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中金公司报告预计,国企混改不仅将成为短期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有望成为2017年市场重要的投资主题。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央企和国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推进节奏上,2014年四季度至2015年三季度是混改落地的高峰时段,此后推进进度有所延缓,2016年三季度以来混改再度提速。
在央企层面,主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的商业类央企混改推进相对较快,建筑行业、资产规模较大的一些央企积极尝试在集团子公司层面混改,包括与民营资本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分拆业务上市等。计算机、电子、商贸零售等行业则更多尝试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业务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过去三年,六家可能进入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的央企(联通集团、东航集团、中国核建、南方电网、中国船舶、哈电集团)在混改上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东方航空先后引入达美航空和携程作为战略投资者,南方电网在深圳前海成立混合所有制供电公司,中国联通与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协议等。
在地方国企层面,目前共有18个省市已经出台地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指导文件,大多数省份均提出了提高省属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比例的目标。报告指出,整体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和国有企业投资非公有企业是地方混改的主要手段。
据中金公司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底至今,A股市场共有101家上市公司公布混改方案或已经实施混改,其中央企占比高达31%,来自广东、上海、山东、北京、安徽等省市的地方国企占比分别为12%、11%、7%、6%、5%。
行业层面,食品饮料、建筑装饰、基础化工、商贸零售、传媒互联网等充分竞争行业实施混改的上市公司数较多。对于混改的形式,报告认为主要包括:推动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支持具备条件的上市企业引入合格战略投资者、研究提出公有制经济之间股权多元化改革方案、开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企业员工持股试点。
对后续的国企改革,中金公司报告建议从以下四条主线关注混改国企:第一批混改试点央企旗下上市平台;质地较好且具有混改预期的地方国企;具有资产注入或壳资源重组可能,经营绩效相对较弱的国企;计划实施员工持股的国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