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二十二》:面对历史和苦难 选择深情凝视就够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二十二》:面对历史和苦难 选择深情凝视就够了吗?

我们能做的,是正视战争与性别污名对她们造成的双重伤害,承认她们的特殊历史境遇,给予她们真正的尊重和关怀。

8月14日,海南陵水,人们参加“慰安妇”受害幸存者黄有良的葬礼。

多家媒体近日都在讲述一位 97 岁海南老奶奶的故事。在新近上映的纪录片《二十二》中,她那句“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着这条命来看”,戳中了不少人的泪点。1944 年,日军在广西期间,她被抓去做了“慰安妇”。三个月后,她趁日军不备,背着年幼的女儿逃回了家。家中没有粮食,襁褓中的女儿一个月后饿死;丈夫整日打骂她,说她“出去学坏了”。她顶着贫穷和歧视,生下了腹中日本人的孩子,并跟儿子相守至今。

韦绍兰老人在河边洗衣服

这个老人叫韦绍兰,她的儿子叫罗善学。早在五年前,他们就已出现在导演郭柯的纪录片《三十二》中。抗战结束 70 多年后,母子二人依旧住在蛛网密布、黑暗漏雨的老房子里,母亲90多岁时还要挑水、割草、做饭。儿子从 1981 年开始放牛到现在,期间被人介绍了 6 个姑娘,都因身份问题被嫌弃,至今孤身一人。当观众为这个故事流泪时,韦绍兰却一直笑着说“这世界红红火火,从没想过去死,没有吃的慢慢来,只愁命短不愁穷。”

纪录片中,韦绍兰回忆起了少女时代的民谣:“天上落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这首小曲不仅是韦绍兰的人生寓言,也几乎是所有中国现存“慰安妇”的生存写照。从短片《三十二》到电影《二十二》,“慰安妇”群体进入了残酷的生命倒计时——32 人、22 人,截止到 8 月 14 日,最后一位赴日诉讼的“慰安妇”黄有良也与世长辞,这个群体锐减到只剩 8 人。在飞速流逝的生命面前,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凝视”老人们的生活遭遇?如何看待这段尘封的历史?如何让这些大历史缝隙中的幸存者有尊严地读过余生?

民族主义叙事框架中的符码

为《二十二》赞助了 100 万的女演员张歆艺(左),导演郭柯(右)

纪录片《二十二》作为中国第一部获得公映资格的“慰安妇”题材电影,拍摄之路并不顺畅。前后经历了 3 万多人的众筹,才凑够了 100 万的宣发费。郭柯回忆说,拍摄过程中,不少发行商和电影节的人找过导演自己希望他添加一些国仇家恨,让观众有情绪,“观众看了要哭,要让老人痛苦”。郭柯拒绝了,不愿把老人们作为挑动民族情绪的活证据。

郭柯的选择在“慰安妇”题材电影中算得上异类,许多同类题材的电影都将受害者框定在民族主义叙事的框架下,个人完全从属于历史,与民族兴亡形成同构。那些女性的身心磨难不只属于自己,而是民族耻辱的具象化。

2016年,韩国导演赵廷来拍摄了电影《鬼乡》,记录了一群朝鲜少女被强征为“慰安妇”的故事。电影开头用嵌套的方法,展现了一个老年“挺身队队员”(相当于中国的“慰安妇”)在电视上讲述自己屈辱历史的场面。她流着泪说“月经什么的都不管,自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出现故障,也就是生病的话,要么扔掉,要么杀掉,那样的遭遇,能用什么言语去形容啊!”这部影片用限制级的镜头、煽情的故事,表现了这群少女被蹂躏、折磨、杀害的全过程,获得了韩国网民支持,同时引发了对日本侵略行径的大范围声讨。与此类似,中国的“慰安妇”电影——如1995年的《军妓慰安妇》、2014 年的《黎明之眼》等等,都将镜头对准了女性身体、日军暴行,在故事的背后预设了“不忘国耻”的主题。正如学者陈顺馨所说:“女性的身体在民族战争中其实是战场的一部分,侵犯民族主权或自主性与强暴女体之间、占领土地与占领妇女子宫之间,似乎可以划上一个等号。”

电影《黎明之眼》剧照

但是,个体的苦难毕竟不能简单等同于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因为“慰安妇”的身份带给她们的不仅是战时的凌辱,还有战后的创伤。这个特殊群体如果只被当作国耻的载体,就会被舆论一次次揭开伤疤、消费情感。

如果说,每当需要唤醒民族认同时,都把“慰安妇”的经历变成强心针,把她们塑造成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活证人,那这个特殊群体会被彻底客体化、锁死在历史之中,她们主动的、有意识的抗争,会被选择性忽视,在千篇一律的苦难故事中失去了应得的尊重。

去历史化就是人道主义吗?

三位幸存的“慰安妇”。

正是不满于以往的对“慰安妇”的呈现,导演郭柯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介绍她们。纪录片《二十二》展现的,是年轻人陪着一群老奶奶的平静时光——一日三餐、儿孙绕膝、困时打盹、醒时晒暖。媒体人萝贝贝认为电影“平静而克制”,公众号“新世相”评价说:“让我进电影院的是她们的仇恨,让我哭着出来的是她们的温柔。”

“老人她们心里埋藏那么深的秘密,你为什么要去挖掘,你作为一个后生,凭什么去挖掘,你又不是她的亲人,相信你是她的亲人更不应该去挖掘”,“她们早就走出历史了,走不出来的是我们”郭柯接受采访时谈到,“希望每一个看完此片的观众,都能深情地看她们一眼,这就已经足够了。”

在做了明确的“去历史化”处理后,镜头里的老人们看起来确实如邻家奶奶一样。除了要留条命来看看美好世界的韦绍兰,还有从朝鲜逃难、在中国扎根的毛银梅,离家太久的她想不起几句韩语,但依然会安静地坐在门口的椅子上,颤颤地唱起《阿里郎》;新婚之夜被抓到慰安所的李爱连到了老年依然爱笑,她躺在炕上,陪孙女开心地看《西游记》,她省下粮食,投喂附近所有来觅食的野猫……

这部纪录片不仅记下了“慰安妇”们的晚年生活,也拍下了几位志愿者的身影。值得玩味的是,在山西盂县替“慰安妇”们奔走了 30 年的志愿者张双兵说,做这项工作做了 30 多年,可是到头来,一分钱赔偿、一句道歉也没有。反而通过这种方式,让全村甚至全国的人都知道了她们的身份。他说如果时间重来一次,他不会再介入“慰安妇”们的生活。在海南帮助老人们的志愿者也说,每次提及往事,都会让老人们特别难过,除了搜集证据时,不会问她们相关的事情。

很明显,无论是片中的志愿者,还是导演本人,都将“不打扰”看做一种美德,一种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临终关怀。但是,值得追问的是:把个人从历史中剥离,把“慰安妇”们从“国耻载体”转换为“邻家老人”,在淡化苦难的同时,会不会也削弱了她们的特殊性和抗争性呢? “慰安妇”的经历,和平静的晚年是有机整体,人为地遮蔽前半生、聚焦后半生,实际上是割裂了真实的经历,是对苦难和耻辱避而不谈。有些老人不愿提起过往,作为晚辈应该避免窥探和伤害。但还有许多像万爱花、黄有良等赴日诉讼的“慰安妇”们,她们愿意讲述过去,是为了换来日本的道歉。如果把这些老人的前半生也隐去,她们的抗争就失去了对象和意义。这种情况下,“不打扰”就会演变为“不承认”、“不过问”——并不是“人道主义”就绝对正确。

70 年过去了,贞贞的光明前途实现了吗?

纪录片《二十二》海报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是否有既不局限于民族主义叙事,也不被还原成“普通人”的“慰安妇”形象呢?答案是肯定的。早在 1941 年,抗日战争期间,身处延安的丁玲就写下了新中国第一部关于“慰安妇”的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

小说中,主人公贞贞是一位美丽活泼的农村少女,不幸被日本人掳去成了“慰安妇”。她跑回来过,为了获取情报,又返回敌营,来来回回一年多。贞贞不仅遭受了身心摧残,还在归来后被村里人误解和唾骂。愚昧的村民骂她“弄得比破鞋还不如”、“怎么好意思见人”,但是贞贞不为所动,不诉苦、不伤感,不想博得别人的同情。当昔日恋人夏大宝表示不计前嫌时,贞贞断然拒绝,因为她不认为自己“不洁”,不接受居高临下的怜悯和施舍。小说结尾,贞贞去了延安治病,她想留在那里学习,“重新做一个人”,开始新的光明生活。

丁玲说,贞贞寄托了自己的感情,但比自己“更寂寞,更傲岸,更强悍”。在纪录片《二十二》中,也有这样一个富有反抗精神的老人,她的名字叫林爱兰,已于 2015 年底去世。与其他幸存者不同,林爱兰当过“红色娘子军”,亲手杀过日本人,得过两枚抗日奖章,这是她一生的骄傲。林爱兰从慰安所逃脱后,失去了生育能力,也没有嫁人。晚年的她独居养老院,眼神极亮,语调铿锵,墙上挂满了刀,以防小偷。这个生命拥有与贞贞一样的底色,不对任何苦难妥协。

曾经当过“红色娘子军”的林爱兰老人。

在《二十二》中,少数老人强势而幸运,能够坦然面对过往,另一些人则因为家人邻里的歧视,终生活在愧疚和自卑当中,沉默和眼泪便是后者被动抵抗的武器。在贞贞和22位“慰安妇”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反抗的不只是日军的折磨、生活的贫困,还有舆论的误解和伤害。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慰安妇”们遭受迫害却要为自己感到惭愧?为什么过去了 70 年,当上海的“慰安所”拆除时,依然有居民用“不光彩”、“妓女”来形容受害者?这些舆论背后并不是简单的“谈性色变”,而是性别观念在影响人心。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认为,“慰安妇”一词是日语的特有名词,发音为“I AN FU”。它指的是二战期间由日军军方创设,有别于民间社会妓女的,专为日本军人提供性服务的妇女。比起“慰安妇”,“军事性奴隶”才更接近历史事实。但是,战时的中国记者会套用“营妓”、“军妓”、“堂子”等称谓来解释“慰安妇”的身份,“妓”的标签让这些受害者在自己的文化谱系中打上耻辱的标签,一生都很难翻身。

更为深层的原因则在于,在中国甚至亚洲文化谱系中,“坚贞不屈”、“忠贞不渝”是想象女性、女英雄的主流方式。正如宋少鹏指出的那样:“对失贞的指责,深层根源是男性对女人之性的所有权,同时转化为女人需要以性的纯洁(以及衍生的生育价值)作为女性价值的男权文化。”

在这个意义上,《二十二》停止了对“慰安妇”的污名化,不去消费她们的伤痛。同时也把个人与历史解绑,将她们呈现为一群知足安详的普通老奶奶,而不是国仇家恨的代言人。可以说,在临终关怀层面上,这部纪录片真诚且温情,但在面对历史和性别制度的时候,这部影片则选择了回避。比如,李爱连曾讲述过自己如何被日军饿了三天三夜后来屈从的故事,导演将此类素材统统删去,以便构成平静的统一风格。

让老人们开口言说,只是恢复“慰安妇”主体性的第一步,如何对待她们说出的历史,才更值得我们深思。未来,在世“慰安妇”的人数会从 8 变成 0,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正视战争与性别污名对她们造成的双重伤害,承认她们的特殊历史境遇,争取她们应得的道歉和赔偿,给予她们真正的尊重和关怀。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二十二》:面对历史和苦难 选择深情凝视就够了吗?

我们能做的,是正视战争与性别污名对她们造成的双重伤害,承认她们的特殊历史境遇,给予她们真正的尊重和关怀。

8月14日,海南陵水,人们参加“慰安妇”受害幸存者黄有良的葬礼。

多家媒体近日都在讲述一位 97 岁海南老奶奶的故事。在新近上映的纪录片《二十二》中,她那句“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着这条命来看”,戳中了不少人的泪点。1944 年,日军在广西期间,她被抓去做了“慰安妇”。三个月后,她趁日军不备,背着年幼的女儿逃回了家。家中没有粮食,襁褓中的女儿一个月后饿死;丈夫整日打骂她,说她“出去学坏了”。她顶着贫穷和歧视,生下了腹中日本人的孩子,并跟儿子相守至今。

韦绍兰老人在河边洗衣服

这个老人叫韦绍兰,她的儿子叫罗善学。早在五年前,他们就已出现在导演郭柯的纪录片《三十二》中。抗战结束 70 多年后,母子二人依旧住在蛛网密布、黑暗漏雨的老房子里,母亲90多岁时还要挑水、割草、做饭。儿子从 1981 年开始放牛到现在,期间被人介绍了 6 个姑娘,都因身份问题被嫌弃,至今孤身一人。当观众为这个故事流泪时,韦绍兰却一直笑着说“这世界红红火火,从没想过去死,没有吃的慢慢来,只愁命短不愁穷。”

纪录片中,韦绍兰回忆起了少女时代的民谣:“天上落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这首小曲不仅是韦绍兰的人生寓言,也几乎是所有中国现存“慰安妇”的生存写照。从短片《三十二》到电影《二十二》,“慰安妇”群体进入了残酷的生命倒计时——32 人、22 人,截止到 8 月 14 日,最后一位赴日诉讼的“慰安妇”黄有良也与世长辞,这个群体锐减到只剩 8 人。在飞速流逝的生命面前,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凝视”老人们的生活遭遇?如何看待这段尘封的历史?如何让这些大历史缝隙中的幸存者有尊严地读过余生?

民族主义叙事框架中的符码

为《二十二》赞助了 100 万的女演员张歆艺(左),导演郭柯(右)

纪录片《二十二》作为中国第一部获得公映资格的“慰安妇”题材电影,拍摄之路并不顺畅。前后经历了 3 万多人的众筹,才凑够了 100 万的宣发费。郭柯回忆说,拍摄过程中,不少发行商和电影节的人找过导演自己希望他添加一些国仇家恨,让观众有情绪,“观众看了要哭,要让老人痛苦”。郭柯拒绝了,不愿把老人们作为挑动民族情绪的活证据。

郭柯的选择在“慰安妇”题材电影中算得上异类,许多同类题材的电影都将受害者框定在民族主义叙事的框架下,个人完全从属于历史,与民族兴亡形成同构。那些女性的身心磨难不只属于自己,而是民族耻辱的具象化。

2016年,韩国导演赵廷来拍摄了电影《鬼乡》,记录了一群朝鲜少女被强征为“慰安妇”的故事。电影开头用嵌套的方法,展现了一个老年“挺身队队员”(相当于中国的“慰安妇”)在电视上讲述自己屈辱历史的场面。她流着泪说“月经什么的都不管,自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出现故障,也就是生病的话,要么扔掉,要么杀掉,那样的遭遇,能用什么言语去形容啊!”这部影片用限制级的镜头、煽情的故事,表现了这群少女被蹂躏、折磨、杀害的全过程,获得了韩国网民支持,同时引发了对日本侵略行径的大范围声讨。与此类似,中国的“慰安妇”电影——如1995年的《军妓慰安妇》、2014 年的《黎明之眼》等等,都将镜头对准了女性身体、日军暴行,在故事的背后预设了“不忘国耻”的主题。正如学者陈顺馨所说:“女性的身体在民族战争中其实是战场的一部分,侵犯民族主权或自主性与强暴女体之间、占领土地与占领妇女子宫之间,似乎可以划上一个等号。”

电影《黎明之眼》剧照

但是,个体的苦难毕竟不能简单等同于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因为“慰安妇”的身份带给她们的不仅是战时的凌辱,还有战后的创伤。这个特殊群体如果只被当作国耻的载体,就会被舆论一次次揭开伤疤、消费情感。

如果说,每当需要唤醒民族认同时,都把“慰安妇”的经历变成强心针,把她们塑造成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活证人,那这个特殊群体会被彻底客体化、锁死在历史之中,她们主动的、有意识的抗争,会被选择性忽视,在千篇一律的苦难故事中失去了应得的尊重。

去历史化就是人道主义吗?

三位幸存的“慰安妇”。

正是不满于以往的对“慰安妇”的呈现,导演郭柯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介绍她们。纪录片《二十二》展现的,是年轻人陪着一群老奶奶的平静时光——一日三餐、儿孙绕膝、困时打盹、醒时晒暖。媒体人萝贝贝认为电影“平静而克制”,公众号“新世相”评价说:“让我进电影院的是她们的仇恨,让我哭着出来的是她们的温柔。”

“老人她们心里埋藏那么深的秘密,你为什么要去挖掘,你作为一个后生,凭什么去挖掘,你又不是她的亲人,相信你是她的亲人更不应该去挖掘”,“她们早就走出历史了,走不出来的是我们”郭柯接受采访时谈到,“希望每一个看完此片的观众,都能深情地看她们一眼,这就已经足够了。”

在做了明确的“去历史化”处理后,镜头里的老人们看起来确实如邻家奶奶一样。除了要留条命来看看美好世界的韦绍兰,还有从朝鲜逃难、在中国扎根的毛银梅,离家太久的她想不起几句韩语,但依然会安静地坐在门口的椅子上,颤颤地唱起《阿里郎》;新婚之夜被抓到慰安所的李爱连到了老年依然爱笑,她躺在炕上,陪孙女开心地看《西游记》,她省下粮食,投喂附近所有来觅食的野猫……

这部纪录片不仅记下了“慰安妇”们的晚年生活,也拍下了几位志愿者的身影。值得玩味的是,在山西盂县替“慰安妇”们奔走了 30 年的志愿者张双兵说,做这项工作做了 30 多年,可是到头来,一分钱赔偿、一句道歉也没有。反而通过这种方式,让全村甚至全国的人都知道了她们的身份。他说如果时间重来一次,他不会再介入“慰安妇”们的生活。在海南帮助老人们的志愿者也说,每次提及往事,都会让老人们特别难过,除了搜集证据时,不会问她们相关的事情。

很明显,无论是片中的志愿者,还是导演本人,都将“不打扰”看做一种美德,一种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临终关怀。但是,值得追问的是:把个人从历史中剥离,把“慰安妇”们从“国耻载体”转换为“邻家老人”,在淡化苦难的同时,会不会也削弱了她们的特殊性和抗争性呢? “慰安妇”的经历,和平静的晚年是有机整体,人为地遮蔽前半生、聚焦后半生,实际上是割裂了真实的经历,是对苦难和耻辱避而不谈。有些老人不愿提起过往,作为晚辈应该避免窥探和伤害。但还有许多像万爱花、黄有良等赴日诉讼的“慰安妇”们,她们愿意讲述过去,是为了换来日本的道歉。如果把这些老人的前半生也隐去,她们的抗争就失去了对象和意义。这种情况下,“不打扰”就会演变为“不承认”、“不过问”——并不是“人道主义”就绝对正确。

70 年过去了,贞贞的光明前途实现了吗?

纪录片《二十二》海报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是否有既不局限于民族主义叙事,也不被还原成“普通人”的“慰安妇”形象呢?答案是肯定的。早在 1941 年,抗日战争期间,身处延安的丁玲就写下了新中国第一部关于“慰安妇”的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

小说中,主人公贞贞是一位美丽活泼的农村少女,不幸被日本人掳去成了“慰安妇”。她跑回来过,为了获取情报,又返回敌营,来来回回一年多。贞贞不仅遭受了身心摧残,还在归来后被村里人误解和唾骂。愚昧的村民骂她“弄得比破鞋还不如”、“怎么好意思见人”,但是贞贞不为所动,不诉苦、不伤感,不想博得别人的同情。当昔日恋人夏大宝表示不计前嫌时,贞贞断然拒绝,因为她不认为自己“不洁”,不接受居高临下的怜悯和施舍。小说结尾,贞贞去了延安治病,她想留在那里学习,“重新做一个人”,开始新的光明生活。

丁玲说,贞贞寄托了自己的感情,但比自己“更寂寞,更傲岸,更强悍”。在纪录片《二十二》中,也有这样一个富有反抗精神的老人,她的名字叫林爱兰,已于 2015 年底去世。与其他幸存者不同,林爱兰当过“红色娘子军”,亲手杀过日本人,得过两枚抗日奖章,这是她一生的骄傲。林爱兰从慰安所逃脱后,失去了生育能力,也没有嫁人。晚年的她独居养老院,眼神极亮,语调铿锵,墙上挂满了刀,以防小偷。这个生命拥有与贞贞一样的底色,不对任何苦难妥协。

曾经当过“红色娘子军”的林爱兰老人。

在《二十二》中,少数老人强势而幸运,能够坦然面对过往,另一些人则因为家人邻里的歧视,终生活在愧疚和自卑当中,沉默和眼泪便是后者被动抵抗的武器。在贞贞和22位“慰安妇”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反抗的不只是日军的折磨、生活的贫困,还有舆论的误解和伤害。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慰安妇”们遭受迫害却要为自己感到惭愧?为什么过去了 70 年,当上海的“慰安所”拆除时,依然有居民用“不光彩”、“妓女”来形容受害者?这些舆论背后并不是简单的“谈性色变”,而是性别观念在影响人心。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认为,“慰安妇”一词是日语的特有名词,发音为“I AN FU”。它指的是二战期间由日军军方创设,有别于民间社会妓女的,专为日本军人提供性服务的妇女。比起“慰安妇”,“军事性奴隶”才更接近历史事实。但是,战时的中国记者会套用“营妓”、“军妓”、“堂子”等称谓来解释“慰安妇”的身份,“妓”的标签让这些受害者在自己的文化谱系中打上耻辱的标签,一生都很难翻身。

更为深层的原因则在于,在中国甚至亚洲文化谱系中,“坚贞不屈”、“忠贞不渝”是想象女性、女英雄的主流方式。正如宋少鹏指出的那样:“对失贞的指责,深层根源是男性对女人之性的所有权,同时转化为女人需要以性的纯洁(以及衍生的生育价值)作为女性价值的男权文化。”

在这个意义上,《二十二》停止了对“慰安妇”的污名化,不去消费她们的伤痛。同时也把个人与历史解绑,将她们呈现为一群知足安详的普通老奶奶,而不是国仇家恨的代言人。可以说,在临终关怀层面上,这部纪录片真诚且温情,但在面对历史和性别制度的时候,这部影片则选择了回避。比如,李爱连曾讲述过自己如何被日军饿了三天三夜后来屈从的故事,导演将此类素材统统删去,以便构成平静的统一风格。

让老人们开口言说,只是恢复“慰安妇”主体性的第一步,如何对待她们说出的历史,才更值得我们深思。未来,在世“慰安妇”的人数会从 8 变成 0,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正视战争与性别污名对她们造成的双重伤害,承认她们的特殊历史境遇,争取她们应得的道歉和赔偿,给予她们真正的尊重和关怀。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