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徐高:化解地方债风险需大幅扩张国债口径下的政府融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徐高:化解地方债风险需大幅扩张国债口径下的政府融资

要真正意义上消除地方政府的非正规融资,核心是大开财政正门,大幅扩张国债口径下的政府融资。

地方债被公认是中国当下面临的“灰犀牛”风险之一。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青年论坛会员、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日前指出,要真正意义上消除地方政府的非正规融资,核心是大开财政正门,大幅扩张国债口径下的政府融资。

他在最新一篇文章中称,尽管地方政府非正规融资确实具有不透明、成本高、难把控且扭曲金融市场等副作用,但它同时也是基建投资的隐性财政支撑,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得以体现的重要手段,发挥了稳增长、惠民生的作用。

“必须看到,近些年来地方政府融资的快速扩张有其道理。地方政府承担的基础设施项目具有较强公益性,项目的很大部分回报表现为外部性,体现在社会层面,难以转化成项目自身的现金回报。”徐高表示。

他举例说,建设一条地铁一般很难靠卖地铁票获得高回报,但地铁带来的周边房价地价的上升、经济的活跃以及居民出行的便捷,都应该算成这条地铁的回报。因此,基建项目的成本收益核算,只能在社会层面,由政府来算才算得清楚。如果只看微观现金回报,会大大低估基建项目的回报率。

徐高指出,既然地方政府非正规融资是隐性财政对显性财政不足的弥补,那么清理非正规融资就需要用显性财政来替代隐性财政。因此,需要正规财政对基建投资支持力度的显著加强,用国债融资来替换现行的各种地方政府非正规融资方式。

“清理地方政府非正规融资不是不要搞基建,不是不要地方政府融资,更不是不要地方政府继续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作用。清理的目的应该是将地方政府融资纳入正轨,消除非正规融资带来的副作用。而这需要的是正规财政对基建投资支持力度的显著加强,用国债融资来替换现行的各种地方政府非正规融资方式。”他说。

截至2016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5.32万亿元,债务率为80.5%,较2015年下降了8.7%。此外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8.82万亿,截至6月底该余额数字为15.86万亿元,虽然未超出限额,但是地方债务问题所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

今年以来,中央整治地方政府非正规融资的政策持续推进。一方面,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终身追责,体现了高层对非正规融资的高压态势;另一方面,在地方债置换稳步推进的同时,土地储备专项债券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为地方政府融资再开一条正规融资渠道。

徐高认为,今年试行的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被纳入国债口径,是正规融资的一条新路,有必要加快推广。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这种模式,由于无法解决项目属性与资金属性错配的问题,只能成为政府正规融资的一种补充方式,而无法独立担起开正门的重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徐高:化解地方债风险需大幅扩张国债口径下的政府融资

要真正意义上消除地方政府的非正规融资,核心是大开财政正门,大幅扩张国债口径下的政府融资。

地方债被公认是中国当下面临的“灰犀牛”风险之一。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青年论坛会员、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日前指出,要真正意义上消除地方政府的非正规融资,核心是大开财政正门,大幅扩张国债口径下的政府融资。

他在最新一篇文章中称,尽管地方政府非正规融资确实具有不透明、成本高、难把控且扭曲金融市场等副作用,但它同时也是基建投资的隐性财政支撑,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得以体现的重要手段,发挥了稳增长、惠民生的作用。

“必须看到,近些年来地方政府融资的快速扩张有其道理。地方政府承担的基础设施项目具有较强公益性,项目的很大部分回报表现为外部性,体现在社会层面,难以转化成项目自身的现金回报。”徐高表示。

他举例说,建设一条地铁一般很难靠卖地铁票获得高回报,但地铁带来的周边房价地价的上升、经济的活跃以及居民出行的便捷,都应该算成这条地铁的回报。因此,基建项目的成本收益核算,只能在社会层面,由政府来算才算得清楚。如果只看微观现金回报,会大大低估基建项目的回报率。

徐高指出,既然地方政府非正规融资是隐性财政对显性财政不足的弥补,那么清理非正规融资就需要用显性财政来替代隐性财政。因此,需要正规财政对基建投资支持力度的显著加强,用国债融资来替换现行的各种地方政府非正规融资方式。

“清理地方政府非正规融资不是不要搞基建,不是不要地方政府融资,更不是不要地方政府继续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作用。清理的目的应该是将地方政府融资纳入正轨,消除非正规融资带来的副作用。而这需要的是正规财政对基建投资支持力度的显著加强,用国债融资来替换现行的各种地方政府非正规融资方式。”他说。

截至2016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5.32万亿元,债务率为80.5%,较2015年下降了8.7%。此外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8.82万亿,截至6月底该余额数字为15.86万亿元,虽然未超出限额,但是地方债务问题所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

今年以来,中央整治地方政府非正规融资的政策持续推进。一方面,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终身追责,体现了高层对非正规融资的高压态势;另一方面,在地方债置换稳步推进的同时,土地储备专项债券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为地方政府融资再开一条正规融资渠道。

徐高认为,今年试行的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被纳入国债口径,是正规融资的一条新路,有必要加快推广。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这种模式,由于无法解决项目属性与资金属性错配的问题,只能成为政府正规融资的一种补充方式,而无法独立担起开正门的重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