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建交25周年 中韩媒体为两国关系把脉建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建交25周年 中韩媒体为两国关系把脉建言

《环球时报》在一篇社评中说,中韩是这25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双边关系,两国都从中受益了,这应当是我们今天回首时的最大启示。

2017年8月22日,韩国首尔,韩国总统文在寅的夫人金正淑到首尔艺术殿堂参观《齐白石艺术作品展》,纪念中韩建交25周年。中国驻韩大使邱国洪、中国著名艺术家韩美林与金正淑共同观展。图片来源:东方IC

8月24日,中韩迎来建交25周年纪念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25周年。据韩联社报道,中国外长王毅和韩国外长康京和也互致贺电,强调共识与合作,沟通与交流,理解和信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8月23日在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中韩建交25年来,双方秉持建交联合公报的精神,本着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原则,推动中韩关系不断发展,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说,两国关系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果,值得两国人民共同珍惜和努力维护。中方重视发展中韩关系。我们愿意利用中韩建交25周年这一契机,同韩方认真地回顾和总结建交以来的经验教训,不忘初心,巩固互信,妥善处理分歧,推动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1992年8月24日,中韩在北京签署《韩中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韩联社在一篇评论文章中说,25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突飞猛进。在经历了朝鲜战争期间的刀枪相向和冷战期间近40年的互不交谈之后,1992年8月,韩中正式建交,两国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

此后,两国在经济高度依存、人员往来频繁的基础上,于1998年结成“合作伙伴关系”,2003年升级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进一步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见证两国关系持续升级。

文章说,1992年,两国的贸易规模仅为64亿美元,到了2016年激增33倍,达2113.9亿美元(对华出口1244.3亿美元,自华进口869.6亿美元)。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6年韩国总出口额和进口额中分别占25.1%和21.4%,成为韩国的第一大出口对象国和进口来源地。

2016年,中国对韩直接投资额(FDI)占同年全体FDI的9.6%,为20.49亿美元,达到1992年的1940倍。同期,韩国对华直接投资额从2.23亿美元增至40.02亿美元,增幅约18倍。

韩国旅游发展局的统计显示,1993年,两国人员往来为15.2万人次,到了2015年增长69倍,达1042.8万人次。截至今年4月,在韩中国留学生和在华韩国留学生各为6万人。以7月10日为准,飞往中国的韩国航线达74条,飞往韩国的中国航线达81条,每周有1170多班飞机往来于两国之间。

韩国《东亚日报》的一篇文章说,中韩建交为两国经济乃至两国国家战略带来了双赢。中国通过韩国获得了西方的技术,熟悉了市场经济的经验。韩国继前苏联之后再同中国建交,将外交舞台扩大到原社会主义国家。韩国在经济上也通过进入中国市场,建立起了成为世界10强的基础。

不过,两国关系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间也出现过一些小插曲,如2000年“大蒜贸易争议”等,但两国关系并未被动摇。韩联社说,随着25年来中国国策由“韬光养晦”逐渐迈向“大国崛起”,成长为东亚地区的中心,两国关系也面临新挑战。

文章说,在半岛危机和中美战略竞争下,两国之间避而不谈的地缘政治问题浮上了水面,这也许意味着韩中关系将不得不直面“本质”问题。“萨德”引发的矛盾也导致两国在建交25周年之际无法共办官方纪念活动。

韩联社报道说,通常领导人之间互致贺电的消息由总统府青瓦台发言人对外发布,但此次由外交部发布,也体现了当前韩中关系持续低温。

《东亚日报》说,五年前两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建交20周年活动,今年则分别举办,这让九年前两国签署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黯然失色。两国双边贸易额在2013年达到2742亿美元,但最近连续四年减少。去年中国访韩游客达到806万人的历史最高值,但由于“萨德”问题,从今年4月开始,访韩中国游客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

一位深谙两国关系的消息人士对韩联社表示,韩国认为“萨德”是国家安全问题,中国则从中美战略竞争的角度来对待,因此双方意见难以协调。该人士认为,韩中对彼此都抱有过高期待,在“萨德”问题面前才见识到对方“陌生的一面”。

《韩民族日报》在一篇社论文章中说,中美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关系从合作逐渐转为了紧张对抗,与中韩建交当时的情况完全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如果不能找稳重心,无论是东北亚地区局势还是中韩关系,都可能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文章表示,因“萨德”而起的这种状态如果持续下去,对两国都是弊大于利。因此两国必须立刻作出努力,推动两国关系跨越“萨德”的障碍,朝着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发展。

文章说,修复关系是两国外交的最大先决课题。两国应强化沟通,利用多种对话渠道寻求修复基本互信。从长远来看,双方应逐渐朝着扩大双边共同利益的真正“伙伴关系”发展。两国无论在政治、安保,还是在经济、社会上,都已经发展出无法分割的紧密关系,还在半岛问题上具备“无核化与反对战争”的共同利益,因此希望双边关系能够发展得更加成熟。

《东亚日报》说,建交时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中国的三分之二,去年降到了八分之一,韩国要冷静看待中国,也希望中国客观地看待韩国和半岛。25年前,韩中建交令世界惊讶,25年间两国关系的发展更让两国国民惊讶。“萨德”并非两国关系的全部。超越了这一局面,在亚洲和世界舞台,都会有着两国合作双赢的空间。

《环球时报》在一篇社评中指出,中韩关系恢复正常尚需克服“萨德”的障碍,但是两国关系维系住了大的基础。双方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颠覆性地走向对立应该不会出现。在“萨德”问题的冲击下,中韩关系仍能维系当前的局面,两国高层保持了沟通,贸易和社会交流未出格局性混乱,这些反映出两国面对极端事态总的来说保持了理性。中方的报复是克制的,韩方也没有“火上浇油”。

文章说,中韩是这25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双边关系,两国都从中受益了,这应当是我们今天回首时的最大启示。如果未来25年中韩继续致力于扩大合作,并为此积极克服彼此分歧的话,那么两国就将保持双赢,避免堕入双方关系向下滑落的颓势线。

为此,两国需要在当前的关系低潮期不急不躁,避免“做不了最好朋友就做对手”的冲动。对双方关系的曲折,不妨豁达些,双方争取不了最好的,但可以避免最坏的。

文章说,“萨德”问题应当就事论事,双方的底线都挺明确,它拖下去的后果也越来越清楚,中韩每一方既然做了决策,就不要对相应后果怨天尤人。那样的话,“萨德”问题就不至于无限扩大为中韩关系的“全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建交25周年 中韩媒体为两国关系把脉建言

《环球时报》在一篇社评中说,中韩是这25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双边关系,两国都从中受益了,这应当是我们今天回首时的最大启示。

2017年8月22日,韩国首尔,韩国总统文在寅的夫人金正淑到首尔艺术殿堂参观《齐白石艺术作品展》,纪念中韩建交25周年。中国驻韩大使邱国洪、中国著名艺术家韩美林与金正淑共同观展。图片来源:东方IC

8月24日,中韩迎来建交25周年纪念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25周年。据韩联社报道,中国外长王毅和韩国外长康京和也互致贺电,强调共识与合作,沟通与交流,理解和信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8月23日在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中韩建交25年来,双方秉持建交联合公报的精神,本着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原则,推动中韩关系不断发展,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说,两国关系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果,值得两国人民共同珍惜和努力维护。中方重视发展中韩关系。我们愿意利用中韩建交25周年这一契机,同韩方认真地回顾和总结建交以来的经验教训,不忘初心,巩固互信,妥善处理分歧,推动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1992年8月24日,中韩在北京签署《韩中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韩联社在一篇评论文章中说,25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突飞猛进。在经历了朝鲜战争期间的刀枪相向和冷战期间近40年的互不交谈之后,1992年8月,韩中正式建交,两国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

此后,两国在经济高度依存、人员往来频繁的基础上,于1998年结成“合作伙伴关系”,2003年升级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进一步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见证两国关系持续升级。

文章说,1992年,两国的贸易规模仅为64亿美元,到了2016年激增33倍,达2113.9亿美元(对华出口1244.3亿美元,自华进口869.6亿美元)。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6年韩国总出口额和进口额中分别占25.1%和21.4%,成为韩国的第一大出口对象国和进口来源地。

2016年,中国对韩直接投资额(FDI)占同年全体FDI的9.6%,为20.49亿美元,达到1992年的1940倍。同期,韩国对华直接投资额从2.23亿美元增至40.02亿美元,增幅约18倍。

韩国旅游发展局的统计显示,1993年,两国人员往来为15.2万人次,到了2015年增长69倍,达1042.8万人次。截至今年4月,在韩中国留学生和在华韩国留学生各为6万人。以7月10日为准,飞往中国的韩国航线达74条,飞往韩国的中国航线达81条,每周有1170多班飞机往来于两国之间。

韩国《东亚日报》的一篇文章说,中韩建交为两国经济乃至两国国家战略带来了双赢。中国通过韩国获得了西方的技术,熟悉了市场经济的经验。韩国继前苏联之后再同中国建交,将外交舞台扩大到原社会主义国家。韩国在经济上也通过进入中国市场,建立起了成为世界10强的基础。

不过,两国关系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间也出现过一些小插曲,如2000年“大蒜贸易争议”等,但两国关系并未被动摇。韩联社说,随着25年来中国国策由“韬光养晦”逐渐迈向“大国崛起”,成长为东亚地区的中心,两国关系也面临新挑战。

文章说,在半岛危机和中美战略竞争下,两国之间避而不谈的地缘政治问题浮上了水面,这也许意味着韩中关系将不得不直面“本质”问题。“萨德”引发的矛盾也导致两国在建交25周年之际无法共办官方纪念活动。

韩联社报道说,通常领导人之间互致贺电的消息由总统府青瓦台发言人对外发布,但此次由外交部发布,也体现了当前韩中关系持续低温。

《东亚日报》说,五年前两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建交20周年活动,今年则分别举办,这让九年前两国签署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黯然失色。两国双边贸易额在2013年达到2742亿美元,但最近连续四年减少。去年中国访韩游客达到806万人的历史最高值,但由于“萨德”问题,从今年4月开始,访韩中国游客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

一位深谙两国关系的消息人士对韩联社表示,韩国认为“萨德”是国家安全问题,中国则从中美战略竞争的角度来对待,因此双方意见难以协调。该人士认为,韩中对彼此都抱有过高期待,在“萨德”问题面前才见识到对方“陌生的一面”。

《韩民族日报》在一篇社论文章中说,中美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关系从合作逐渐转为了紧张对抗,与中韩建交当时的情况完全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如果不能找稳重心,无论是东北亚地区局势还是中韩关系,都可能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文章表示,因“萨德”而起的这种状态如果持续下去,对两国都是弊大于利。因此两国必须立刻作出努力,推动两国关系跨越“萨德”的障碍,朝着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发展。

文章说,修复关系是两国外交的最大先决课题。两国应强化沟通,利用多种对话渠道寻求修复基本互信。从长远来看,双方应逐渐朝着扩大双边共同利益的真正“伙伴关系”发展。两国无论在政治、安保,还是在经济、社会上,都已经发展出无法分割的紧密关系,还在半岛问题上具备“无核化与反对战争”的共同利益,因此希望双边关系能够发展得更加成熟。

《东亚日报》说,建交时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中国的三分之二,去年降到了八分之一,韩国要冷静看待中国,也希望中国客观地看待韩国和半岛。25年前,韩中建交令世界惊讶,25年间两国关系的发展更让两国国民惊讶。“萨德”并非两国关系的全部。超越了这一局面,在亚洲和世界舞台,都会有着两国合作双赢的空间。

《环球时报》在一篇社评中指出,中韩关系恢复正常尚需克服“萨德”的障碍,但是两国关系维系住了大的基础。双方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颠覆性地走向对立应该不会出现。在“萨德”问题的冲击下,中韩关系仍能维系当前的局面,两国高层保持了沟通,贸易和社会交流未出格局性混乱,这些反映出两国面对极端事态总的来说保持了理性。中方的报复是克制的,韩方也没有“火上浇油”。

文章说,中韩是这25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双边关系,两国都从中受益了,这应当是我们今天回首时的最大启示。如果未来25年中韩继续致力于扩大合作,并为此积极克服彼此分歧的话,那么两国就将保持双赢,避免堕入双方关系向下滑落的颓势线。

为此,两国需要在当前的关系低潮期不急不躁,避免“做不了最好朋友就做对手”的冲动。对双方关系的曲折,不妨豁达些,双方争取不了最好的,但可以避免最坏的。

文章说,“萨德”问题应当就事论事,双方的底线都挺明确,它拖下去的后果也越来越清楚,中韩每一方既然做了决策,就不要对相应后果怨天尤人。那样的话,“萨德”问题就不至于无限扩大为中韩关系的“全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