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学者黄小峰认为,兔年邮票引发的争议与动物在中国古代很早就被赋予了吉祥含义有关,也受中国艺术传统中占据主流的动物写实主义风格影响。
林子人 · 01/21 11:00
魏明毅说,她期待《静寂工人》能够对全球化和地方社会摩擦产生的结果和地方社会的回应做出解释,但与此同时,她希望这本书能启发读者思考更多。
林子人 · 01/05 10:30
借着《西川的诗歌课》上线的契机,界面文化采访了诗人西川。他说,中国人浸淫在唐诗宋词的传统里,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诗的国度,但实际又对正在进行的诗歌不屑一顾。
董子琪 · 12/20 10:30
“那些声音,在过去被一些人创作出来、演奏过,然后现在又被弹起,经由琴声,我们跟古人产生了一些联系。它并不是原来的声音,它是属于当代的,但依然有一些精神能在其中被感受到。”
林子人 · 12/01 11:00
虽然作品中总是有强烈的环保主张,但Michael Wang认为自己还称不上是一位行动主义艺术家。在他看来,行动主义艺术总是含有某一个明确的目的,但他更想做的是“阐释世界”而非“改变世界”。
林子人 · 11/17 10:30
《看不见的女性》作者卡罗琳·佩雷斯认为,“消除‘男性至上’意识形态的最佳策略,就是指出来它确实存在。”
林子人 · 11/01 11:00
无论是仙侠还是其他类型的电视剧,注重常识、常情和常理,都是得到观众认可的前提。而对那些更有抱负的影视剧创作者而言,让作品略微领先市场一步,在流行文化中记录下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潜移默化地给观众带来积极的影响,是他们的隐秘热望。
林子人 · 10/26 10:30
“通过将官员的合法性建立在民意的基础之上,明代的生祠实践实际上是在一个新的语境内提出了旧观点,并因此修正了(传统中国政治)思想。明代生祠值得研究的原因正在于它们充满了矛盾与张力。”
林子人 · 07/12 10:30
除了她新近出版的小说《莫须有》,倪湛舸还与我们聊了聊热播剧《梦华录》背后的“宋朝热”、男频穿越文的局限性和我们对“女频文等于言情文”的刻板印象。
林子人 · 06/09 11: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