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思想界】《悟空传》IP背后: 中国奇幻文学的文化反叛与资本收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思想界】《悟空传》IP背后: 中国奇幻文学的文化反叛与资本收编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奇幻 IP 改编的电影《悟空传》和作家、媒体人对今年香港书展的现场观察。

《悟空传》剧照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奇幻 IP 改编的电影《悟空传》和作家、媒体人对今年香港书展的现场观察。

《悟空传》是网络作家今何在 2000 年开始在新浪“金庸客栈”论坛上连载的长篇小说,他从一个现代人的视角解构和重构《西游记》,成为了网络文学最早的一批“大IP”之一。从连载、出版到改编为影视作品,《悟空传》亲历了中国奇幻文学诞生、成长和爆发的 20 年。它曾经是千禧一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学内容、媒介及其背后的权力关系的挑战,是文化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从精英转向草根的标志之一;如今,随着商业变现模式日渐成熟,许多奇幻文学及其创作者已经被资本收编,“大IP”转化为了呼风唤雨的魔力。中国奇幻文学的 20 年,也是中国社会从改革、震荡走向新的秩序、常态的 20 年,当年的弄潮儿已经盆满钵满,更加迷茫、无望的年轻人谁来代言?

2017 年度的香港书展于 7 月 25 日落幕,这一亚洲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书展从 1990 年开始举办,如今已经走过了 28 个年头,横跨回归前后。书展见证了香港的辉煌、转折与危机。由于香港的独特地理、政治和文化位置,书展常年有香港、内地与台湾的出版社、作家和媒体同时参与,是两岸三地文化名流一年一度的聚会,也推动了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和图书市场融合。但香港书展走到今天,也暴露出诸多短板和症结,书展走向何处,和香港这座都市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悟空传》IP背后:中国奇幻文学的文化反叛与资本收编

奇幻电影《悟空传》上映首周票房就突破 5 亿,再次证明了大 IP 的号召力,也反映出起步于上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奇幻文化已经成为“80后”、“90后”的重要文化记忆,并正从小众趣味进入大众视野,并展现出强势的商业变现能力。

在《澎湃新闻》“思想市场”的评论中,作者阿莫首先回顾了当代中国奇幻文学的发展史。奇幻小说在网络空间的兴起伴随着一场大众文化的变革,文化生产权、阐释权的下移,使得奇幻文学的创作主体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首先,随着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奇幻小说的作者们不再需要向传统文学期刊投稿,也无需经过拥有权力和资源的“文坛前辈”审阅和推荐,他们借助网络平台获得读者和出版机会,迅速成长为流行文学“新贵”。

其次,这种草根写作在内容上也挑战了传统的文学结构,奇幻作品的“架空性”写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漠视”既有的社会秩序,解构历史与逻辑,是无拘无束的幻想的直接表征。在中国奇幻文学发展初期,《悟空传》、《西游日记》这类作品还有一定的攀附主流文化以及“故事新编”的特质,后来的作品在题材和内容上则更加多样化,风格自成一派,从上古洪荒到时空穿越,从修仙练道到凿洞摸金,可谓无所不包。

从这两个角度看,奇幻文化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代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权威的挑战,具有一定反叛性。但另一方面,写作和阅读奇幻小说的一代人又具有相当的犬儒主义特征,文学是他们逃离现实的避风港。奇幻文化勃发的时期,正值社会改革震荡之际,原有的思想价值体系、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遭到破坏,新的秩序尚未建立起来;同时,资本主义的浪潮用理性与计算挤压着感性柔软的领地,经济日益发展,人心却日渐空虚,自我分裂为碎片化的社会角色。这是这种分裂与疏离的现实使得年轻人渴望向传统文化皈依,从武侠和奇幻世界中获得慰藉。

也正是因为这样,奇幻文学不再与现实生活发生连接,规避反思和批判,让受众在美好、刺激而无忧无虑的乌托邦中寻找寄托。反观西方,英国当代的奇幻作品主要源于新神话主义对当代社会的抗争,希望通过重构一个神话体系来复兴失落的人文传统,或者从形形色色的文化他者中寻找现代人的生存理想和精神归宿,《魔戒》与《哈利·波特》都是这样的作品。

《悟空传》剧照

而缺乏现实关照的中国创作者,则一头扎进热钱横行的文化产业,堕入消费主义大潮,奇幻文学引以为豪的自由精神与不羁想象反而成了迎合商业需求的工具。同时,曾被寄予弘扬和输出传统文化希望的奇幻文学,也在过度商业化的过程中消费并消解了传统文化,它们借用西方玄幻的形式外壳,内里填充的则是杂乱、不成体系的中国文化符号;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非但没有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提供思想资源,反而成了奇幻作品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帮凶。奇幻作品对传统文化肤浅甚至是错误的解读,反而进一步破坏了残存的儒道精神。

在资本的运作之下,奇幻作品逐渐演化出一条“版权售卖——影视剧改编——书籍出版——周边产品制作”的商业变现模式。二十年来,我国奇幻文学的发展状况构成了当代最为诡异的现实与虚构关系,它是赛博(cyber)时代与数字化生存的产物,却又像古老蒙昧的野蛮人一样通过本能的幻觉来回应现实;它有反叛、革新、深奥、繁缛、壮丽的一面,也有模式化、低俗化、反智化的意淫,是文化工业的低劣产品。奇幻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代令人不安的文化景观。

《悟空传》国际版海报

“思想市场”的另一篇评论则批评了《悟空传》的改编,作者格俐玛认为,比照原著,电影《悟空传》是“丢了魂”的。

格俐玛认为,在原著作者今何在眼中,“西游”的核心就是“人的道路”,因此他对西游故事的改写颇有些公路小说的特质,其真正的创作意图是捕捉世纪末中国青年的精神状态——在社会阶层日渐固化的现实面前,作者想借由这个取经的故事跟我们探讨:注定没有结果的奋斗是徒劳的吗?如果“取经”注定失败,那么这条路还要不要走下去?“重在过程、不问结果”是今何在对于“在路上”的重新阐释,也是他对读者的殷切期望。

从“公路小说”的角度看,《悟空传》具有某种“抗拍性”,因为小说的故事性很弱,换言之,它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情节结构,而在于抒情状态,如果改编成电影,它只可能是充满独白臆语的意识流:伤感、碎片化、稍纵即逝。在这一意义上,电影版《悟空传》可以算是一次全新的创作,这部“魔幻大片”与“公路小说”遵循着完全不同的类型逻辑。相信未来的热血青年,和那些“认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疲惫中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勇敢”,小说选择了后者,而电影则选择了前者。

《悟空传》
今何在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年6月

在格俐玛看来,后者营造的“英雄主义幻觉”,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修辞术,充满了安慰的夸饰效果,让人们无法认识到周遭的残酷现实。当代青年想要如悟空般“逆改天命”,靠的不是回头远眺花果山的怀旧目光,而是直面现实之后依然勇于改变现状的行动力。

2017香港书展落幕:长期文化滋养超过短期商业回报

2017 年度的香港书展于 7 月 25 日落幕,这已经这一华语世界老牌书展走过的第 28 个年头。然而随着香港在亚洲的经济地位和文化影响力的变化,以及纸质书在全球市场的凋零,香港书展也面临着重重挑战。在见证了香港书展成长的作家、媒体人们眼中,本届香港书展相较于往届有哪些不同,他们对香港书展又有哪些回忆和展望呢?

诗人、作家廖伟棠在文中指出,今年香港书展的主题是“旅游”,据说是为了响应某次香港的读者调查,旅游书是港人消费的最大宗。其实谁也不知道香港人喜欢买的旅游书是不是那种教人怎样购物玩乐的通俗旅游指南,为了拉高逼格,书展便把西西、也斯、周轶君等严肃作家的作品,附会成旅游作家推出。

于是引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是不是所有写过异域文化的作家都算是旅游作家呢?西西的旅游观是反消费、反热点,深入文明源头的文化寻根;也斯的所谓“旅游文学”是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鸳鸯”,是后殖民时代的冷眼旁观;而周轶君的中东政治现场体验如果也算旅游文学,那么张翠容、沈旭晖甚至萨义德的观察随笔又算是什么呢?

2017香港书展海报

在廖伟棠看来,近几年的香港书展遭遇了“书业寒冬”,而这种“书业寒冬”也呼应了香港读者的“心灵寒冬”。每年书展的最后一天必沦为散货特卖场,一些老牌的出版社和书店尚且坚守底线,最低卖到六五折,但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并不这么想,甚至打出“五十元任拿”的口号,如菜市场一般甩卖。中华书局也推出消费者加一元可以获得冷门文化书一本,也颇让人心寒。只有教辅类书籍依旧热卖,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并没有丝毫降温。

廖伟棠称香港书展的遇冷本身也“港味十足”,一座城市的沦落,由每一代人长大后加入共业,年轻人的理想也最终被击沉,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才华和坚韧,也不是每个香港的文化机构都有卢浮宫和大友克洋的慧眼。

而对于台湾作家张家瑜而言,香港书展更像是一个熟人的聚会。大家每年一度齐聚香港,熟门熟路。各大出版社加上参展者在一夜之间架起一个图书王国,然后再七日汹涌的人潮往来之中,有的高声叫卖,有的则静静地在摊位守候,有人笑言,“香港人一年不买书,都在香港书展买齐了”。香港不流行网购图书,一年一度的书展至少让香港人觉得该去一趟,看看书,听听演讲,虽然未必会在一时半刻之间就有了书香气,可是在书市没落的时代,书展至少坚持捍卫着书展,每个摊位上的书都是见证,书还在流通,有人买,有人想读。

香港书展现场

界面文化报道总监姜妍 2008 年第一次参加香港书展,她将那次的体验形容为“生命的某扇门被打开了”。她对香港书展的好感一部分,来自主办方香港贸发局的丰富经验。贸发局不仅主办一年一度的书展,还有珠宝展、钟表展、玩具展、体育用品展等等,他们将这样的经验用在书展上,营造了非常好的体验。虽然每年的客流量都很大,但是现场引导有序,细节上的设计也很细心,比如新闻中心会为两岸三地的媒体同时准备繁简体字的新闻稿,隔离人流的栏杆底部会包上布,以免划伤穿凉鞋的访客。

香港书展最吸引姜妍的还是讲座的部分。书展每年会从世界范围内邀请重要的华人作家前来演讲,每个人有两个小时的充足时间,可以对一个话题进行完整的论述。所有的讲座都是在单独的演讲厅进行,主办方会根据网络报名的人数,准备大小合适的场地。可以说,香港书展为深刻而完整的表达、思考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这是很多华语世界的书展做不到的。

年度作家推选也是香港书展的一大特色,但这一传统在 2016 年划上了休止符,取而代之的是年度主题的设置。去年的主题是“武侠”,今年则变成了“旅游”。面对媒体关于年度作家变成年度主题的提问时,香港贸发局的回应是,每年书展能提供的资源有限,设置主题可以推广更多的作家,更加多元化。去年的“武侠”主题引起了读者的很大共鸣,而今年的“旅游”主题一次推出九位作家的旅行体验,带读者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可以引起不同读者的兴趣。

台湾作家朱天心在书展讲座现场(摄影/姜妍)

时隔五年后再一次来到香港书展,姜妍也感受到了不少变化。首先是“名作家讲座系列”的演讲时间,由两个小时缩短为一个半小时了,虽然看起来之减少了半小时,但却严重影响了一些作家的表述。比如唐诺在今年书展演讲时,多次被举牌提醒还剩一分钟,不得不将讲稿上的内容一再舍弃、匆忙结束,对于听众和演讲者本人而言,都是遗憾。

其次,活动和嘉宾的整体质量也在走下坡路,为了兼顾大众和小众的需求,主办方也做了一定的取舍。以往在行程安排上,主办方鼓励嘉宾全程参与,给世界各地的化与作家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但今年演讲嘉宾的形成基本控制在3、4天内,头尾的演讲嘉宾可能都很难碰面。

作家唐诺在书展演讲现场(摄影/姜妍)

可以理解的是,书展多年来都是“赔钱买卖”,贸发局预算有限,还要靠其他盈利的展览来“养活”书展。但书展追求的并不是商业上的回报,而是一种长期的滋养,一颗种子被埋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会发芽。正如贸发局助理总裁张淑芬所说,28 年前,香港书展从一个家庭活动出发,如今发展为两岸三地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这个场合已经超越了地域性,变得多元化、国际化。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思想界】《悟空传》IP背后: 中国奇幻文学的文化反叛与资本收编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奇幻 IP 改编的电影《悟空传》和作家、媒体人对今年香港书展的现场观察。

《悟空传》剧照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奇幻 IP 改编的电影《悟空传》和作家、媒体人对今年香港书展的现场观察。

《悟空传》是网络作家今何在 2000 年开始在新浪“金庸客栈”论坛上连载的长篇小说,他从一个现代人的视角解构和重构《西游记》,成为了网络文学最早的一批“大IP”之一。从连载、出版到改编为影视作品,《悟空传》亲历了中国奇幻文学诞生、成长和爆发的 20 年。它曾经是千禧一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学内容、媒介及其背后的权力关系的挑战,是文化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从精英转向草根的标志之一;如今,随着商业变现模式日渐成熟,许多奇幻文学及其创作者已经被资本收编,“大IP”转化为了呼风唤雨的魔力。中国奇幻文学的 20 年,也是中国社会从改革、震荡走向新的秩序、常态的 20 年,当年的弄潮儿已经盆满钵满,更加迷茫、无望的年轻人谁来代言?

2017 年度的香港书展于 7 月 25 日落幕,这一亚洲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书展从 1990 年开始举办,如今已经走过了 28 个年头,横跨回归前后。书展见证了香港的辉煌、转折与危机。由于香港的独特地理、政治和文化位置,书展常年有香港、内地与台湾的出版社、作家和媒体同时参与,是两岸三地文化名流一年一度的聚会,也推动了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和图书市场融合。但香港书展走到今天,也暴露出诸多短板和症结,书展走向何处,和香港这座都市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悟空传》IP背后:中国奇幻文学的文化反叛与资本收编

奇幻电影《悟空传》上映首周票房就突破 5 亿,再次证明了大 IP 的号召力,也反映出起步于上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奇幻文化已经成为“80后”、“90后”的重要文化记忆,并正从小众趣味进入大众视野,并展现出强势的商业变现能力。

在《澎湃新闻》“思想市场”的评论中,作者阿莫首先回顾了当代中国奇幻文学的发展史。奇幻小说在网络空间的兴起伴随着一场大众文化的变革,文化生产权、阐释权的下移,使得奇幻文学的创作主体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首先,随着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奇幻小说的作者们不再需要向传统文学期刊投稿,也无需经过拥有权力和资源的“文坛前辈”审阅和推荐,他们借助网络平台获得读者和出版机会,迅速成长为流行文学“新贵”。

其次,这种草根写作在内容上也挑战了传统的文学结构,奇幻作品的“架空性”写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漠视”既有的社会秩序,解构历史与逻辑,是无拘无束的幻想的直接表征。在中国奇幻文学发展初期,《悟空传》、《西游日记》这类作品还有一定的攀附主流文化以及“故事新编”的特质,后来的作品在题材和内容上则更加多样化,风格自成一派,从上古洪荒到时空穿越,从修仙练道到凿洞摸金,可谓无所不包。

从这两个角度看,奇幻文化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代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权威的挑战,具有一定反叛性。但另一方面,写作和阅读奇幻小说的一代人又具有相当的犬儒主义特征,文学是他们逃离现实的避风港。奇幻文化勃发的时期,正值社会改革震荡之际,原有的思想价值体系、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遭到破坏,新的秩序尚未建立起来;同时,资本主义的浪潮用理性与计算挤压着感性柔软的领地,经济日益发展,人心却日渐空虚,自我分裂为碎片化的社会角色。这是这种分裂与疏离的现实使得年轻人渴望向传统文化皈依,从武侠和奇幻世界中获得慰藉。

也正是因为这样,奇幻文学不再与现实生活发生连接,规避反思和批判,让受众在美好、刺激而无忧无虑的乌托邦中寻找寄托。反观西方,英国当代的奇幻作品主要源于新神话主义对当代社会的抗争,希望通过重构一个神话体系来复兴失落的人文传统,或者从形形色色的文化他者中寻找现代人的生存理想和精神归宿,《魔戒》与《哈利·波特》都是这样的作品。

《悟空传》剧照

而缺乏现实关照的中国创作者,则一头扎进热钱横行的文化产业,堕入消费主义大潮,奇幻文学引以为豪的自由精神与不羁想象反而成了迎合商业需求的工具。同时,曾被寄予弘扬和输出传统文化希望的奇幻文学,也在过度商业化的过程中消费并消解了传统文化,它们借用西方玄幻的形式外壳,内里填充的则是杂乱、不成体系的中国文化符号;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非但没有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提供思想资源,反而成了奇幻作品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帮凶。奇幻作品对传统文化肤浅甚至是错误的解读,反而进一步破坏了残存的儒道精神。

在资本的运作之下,奇幻作品逐渐演化出一条“版权售卖——影视剧改编——书籍出版——周边产品制作”的商业变现模式。二十年来,我国奇幻文学的发展状况构成了当代最为诡异的现实与虚构关系,它是赛博(cyber)时代与数字化生存的产物,却又像古老蒙昧的野蛮人一样通过本能的幻觉来回应现实;它有反叛、革新、深奥、繁缛、壮丽的一面,也有模式化、低俗化、反智化的意淫,是文化工业的低劣产品。奇幻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代令人不安的文化景观。

《悟空传》国际版海报

“思想市场”的另一篇评论则批评了《悟空传》的改编,作者格俐玛认为,比照原著,电影《悟空传》是“丢了魂”的。

格俐玛认为,在原著作者今何在眼中,“西游”的核心就是“人的道路”,因此他对西游故事的改写颇有些公路小说的特质,其真正的创作意图是捕捉世纪末中国青年的精神状态——在社会阶层日渐固化的现实面前,作者想借由这个取经的故事跟我们探讨:注定没有结果的奋斗是徒劳的吗?如果“取经”注定失败,那么这条路还要不要走下去?“重在过程、不问结果”是今何在对于“在路上”的重新阐释,也是他对读者的殷切期望。

从“公路小说”的角度看,《悟空传》具有某种“抗拍性”,因为小说的故事性很弱,换言之,它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情节结构,而在于抒情状态,如果改编成电影,它只可能是充满独白臆语的意识流:伤感、碎片化、稍纵即逝。在这一意义上,电影版《悟空传》可以算是一次全新的创作,这部“魔幻大片”与“公路小说”遵循着完全不同的类型逻辑。相信未来的热血青年,和那些“认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疲惫中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勇敢”,小说选择了后者,而电影则选择了前者。

《悟空传》
今何在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年6月

在格俐玛看来,后者营造的“英雄主义幻觉”,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修辞术,充满了安慰的夸饰效果,让人们无法认识到周遭的残酷现实。当代青年想要如悟空般“逆改天命”,靠的不是回头远眺花果山的怀旧目光,而是直面现实之后依然勇于改变现状的行动力。

2017香港书展落幕:长期文化滋养超过短期商业回报

2017 年度的香港书展于 7 月 25 日落幕,这已经这一华语世界老牌书展走过的第 28 个年头。然而随着香港在亚洲的经济地位和文化影响力的变化,以及纸质书在全球市场的凋零,香港书展也面临着重重挑战。在见证了香港书展成长的作家、媒体人们眼中,本届香港书展相较于往届有哪些不同,他们对香港书展又有哪些回忆和展望呢?

诗人、作家廖伟棠在文中指出,今年香港书展的主题是“旅游”,据说是为了响应某次香港的读者调查,旅游书是港人消费的最大宗。其实谁也不知道香港人喜欢买的旅游书是不是那种教人怎样购物玩乐的通俗旅游指南,为了拉高逼格,书展便把西西、也斯、周轶君等严肃作家的作品,附会成旅游作家推出。

于是引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是不是所有写过异域文化的作家都算是旅游作家呢?西西的旅游观是反消费、反热点,深入文明源头的文化寻根;也斯的所谓“旅游文学”是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鸳鸯”,是后殖民时代的冷眼旁观;而周轶君的中东政治现场体验如果也算旅游文学,那么张翠容、沈旭晖甚至萨义德的观察随笔又算是什么呢?

2017香港书展海报

在廖伟棠看来,近几年的香港书展遭遇了“书业寒冬”,而这种“书业寒冬”也呼应了香港读者的“心灵寒冬”。每年书展的最后一天必沦为散货特卖场,一些老牌的出版社和书店尚且坚守底线,最低卖到六五折,但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并不这么想,甚至打出“五十元任拿”的口号,如菜市场一般甩卖。中华书局也推出消费者加一元可以获得冷门文化书一本,也颇让人心寒。只有教辅类书籍依旧热卖,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并没有丝毫降温。

廖伟棠称香港书展的遇冷本身也“港味十足”,一座城市的沦落,由每一代人长大后加入共业,年轻人的理想也最终被击沉,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才华和坚韧,也不是每个香港的文化机构都有卢浮宫和大友克洋的慧眼。

而对于台湾作家张家瑜而言,香港书展更像是一个熟人的聚会。大家每年一度齐聚香港,熟门熟路。各大出版社加上参展者在一夜之间架起一个图书王国,然后再七日汹涌的人潮往来之中,有的高声叫卖,有的则静静地在摊位守候,有人笑言,“香港人一年不买书,都在香港书展买齐了”。香港不流行网购图书,一年一度的书展至少让香港人觉得该去一趟,看看书,听听演讲,虽然未必会在一时半刻之间就有了书香气,可是在书市没落的时代,书展至少坚持捍卫着书展,每个摊位上的书都是见证,书还在流通,有人买,有人想读。

香港书展现场

界面文化报道总监姜妍 2008 年第一次参加香港书展,她将那次的体验形容为“生命的某扇门被打开了”。她对香港书展的好感一部分,来自主办方香港贸发局的丰富经验。贸发局不仅主办一年一度的书展,还有珠宝展、钟表展、玩具展、体育用品展等等,他们将这样的经验用在书展上,营造了非常好的体验。虽然每年的客流量都很大,但是现场引导有序,细节上的设计也很细心,比如新闻中心会为两岸三地的媒体同时准备繁简体字的新闻稿,隔离人流的栏杆底部会包上布,以免划伤穿凉鞋的访客。

香港书展最吸引姜妍的还是讲座的部分。书展每年会从世界范围内邀请重要的华人作家前来演讲,每个人有两个小时的充足时间,可以对一个话题进行完整的论述。所有的讲座都是在单独的演讲厅进行,主办方会根据网络报名的人数,准备大小合适的场地。可以说,香港书展为深刻而完整的表达、思考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这是很多华语世界的书展做不到的。

年度作家推选也是香港书展的一大特色,但这一传统在 2016 年划上了休止符,取而代之的是年度主题的设置。去年的主题是“武侠”,今年则变成了“旅游”。面对媒体关于年度作家变成年度主题的提问时,香港贸发局的回应是,每年书展能提供的资源有限,设置主题可以推广更多的作家,更加多元化。去年的“武侠”主题引起了读者的很大共鸣,而今年的“旅游”主题一次推出九位作家的旅行体验,带读者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可以引起不同读者的兴趣。

台湾作家朱天心在书展讲座现场(摄影/姜妍)

时隔五年后再一次来到香港书展,姜妍也感受到了不少变化。首先是“名作家讲座系列”的演讲时间,由两个小时缩短为一个半小时了,虽然看起来之减少了半小时,但却严重影响了一些作家的表述。比如唐诺在今年书展演讲时,多次被举牌提醒还剩一分钟,不得不将讲稿上的内容一再舍弃、匆忙结束,对于听众和演讲者本人而言,都是遗憾。

其次,活动和嘉宾的整体质量也在走下坡路,为了兼顾大众和小众的需求,主办方也做了一定的取舍。以往在行程安排上,主办方鼓励嘉宾全程参与,给世界各地的化与作家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但今年演讲嘉宾的形成基本控制在3、4天内,头尾的演讲嘉宾可能都很难碰面。

作家唐诺在书展演讲现场(摄影/姜妍)

可以理解的是,书展多年来都是“赔钱买卖”,贸发局预算有限,还要靠其他盈利的展览来“养活”书展。但书展追求的并不是商业上的回报,而是一种长期的滋养,一颗种子被埋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会发芽。正如贸发局助理总裁张淑芬所说,28 年前,香港书展从一个家庭活动出发,如今发展为两岸三地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这个场合已经超越了地域性,变得多元化、国际化。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