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
2023年财政着力点重回支出端,对基建的态度或偏谨慎 | 两会·最关注

今年预算报告新增“注重政府投资绩效,防止盲目扩大投资”等用词,说明2022年下半年以来基建投资快速增长背后可能蕴含的风险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警惕。

财政部长刘昆: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

刘昆表示,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

财政部长刘昆: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重点把握好五个方面

这五个方面包括完善税费支持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均衡区域间财力水平,严肃财经纪律。

下半年财政政策该如何加码?收支缺口如何弥补?

要警惕非税收入的逆周期特性。

刘俏:稳增长积极财政仍有空间,可考虑增加长期国债或专项债发行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可以适当扩大国债或专项债规模,甚至可以考虑发行30年或40年的长期国债,比如40年期的碳中和债等。

财政部提出六项纾困措施,包括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

财政部提出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等六项措施,引导财政政策支持金融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政治局会议召开在即,宏观政策要如何加码?

如果加码财政政策,着眼于消费比着眼于投资效果更好。

财政支出加快、专项债发行提速助基建,稳增长进行时

今年前两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均呈现出明显发力态势。

赤字率下降但财政扩张力度更大,留抵退税有望率先制度化

分析师指出,总体来看,2022年财政政策比2021年更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