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

除了污染问题,塑料还加剧了气候危机,塑料的回收与循环利用或许能给对抗塑料污染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2023年全球环境事件盘点

当下的每一份言说和记录,都在参与建造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未来。

汉学家伊懋可逝世,著有中国环境史奠基之作《大象的退却》

伊懋可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史、文化史、环境史,他说自己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弄清楚我们的生活何以变成如今这个样子”。

这么近,那么远:个体要如何面对气候变化?|编辑部聊天室

为什么不遥远的气候问题会让我们感到如此遥远?

鲁道夫·克劳修斯:气候变化的揭秘者

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在2021年的IPCC报告中出现了36次:要想了解其重要性,我们需要追溯历史。

【专访】袁凌:喝着汉江水写汉江,非虚构不是心灵膏药

袁凌说,要关心人们的实际利益,不能只是情怀;不能仅仅把汉江写成一个哺育万千子民的母亲河,但不去关心它的真实处境。

蘑菇与鸟都是艺术家,“最初500米”用行动重建附近 | 深港双年展

如何探索更有温度的未来人居,让城市如生命体般有机、柔软,富于关怀?

如果利用经济上的依赖性,对政治对手进行打压,把经济的相互依赖武器化,就会出现问题。

等富了再保护环境?项飚吕植分析环保“破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尤其受到推崇,项飚回忆说,当时北大非常流行“先发展后环保,否则什么都没有”的说法。

气候软件初创公司被风投“盯上”,它们都在做什么?|海外商业观察

气候软件初创公司成为今年风险投资行业的重点关注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