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熊培云:我写乡村的时候 不仅看到沉沦也看到光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熊培云:我写乡村的时候 不仅看到沉沦也看到光明

乡愁是对过去的已经发生事实的美化,大家觉得很真实,但是这种赋予美的过程是有虚构成分的。你想起故乡的一场雨,会略忽略了地上的泥泞,只取其中一点就开始虚构。

熊培云将自己称为“故乡的囚徒”,这个比喻象征着他对于故乡既回不去、也出不来的窘境。他出生于农村,在父母的殷切期盼中终于考上了大学、洗去了脚上的泥巴,但城市户口的身份也让失去了原本属于他的土地。当他返回家乡,看到风吹稻浪、树影婆娑的景象,不禁发出感慨,“有故乡而无自己的土地,世界上没有比这更荒诞的事情了。”

故乡的一切也都在猝不及防地发生着变化,“家里的老房子因移民建镇被拆得一干二净,河流和道路一样都被荒草淹没”,甚至村庄附近长了一两百年的古树被人砍去卖钱了,只留下一个大坑。有一次他有事回乡时,只待了十几分钟,就匆忙离去了,失去故土以及失去故土的见证,让他既惆怅,又羞耻,甚至厌恶。 

“故乡不在了,何处又是故乡?”熊培云陷入持久的自我挣扎中。直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胡适主编的《独立评论》上,他看到了1932年农学家董时进发表的《乡居杂记》,其中的一段话让他重燃归乡热情,“我素来认为要知道乡村的秘密,和农民的隐情,惟有到乡下去居住,并且最好是到自己的本乡本土去居住。依着表格到乡下去从事调查,只能得到正式的答案。正式的答案,多半不是真确的答案。”

为了寻找不正式然而真确的答案,2008年熊培云重新住回老家,在故乡居住并且采访故人,又将采访和见闻付诸文字,于是有了《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一书。而在完成这本书之后,熊培云越来越意识到,对于故乡的思念和过去的留恋正让故乡成为一个双重枷锁,既不能让他真正地走向世界其他地方,也不会在原地等他归来,为了能重获自由,他将与故乡有千丝万缕关系的照片与文字合成一本《追故乡的人》,这对于来说,更像是对故乡的一次了断。 

故乡稻田 熊培云摄影

为何要将图片与照片混合在一起,难道只有文字已经不足以表现乡愁了吗?熊培云说,这是为了拼凑出一个更接近真实的真实,他并不认为苏珊·桑塔格“摄影师彻头彻底的撒谎术,掩盖多余揭露”的说法是公平的,照片和文字一样是对于现实的“断章取义”,可以提供部分的真实就已经足够,况且照片还可以为思考提供时间感和现场感,可以视为文字的契机和引伸,能与文字互相阐释、互相补充,形成一种互文关系。

熊培云的镜头贴近乡村的大地,对准一个个物件,水井、池塘、电线杆、风车、磨盘,它们的变与不变,都与童年回忆、世事沉浮牵连上关系;不仅仅如此,他还记录了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从法国的蓬皮杜中心、拉斐尔铁塔到纽约街边的黑人,熊培云将故乡的概念拓展,让故乡从过去固定的某个地点伸展至城市、自然、外国甚至文字之中;而相应的,乡愁也不再是回绕地理的回忆,甚至可以是一种对于未来的期待。

“梦想和nostalgia(乡愁)有同构的成分,它们都是带有虚构成分的,然而并不虚妄,因为人内心总有个东西,不能浑浑噩噩地活着。“以此,熊培云要做的,正是将自己从故乡的囚徒困境中解脱,不要再做那个回不去也走不出的人,而将天涯和故乡看做同样重要,“活在故乡,你可能只是一个盆栽。为此,你必须经历一次次换盆,直到真正找到能够容纳你浩瀚生命的土地,属于你并能够见证你勇敢的战场。”这是他对于回不去的故乡,放不下的乡愁的纾解方法,也是这样他才能和他热爱的“故乡”做个了断。

 

《追故乡的人》
熊培云著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

对话

界面文化:你在这本书的后记里说写作这本书的缘起是因为拍摄了很多家乡和世界各地的照片,但是写作并不是因为照片而起的,你希望照片和文字之间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

熊培云:一方面是因为我在老家、在中国各地世界各地拍了很多照片,另一方面也有关于故乡的想法,想以图片为线索来写故乡的感受。以前长篇大论写得太多了,现在想更轻盈一点,因为轻盈对情感、思考的留白更多。照片可以帮助我回想当时的感想,但我的文字中也一些故事的“核”,不是简单介绍照片怎么拍的。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里将马拉美的一句话翻转,她说,“如果以前世界的一切终结于文字,那么现在的世界一切终结于照片,”说的是现在摄影技术代替了文字书写,对于人们的表达、存储信息、思考思维都有影响。而我既想用图片表达,也想用文字表述,这两者之间并不是替代的关系——照片的呈现更多是一个引子,我那张母鸡和小鸡的照片不见得多好,但能串起我的童年的记忆,但只有照片是不够的,照片本身不会替我完成思维,更多还是要文字来解,照片只能是契机、延伸。我希望图片和文字有很好的互文关系,互相诠释,互相表达。

界面文化:你觉得自己的乡村书写和社会评论的关系如何?

熊培云:本身就是一个补充的关系,我原来的评论也包括乡村书写,而这本书还不只是乡村,更多是故乡的概念,在书里我将故乡的概念拓展。通常讲故乡是地理的老家,当然古人也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说法,这意味着,故乡是安放心灵的地方。故乡可以是土生土长的乡村,也可能是正在生活的城市,也可能是向往的异国他乡,或者是大自然之中,或者是语言文字王国。我想拓展故乡的概念,也是要完成内心的某种艰难,我原来说过我是“故乡的囚徒”,离开故乡,又想念故乡,回不去也出不来,那么内心怎么获得解脱?我希望天涯与故乡是平等的,在天涯能爱天涯,在故乡也能爱故乡,故乡和天涯不是互相抛却的,每个人都尽可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界面文化:通过这样把唯一意义上的故乡概念拓展了,故乡也就不再存在了吧。

熊培云:不是不存在,而是更多了,这也是丰富性的过程,故乡不只有原来的那片土地,像余英时离开中国有这样的说法,“我到哪里,哪就是中国”,也是对于故土的拓展。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外面的艺人们  熊培云摄影

界面文化:故乡拓展了,乡愁也拓展了吗?

熊培云:当然故乡本身变了,乡愁也变了。在地理之外,还有时间上,不仅有过去土地的,还是对未来时间某个家园的。这里的乡愁就不只是对过去,而是对于将来的思念和期许。比方说托马斯·莫尔写了《乌托邦》,讲的是一个想象中的世界,在未来它确实实现了部分,这样的乡愁存在于未来的时间线里,所以他的期许也是一种乡愁。 

界面文化:那么你对于未来的乡愁是什么?

熊培云:我希望有很好的国家,政治经济正常、人类有尊严、社会公正、有才华的人得到施展,人们赞美美,传播美,生活在美的概念中。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对于社会本身的期许,就像你期许你的房子产权得到保护,有很好的宅院,房子周围有青山绿水一样。梦想和乡愁nostalgia其实是可以同构的。我们讲乡愁关于过去,也是很理想化的,是对过去世界的断章取义,如普鲁斯特说,“所谓的天堂就是存在于过去的时光里”。乡愁是对过去的已经发生事实的美化,大家觉得很真实,但是这种赋予美的过程是有虚构成分的。你想起故乡的一场雨,会略忽略了地上的泥泞,只取其中一点就开始虚构。

界面文化:这种对于事实的虚构是虚妄的、不值得信任的吗?

熊培云:不能说是虚妄的。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本身就要不断地赋予意义并且定义美,就像我们平时的写作和拍照片就是对于现实的断章取义,对于过去,美化过去,对于未来,寄托情思,这是断章取义却是合理的,因为人们内心里总要有个东西、不浑浑噩噩地才能生活。

界面文化:近年来有许多“返乡体”,你有关注到吗,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熊培云:我关注的不多,2010年我花了大量时间写《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再看这些返乡体,实话说很多我都谈到,很多他们还不如我谈的好。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他们缺少一些维度,比方说谈村庄衰败,却没有看到村庄的新生,我们这个国家也不是一败涂地的,还是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还是有很多人都在劳动、生活,不可能说整个中国农村就完全衰败了。我不是否定乡村的衰败,衰败是存在的,但是要看到是什么原因,一方面是大量农民进入城市里,造成人口的流失,另一方面是城镇化本身过程带来的结果。但是,乡村衰败这个命题还和观察者本身的视角有关,有一个情况是,这些观察者们可能长期在城市里,在城乡对比中觉得乡村衰败。还有一种情况是,观察者来自乡村,再回到农村,发现原来熟悉的道路不在了,那条乡间的泥泞的小路不在了,一条水泥硬化路取而代之,就觉得农村衰败了,但这个更多是个人情感上体会到的,未必是客观事实。我在写乡村的时候,不仅看到黑暗、沉沦也会看到光明,这也是出于对现在农村建设者的尊重,他们也在做事情,而不是就让沉沦下去。

所以说写作的时候,应该同时观察到很多东西,而不是带着沦陷的观点来搜集沦陷的证据,知识分子写东西有个问题,就是观念先行、主题先行、确定主题、抓个素材,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也是人之常情,人是意义动物,有自我强化的倾向。但作为一个理性的知识分子,不仅应该做时代的旁观者,还要做自己的旁观者,随时自我提点,防止自己跌入观念先行的陷阱,警惕自己的这种封闭性。

并且,我觉得现在返乡书写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应该有更多的人来写,而不是只有几篇,这样乡村的标本更多,面貌更完整。我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的结尾也写道农村衰败以外的成长,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城里的人才、资金返回乡村,乡村一定会建设起来,经济会有一个“回摆”。现在城乡之间的差距是资源集中型的社会导致的,城市越大、越扩张,就像原来讲的大树底下不长草,城市的周边都很荒芜落寞。

乡村和中国的关系其实不能用缩影来讲,讲缩影好像是一个全息的图像,但它不是的,有各种各样的乡村,当然《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本身有一个大的图景——中国在背后,但只是说有关联,它是在这个体系里运行的,有很多因果关系,国家出台一个政策,会造成这个地方的贫穷落后或遭遇灾荒等等。

村里唯一一口水井 熊培云摄影

界面文化:你认为经济上的回摆一定会发生?

熊培云:回摆会发生,前提是政策上有支持。比如说农村的宅基地可以放开,城里人可以去乡下买房子,这个盖房子的意义非常重大,一方面能把资金带回乡村,另一方面带动乡村消费,可能就像古老告老还乡的人一样,做乡绅,搞建设,出主意,支持当地政府。而且很多人到乡下买房子也会让农村土地升值,这对农民是有利的。所以说只要国家在政策上更多的返乡创业生活的支持,中国农村会有非常大的增长,对中国经济也有帮助。但所谓的土地确权,土地私有化的问题现在都还没有开始做。

界面文化:你自己的思想国微信号上也有很多关于乡村、故乡之类的内容吧,而且评论还挺多的,你看重粉丝的反应吗?

熊培云:思想国这个名字坚持了许多年,从博客到公号,现在每天都在更新,关注的面比较广,就像一个大学campus(校区),政治、经济、文化、诗歌内容都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没有太在意粉丝多少这个事情。我昨天看到一个文章,讲咪蒙团队起标题,是怎么从100个里挑出来1个标题的,要是我对这样的生活就会很厌倦,我会起有审美价值的标题,而不是标题党骇人听闻的。咪蒙本身是“杀伐型”,说一个观点,不同意就去死吧。我不需要这种宣泄,我对文字很虔诚,我自己知道,我不可能用文字泄愤,也不会用文字报仇。

界面文化:你也经常提起诗歌,那么诗歌在你生活中占据什么位置?

熊培云:诗歌不是占据意义上的,我早上起来吃早餐,可能冒出一个句子,我觉得这个句子很诗意,是诗中核心的一句话,那么添枝加叶就完成这首诗了,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从表达的角度来说,我们常说,所用的语言是有含混性的,很多观点只能在含混的表达出来,比如说,“我现在一无所有了”,这句话非常含混,我们不能用数学的精确表达说,“我的生活从1到0了”。用评论写东西通常是就事论事,从事实到意义,未必能如诗歌表达内心、内在含混的状态——诗歌可以从意义到意义,所以说写东西需要情感的留白。就像作家鹿桥在《未央歌》里回忆西南联大老师和大学的生活说,是“诗歌+论文”,我觉得这是很美好的生活,我的诗歌里有评论,论文里也有诗意的东西,也是“诗歌+论文”。论文不是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就是评论。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熊培云:我写乡村的时候 不仅看到沉沦也看到光明

乡愁是对过去的已经发生事实的美化,大家觉得很真实,但是这种赋予美的过程是有虚构成分的。你想起故乡的一场雨,会略忽略了地上的泥泞,只取其中一点就开始虚构。

熊培云将自己称为“故乡的囚徒”,这个比喻象征着他对于故乡既回不去、也出不来的窘境。他出生于农村,在父母的殷切期盼中终于考上了大学、洗去了脚上的泥巴,但城市户口的身份也让失去了原本属于他的土地。当他返回家乡,看到风吹稻浪、树影婆娑的景象,不禁发出感慨,“有故乡而无自己的土地,世界上没有比这更荒诞的事情了。”

故乡的一切也都在猝不及防地发生着变化,“家里的老房子因移民建镇被拆得一干二净,河流和道路一样都被荒草淹没”,甚至村庄附近长了一两百年的古树被人砍去卖钱了,只留下一个大坑。有一次他有事回乡时,只待了十几分钟,就匆忙离去了,失去故土以及失去故土的见证,让他既惆怅,又羞耻,甚至厌恶。 

“故乡不在了,何处又是故乡?”熊培云陷入持久的自我挣扎中。直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胡适主编的《独立评论》上,他看到了1932年农学家董时进发表的《乡居杂记》,其中的一段话让他重燃归乡热情,“我素来认为要知道乡村的秘密,和农民的隐情,惟有到乡下去居住,并且最好是到自己的本乡本土去居住。依着表格到乡下去从事调查,只能得到正式的答案。正式的答案,多半不是真确的答案。”

为了寻找不正式然而真确的答案,2008年熊培云重新住回老家,在故乡居住并且采访故人,又将采访和见闻付诸文字,于是有了《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一书。而在完成这本书之后,熊培云越来越意识到,对于故乡的思念和过去的留恋正让故乡成为一个双重枷锁,既不能让他真正地走向世界其他地方,也不会在原地等他归来,为了能重获自由,他将与故乡有千丝万缕关系的照片与文字合成一本《追故乡的人》,这对于来说,更像是对故乡的一次了断。 

故乡稻田 熊培云摄影

为何要将图片与照片混合在一起,难道只有文字已经不足以表现乡愁了吗?熊培云说,这是为了拼凑出一个更接近真实的真实,他并不认为苏珊·桑塔格“摄影师彻头彻底的撒谎术,掩盖多余揭露”的说法是公平的,照片和文字一样是对于现实的“断章取义”,可以提供部分的真实就已经足够,况且照片还可以为思考提供时间感和现场感,可以视为文字的契机和引伸,能与文字互相阐释、互相补充,形成一种互文关系。

熊培云的镜头贴近乡村的大地,对准一个个物件,水井、池塘、电线杆、风车、磨盘,它们的变与不变,都与童年回忆、世事沉浮牵连上关系;不仅仅如此,他还记录了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从法国的蓬皮杜中心、拉斐尔铁塔到纽约街边的黑人,熊培云将故乡的概念拓展,让故乡从过去固定的某个地点伸展至城市、自然、外国甚至文字之中;而相应的,乡愁也不再是回绕地理的回忆,甚至可以是一种对于未来的期待。

“梦想和nostalgia(乡愁)有同构的成分,它们都是带有虚构成分的,然而并不虚妄,因为人内心总有个东西,不能浑浑噩噩地活着。“以此,熊培云要做的,正是将自己从故乡的囚徒困境中解脱,不要再做那个回不去也走不出的人,而将天涯和故乡看做同样重要,“活在故乡,你可能只是一个盆栽。为此,你必须经历一次次换盆,直到真正找到能够容纳你浩瀚生命的土地,属于你并能够见证你勇敢的战场。”这是他对于回不去的故乡,放不下的乡愁的纾解方法,也是这样他才能和他热爱的“故乡”做个了断。

 

《追故乡的人》
熊培云著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

对话

界面文化:你在这本书的后记里说写作这本书的缘起是因为拍摄了很多家乡和世界各地的照片,但是写作并不是因为照片而起的,你希望照片和文字之间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

熊培云:一方面是因为我在老家、在中国各地世界各地拍了很多照片,另一方面也有关于故乡的想法,想以图片为线索来写故乡的感受。以前长篇大论写得太多了,现在想更轻盈一点,因为轻盈对情感、思考的留白更多。照片可以帮助我回想当时的感想,但我的文字中也一些故事的“核”,不是简单介绍照片怎么拍的。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里将马拉美的一句话翻转,她说,“如果以前世界的一切终结于文字,那么现在的世界一切终结于照片,”说的是现在摄影技术代替了文字书写,对于人们的表达、存储信息、思考思维都有影响。而我既想用图片表达,也想用文字表述,这两者之间并不是替代的关系——照片的呈现更多是一个引子,我那张母鸡和小鸡的照片不见得多好,但能串起我的童年的记忆,但只有照片是不够的,照片本身不会替我完成思维,更多还是要文字来解,照片只能是契机、延伸。我希望图片和文字有很好的互文关系,互相诠释,互相表达。

界面文化:你觉得自己的乡村书写和社会评论的关系如何?

熊培云:本身就是一个补充的关系,我原来的评论也包括乡村书写,而这本书还不只是乡村,更多是故乡的概念,在书里我将故乡的概念拓展。通常讲故乡是地理的老家,当然古人也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说法,这意味着,故乡是安放心灵的地方。故乡可以是土生土长的乡村,也可能是正在生活的城市,也可能是向往的异国他乡,或者是大自然之中,或者是语言文字王国。我想拓展故乡的概念,也是要完成内心的某种艰难,我原来说过我是“故乡的囚徒”,离开故乡,又想念故乡,回不去也出不来,那么内心怎么获得解脱?我希望天涯与故乡是平等的,在天涯能爱天涯,在故乡也能爱故乡,故乡和天涯不是互相抛却的,每个人都尽可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界面文化:通过这样把唯一意义上的故乡概念拓展了,故乡也就不再存在了吧。

熊培云:不是不存在,而是更多了,这也是丰富性的过程,故乡不只有原来的那片土地,像余英时离开中国有这样的说法,“我到哪里,哪就是中国”,也是对于故土的拓展。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外面的艺人们  熊培云摄影

界面文化:故乡拓展了,乡愁也拓展了吗?

熊培云:当然故乡本身变了,乡愁也变了。在地理之外,还有时间上,不仅有过去土地的,还是对未来时间某个家园的。这里的乡愁就不只是对过去,而是对于将来的思念和期许。比方说托马斯·莫尔写了《乌托邦》,讲的是一个想象中的世界,在未来它确实实现了部分,这样的乡愁存在于未来的时间线里,所以他的期许也是一种乡愁。 

界面文化:那么你对于未来的乡愁是什么?

熊培云:我希望有很好的国家,政治经济正常、人类有尊严、社会公正、有才华的人得到施展,人们赞美美,传播美,生活在美的概念中。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对于社会本身的期许,就像你期许你的房子产权得到保护,有很好的宅院,房子周围有青山绿水一样。梦想和乡愁nostalgia其实是可以同构的。我们讲乡愁关于过去,也是很理想化的,是对过去世界的断章取义,如普鲁斯特说,“所谓的天堂就是存在于过去的时光里”。乡愁是对过去的已经发生事实的美化,大家觉得很真实,但是这种赋予美的过程是有虚构成分的。你想起故乡的一场雨,会略忽略了地上的泥泞,只取其中一点就开始虚构。

界面文化:这种对于事实的虚构是虚妄的、不值得信任的吗?

熊培云:不能说是虚妄的。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本身就要不断地赋予意义并且定义美,就像我们平时的写作和拍照片就是对于现实的断章取义,对于过去,美化过去,对于未来,寄托情思,这是断章取义却是合理的,因为人们内心里总要有个东西、不浑浑噩噩地才能生活。

界面文化:近年来有许多“返乡体”,你有关注到吗,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熊培云:我关注的不多,2010年我花了大量时间写《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再看这些返乡体,实话说很多我都谈到,很多他们还不如我谈的好。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他们缺少一些维度,比方说谈村庄衰败,却没有看到村庄的新生,我们这个国家也不是一败涂地的,还是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还是有很多人都在劳动、生活,不可能说整个中国农村就完全衰败了。我不是否定乡村的衰败,衰败是存在的,但是要看到是什么原因,一方面是大量农民进入城市里,造成人口的流失,另一方面是城镇化本身过程带来的结果。但是,乡村衰败这个命题还和观察者本身的视角有关,有一个情况是,这些观察者们可能长期在城市里,在城乡对比中觉得乡村衰败。还有一种情况是,观察者来自乡村,再回到农村,发现原来熟悉的道路不在了,那条乡间的泥泞的小路不在了,一条水泥硬化路取而代之,就觉得农村衰败了,但这个更多是个人情感上体会到的,未必是客观事实。我在写乡村的时候,不仅看到黑暗、沉沦也会看到光明,这也是出于对现在农村建设者的尊重,他们也在做事情,而不是就让沉沦下去。

所以说写作的时候,应该同时观察到很多东西,而不是带着沦陷的观点来搜集沦陷的证据,知识分子写东西有个问题,就是观念先行、主题先行、确定主题、抓个素材,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也是人之常情,人是意义动物,有自我强化的倾向。但作为一个理性的知识分子,不仅应该做时代的旁观者,还要做自己的旁观者,随时自我提点,防止自己跌入观念先行的陷阱,警惕自己的这种封闭性。

并且,我觉得现在返乡书写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应该有更多的人来写,而不是只有几篇,这样乡村的标本更多,面貌更完整。我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的结尾也写道农村衰败以外的成长,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城里的人才、资金返回乡村,乡村一定会建设起来,经济会有一个“回摆”。现在城乡之间的差距是资源集中型的社会导致的,城市越大、越扩张,就像原来讲的大树底下不长草,城市的周边都很荒芜落寞。

乡村和中国的关系其实不能用缩影来讲,讲缩影好像是一个全息的图像,但它不是的,有各种各样的乡村,当然《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本身有一个大的图景——中国在背后,但只是说有关联,它是在这个体系里运行的,有很多因果关系,国家出台一个政策,会造成这个地方的贫穷落后或遭遇灾荒等等。

村里唯一一口水井 熊培云摄影

界面文化:你认为经济上的回摆一定会发生?

熊培云:回摆会发生,前提是政策上有支持。比如说农村的宅基地可以放开,城里人可以去乡下买房子,这个盖房子的意义非常重大,一方面能把资金带回乡村,另一方面带动乡村消费,可能就像古老告老还乡的人一样,做乡绅,搞建设,出主意,支持当地政府。而且很多人到乡下买房子也会让农村土地升值,这对农民是有利的。所以说只要国家在政策上更多的返乡创业生活的支持,中国农村会有非常大的增长,对中国经济也有帮助。但所谓的土地确权,土地私有化的问题现在都还没有开始做。

界面文化:你自己的思想国微信号上也有很多关于乡村、故乡之类的内容吧,而且评论还挺多的,你看重粉丝的反应吗?

熊培云:思想国这个名字坚持了许多年,从博客到公号,现在每天都在更新,关注的面比较广,就像一个大学campus(校区),政治、经济、文化、诗歌内容都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没有太在意粉丝多少这个事情。我昨天看到一个文章,讲咪蒙团队起标题,是怎么从100个里挑出来1个标题的,要是我对这样的生活就会很厌倦,我会起有审美价值的标题,而不是标题党骇人听闻的。咪蒙本身是“杀伐型”,说一个观点,不同意就去死吧。我不需要这种宣泄,我对文字很虔诚,我自己知道,我不可能用文字泄愤,也不会用文字报仇。

界面文化:你也经常提起诗歌,那么诗歌在你生活中占据什么位置?

熊培云:诗歌不是占据意义上的,我早上起来吃早餐,可能冒出一个句子,我觉得这个句子很诗意,是诗中核心的一句话,那么添枝加叶就完成这首诗了,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从表达的角度来说,我们常说,所用的语言是有含混性的,很多观点只能在含混的表达出来,比如说,“我现在一无所有了”,这句话非常含混,我们不能用数学的精确表达说,“我的生活从1到0了”。用评论写东西通常是就事论事,从事实到意义,未必能如诗歌表达内心、内在含混的状态——诗歌可以从意义到意义,所以说写东西需要情感的留白。就像作家鹿桥在《未央歌》里回忆西南联大老师和大学的生活说,是“诗歌+论文”,我觉得这是很美好的生活,我的诗歌里有评论,论文里也有诗意的东西,也是“诗歌+论文”。论文不是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就是评论。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