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共同体”这个词 对今天的人们意味着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共同体”这个词 对今天的人们意味着什么?

“共同体”一词的含义在美国的发展体现出了美国个人主义的崛起,以及美国人对制度、体系信任感的降低。

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中,如果你让某个人去描述“共同体”(community)的含义,他们很可能会给你一个包含着某个自然场所空间的答案。一个人的共同体衍生自他在世界上的位置——就是字面上讲的那种位置:他所在的学校、邻居以及小镇。

不过,进入 21 世纪以后,“共同体”这个词的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今,它会包含一些比家乡更为广阔,而同时又显得更为个性化的内容: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界定,它的意思是“某个民众群体或别的什么群体,它们被冠以某种集体性的看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共同体不单单是指某个人去消极适应的东西;它也是这个人透过不断的自我探索过程、进而积极主动地为自己选择的处所。 当然,一个共同体的确建立在某些共同的客观处境之上,但它也提供了某种具有超越性的“共通感”。这种感觉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举凡 LGBTQ 共同体,拉丁裔共同体,知识共同体以及新闻工作者共同体等等,均有上述这些特点。

对《大排序:为何志趣相投者成群的美国正面临撕裂》(The Big Sort: Why the Clustering of Like-Minded America Is Tearing Us Apart)一书的作者比尔·比绍(Bill Bishop)而言,这种语义上的变迁其实折射出美国社会生活当中更为深远的变迁:个体性日益成为塑造美国文化的重要力量,相应地,制度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则不断淡出,难以提供什么指导。“以往,人们生来就是共同体的一部分,不得不找到自己作为个体的适当位置。现在人们生来就是已经是个体了,他们需要去寻找自己的共同体。”

根据他的说法,这个变化在美国文化中的许多方面都有体现,无论是政治文化还是其它什么方面。比绍提到,以婚姻为例,如今美国人已经不再把婚姻看成某种近乎自我牺牲的行为——即需要断绝其它许多方面的欲念——而是视之为促进个性深度发展的手段。如今的新闻则愈发开始有意无意地呈现为第一人称的叙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许多读者看来个体的声音比制度规范更加可信。在商业领域中,人们更为青睐的是打破陈规的意愿(“激进的创造力”),而不是适应组织生活的能力。

“我并没对这些现象的好坏做出断言,”比绍说。“我们在这个世界的生活方式已经变了,如此而已。”这一变化在选举政治中或许体现得最为明显,根据比绍的看法,目前它的“议题导向性已经弱化,变得更多地与某人的自我认同发生关联。”

当然,读者可以说一切议题无非也都是认同问题,或者反过来。无论读者怎么看,这里十分清楚明白的一点是:“认同”在 20 世纪后半叶已经一跃成为高频词汇,而这一变化同时也改变着我们对“共同”一词的理解。同样十分清楚的另一点是:认同作为一个概念而言,已经开始逐步沉淀在美国文化当中。

比绍指出,这一变化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密不可分。从一方面看,诸如 Facebook、Tumblr、Twitter 及 Snapchat 等社交媒体及其提供的各类服务,均是一种将“消费”与“自我表达”相结合的模式:例如,在Facebook上,一个人所喜欢的音乐、新闻网站及各种梗和笑话之总和,并不单单指示“他喜欢什么”,而是构成了“他之所是”。从另一方面看,社交媒体服务作为一种资讯分享平台已经打破了传统媒体曾经具有的“把关”(gatekeeping)功能。朋友胜于没有特定面目的各种组织,熟人社会胜过专业分工。数位世界不仅允许了、而且更强化了一种极端个人主义的文化。正如比绍所言,随着资讯的畅通无阻、无孔不入,“我自己似乎变得可以决定真理与谬误了。”

这种状态对整个国家而言——它不单单是个人的集合,更是各共同体的总联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至少从某个角度看,结论是倾向于悲观的。阿兰·艾伦伯格(Alain Ehrenberg)在其《自我的疲乏性》(The Weariness of the Self)一书中提到,过分地依靠自我(self-reliant)在心理上容易产生难以承受的压力(比绍也认为,“我们并没有那种没日没夜地进行自我构建的能力”)。就此而言,艾伦伯格指出,身份建构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是抑郁、药物依赖乃至自杀的重要原因。根据这种分析,“认同”这个概念或许反倒对美国的个体构成了挑战,这是颇有些弔诡的。

话说回来,认同在政治上当然也有赋权(empowering)作用,这算是它令人乐观的方面。“共同体”就其超越性的意义而言,同样能够为个人赋权。比绍心仪的那种个人主义文化的确——如《独自打保龄球》一书所言(当代社会科学经典之一,作者是罗伯特·普特南,主要分析了美国公共生活的某种衰落趋势及其救治方案——译者注)——可能牺牲掉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共同体所提供的那种社会资本;但也有可能会带来一种全新类型的社会资本:其中的主导性因素是个体而非团体。它建基于创立者在其理想蓝图中对这个国家的期许的实现——令这群人民能够团结在一起的,不单单是变动不居的偶然环境,更有共同分享的价值愿景。归根结底,英文中的“共同体”一词来自于中世纪法语词 communité,这个词的一部分含义可能是“一群生活在相同地点的人”,但更为根本地讲,它意味着一些更为简单明了、但却更加强有力的纽带:“共同地拥有着某些东西。”

(翻译:林达)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大西洋月刊

原标题:What Does 'Community' Mean?

最新更新时间:07/05 14:5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共同体”这个词 对今天的人们意味着什么?

“共同体”一词的含义在美国的发展体现出了美国个人主义的崛起,以及美国人对制度、体系信任感的降低。

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中,如果你让某个人去描述“共同体”(community)的含义,他们很可能会给你一个包含着某个自然场所空间的答案。一个人的共同体衍生自他在世界上的位置——就是字面上讲的那种位置:他所在的学校、邻居以及小镇。

不过,进入 21 世纪以后,“共同体”这个词的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今,它会包含一些比家乡更为广阔,而同时又显得更为个性化的内容: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界定,它的意思是“某个民众群体或别的什么群体,它们被冠以某种集体性的看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共同体不单单是指某个人去消极适应的东西;它也是这个人透过不断的自我探索过程、进而积极主动地为自己选择的处所。 当然,一个共同体的确建立在某些共同的客观处境之上,但它也提供了某种具有超越性的“共通感”。这种感觉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举凡 LGBTQ 共同体,拉丁裔共同体,知识共同体以及新闻工作者共同体等等,均有上述这些特点。

对《大排序:为何志趣相投者成群的美国正面临撕裂》(The Big Sort: Why the Clustering of Like-Minded America Is Tearing Us Apart)一书的作者比尔·比绍(Bill Bishop)而言,这种语义上的变迁其实折射出美国社会生活当中更为深远的变迁:个体性日益成为塑造美国文化的重要力量,相应地,制度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则不断淡出,难以提供什么指导。“以往,人们生来就是共同体的一部分,不得不找到自己作为个体的适当位置。现在人们生来就是已经是个体了,他们需要去寻找自己的共同体。”

根据他的说法,这个变化在美国文化中的许多方面都有体现,无论是政治文化还是其它什么方面。比绍提到,以婚姻为例,如今美国人已经不再把婚姻看成某种近乎自我牺牲的行为——即需要断绝其它许多方面的欲念——而是视之为促进个性深度发展的手段。如今的新闻则愈发开始有意无意地呈现为第一人称的叙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许多读者看来个体的声音比制度规范更加可信。在商业领域中,人们更为青睐的是打破陈规的意愿(“激进的创造力”),而不是适应组织生活的能力。

“我并没对这些现象的好坏做出断言,”比绍说。“我们在这个世界的生活方式已经变了,如此而已。”这一变化在选举政治中或许体现得最为明显,根据比绍的看法,目前它的“议题导向性已经弱化,变得更多地与某人的自我认同发生关联。”

当然,读者可以说一切议题无非也都是认同问题,或者反过来。无论读者怎么看,这里十分清楚明白的一点是:“认同”在 20 世纪后半叶已经一跃成为高频词汇,而这一变化同时也改变着我们对“共同”一词的理解。同样十分清楚的另一点是:认同作为一个概念而言,已经开始逐步沉淀在美国文化当中。

比绍指出,这一变化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密不可分。从一方面看,诸如 Facebook、Tumblr、Twitter 及 Snapchat 等社交媒体及其提供的各类服务,均是一种将“消费”与“自我表达”相结合的模式:例如,在Facebook上,一个人所喜欢的音乐、新闻网站及各种梗和笑话之总和,并不单单指示“他喜欢什么”,而是构成了“他之所是”。从另一方面看,社交媒体服务作为一种资讯分享平台已经打破了传统媒体曾经具有的“把关”(gatekeeping)功能。朋友胜于没有特定面目的各种组织,熟人社会胜过专业分工。数位世界不仅允许了、而且更强化了一种极端个人主义的文化。正如比绍所言,随着资讯的畅通无阻、无孔不入,“我自己似乎变得可以决定真理与谬误了。”

这种状态对整个国家而言——它不单单是个人的集合,更是各共同体的总联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至少从某个角度看,结论是倾向于悲观的。阿兰·艾伦伯格(Alain Ehrenberg)在其《自我的疲乏性》(The Weariness of the Self)一书中提到,过分地依靠自我(self-reliant)在心理上容易产生难以承受的压力(比绍也认为,“我们并没有那种没日没夜地进行自我构建的能力”)。就此而言,艾伦伯格指出,身份建构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是抑郁、药物依赖乃至自杀的重要原因。根据这种分析,“认同”这个概念或许反倒对美国的个体构成了挑战,这是颇有些弔诡的。

话说回来,认同在政治上当然也有赋权(empowering)作用,这算是它令人乐观的方面。“共同体”就其超越性的意义而言,同样能够为个人赋权。比绍心仪的那种个人主义文化的确——如《独自打保龄球》一书所言(当代社会科学经典之一,作者是罗伯特·普特南,主要分析了美国公共生活的某种衰落趋势及其救治方案——译者注)——可能牺牲掉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共同体所提供的那种社会资本;但也有可能会带来一种全新类型的社会资本:其中的主导性因素是个体而非团体。它建基于创立者在其理想蓝图中对这个国家的期许的实现——令这群人民能够团结在一起的,不单单是变动不居的偶然环境,更有共同分享的价值愿景。归根结底,英文中的“共同体”一词来自于中世纪法语词 communité,这个词的一部分含义可能是“一群生活在相同地点的人”,但更为根本地讲,它意味着一些更为简单明了、但却更加强有力的纽带:“共同地拥有着某些东西。”

(翻译:林达)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大西洋月刊

原标题:What Does 'Community' Mean?

最新更新时间:07/05 14:5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