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没有灵光一现的捷径,创新无非是好奇心加耐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没有灵光一现的捷径,创新无非是好奇心加耐心

创造、创新最大的阻碍是什么?阿什顿的看法是,由于创造、创新需要长时间有规律的孤独,而当下随着信息供给过载、人们注意力的分散,因而中断会让人脚步放慢,让人们花费更多时间去重新建立连接、叙述与构想,中断还会使得错误翻倍。

所评图书:

书名:《被误读的创新:关于人类探索、发现与创造的真相》

作者:(美)凯文·阿什顿

译者:玉叶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7年5月

1979年6月11日,澳大利亚珀斯皇家医院的病理学家罗宾·沃伦通过他的显微镜,观察到了一些后来被改变世界的东西。

之前的很多年里,受细菌学的教条误导,科学家深信人的胃部因为充斥着酸性,因而必然是无菌的。沃伦感到困惑的是,他明明看到胃里有一些弯曲得像羊角面包一样的细菌,但其他科学家认为那没有意义。沃伦与合作者巴里·马歇尔试图培养他们所观察到细菌,身上有这种细菌的患者90%都患有溃疡,而每个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也都带有这种细菌。

实验频繁失败,直到1982年,因为一次事故,沃伦和马歇尔的样品被遗忘了数天,最终长了出来。这种细菌后来被命名为幽门螺旋杆菌。这个发现在当时仍然引起了争议,但最终被医学界接纳,沃伦和马歇尔获得了诺贝尔奖。凭借他们的智慧成果,医学界开始掌握了如何通过利用抗生素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继而来治愈人的溃疡的方法,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在罗宾·沃伦之前,有很多人看到过幽门螺旋杆菌,唯一不同的是,只有沃伦相信了它的存在。据考证,早在1875年的医学文献中就曾提到过这种细菌,但人们即便看到也不相信其存在;而在1940年,哈佛大学研究员斯通·弗里德伯格在超过三分之一的溃疡患者体内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但被上级阻止了“这个毫无意义的研究”。

罗宾·沃伦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的故事,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呢?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实验室联合创人兼执行董事、无线射频识别网络系统先驱者、广为人知的“物联网之父”凯文·阿什顿所著的《被误读的创新:关于人类探索、发现与创造的真相》英文版出版后,被评为美国、英国最值得关注的商业图书。在这本书中,阿什顿从多个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创新、创造的奥秘,批驳了有关创新力、创造力的诸多流行而似是而非甚至完全错误的观点。

阿什顿指出,探索与发现,往往会出现“所见非所得”的现象,因为人的大脑会悄然扮演已知和未知信息的审查者,制造出“显而易见的事实”,从而让人们在从事创新工作中,对于一些非常明显的征兆、细节和问题视而不见。很多领域之所以存在初学者、年轻学者作出重大发现的现象,就是因为各领域的专家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思考训练,会不经意的形成高效率的思考模式,回避一些可能对现有信息、结论形成冲击甚至否定的事实。因此,所谓创新、创造,就是要“不忘初心”,不失童心,永远要像一个初学者那样保持浓烈的好奇心。

《被误读的创新:关于人类探索、发现与创造的真相》一书开篇驳斥了坊间盛传的诸多版本的创新神话,这些神话以浪漫化的语调写就,宣称科学、艺术等方面的伟大创造(创意)是创意天才顿悟并一气呵成的结果。书作者指出,这种神话论调完全不符实情,真实的创新过程并没有那么美好和顺利,“每个精妙的方程、每幅美妙的画作、每台卓越的机器都诞生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差错,都是失败和挫折的后代,而且每个创造者都是有缺陷的、渺小的、和其他人一样的平凡人”。书中讲述了非洲裔黑人奴隶爱德蒙解决香草授粉难题的故事,指出近代以来,创新、创造、创意都不再是极少数人(天才)的专利,并且,创新、创造、创意从来就不是神秘化、魔幻化的,只能通过艰苦努力来获得。

而从创新、创造、创意所依赖的思考方式来看,寄望于飞跃式的顿悟,不切实际,书作者强调,“发现问题,解决它,然后重复。步骤最多的胜出”。书中考证了流传甚广的阿基米德泡澡想出鉴别金花环方法的故事,指出该故事最早出现在阿基米德死后两百年后,金花环与可能掺入的其他金属的杂质花环,能够排出的液体量几乎没有差别。书作者认为,如果寄望于通过顿悟、灵光一现、“啊哈!”时刻来实现创新、创造、创意,就是为了走捷径,但这样的捷径并不存在。

创新不可避免要触及新观念对旧观念体系,以及相关的利益关系形成挑战,为此很多情况下会经历困境和磨砺。要走出困境,最重要的是抛却“创造的魔法和神话……通过研究和实践成为专家工作、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后再寻找新问题的工作、失败后仍继续尝试的工作、思考和完善的工作、创造的工作”,要通过反复、积极的尝试,为“非同寻常的说法”提供“非同寻常的证据”。除此之外,书作者还特意分析指出,当下技术日渐复杂化背景下,创造、创新往往需要一个很长的转化链条,尽管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技术的发展,服务创造、创新的工具变得更加廉价,但这里提到的转化仍需要足够的耐心。

创造、创新最大的阻碍是什么?阿什顿的看法是,由于创造、创新需要长时间有规律的孤独,而当下随着信息供给过载、人们注意力的分散,因而中断会让人脚步放慢,让人们花费更多时间去重新建立连接、叙述与构想,中断还会使得错误翻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没有灵光一现的捷径,创新无非是好奇心加耐心

创造、创新最大的阻碍是什么?阿什顿的看法是,由于创造、创新需要长时间有规律的孤独,而当下随着信息供给过载、人们注意力的分散,因而中断会让人脚步放慢,让人们花费更多时间去重新建立连接、叙述与构想,中断还会使得错误翻倍。

所评图书:

书名:《被误读的创新:关于人类探索、发现与创造的真相》

作者:(美)凯文·阿什顿

译者:玉叶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7年5月

1979年6月11日,澳大利亚珀斯皇家医院的病理学家罗宾·沃伦通过他的显微镜,观察到了一些后来被改变世界的东西。

之前的很多年里,受细菌学的教条误导,科学家深信人的胃部因为充斥着酸性,因而必然是无菌的。沃伦感到困惑的是,他明明看到胃里有一些弯曲得像羊角面包一样的细菌,但其他科学家认为那没有意义。沃伦与合作者巴里·马歇尔试图培养他们所观察到细菌,身上有这种细菌的患者90%都患有溃疡,而每个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也都带有这种细菌。

实验频繁失败,直到1982年,因为一次事故,沃伦和马歇尔的样品被遗忘了数天,最终长了出来。这种细菌后来被命名为幽门螺旋杆菌。这个发现在当时仍然引起了争议,但最终被医学界接纳,沃伦和马歇尔获得了诺贝尔奖。凭借他们的智慧成果,医学界开始掌握了如何通过利用抗生素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继而来治愈人的溃疡的方法,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在罗宾·沃伦之前,有很多人看到过幽门螺旋杆菌,唯一不同的是,只有沃伦相信了它的存在。据考证,早在1875年的医学文献中就曾提到过这种细菌,但人们即便看到也不相信其存在;而在1940年,哈佛大学研究员斯通·弗里德伯格在超过三分之一的溃疡患者体内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但被上级阻止了“这个毫无意义的研究”。

罗宾·沃伦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的故事,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呢?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实验室联合创人兼执行董事、无线射频识别网络系统先驱者、广为人知的“物联网之父”凯文·阿什顿所著的《被误读的创新:关于人类探索、发现与创造的真相》英文版出版后,被评为美国、英国最值得关注的商业图书。在这本书中,阿什顿从多个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创新、创造的奥秘,批驳了有关创新力、创造力的诸多流行而似是而非甚至完全错误的观点。

阿什顿指出,探索与发现,往往会出现“所见非所得”的现象,因为人的大脑会悄然扮演已知和未知信息的审查者,制造出“显而易见的事实”,从而让人们在从事创新工作中,对于一些非常明显的征兆、细节和问题视而不见。很多领域之所以存在初学者、年轻学者作出重大发现的现象,就是因为各领域的专家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思考训练,会不经意的形成高效率的思考模式,回避一些可能对现有信息、结论形成冲击甚至否定的事实。因此,所谓创新、创造,就是要“不忘初心”,不失童心,永远要像一个初学者那样保持浓烈的好奇心。

《被误读的创新:关于人类探索、发现与创造的真相》一书开篇驳斥了坊间盛传的诸多版本的创新神话,这些神话以浪漫化的语调写就,宣称科学、艺术等方面的伟大创造(创意)是创意天才顿悟并一气呵成的结果。书作者指出,这种神话论调完全不符实情,真实的创新过程并没有那么美好和顺利,“每个精妙的方程、每幅美妙的画作、每台卓越的机器都诞生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差错,都是失败和挫折的后代,而且每个创造者都是有缺陷的、渺小的、和其他人一样的平凡人”。书中讲述了非洲裔黑人奴隶爱德蒙解决香草授粉难题的故事,指出近代以来,创新、创造、创意都不再是极少数人(天才)的专利,并且,创新、创造、创意从来就不是神秘化、魔幻化的,只能通过艰苦努力来获得。

而从创新、创造、创意所依赖的思考方式来看,寄望于飞跃式的顿悟,不切实际,书作者强调,“发现问题,解决它,然后重复。步骤最多的胜出”。书中考证了流传甚广的阿基米德泡澡想出鉴别金花环方法的故事,指出该故事最早出现在阿基米德死后两百年后,金花环与可能掺入的其他金属的杂质花环,能够排出的液体量几乎没有差别。书作者认为,如果寄望于通过顿悟、灵光一现、“啊哈!”时刻来实现创新、创造、创意,就是为了走捷径,但这样的捷径并不存在。

创新不可避免要触及新观念对旧观念体系,以及相关的利益关系形成挑战,为此很多情况下会经历困境和磨砺。要走出困境,最重要的是抛却“创造的魔法和神话……通过研究和实践成为专家工作、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后再寻找新问题的工作、失败后仍继续尝试的工作、思考和完善的工作、创造的工作”,要通过反复、积极的尝试,为“非同寻常的说法”提供“非同寻常的证据”。除此之外,书作者还特意分析指出,当下技术日渐复杂化背景下,创造、创新往往需要一个很长的转化链条,尽管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技术的发展,服务创造、创新的工具变得更加廉价,但这里提到的转化仍需要足够的耐心。

创造、创新最大的阻碍是什么?阿什顿的看法是,由于创造、创新需要长时间有规律的孤独,而当下随着信息供给过载、人们注意力的分散,因而中断会让人脚步放慢,让人们花费更多时间去重新建立连接、叙述与构想,中断还会使得错误翻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