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北京商报】庄胜崇光遭多名牌集体抛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北京商报】庄胜崇光遭多名牌集体抛弃

传统百货业只有向新奇好玩的体验、族群社交场所、家庭生活体验转型,才能继续存活。

不复当年勇的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年底将进行大规模楼层调整。不过,一层几个化妆品品牌专柜店员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与其他百货向高端定位或向体验业态转型不同的,多家知名品牌或将在调整中撤出庄胜崇光百货。曾因新馆转型丧失大量人气的庄胜崇光将再次遭受沉重打击。业内人士认为,庄胜崇光的转型方式仍在稀释品牌价值,传统百货业只有向新奇好玩的体验、族群社交场所、家庭生活体验转型,才能继续存活。

曾经屡次刷新北京单体百货销售纪录的庄胜崇光百货早已不再是品牌的福地。北京商报记者在12月9日傍晚走访庄胜崇光本馆时被多家来自法国、日本的化妆品品牌专柜店员告知,年底庄胜崇光将进行大规模调整。调整后的庄胜崇光百货或将流失仅存的高端化妆品品牌。

另一家法国知名高端化妆品专柜店员则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该品牌大量口红、粉底、指甲油等产品的色号早已不全,不少都处于断货状态。“年底或明年看商场调整后的状态,很可能不开了。”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该专柜旁的一家日本高端护肤品牌专柜内试用品则大多都变质出现异味,导购不知去向。据附近专柜店员介绍,该导购离柜吃晚饭。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商场一层、二层等楼层的Kanebo(嘉娜宝)、GUDAO(古道)等部分品牌已撤离商场,专柜内货品已清空,仅留品牌招牌在柜台上。而在位于四层的女装区,收银柜台也空无一人,未见收银员踪影。

曾作为北京百货促销标杆品牌的庄胜崇光早已停止举办大规模促销活动,这也导致了庄胜经营情况的进一步恶化。“近两年来庄胜崇光的购物的消费者越来越少,商场也降低了促销频率和力度,由此一来,庄胜崇光再难形成聚客效应,导致恶性循环。”上述化妆品专柜店员介绍到。

在庄胜崇光的官网似乎也印证了上述店员的说法。北京商报浏览后发现,庄胜崇光官网首页最显著位置还显示着8月26日-10月27日的秋装促销活动,全馆服装服饰类产品5折起,持会员卡享受折上再9折优惠。而在官网“新品上市”页面,还显示着2012年上市的产品列表。

北京商报记者随后向多方人士求证。位于庄胜崇光新馆地下一层一家日式自助餐厅的经理表示,调整确有其事,但并非全馆调整,而是分楼层调整。一位正在百货内巡场的运营部工作人员则表示,目前暂未接到调整消息。北京商报记者多次尝试联系庄胜崇光,但对方表示,相关负责人无法接听电话。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庄胜崇光唯一会保留的是位于高层的美食城。

转型失败

庄胜崇光百货一度因推出消费信贷业务、返券促销、“男女分馆”等经营模式,成为北京百货业创新的领头企业。然而,2013年5月起,崇光百货启动了新馆调整计划。本次长达三年有余调整不但未能让庄胜崇光经营状态迈上新高度,反而让商场业绩急转直下,跌出北京主流百货第一梯队。截至12月底,商场新馆2-5层仍未营业,1层前往楼上的电梯早已封锁多时,一层也俨然成为杂牌的特卖场。

2013年,庄胜崇光百货压缩传统的零售区域,将新馆打造成购物中心的租赁模式。当时商场招商部门也证实,商场将把百货业态置于本馆,以联营方式运营;新馆则将出租商铺转型购物中心。

不过,2014年,庄胜崇光新馆招商工作遭遇瓶颈。据知情人士透露,与旧馆不同,新馆的部分商铺均是在筹建之初对外出售后再由商场返租运营,这增加了商场再度改造和调整的难度。本馆中Boss、Cartier、Anna Sui、Calvin Klein等知名品牌相继撤出。

转型的不力则直接反馈到了庄胜崇光的业绩报告上。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2014年,庄胜崇光百货租赁物业的收益和整体利润均为双位数增长,收入273.8万港元,利润则增长20%达到580.5万港元。

但到去年时,情况急转直下。2015年,庄胜崇光百货租赁物业的收入仍增长24%达338.3万港元,利润大跌41%至343.5万港元。庄胜百货集团表示,集团预期北京的投资物业将继续产生稳定之租金收入并存在升值潜力。

今年上半年,庄胜崇光百货依旧无法扭转颓势。庄胜百货集团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今年来自百货租赁物业之租金收入约为210.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9%。但庄胜崇光重估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4万港元,去年同期的收益则为332.4万港元。利润165.5万港元,同比大跌35%。

受庄胜崇光百货等多方面影响,庄胜崇光的母公司庄胜百货集团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也遭遇双位数暴跌。庄胜集团发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今年前六个月内,集团持续经营业务之收入为1.01亿港元,主要来自精矿贸易分部的贡献,较去年同期减少44%。庄胜百货集团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收入约为233.8万港元,集团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的综合亏损约为188.7万港元,同比大跌91%。

 

心不在焉

国内零售业萧条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百货从业企业来说,总用行业不景气当做借口也有推脱之嫌。不难发现,在环境低迷之时,仍有不少国内或国外的零售品牌能突出重围获得销售、净利双增长。

对于庄胜崇光来讲,如今的颓势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转型时间晚、定位尴尬、产权分散、执行不力等因素,都严重影响百货的发展。

庄胜崇光百货兴衰与商业预付卡的起落不无关系。在辉煌时期,庄胜崇光百货外倒卖商通卡、商联通卡等各类商业预付卡的黄牛不断。部分发卡方的总部就落户在庄胜崇光百货写字楼区域。而在相关政策的影响下,曾经作为礼品卡、福利卡的商业预付卡活跃度锐减,这也让依靠“卡消费”支撑的百货店业绩受到影响。

而在北商研究院特邀专家、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表示看来,庄胜崇光早期曾风光一时,但彼时母公司庄胜百货集团的商业资金并未支持百货业的发展,而是被用作支撑其他领域,没有充足的投入,也无法支持百货更好的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庄胜百货集团共有五个业务经营板块,分别是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从事出租及销售物业;制造及销售建筑材料分部,从事制造及销售矿渣粉;证券投资分部,从事上市证券投资;精矿贸易分部,从事精矿贸易及煤炭开采分部,从事煤矿特许权之勘探及开发以及销售煤炭。物业管理及代理服务分部已于今年上半年终止经营。

而在这五个板块中,精矿贸易无疑已成为绝对主力业务。今年前六个月内,精矿贸易收益为4840.5万港元,占总收益的近5成,物业投资仅占总收益的24%。而在2014年时,精矿销售和建筑材料销售也超过物业的收入。

提升价值

零售业低迷环境的影响和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提升的重压下,调整、闭店、重组甚至已不再让人感到惊讶。

去年至今,老牌百货多数折戟,收入、利润大跌的报道不绝入耳。不少百货表示,转型多年,但难见成效。

中购联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表示,庄胜崇光百货新馆转型停滞,最大的问题是产权分散,散售物业做购物中心有很大的难度,因为每个产权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很难达成统一的目标和方向。国内很多散售的物业都会采取售后返租,可以把所有销售的商户整合起来,做统一招商和调整整合,但是因为产权人目标和商场的回报目标有可能不一样,所以难度加大。

除了集团发展重心不在庄胜崇光等物业方面,赖阳认为,庄胜崇光的萎靡与商场未及时作调整有直接关系。百货业整体走向衰亡时,庄胜崇光仍在坚持传统百货经营模式,扩建后规模虽然变大了,但给顾客提供的价值反而减少,内在价值被稀释,客流没有因为扩大规模而变大,导致恶性循环。“百货业在萎缩,庄胜崇光增加规模后没有进行战略转型,仍维持传统百货模式运行,业绩不佳,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也大不如前。资金周转有困难,合作伙伴入驻传统百货,业绩面临很大压力。”赖阳表示,除华堂、百盛和庄胜崇光外,其他仍坚持传统经营模式的百货也将越来越差。

赖阳认为,对于传统百货业,只有转型才能出现转机。但转型并不是单纯的从百货业态转型为购物中心,而是应该从中跳出,改为生活方式中心或休闲娱乐体验中心。传统百货业向新奇好玩的体验、族群社交场所、家庭生活体验转型,从内在价值进行提升,才能继续存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北京商报】庄胜崇光遭多名牌集体抛弃

传统百货业只有向新奇好玩的体验、族群社交场所、家庭生活体验转型,才能继续存活。

不复当年勇的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年底将进行大规模楼层调整。不过,一层几个化妆品品牌专柜店员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与其他百货向高端定位或向体验业态转型不同的,多家知名品牌或将在调整中撤出庄胜崇光百货。曾因新馆转型丧失大量人气的庄胜崇光将再次遭受沉重打击。业内人士认为,庄胜崇光的转型方式仍在稀释品牌价值,传统百货业只有向新奇好玩的体验、族群社交场所、家庭生活体验转型,才能继续存活。

曾经屡次刷新北京单体百货销售纪录的庄胜崇光百货早已不再是品牌的福地。北京商报记者在12月9日傍晚走访庄胜崇光本馆时被多家来自法国、日本的化妆品品牌专柜店员告知,年底庄胜崇光将进行大规模调整。调整后的庄胜崇光百货或将流失仅存的高端化妆品品牌。

另一家法国知名高端化妆品专柜店员则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该品牌大量口红、粉底、指甲油等产品的色号早已不全,不少都处于断货状态。“年底或明年看商场调整后的状态,很可能不开了。”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该专柜旁的一家日本高端护肤品牌专柜内试用品则大多都变质出现异味,导购不知去向。据附近专柜店员介绍,该导购离柜吃晚饭。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商场一层、二层等楼层的Kanebo(嘉娜宝)、GUDAO(古道)等部分品牌已撤离商场,专柜内货品已清空,仅留品牌招牌在柜台上。而在位于四层的女装区,收银柜台也空无一人,未见收银员踪影。

曾作为北京百货促销标杆品牌的庄胜崇光早已停止举办大规模促销活动,这也导致了庄胜经营情况的进一步恶化。“近两年来庄胜崇光的购物的消费者越来越少,商场也降低了促销频率和力度,由此一来,庄胜崇光再难形成聚客效应,导致恶性循环。”上述化妆品专柜店员介绍到。

在庄胜崇光的官网似乎也印证了上述店员的说法。北京商报浏览后发现,庄胜崇光官网首页最显著位置还显示着8月26日-10月27日的秋装促销活动,全馆服装服饰类产品5折起,持会员卡享受折上再9折优惠。而在官网“新品上市”页面,还显示着2012年上市的产品列表。

北京商报记者随后向多方人士求证。位于庄胜崇光新馆地下一层一家日式自助餐厅的经理表示,调整确有其事,但并非全馆调整,而是分楼层调整。一位正在百货内巡场的运营部工作人员则表示,目前暂未接到调整消息。北京商报记者多次尝试联系庄胜崇光,但对方表示,相关负责人无法接听电话。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庄胜崇光唯一会保留的是位于高层的美食城。

转型失败

庄胜崇光百货一度因推出消费信贷业务、返券促销、“男女分馆”等经营模式,成为北京百货业创新的领头企业。然而,2013年5月起,崇光百货启动了新馆调整计划。本次长达三年有余调整不但未能让庄胜崇光经营状态迈上新高度,反而让商场业绩急转直下,跌出北京主流百货第一梯队。截至12月底,商场新馆2-5层仍未营业,1层前往楼上的电梯早已封锁多时,一层也俨然成为杂牌的特卖场。

2013年,庄胜崇光百货压缩传统的零售区域,将新馆打造成购物中心的租赁模式。当时商场招商部门也证实,商场将把百货业态置于本馆,以联营方式运营;新馆则将出租商铺转型购物中心。

不过,2014年,庄胜崇光新馆招商工作遭遇瓶颈。据知情人士透露,与旧馆不同,新馆的部分商铺均是在筹建之初对外出售后再由商场返租运营,这增加了商场再度改造和调整的难度。本馆中Boss、Cartier、Anna Sui、Calvin Klein等知名品牌相继撤出。

转型的不力则直接反馈到了庄胜崇光的业绩报告上。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2014年,庄胜崇光百货租赁物业的收益和整体利润均为双位数增长,收入273.8万港元,利润则增长20%达到580.5万港元。

但到去年时,情况急转直下。2015年,庄胜崇光百货租赁物业的收入仍增长24%达338.3万港元,利润大跌41%至343.5万港元。庄胜百货集团表示,集团预期北京的投资物业将继续产生稳定之租金收入并存在升值潜力。

今年上半年,庄胜崇光百货依旧无法扭转颓势。庄胜百货集团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今年来自百货租赁物业之租金收入约为210.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9%。但庄胜崇光重估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4万港元,去年同期的收益则为332.4万港元。利润165.5万港元,同比大跌35%。

受庄胜崇光百货等多方面影响,庄胜崇光的母公司庄胜百货集团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也遭遇双位数暴跌。庄胜集团发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今年前六个月内,集团持续经营业务之收入为1.01亿港元,主要来自精矿贸易分部的贡献,较去年同期减少44%。庄胜百货集团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收入约为233.8万港元,集团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的综合亏损约为188.7万港元,同比大跌91%。

 

心不在焉

国内零售业萧条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百货从业企业来说,总用行业不景气当做借口也有推脱之嫌。不难发现,在环境低迷之时,仍有不少国内或国外的零售品牌能突出重围获得销售、净利双增长。

对于庄胜崇光来讲,如今的颓势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转型时间晚、定位尴尬、产权分散、执行不力等因素,都严重影响百货的发展。

庄胜崇光百货兴衰与商业预付卡的起落不无关系。在辉煌时期,庄胜崇光百货外倒卖商通卡、商联通卡等各类商业预付卡的黄牛不断。部分发卡方的总部就落户在庄胜崇光百货写字楼区域。而在相关政策的影响下,曾经作为礼品卡、福利卡的商业预付卡活跃度锐减,这也让依靠“卡消费”支撑的百货店业绩受到影响。

而在北商研究院特邀专家、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表示看来,庄胜崇光早期曾风光一时,但彼时母公司庄胜百货集团的商业资金并未支持百货业的发展,而是被用作支撑其他领域,没有充足的投入,也无法支持百货更好的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庄胜百货集团共有五个业务经营板块,分别是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从事出租及销售物业;制造及销售建筑材料分部,从事制造及销售矿渣粉;证券投资分部,从事上市证券投资;精矿贸易分部,从事精矿贸易及煤炭开采分部,从事煤矿特许权之勘探及开发以及销售煤炭。物业管理及代理服务分部已于今年上半年终止经营。

而在这五个板块中,精矿贸易无疑已成为绝对主力业务。今年前六个月内,精矿贸易收益为4840.5万港元,占总收益的近5成,物业投资仅占总收益的24%。而在2014年时,精矿销售和建筑材料销售也超过物业的收入。

提升价值

零售业低迷环境的影响和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提升的重压下,调整、闭店、重组甚至已不再让人感到惊讶。

去年至今,老牌百货多数折戟,收入、利润大跌的报道不绝入耳。不少百货表示,转型多年,但难见成效。

中购联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表示,庄胜崇光百货新馆转型停滞,最大的问题是产权分散,散售物业做购物中心有很大的难度,因为每个产权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很难达成统一的目标和方向。国内很多散售的物业都会采取售后返租,可以把所有销售的商户整合起来,做统一招商和调整整合,但是因为产权人目标和商场的回报目标有可能不一样,所以难度加大。

除了集团发展重心不在庄胜崇光等物业方面,赖阳认为,庄胜崇光的萎靡与商场未及时作调整有直接关系。百货业整体走向衰亡时,庄胜崇光仍在坚持传统百货经营模式,扩建后规模虽然变大了,但给顾客提供的价值反而减少,内在价值被稀释,客流没有因为扩大规模而变大,导致恶性循环。“百货业在萎缩,庄胜崇光增加规模后没有进行战略转型,仍维持传统百货模式运行,业绩不佳,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也大不如前。资金周转有困难,合作伙伴入驻传统百货,业绩面临很大压力。”赖阳表示,除华堂、百盛和庄胜崇光外,其他仍坚持传统经营模式的百货也将越来越差。

赖阳认为,对于传统百货业,只有转型才能出现转机。但转型并不是单纯的从百货业态转型为购物中心,而是应该从中跳出,改为生活方式中心或休闲娱乐体验中心。传统百货业向新奇好玩的体验、族群社交场所、家庭生活体验转型,从内在价值进行提升,才能继续存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