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穆迪:中国影子银行治理初见成效 但流动性与再融资风险仍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穆迪:中国影子银行治理初见成效 但流动性与再融资风险仍存

穆迪认为,中国监管机构在控制影子银行增长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监管政策仍面临一定挑战。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日前发布《中国影子银行季度监测报告》指出,有迹象显示,监管政策措施的加强顺利控制了银行理财产品和“应收款项类投资”等影子银行的增长。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金融体系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中小银行与影子银行的关联性继续加大,非银行金融机构流动性依然紧张,某些依赖影子银行业资金的借款人,其再融资风险逐渐上升。

据穆迪测算,2016年中国影子银行资产增长超过20%,达到6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6.5%,增速仍然较快。不过,与2015年30%的增长率相比,已有所放缓。影子银行总资产规模和社会融资总量之间的差距,在2016年底接近23万亿元人民币(2015年底为17万亿元)。

随着银行表外理财业务纳入中国央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以及监管部门对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之间同业嵌套作出更为严格的规定,作为影子银行业务中增长尤为迅速,且融资余额占比最大的理财产品对接资产,比如银行表外理财、证券公司和基金子公司资管产品等,其增长正逐渐受到制约。

取而代之的是信托贷款的增长进一步加快。穆迪认为,银监会2016年7月关于收紧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监管的规定允许银行仅可通过信托业投资非标债权资产,可能会进一步迫使此前流向证券公司和基金子公司的影子信贷回流至信托通道 。

二季度,常规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增量中的占比显著上升,“核心”影子银行活动因委托贷款减少而较上季度有所下降,但新增信托贷款依然势头强劲 。

“核心”影子银行包括委托贷款、未贴现承兑汇票和信托贷款。央行数据显示,二季度信托贷款累计增长5766亿元,为上年同期增量的4.8倍。

穆迪助理分析师徐晶表示:“信贷供应来源的变化改善了透明度,并可能会加强金融体系抵御意外冲击的韧性。但是,尚不明确的是,上述两种来源的信贷是否足以替代目前受到更严格监管的影子银行业组成部分所提供的资金。”

穆迪称,在借款人越来越难从影子银行渠道和债券市场融资的情况下,信托业可能会成为重要的替代融资来源。但是,监管机构近期强调信托公司对房地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处于上升之中。对于某些房地产开发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产能过剩行业的国有企业等尤为依赖影子银行业资金的借款人来说,其再融资风险逐渐上升。

就整体金融行业而言,一些积极迹象显示,中小银行对批发资金的使用减少,银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略有下降。

数据显示,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占比下降,各类批发融资在所有资金来源中的占比继2017年1月达到36.1%的最高水平之后,6月份降至33.8%。

此外,穆迪统计的26家上市银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余额,也从2016年6月的12.1万亿元降至2016年底的11.8万亿元 。

究其原因,穆迪认为,银行“应收账款类投资”下降,可能与监管层对宏观审慎评估框架的实施有关,另一部分原因可能是银行在账面上将该类资产重新归类为“可供出售类投资”,但其仍是对流动性相对较低的非标产品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伴随利率下降及监管缓和,大额可转让同业定期存单发行出现强劲反弹,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净债权上升,两者均表明体系之间存在持续的相互关联性,银行(主要是中小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的关联性持续加大,给监管部门带来进一步挑战。

此外,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R007)和存款类金融机构回购利率(DR007)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可能意味着非银行金融中介(R007覆盖但未被DR007覆盖)的流动性依然相对紧张 。

5月份,银监会为银行执行新的合规政策指引提供了4-6个月的缓冲期,穆迪认为这表明监管机构在控制风险和避免金融动荡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

“中国人民银行增加对银行体系的借贷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市场流动性收紧的影响,同时监管机构为落实新的政策指引提供了缓冲期。”穆迪董事总经理/亚太区首席信用总监Michael Taylor表示:“监管机构需要保持微妙的平衡,确保信贷与流动性收紧不会引发金融动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穆迪:中国影子银行治理初见成效 但流动性与再融资风险仍存

穆迪认为,中国监管机构在控制影子银行增长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监管政策仍面临一定挑战。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日前发布《中国影子银行季度监测报告》指出,有迹象显示,监管政策措施的加强顺利控制了银行理财产品和“应收款项类投资”等影子银行的增长。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金融体系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中小银行与影子银行的关联性继续加大,非银行金融机构流动性依然紧张,某些依赖影子银行业资金的借款人,其再融资风险逐渐上升。

据穆迪测算,2016年中国影子银行资产增长超过20%,达到6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6.5%,增速仍然较快。不过,与2015年30%的增长率相比,已有所放缓。影子银行总资产规模和社会融资总量之间的差距,在2016年底接近23万亿元人民币(2015年底为17万亿元)。

随着银行表外理财业务纳入中国央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以及监管部门对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之间同业嵌套作出更为严格的规定,作为影子银行业务中增长尤为迅速,且融资余额占比最大的理财产品对接资产,比如银行表外理财、证券公司和基金子公司资管产品等,其增长正逐渐受到制约。

取而代之的是信托贷款的增长进一步加快。穆迪认为,银监会2016年7月关于收紧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监管的规定允许银行仅可通过信托业投资非标债权资产,可能会进一步迫使此前流向证券公司和基金子公司的影子信贷回流至信托通道 。

二季度,常规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增量中的占比显著上升,“核心”影子银行活动因委托贷款减少而较上季度有所下降,但新增信托贷款依然势头强劲 。

“核心”影子银行包括委托贷款、未贴现承兑汇票和信托贷款。央行数据显示,二季度信托贷款累计增长5766亿元,为上年同期增量的4.8倍。

穆迪助理分析师徐晶表示:“信贷供应来源的变化改善了透明度,并可能会加强金融体系抵御意外冲击的韧性。但是,尚不明确的是,上述两种来源的信贷是否足以替代目前受到更严格监管的影子银行业组成部分所提供的资金。”

穆迪称,在借款人越来越难从影子银行渠道和债券市场融资的情况下,信托业可能会成为重要的替代融资来源。但是,监管机构近期强调信托公司对房地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处于上升之中。对于某些房地产开发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产能过剩行业的国有企业等尤为依赖影子银行业资金的借款人来说,其再融资风险逐渐上升。

就整体金融行业而言,一些积极迹象显示,中小银行对批发资金的使用减少,银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略有下降。

数据显示,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占比下降,各类批发融资在所有资金来源中的占比继2017年1月达到36.1%的最高水平之后,6月份降至33.8%。

此外,穆迪统计的26家上市银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余额,也从2016年6月的12.1万亿元降至2016年底的11.8万亿元 。

究其原因,穆迪认为,银行“应收账款类投资”下降,可能与监管层对宏观审慎评估框架的实施有关,另一部分原因可能是银行在账面上将该类资产重新归类为“可供出售类投资”,但其仍是对流动性相对较低的非标产品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伴随利率下降及监管缓和,大额可转让同业定期存单发行出现强劲反弹,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净债权上升,两者均表明体系之间存在持续的相互关联性,银行(主要是中小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的关联性持续加大,给监管部门带来进一步挑战。

此外,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R007)和存款类金融机构回购利率(DR007)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可能意味着非银行金融中介(R007覆盖但未被DR007覆盖)的流动性依然相对紧张 。

5月份,银监会为银行执行新的合规政策指引提供了4-6个月的缓冲期,穆迪认为这表明监管机构在控制风险和避免金融动荡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

“中国人民银行增加对银行体系的借贷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市场流动性收紧的影响,同时监管机构为落实新的政策指引提供了缓冲期。”穆迪董事总经理/亚太区首席信用总监Michael Taylor表示:“监管机构需要保持微妙的平衡,确保信贷与流动性收紧不会引发金融动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