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袁凌:喝着汉江水写汉江,非虚构不是心灵膏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袁凌:喝着汉江水写汉江,非虚构不是心灵膏药

袁凌说,要关心人们的实际利益,不能只是情怀;不能仅仅把汉江写成一个哺育万千子民的母亲河,但不去关心它的真实处境。

一段尚在自由流淌的汉江,云山苍茫,江水迅疾。不久将成为平静的库区。

记者 | 徐鲁青

编辑 | 黄月

近乎空气般透明的河流,半天才看出是真的存在,阳光下布,水底的深浅脉络原原本本呈列。浅的微白,深的烟青,却都是仅有的一点着色,一阵微风吹皱,即可擦掉,过一刻平静了又回来。

13岁那年,袁凌离家去市里上学,第一次见到了汉水。在白光光的大堤下,感到自己不过是大堤上的一片小小衣物,他预感到,这是人生里的一个重要时刻。

离别家乡24年,袁凌做记者、写调查报道,从重庆到北京再到农村,关注的话题从尘肺病、留守儿童,到世间生灵的死死生生。生活在北京时,汉江成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和他一样喝上汉江水的,还有北中国的6000万人口。他一直想记录微白清透的汉江,每每打开水龙头时都想,“我需要为它写些什么。”

引江济汉运河和汉江交汇处,从长江调来的水颜色更浑浊,分界线明显。

《汉水的身世》的写作横跨了八年时间,袁凌看到:移民坠入命运的漩涡,在宏大意志的笼罩下不断迁徙至陌生之地;河流上航行千年的代代船只,在禁渔声中靠了岸;八年的时间里,汉水的一部分偏枯逝去,另一部分则通向未知。袁凌观察到,移民们境况的分化更大了,他们有的安下了家,有的一次次逃回故乡;南方变得干涸,北方雨水增多,流迁千里的汉江水本是为了饮用,现在只是在北京冲刷河道,改善生态;游曳的洄游鱼,被密集的水坝阻挡了回流路线,浅水坑里埋藏着它们的尸体。

也有很多东西恒久不变,比如一条江流的气质。在采访中,袁凌细细描绘着汉水:它的质地自诗经《汉广》的传统起绵延至今:“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它有某种悱恻和遗憾。”他说,写江河与写人物没有什么不同,万物皆有灵,人是生灵,河流也是生灵,“要去靠近它,面对它,触摸它的水,就会真正感受到它。”

《汉水的身世》
袁凌 著
大方·中信出版集团 2022-11

01 人是生命,河流也是生命

界面文化:在《汉水的身世》里,你用很大篇幅形容汉水的气质。河流是有气质的吗?

袁凌:河流的气质是很明显的,汉江很清,有秀美清澈的诗性,和浑浊的河流不一样。黄河豪放,长江浑厚,汉江则更多是《小雅》式的优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汉水边的孟浩然写诗也是这种风格,清新淡泊,但又不是王维式的虚无,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它有某种悱恻和遗憾,但又不会上升到愤怒和冲突,就像汉江少有洪水,最大的洪水其实引发自人祸。

汉江流域和道家的关系也很深,有一种退隐和守拙的气质,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是颓废的,在某些时候又会奉献出它的东西,就像君子一样。

河流的气质有很多微妙的地方,湘江同样也是很清秀的,可你一旦去触摸它的水,会感觉有点黏糊糊的,因为南方的土是粘性土,但汉江的土是沙土,你去靠近它,触摸它的水时,手掌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安康东坝,在排污口附近钓到大鱼的少年。

界面文化:你的《寂静的孩子》是留守儿童的故事,《生死课》则关于普通人的生死,《汉水的身世》不再书写人物,而是关于一条河流。这和以前书写人物的方式是否很不一样?写这本书的时候有没有受到生态文学的影响?

袁凌:写的时候是有生态文学的意识,这本书的写作对象是河流的生命,不是专门去写河流的移民、交通或者南水北调。

写河流和人物是统一的,我的写作始终是以生命为对象。因为生长在乡下,很久以来都觉得万物有灵,以前写《我的九十九次死亡》还有《生死课》,里面都会关注到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有机体是平等的,写一条河和写一个人、一个矿工和一个知识分子,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我都是当作生命来写。河本身是涌动的生命,河的生命又哺育了万千子民,我没有在这些东西中间设立绝对的界限。

我不去追中心和主题,不去计较它的概念有多大的重要性,是不是处于时代话语的中心,人类、动物、植物都是生命,这也就是自然文学的精髓。

02 汉水付出了很多,但中国人对它的认识不多

界面文化:这本书前后花了八年的时间,为什么花费这么多的精力?

袁凌:汉水是我的母亲河,我从小对它就有感情。我很多年前写过一个长篇散文,更多是个人和母亲河的关系。后来因为南水北调工程,我在北京喝上了南水北调来的水,觉得需要从个人感情出发,到达更宏观层面的写作,否则体现不出来汉水对中国人的意义。这需要时间

界面文化:你觉得汉水对中国人的意义是什么呢?

袁凌:从历史上来说,汉水和中国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先秦和汉代时,人们常说的“河汉是指黄河和汉水,江汉则是汉江和长江,但很少把长江和黄河并提为“江河”,可以看到那时汉水的地位比现在要高。

凤凰山移民村,已成规模的养猪场,昔年是几座羊棚。

因为周代的时候核心统治地区在陕西,离汉水流域并不远,所以诗经里有《周南·汉广》这样的诗,汉水那时候比较接近中央王权的统治区域。从汉代到唐代、北宋,中国王朝的首都都在西边和中轴而且一直没有离开过北纬34°的线(汉水北边不远的纬度)。

当首都建在长安洛阳的时候,汉水特别重要,因为汉水整体是东西流向,但下游是南北流向,它从丹江口开始往南流,一直流到长江。南方的船只可以从湘江、长江经汉江北上,配合车马,运送粮食物资到长安和洛阳。在古代,汉江曾经是漕运最重要的河道,一直到修了大运河后,跟大运河一起承担漕运的使命。北宋灭亡之后,中国的首都东移到临安南京和北京。王朝的漕运不再需要汉水,而是依靠大运河,汉水才衰落成一条地方性河流。

所以,汉水在中国古代时一度很重要,中途衰落了很长一段时间,到现在它的衰落又成了一种优势,因为它的水质保存得很好,是中国最清澈的大江大河,成了南水北调的不二之选——南水北调最开始想调长江水,后来因为水质不行,选择了汉江。

同时我也感到,汉水承担的代价是不堪重负的,毕竟它的水量不是那么大,所以我在书里写了水量不够、环境污染、汉水移民的问题。我感到它付出了很多,但中国人对它的认识不多,作为汉水边生长的人,写这本书首先是希望大家知道它的名字。其次是了解它在历史文化、漕运、南北物资的沟通上重要贡献,不只是把它当作无足轻重的地方性河流。尤其是在眼下6000万北京天津和河北河南人在饮用汉江水还有更多人受益于汉水譬如大家感到北京河湖公园的水变得干净了,因为它们都经过了汉水的冲刷

现在的安康市下游江边:黄昏乘凉浴狗的人群。隔江相望的城市。

界面文化:你提到了汉水几千年来宏观历史的变化,在你写作的八年时间里,汉水是不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袁凌:很多变化在当时只是预测,但八年后真实地发生了。最明显的是汉江的水不够用,在早期的规划里,头五年应该每年调水90多亿立方米,五年后每年调130多亿立方米,但实际上,直到2021年,每年能调到四五十亿立方米就很多了。汉水的缺水和北方水量的增多趋势更明显丹江口正常的调水位是170米,理论上来说,只有蓄到170米时,调水才不出现大的生态影响,但大多数时候调水水位都没有到这个标准。

长江水位网有实时监测,除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丹江口水位一直都低于170米,前段时间我去看已经没有了信息。南欠北丰的趋势增加了,长江这几年少雨的趋势非常明显,尤其是2012年的南方旱灾这个时候工程怎么办?要不要继续按规划标准从南方调水?

另一方面是移民的情况,刚通水的时候移民特别不适应,内心充满了怨气,现在12年过去了,移民生活发生了分化。

03 饮水思源,除了思河也要思人

界面文化:一条江河的面向非常多,你在书里着重写的五个部分,分别是南水北调、移民、十年禁渔、水质和环保问题。为什么选择了这几个主题?

袁凌:第一章我写的是水资源匮乏问题,没有这个就没有南水北调工程;之后是南水北调涉及到近百万的移民,他们是直接的代价。饮水思源,除了思河,还要思这些背井离乡、艰难求生的人。

汉江上的采沙船

写航运是因为汉水历史上的地位主要是靠漕运支撑的,它的漕运功能和大运河相媲美,这其中也牵涉到大量的人,水运衰落后曾以此维生的纤夫水手船长、码头商户、老街居民,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水上的人没有用武之地了,其中还牵涉到水电和航运矛盾、政策体制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写关于航运的一章。

鱼和渔民也是很明显的问题。水坝多了之后,洄游鱼没办法回流,必然造成鱼的巨大危机。对比起来,长江也有洄游问题,但因为水坝不像汉江这么密集,没有这么明显。鱼受到威胁之后必然会出现渔民的危机,长江汉江十年禁渔渔民上岸如何转型生活面临巨大挑战

最后一章的环保也是必须有的,因为南水北调之所以用汉江水,主要考虑到它的水质好。国家和当地对水质保护投入巨大,但上游经济大受影响下游水少之后污染可能变得严重,上下游一碗水是否能够端平,有很多的诉求和矛盾污水厂运行体制也有深层的症结

白河县卡子镇,被关闭的硫磺矿废水污染的河道。

界面文化:书中写南水北调的部分在阅读时有些难进入,可能是因为叙述更偏向宏观政策而非个体经历。这本书除了对人的关注之外,也出现了很多数据和政策内容,和你之前的写作不太一样。为什么开始重视这些宏观事实的呈现?写大的政策对你来说困难吗?

袁凌:写第一部分(南水北调)最难,写宏观的规划很容易空疏,我本来自己制了一张图,把汉江上有多少水坝、怎么输水的路线都标记出来,在网上我们找不到类似的图,只能自己画一张。宏观的叙事不像一个人的故事会把你带进去,要特别注重整体和细节的调配,但受制于个人采访的条件,工程的建设过程、内部决策的信息又是不够的,但不写这一章没办法体现出汉水具体的地位和它真实的处境与意义。我只能尽量把宏观的东西和细节穿插起来以我和其他个人的行走和眼光来代入譬如书中写了罗新跟汉水的渊源关系

界面文化:移民是书中情感浓度最高、着力最多的地方之一,你呈现了一幅移民群像,有人艰难适应新的生活,有人选择了回迁旧址。和他们接触时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吗?

袁凌:很多人一生都在移民,折腾了好几次,即便在没有移的几十年里,也不被允许新建房子,因为担心之后又要移民,补偿的代价会很大。

泽口渔民老肖居住的廉租小区,顶部楼楣已风化破损。

以为生活可以重新开始了,结果又要搬迁。比如我在书里写的水娃子,他在搬迁到长江南岸后又逃回来,变成黑户在水上漂,到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好不容易建了土房子,安定下来之后又搬迁,在新地方适应得差不多了,又被要求搬一次,所以最后他完全接受不了。书里熊家湾一家人也类似,本来他们是船老板,后来生活在废墟里,儿子得了肝硬化。个体只能被动地迁徙,几乎没有机会去追求自己的生活。

在建中的旬阳电站,2020年。

04 人不是符号或样本,非虚构写作不等于非虚构文学

界面文化:记者的工作经历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影响?有许多记者转型成为作家,近年出版的《重走》《失落的卫星》等都是记者的作品。你关注过这些书吗?

袁凌:当然关注过,我个人感觉,记者写作一个很大的弱点是非常强调真实感、注意节制和视角的有限。对于非虚构来说这是好事,有调查报道的底子。但从小说来看,这种写法很容易束手束脚放不开。

不过我觉得,记者经历从长远来看对写作有好处,它自然地带来社会关切和人文视角——就和汉水一样,它的弱势可能最后会转变为一个好事情——记者更有接触生活的意识,愿意和不同的人保持联系,而不只是待在作协体制里当官、重复一些套路、练习小说的技巧。记者比部分体制内作家或者文学青年更天然地带有人文视角。

人去村空的锅滩渡口,江上闲置的渡船。

界面文化:你曾在采访中提到自己反对社会学式的写作,不希望写的是样本和典型,你觉得这样的写作有什么问题?你如何评价现在的特稿写作?

袁凌:样本和典型是把人当工具,最后得到的是一个社会学的结论,这种写法可能是非虚构写作,但不是非虚构文学。我希望把“非虚构文学这个概念提出来——要以人为中心、以生命为中心,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样本和典型。在世界范围里,文学的虚构和非虚构已经融在一块了,但在中国,传统非常顽固,主流小说太强调故事性和好看,写作技巧多数就是无巧不成书。

特稿虽然也是受到新闻的影响,要接近有代表性的样本,但写法是通过隐喻和象征进入文学性。但有时隐喻和象征也超过了对人物本身的关切,人变成符号,比起直接关心这个人的生活,还是受到了一些平台的束缚。

界面文化:《汉水的身世》关注的是宏观大政策下的普通人,你写作的时候会考虑题材和对象的公共价值吗?你怎么平衡公共性和文学性?

袁凌:文学性不在于文学技巧的多少,而在于你的核心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还是社会理论、样本、政治热点,这是根本的分歧点。我写汉水不是因为它是重大题材,不是因为南水北调的工程重要,而是从我个人的情感出发延伸到宏观层面二者又始终结合在一起,譬如我在北京作为一个普通人喝到调来的汉江水我更关注江河的生命和人的生命,只是这个题材本身是有“硬”的东西,你需要把真实境况写出来,不是文学技巧能掩盖的。

黄金峡上游,渔民老杨在汉江上划着他的小船。腿脚有残疾的他,只有在船上才觉得自在。

界面文化:你一直在关注边缘人的苦难,有许多书写苦难的文本都陷入了“很苦很善良”的叙事,你怎么看这类叙事?书写边缘者困境的时候,是否会担心自己也落入这种叙事?

袁凌:中国文学里有特别多很苦很善良的叙事,总喜欢把普通人写成被动的、卑微的样子,我很讨厌这个传统。不反抗、不思考、不去穿透,停留在一种廉价的感动里,这是精神上的矮化。所以我一定要写出他们的诉求、愤怒和反抗包括被异化的状况。要关心他们的实际利益,不能只是情怀,不能仅仅把汉江写成一个哺育万千子民的母亲河,但不去关心它的真实处境。

我希望可以和这个特别讨厌的传统拉开距离,唤起读者的不安——为什么这个事没有得到解决?而不是写成心灵上的膏药,文字被叹息、泪水和廉价的感动充斥。

拆迁中的白河县老河街,只保存了一座吊脚楼。

内文图片摄影均来自袁凌,经授权发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袁凌:喝着汉江水写汉江,非虚构不是心灵膏药

袁凌说,要关心人们的实际利益,不能只是情怀;不能仅仅把汉江写成一个哺育万千子民的母亲河,但不去关心它的真实处境。

一段尚在自由流淌的汉江,云山苍茫,江水迅疾。不久将成为平静的库区。

记者 | 徐鲁青

编辑 | 黄月

近乎空气般透明的河流,半天才看出是真的存在,阳光下布,水底的深浅脉络原原本本呈列。浅的微白,深的烟青,却都是仅有的一点着色,一阵微风吹皱,即可擦掉,过一刻平静了又回来。

13岁那年,袁凌离家去市里上学,第一次见到了汉水。在白光光的大堤下,感到自己不过是大堤上的一片小小衣物,他预感到,这是人生里的一个重要时刻。

离别家乡24年,袁凌做记者、写调查报道,从重庆到北京再到农村,关注的话题从尘肺病、留守儿童,到世间生灵的死死生生。生活在北京时,汉江成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和他一样喝上汉江水的,还有北中国的6000万人口。他一直想记录微白清透的汉江,每每打开水龙头时都想,“我需要为它写些什么。”

引江济汉运河和汉江交汇处,从长江调来的水颜色更浑浊,分界线明显。

《汉水的身世》的写作横跨了八年时间,袁凌看到:移民坠入命运的漩涡,在宏大意志的笼罩下不断迁徙至陌生之地;河流上航行千年的代代船只,在禁渔声中靠了岸;八年的时间里,汉水的一部分偏枯逝去,另一部分则通向未知。袁凌观察到,移民们境况的分化更大了,他们有的安下了家,有的一次次逃回故乡;南方变得干涸,北方雨水增多,流迁千里的汉江水本是为了饮用,现在只是在北京冲刷河道,改善生态;游曳的洄游鱼,被密集的水坝阻挡了回流路线,浅水坑里埋藏着它们的尸体。

也有很多东西恒久不变,比如一条江流的气质。在采访中,袁凌细细描绘着汉水:它的质地自诗经《汉广》的传统起绵延至今:“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它有某种悱恻和遗憾。”他说,写江河与写人物没有什么不同,万物皆有灵,人是生灵,河流也是生灵,“要去靠近它,面对它,触摸它的水,就会真正感受到它。”

《汉水的身世》
袁凌 著
大方·中信出版集团 2022-11

01 人是生命,河流也是生命

界面文化:在《汉水的身世》里,你用很大篇幅形容汉水的气质。河流是有气质的吗?

袁凌:河流的气质是很明显的,汉江很清,有秀美清澈的诗性,和浑浊的河流不一样。黄河豪放,长江浑厚,汉江则更多是《小雅》式的优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汉水边的孟浩然写诗也是这种风格,清新淡泊,但又不是王维式的虚无,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它有某种悱恻和遗憾,但又不会上升到愤怒和冲突,就像汉江少有洪水,最大的洪水其实引发自人祸。

汉江流域和道家的关系也很深,有一种退隐和守拙的气质,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是颓废的,在某些时候又会奉献出它的东西,就像君子一样。

河流的气质有很多微妙的地方,湘江同样也是很清秀的,可你一旦去触摸它的水,会感觉有点黏糊糊的,因为南方的土是粘性土,但汉江的土是沙土,你去靠近它,触摸它的水时,手掌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安康东坝,在排污口附近钓到大鱼的少年。

界面文化:你的《寂静的孩子》是留守儿童的故事,《生死课》则关于普通人的生死,《汉水的身世》不再书写人物,而是关于一条河流。这和以前书写人物的方式是否很不一样?写这本书的时候有没有受到生态文学的影响?

袁凌:写的时候是有生态文学的意识,这本书的写作对象是河流的生命,不是专门去写河流的移民、交通或者南水北调。

写河流和人物是统一的,我的写作始终是以生命为对象。因为生长在乡下,很久以来都觉得万物有灵,以前写《我的九十九次死亡》还有《生死课》,里面都会关注到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有机体是平等的,写一条河和写一个人、一个矿工和一个知识分子,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我都是当作生命来写。河本身是涌动的生命,河的生命又哺育了万千子民,我没有在这些东西中间设立绝对的界限。

我不去追中心和主题,不去计较它的概念有多大的重要性,是不是处于时代话语的中心,人类、动物、植物都是生命,这也就是自然文学的精髓。

02 汉水付出了很多,但中国人对它的认识不多

界面文化:这本书前后花了八年的时间,为什么花费这么多的精力?

袁凌:汉水是我的母亲河,我从小对它就有感情。我很多年前写过一个长篇散文,更多是个人和母亲河的关系。后来因为南水北调工程,我在北京喝上了南水北调来的水,觉得需要从个人感情出发,到达更宏观层面的写作,否则体现不出来汉水对中国人的意义。这需要时间

界面文化:你觉得汉水对中国人的意义是什么呢?

袁凌:从历史上来说,汉水和中国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先秦和汉代时,人们常说的“河汉是指黄河和汉水,江汉则是汉江和长江,但很少把长江和黄河并提为“江河”,可以看到那时汉水的地位比现在要高。

凤凰山移民村,已成规模的养猪场,昔年是几座羊棚。

因为周代的时候核心统治地区在陕西,离汉水流域并不远,所以诗经里有《周南·汉广》这样的诗,汉水那时候比较接近中央王权的统治区域。从汉代到唐代、北宋,中国王朝的首都都在西边和中轴而且一直没有离开过北纬34°的线(汉水北边不远的纬度)。

当首都建在长安洛阳的时候,汉水特别重要,因为汉水整体是东西流向,但下游是南北流向,它从丹江口开始往南流,一直流到长江。南方的船只可以从湘江、长江经汉江北上,配合车马,运送粮食物资到长安和洛阳。在古代,汉江曾经是漕运最重要的河道,一直到修了大运河后,跟大运河一起承担漕运的使命。北宋灭亡之后,中国的首都东移到临安南京和北京。王朝的漕运不再需要汉水,而是依靠大运河,汉水才衰落成一条地方性河流。

所以,汉水在中国古代时一度很重要,中途衰落了很长一段时间,到现在它的衰落又成了一种优势,因为它的水质保存得很好,是中国最清澈的大江大河,成了南水北调的不二之选——南水北调最开始想调长江水,后来因为水质不行,选择了汉江。

同时我也感到,汉水承担的代价是不堪重负的,毕竟它的水量不是那么大,所以我在书里写了水量不够、环境污染、汉水移民的问题。我感到它付出了很多,但中国人对它的认识不多,作为汉水边生长的人,写这本书首先是希望大家知道它的名字。其次是了解它在历史文化、漕运、南北物资的沟通上重要贡献,不只是把它当作无足轻重的地方性河流。尤其是在眼下6000万北京天津和河北河南人在饮用汉江水还有更多人受益于汉水譬如大家感到北京河湖公园的水变得干净了,因为它们都经过了汉水的冲刷

现在的安康市下游江边:黄昏乘凉浴狗的人群。隔江相望的城市。

界面文化:你提到了汉水几千年来宏观历史的变化,在你写作的八年时间里,汉水是不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袁凌:很多变化在当时只是预测,但八年后真实地发生了。最明显的是汉江的水不够用,在早期的规划里,头五年应该每年调水90多亿立方米,五年后每年调130多亿立方米,但实际上,直到2021年,每年能调到四五十亿立方米就很多了。汉水的缺水和北方水量的增多趋势更明显丹江口正常的调水位是170米,理论上来说,只有蓄到170米时,调水才不出现大的生态影响,但大多数时候调水水位都没有到这个标准。

长江水位网有实时监测,除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丹江口水位一直都低于170米,前段时间我去看已经没有了信息。南欠北丰的趋势增加了,长江这几年少雨的趋势非常明显,尤其是2012年的南方旱灾这个时候工程怎么办?要不要继续按规划标准从南方调水?

另一方面是移民的情况,刚通水的时候移民特别不适应,内心充满了怨气,现在12年过去了,移民生活发生了分化。

03 饮水思源,除了思河也要思人

界面文化:一条江河的面向非常多,你在书里着重写的五个部分,分别是南水北调、移民、十年禁渔、水质和环保问题。为什么选择了这几个主题?

袁凌:第一章我写的是水资源匮乏问题,没有这个就没有南水北调工程;之后是南水北调涉及到近百万的移民,他们是直接的代价。饮水思源,除了思河,还要思这些背井离乡、艰难求生的人。

汉江上的采沙船

写航运是因为汉水历史上的地位主要是靠漕运支撑的,它的漕运功能和大运河相媲美,这其中也牵涉到大量的人,水运衰落后曾以此维生的纤夫水手船长、码头商户、老街居民,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水上的人没有用武之地了,其中还牵涉到水电和航运矛盾、政策体制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写关于航运的一章。

鱼和渔民也是很明显的问题。水坝多了之后,洄游鱼没办法回流,必然造成鱼的巨大危机。对比起来,长江也有洄游问题,但因为水坝不像汉江这么密集,没有这么明显。鱼受到威胁之后必然会出现渔民的危机,长江汉江十年禁渔渔民上岸如何转型生活面临巨大挑战

最后一章的环保也是必须有的,因为南水北调之所以用汉江水,主要考虑到它的水质好。国家和当地对水质保护投入巨大,但上游经济大受影响下游水少之后污染可能变得严重,上下游一碗水是否能够端平,有很多的诉求和矛盾污水厂运行体制也有深层的症结

白河县卡子镇,被关闭的硫磺矿废水污染的河道。

界面文化:书中写南水北调的部分在阅读时有些难进入,可能是因为叙述更偏向宏观政策而非个体经历。这本书除了对人的关注之外,也出现了很多数据和政策内容,和你之前的写作不太一样。为什么开始重视这些宏观事实的呈现?写大的政策对你来说困难吗?

袁凌:写第一部分(南水北调)最难,写宏观的规划很容易空疏,我本来自己制了一张图,把汉江上有多少水坝、怎么输水的路线都标记出来,在网上我们找不到类似的图,只能自己画一张。宏观的叙事不像一个人的故事会把你带进去,要特别注重整体和细节的调配,但受制于个人采访的条件,工程的建设过程、内部决策的信息又是不够的,但不写这一章没办法体现出汉水具体的地位和它真实的处境与意义。我只能尽量把宏观的东西和细节穿插起来以我和其他个人的行走和眼光来代入譬如书中写了罗新跟汉水的渊源关系

界面文化:移民是书中情感浓度最高、着力最多的地方之一,你呈现了一幅移民群像,有人艰难适应新的生活,有人选择了回迁旧址。和他们接触时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吗?

袁凌:很多人一生都在移民,折腾了好几次,即便在没有移的几十年里,也不被允许新建房子,因为担心之后又要移民,补偿的代价会很大。

泽口渔民老肖居住的廉租小区,顶部楼楣已风化破损。

以为生活可以重新开始了,结果又要搬迁。比如我在书里写的水娃子,他在搬迁到长江南岸后又逃回来,变成黑户在水上漂,到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好不容易建了土房子,安定下来之后又搬迁,在新地方适应得差不多了,又被要求搬一次,所以最后他完全接受不了。书里熊家湾一家人也类似,本来他们是船老板,后来生活在废墟里,儿子得了肝硬化。个体只能被动地迁徙,几乎没有机会去追求自己的生活。

在建中的旬阳电站,2020年。

04 人不是符号或样本,非虚构写作不等于非虚构文学

界面文化:记者的工作经历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影响?有许多记者转型成为作家,近年出版的《重走》《失落的卫星》等都是记者的作品。你关注过这些书吗?

袁凌:当然关注过,我个人感觉,记者写作一个很大的弱点是非常强调真实感、注意节制和视角的有限。对于非虚构来说这是好事,有调查报道的底子。但从小说来看,这种写法很容易束手束脚放不开。

不过我觉得,记者经历从长远来看对写作有好处,它自然地带来社会关切和人文视角——就和汉水一样,它的弱势可能最后会转变为一个好事情——记者更有接触生活的意识,愿意和不同的人保持联系,而不只是待在作协体制里当官、重复一些套路、练习小说的技巧。记者比部分体制内作家或者文学青年更天然地带有人文视角。

人去村空的锅滩渡口,江上闲置的渡船。

界面文化:你曾在采访中提到自己反对社会学式的写作,不希望写的是样本和典型,你觉得这样的写作有什么问题?你如何评价现在的特稿写作?

袁凌:样本和典型是把人当工具,最后得到的是一个社会学的结论,这种写法可能是非虚构写作,但不是非虚构文学。我希望把“非虚构文学这个概念提出来——要以人为中心、以生命为中心,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样本和典型。在世界范围里,文学的虚构和非虚构已经融在一块了,但在中国,传统非常顽固,主流小说太强调故事性和好看,写作技巧多数就是无巧不成书。

特稿虽然也是受到新闻的影响,要接近有代表性的样本,但写法是通过隐喻和象征进入文学性。但有时隐喻和象征也超过了对人物本身的关切,人变成符号,比起直接关心这个人的生活,还是受到了一些平台的束缚。

界面文化:《汉水的身世》关注的是宏观大政策下的普通人,你写作的时候会考虑题材和对象的公共价值吗?你怎么平衡公共性和文学性?

袁凌:文学性不在于文学技巧的多少,而在于你的核心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还是社会理论、样本、政治热点,这是根本的分歧点。我写汉水不是因为它是重大题材,不是因为南水北调的工程重要,而是从我个人的情感出发延伸到宏观层面二者又始终结合在一起,譬如我在北京作为一个普通人喝到调来的汉江水我更关注江河的生命和人的生命,只是这个题材本身是有“硬”的东西,你需要把真实境况写出来,不是文学技巧能掩盖的。

黄金峡上游,渔民老杨在汉江上划着他的小船。腿脚有残疾的他,只有在船上才觉得自在。

界面文化:你一直在关注边缘人的苦难,有许多书写苦难的文本都陷入了“很苦很善良”的叙事,你怎么看这类叙事?书写边缘者困境的时候,是否会担心自己也落入这种叙事?

袁凌:中国文学里有特别多很苦很善良的叙事,总喜欢把普通人写成被动的、卑微的样子,我很讨厌这个传统。不反抗、不思考、不去穿透,停留在一种廉价的感动里,这是精神上的矮化。所以我一定要写出他们的诉求、愤怒和反抗包括被异化的状况。要关心他们的实际利益,不能只是情怀,不能仅仅把汉江写成一个哺育万千子民的母亲河,但不去关心它的真实处境。

我希望可以和这个特别讨厌的传统拉开距离,唤起读者的不安——为什么这个事没有得到解决?而不是写成心灵上的膏药,文字被叹息、泪水和廉价的感动充斥。

拆迁中的白河县老河街,只保存了一座吊脚楼。

内文图片摄影均来自袁凌,经授权发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