有所缓和,删除了“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改为“密切关注通胀走势变化”。

王一鸣: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5%以上,但有四个问题需要重视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在看到经济明显好转的同时,也要对经济恢复面临的困难和复杂性有充分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