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种谜之关系:萨满跳大神与东北二人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种谜之关系:萨满跳大神与东北二人转

学者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艺术秘密:二人转很可能是史前舞蹈姿势的当代“遗留物”……

风格迥异的两种活动——萨满“跳大神”和东北“二人转”——到底有什么关系?

让我们先来看看考古学家的发现。

左边的是红山文化及其相近区域的远古岩画,右边的是当代“东北大秧歌”。

红山文化,始于约距今6000千年,是华夏农业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分布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东北大秧歌就是一种“二人转”;根据老艺人的口述,二人转就是从大秧歌“劈出来的戏”,是东北大秧歌“二人转”造型的单独表演。

这是偶然吗?我们再多看几幅图画。

有没有觉得很像?这并不是偶然。

“我们非常惊奇地发现了两者的一致性。我们很难在二人转之外的戏曲、曲艺或戏剧中看到这种现代舞蹈与史前舞蹈造型姿势相一致的奇观。这种一致性表现了一个艺术的秘密:二人转很可能是史前舞蹈姿势的当代‘遗留物’。” ——杨朴 杨旸 著 《二人转与萨满研究》

学者通过对萨满与女神创世神话和“二神转”中的表达、宗教中的出神迷狂与二人转中的狂欢、萨满的戏拟与二人转中的戏谑、丑角的诞生和功能、舞蹈动作与服饰等各个方面考证了二者之间的一脉相承。限于篇幅,这里我们就只说其起源于发展历史。

“野人舞”中的“二神转”

在说萨满跳神之前。但首先,我们要提到另一个名词——“野人舞”。

“野人舞”是满语“巴拉莽式”的汉译。“巴拉”意为“不受管束的人”;“莽式”意为舞蹈。有研究指出:“‘巴拉莽式’汉译‘野人舞’,是清代牡丹江宁古塔一带的‘巴拉人’跳的舞蹈。巴拉人原是女真的一个部落,在努尔哈赤征讨北方女真各部落时,逃往牡丹江西部张广才岭山区,直到乾隆中叶下山归顺清朝,故称他们为‘野人’。现在宁安县内满族中的宁氏家族大都是巴拉人,巴拉莽式就是由他们传下来的。”

最早的“野人舞”在巴拉人内部继承,严禁向外传授,以“求情”、“云雨”和“收盘”三节表现性爱过程。它是一个仪式,表现了女神和她的配偶的神圣结合;这是萨满重演的创世神话,是某种神圣的巫术-宗教仪式。我们可以称其为“圣婚仪式”。这种圣婚仪式是以女神与其配偶的神圣结合表现其对人、万物与宇宙的创造。

之后,其经过改造,去掉了明显性交形式,成为后来的的“巴拉莽式”。

提问:不是说“二人转”嘛,怎么成了“野人舞”?

别急。“野人舞”由两个萨满以舞蹈的方式对女神神圣结合进行模仿,因而其又被称为“二神转”——这样看来,是不是与“二人转”就有相关性了?

从“二神转”到“二人转”

由于受到了统治阶层的喜爱,萨满舞蹈传承人梅崇阿十八岁时被选入清宫歌舞班,在御前侍奉并赏穿黄马褂;而“野人舞”也就走进了宫廷。

宫廷舞必须具备两方面特质,一是不能用原始形态,特别是表现性爱原始形态的舞蹈;二是要“歌舞升平”才能让贵族赏心悦目。同时,舞蹈不能凭空独创,所依据的必然是此前的传统舞蹈。于是,“野人舞”就这样被改造成了“东海莽式”舞蹈。

宫廷舞蹈有很大局限性,而在辽金时期的民间,黑龙江宁安县一带兴起了“鞑子秧歌”,这也是在“野人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如果说“野人舞”是萨满跳神的舞蹈方式,那么“东海莽式”和“鞑子秧歌”就已经把巫术-宗教转化到民间舞蹈之中了。二者互相借鉴,又吸收了汉地秧歌的诸多元素,最终形成了别具地方特色的——“东北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从群舞中分出来男女二人小规模表演,也就最终成为当代“二人转”。

作为群舞的“东北大秧歌”

“二人转”与神话世俗化

由“二神转”到娱乐形式的二人转,萨满跳神形成了一个长长二人转谱系。这个长长的二人转谱系经历了萨满神话范型的世俗化过程。在远古时代,人们是不断地使现实神话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外力迫使下的原始文化又逐渐现代化,这就导致使现实神话范型化的萨满巫术-宗教现象逐渐被现代化现象所取代。

表现创世神话范型的“二神转”被现代化的结果是出现了四种世俗状态。

第一种是国教化萨满跳神,用带有浓厚政治意识形态的东西,取代了原来的神话范型;第二种是家族化的萨满跳神,用家族祭祀代替了原始形态;第三种世俗状态是功利化的萨满跳神,用治病救人等更实际的目的取代了“二神转”的模式。

第四种建立在前三种的基础之上,即“二神转”的娱乐化,并最终形成了“二人转”现象,二人转现象使被国教化、家族化和民间功利化所削弱和压抑的萨满“二神转”造型及其神话范型得到了持续性的表现。

本文摘编自杨朴、杨旸所著《二人转与萨满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2月版);整合:李闯,图片来自网络,经授权发布。

《二人转与萨满研究》杨朴、杨旸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12月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种谜之关系:萨满跳大神与东北二人转

学者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艺术秘密:二人转很可能是史前舞蹈姿势的当代“遗留物”……

风格迥异的两种活动——萨满“跳大神”和东北“二人转”——到底有什么关系?

让我们先来看看考古学家的发现。

左边的是红山文化及其相近区域的远古岩画,右边的是当代“东北大秧歌”。

红山文化,始于约距今6000千年,是华夏农业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分布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东北大秧歌就是一种“二人转”;根据老艺人的口述,二人转就是从大秧歌“劈出来的戏”,是东北大秧歌“二人转”造型的单独表演。

这是偶然吗?我们再多看几幅图画。

有没有觉得很像?这并不是偶然。

“我们非常惊奇地发现了两者的一致性。我们很难在二人转之外的戏曲、曲艺或戏剧中看到这种现代舞蹈与史前舞蹈造型姿势相一致的奇观。这种一致性表现了一个艺术的秘密:二人转很可能是史前舞蹈姿势的当代‘遗留物’。” ——杨朴 杨旸 著 《二人转与萨满研究》

学者通过对萨满与女神创世神话和“二神转”中的表达、宗教中的出神迷狂与二人转中的狂欢、萨满的戏拟与二人转中的戏谑、丑角的诞生和功能、舞蹈动作与服饰等各个方面考证了二者之间的一脉相承。限于篇幅,这里我们就只说其起源于发展历史。

“野人舞”中的“二神转”

在说萨满跳神之前。但首先,我们要提到另一个名词——“野人舞”。

“野人舞”是满语“巴拉莽式”的汉译。“巴拉”意为“不受管束的人”;“莽式”意为舞蹈。有研究指出:“‘巴拉莽式’汉译‘野人舞’,是清代牡丹江宁古塔一带的‘巴拉人’跳的舞蹈。巴拉人原是女真的一个部落,在努尔哈赤征讨北方女真各部落时,逃往牡丹江西部张广才岭山区,直到乾隆中叶下山归顺清朝,故称他们为‘野人’。现在宁安县内满族中的宁氏家族大都是巴拉人,巴拉莽式就是由他们传下来的。”

最早的“野人舞”在巴拉人内部继承,严禁向外传授,以“求情”、“云雨”和“收盘”三节表现性爱过程。它是一个仪式,表现了女神和她的配偶的神圣结合;这是萨满重演的创世神话,是某种神圣的巫术-宗教仪式。我们可以称其为“圣婚仪式”。这种圣婚仪式是以女神与其配偶的神圣结合表现其对人、万物与宇宙的创造。

之后,其经过改造,去掉了明显性交形式,成为后来的的“巴拉莽式”。

提问:不是说“二人转”嘛,怎么成了“野人舞”?

别急。“野人舞”由两个萨满以舞蹈的方式对女神神圣结合进行模仿,因而其又被称为“二神转”——这样看来,是不是与“二人转”就有相关性了?

从“二神转”到“二人转”

由于受到了统治阶层的喜爱,萨满舞蹈传承人梅崇阿十八岁时被选入清宫歌舞班,在御前侍奉并赏穿黄马褂;而“野人舞”也就走进了宫廷。

宫廷舞必须具备两方面特质,一是不能用原始形态,特别是表现性爱原始形态的舞蹈;二是要“歌舞升平”才能让贵族赏心悦目。同时,舞蹈不能凭空独创,所依据的必然是此前的传统舞蹈。于是,“野人舞”就这样被改造成了“东海莽式”舞蹈。

宫廷舞蹈有很大局限性,而在辽金时期的民间,黑龙江宁安县一带兴起了“鞑子秧歌”,这也是在“野人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如果说“野人舞”是萨满跳神的舞蹈方式,那么“东海莽式”和“鞑子秧歌”就已经把巫术-宗教转化到民间舞蹈之中了。二者互相借鉴,又吸收了汉地秧歌的诸多元素,最终形成了别具地方特色的——“东北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从群舞中分出来男女二人小规模表演,也就最终成为当代“二人转”。

作为群舞的“东北大秧歌”

“二人转”与神话世俗化

由“二神转”到娱乐形式的二人转,萨满跳神形成了一个长长二人转谱系。这个长长的二人转谱系经历了萨满神话范型的世俗化过程。在远古时代,人们是不断地使现实神话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外力迫使下的原始文化又逐渐现代化,这就导致使现实神话范型化的萨满巫术-宗教现象逐渐被现代化现象所取代。

表现创世神话范型的“二神转”被现代化的结果是出现了四种世俗状态。

第一种是国教化萨满跳神,用带有浓厚政治意识形态的东西,取代了原来的神话范型;第二种是家族化的萨满跳神,用家族祭祀代替了原始形态;第三种世俗状态是功利化的萨满跳神,用治病救人等更实际的目的取代了“二神转”的模式。

第四种建立在前三种的基础之上,即“二神转”的娱乐化,并最终形成了“二人转”现象,二人转现象使被国教化、家族化和民间功利化所削弱和压抑的萨满“二神转”造型及其神话范型得到了持续性的表现。

本文摘编自杨朴、杨旸所著《二人转与萨满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2月版);整合:李闯,图片来自网络,经授权发布。

《二人转与萨满研究》杨朴、杨旸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12月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