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7年他们离我们而去 | 国际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7年他们离我们而去 | 国际篇

巨星陨落,光亮犹在。在2017年的最后时刻,让我们再回首看看这道光亮,心念过往,继续前行。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

逝世日期:1月9日

身份:社会学家、哲学家

波兰社会学家、哲学家齐格蒙特·鲍曼一生笔耕不辍,与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和贝克(Ulrich Beck)并称为当代欧洲社会理论的“三驾马车”,先后出版过57本著作,发表了1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现代性三部曲《立法者与阐释者》《现代性与大屠杀》《现代性与矛盾性》与之后的流动性研究奠定了他作为西方当代社会学的大师地位。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鲍曼提出,大屠杀是现代性本身的固有可能;在《流动的现代性》中,鲍曼称,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与战后的、福特主义的固态西方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类彼此间一次性使用的原则跟外卖咖啡杯和塑料寿司包装一样,人类的生活似乎被废弃了。在《工作、消费、新穷人》中,他指出,现代社会正在从一个制造者社会转变成一个消费者社会,穷人越来越指向被排斥在消费市场外的“边缘人”。

除了出版著作以外,鲍曼还喜欢对移动着的靶子提问——诸如爱、忠诚、现代性、认同、难民、陌生人、不平等、全球化、媒体、消费、文学、个体化、电视、手机、死亡、社交媒体…… 1月9日,始终对社会现实保持着热诚、将理论和事实批判互相滋养的鲍曼在英国利兹去世。

茨维坦·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

逝世日期:2月7日

身份:结构主义代表人物

20世纪上半叶,实证主义批评在法国占据主导地位,它建立在博学和考证的基础上,只研究作者,不去思考文学本质,把文学当成自然的现象。而其反对方罗兰·巴特则否定其自然属性,认为阐释和批评都是意识形态。作为罗兰·巴特的学生,托多洛夫不仅曾经首度将俄国形式主义译介至法国,而且提出“对话批评”的构想,对20世纪的主流文学批评提出反思,关注文学批评的倾向性、真实性以及社会价值。托多洛夫自然也成为了新批评运动的代表人物。

晚年的托多洛夫在新批评阵营内掀起了一场“起义”,他在《文学的危殆》中,几乎全盘否定了1960年代以来兴起的这场运动,他认为,结构主义在学校里的传承导致方法嬗变成了目的,纯技术性的文学批评原本是用于更好理解文本和社会现实的工具,如今却成为了一种终极目标。“这并不符合我本人的求索。我自己在演化,现今对智性体验与生活的隔绝产生质疑。因为,透过形式结构,文学让我感兴趣的,依旧是人类的境遇。”

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

逝世日期:3月17日

身份: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德里克·沃尔科特出生在圣卢西亚的首都卡斯特里,他18岁开始发表诗作,作品本土气息浓郁,带给人奇异的美感。1992年,德里克的代表作《西印度群岛》因“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认为,他的创作始终忠于三样东西——他所生活的加勒比海、英语和他的非洲祖先。

沃尔科特是圣卢西亚的骄傲,但在他以87岁高龄离世后不久,家乡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博物馆由于资金短缺而要被迫关停,据报道,一位来自香港的赛马富豪计划投资26亿美金在此处建造一处度假酒店。

罗伯特·西尔弗斯(Robert Silvers)

逝世日期:3月20日

身份:《纽约书评》主编

“一本不同凡响的杂志背后,必有一位不同凡响的总编辑。”《美国杂志100年》的作者金平圣之助说。西尔弗斯正是《纽约书评》的灵魂人物。1963年,他和芭芭拉·爱泼斯坦共同创立《纽约书评》,希望能够通过深入讨论当下的社会问题来做图书评论,两人共同担任联合主编。爱泼斯坦去世后,西尔弗斯独自一人扛起了《纽约书评》的大旗。

罗伯特·西尔弗斯认为,质疑权威是一切论辩之始,他们决定将报头的“Books”印得很小,是希望强调“Review”,书评的职责就是“检视”。《纽约书评》探讨文学艺术,也勾连时事,获得了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的青睐,以其“毫不遮掩的精英主义”定义了英语世界近半个世纪的智性讨论,被称为“美国东海岸自由左派知识分子大本营”。而担任主编长达五十三年之久的罗伯特·西尔弗斯,几乎一辈子都扑在编辑事业上,被称为“为《纽约书评》而生的人”。

罗伯特·波西格(Robert Pirsig)

逝世日期:4月24日

身份:作家

由于“长年累月的健康恶化”,罗伯特·波西格在88岁时告别了这个世界。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波西格就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正是在这段时期的哲学思考以及个人经历(包括在1968年与自己的大儿子克里斯托弗骑行摩托车穿行美国西部的旅行)日后构成了《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叙事的主要内容。这本书问世之前曾经被121家出版社拒绝,出版后迅速成为了畅销书。随后波西格又花了17年时间完成续作《Lila:一项道德研究》(Lila: An Inquiry into Morals),讲述两个虚构的主人公划船穿行美国东海岸的故事。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是一本旅行记录,一个寓言故事,一册哲学概要,一部心灵史诗。 文学评论家乔治·斯坦纳曾称它是“一种深奥、或许还有些沉重的美国战后经历的表达”,并断言,作为一本美国本土作品,它已经可以和《白鲸》相媲美。 在这部奇幻之书中,作者设法沟通神圣与世俗、人类与世界,定位自我在宇宙间的位置。波西格用他特有的半格言半技师风格宣布,真实世界就是物质与非物质的完美统一体。“不管佛祖还是上帝,都自在地存在于电子计算机的环形电路或电缆传输的齿轮上,就像坐在一座山顶或一朵花的花瓣上一样。”

本杰明·巴伯(Benjamin Barber)

逝世日期:4月24日

身份:政治理论家

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是自由主义取向的精英民主理论,以熊彼特和萨托利为代表性人物。他们把民主政治的重心从公民转向了政治家,从公民参与转向了选举竞争。二是在参与式民主理论,以卡罗尔·佩特曼、本杰明·巴伯为代表性人物。他们认为选举不能代表民主程序的全部,更不反映民主的实质,自由和个人的发展只能依靠公民在社会和国家事务中直接地不断地参与才能实现。本杰明·巴伯在1984年出版了《强势民主》一书,批判自由主义民主是一种“弱势”民主理论,并提出了自己设想的替代模式——强势民主,认为强势民主是参与型民主的一种独特的现代模式,这本书成为参与式民主理论的重要代表作。

而他在1995年出版的《圣战分子对决麦当劳:全球主义与部落主义正在改变世界》则被誉为具有“先知般的眼光”,9.11事件以后,纽约街头几乎1/5的人都拥有这本书。其强大解释力的表现之一在于:如今距离“9.11事件”发生已有十余年,该书提出的概念框架(即全球化与守旧、反动的社会力量的犬牙交错)几乎已化作某种常识性的智慧,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指引着公众在相关问题上的思考。

除此之外,巴伯在年轻时也对极权主义的概念分析有过一些贡献。也严肃地参与过女性主义的事业,他曾在1976年出版过《解放女性主义》一书。“这无疑表明巴伯的心胸是广阔的,”政治学者乔什·车尼斯说,“他清楚这个世界上有哪些东西是真正重要的。”

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

逝世日期:5月26日

身份:政治理论家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布热津斯基去世后,中国驻美大使馆对他这样称呼。此前,美国只有十二位政治家被冠以这个称号。

布热津斯基是一位鹰派战略理论家,对前苏联和中国的研究有独到见解,在美、苏、中大三角关系中,力主联华制衡前苏联。布热津斯基在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期间,曾经于1978年访问中国,为中美关系正常化进行磋商,并为后来的中美建交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作为地缘政治专家,他更为人熟知的是他在1997年的著作《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这本书被誉为研究国际关系的必读书目,书中称,美国将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迎来不可避免的国力衰落,而世界上将不会崛起第二个超级大国。为了应对美国霸权衰落后的新列强时代,美国在击败苏联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处理欧、亚和中东的冲突和关系,防止出现任何超级大国对手来威胁美国利益或福祉。而他的理论中,最受诟病的是他对中国的预言,一些美国学者认为,正是因为布热津斯基始终将中国视为与伊朗、法国、德国同等级的“地缘战略支轴”国家,导致美国后来历任总统,尤其是民主党人,在制定政策时轻视了中国的潜力。

迈克尔·邦德(Michael Bond)

逝世日期:6月27日

身份:儿童文学作家

在1956年寒冷的平安夜,迈克尔·邦德在伦敦帕丁顿附近的车站看到一只被剩在货架上的玩具熊,孤零零的很可怜。于是他买下这只熊,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了自己的妻子。这只小熊激发了邦德的灵感。他用10天时间创作了第一本以帕丁顿熊为主角的故事书《一只叫帕丁顿的熊》,并在1958年出版。这只来自秘鲁,戴着宽檐帽、穿着海军蓝厚呢外套、脚蹬威灵顿长统靴,总是彬彬有礼的帕丁顿熊日后成为了英国儿童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到去世前,邦德创作了70多部《帕丁顿熊》系列故事,这些书被翻译成40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今年11月,电影《帕丁顿熊2》在英国上映,片方第一时间发布了缅怀迈克尔·邦德的视频。

斯宾塞·约翰逊(Spencer Johnson)

逝世日期:7月3日

身份:畅销书作家

1984年,斯宾塞·约翰逊出版了第一本畅销书《一分钟经理人》,书中用“一分钟目标”、“一分钟称赞”、“一分钟批评”这三个简单实用的秘诀浓缩了管理的精髓,售出了1500万册。1998年,他又出版了一本94页的小书——《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迅速成为了全球现象级畅销书,在两年内销售了两千万册。经中信出版社引进至中国后,连续128周雄踞中国各大媒体畅销书排行榜,至今已有7个中文译本。

斯宾塞·约翰逊拥有医学博士学位,曾经就职于哈佛医学院。他说自己在70年代放弃医学,从事写作,是因为意识到疾病的主要根源并非在身体,而在于心灵。他的作品总是以简单的寓言形式呈现。“这样写是为了读起来舒服,”他说,“做任何事,大家都不喜欢吃苦。”

山姆·谢泼德(Sam Shepard)

逝世日期:7月27日

身份:小说家、剧作家、演员

谢泼德是外百老汇运动早期剧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一生共创作了44部舞台剧,参与50多部影视作品演出。他的剧本以冷峻而诗意的超现实主义的元素闻名,绝大多数都涉及家庭主题。其中以《饥饿阶级的诅咒》《被埋葬的孩子》和《真正的西部》最有影响力,被总称为“家庭三部曲”。其中,《被埋葬的孩子》获得普利策文学奖。

谢泼德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演员,1983年的《太空先锋》让他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他与鲍勃·迪伦是相识多年的老友,上世纪70年代中期,迪伦组织“滚雷巡演”时,谢泼德也一路相随,以编剧身份参与了迪伦怪诞至极的300分钟长片《雷纳尔多与克拉拉》的拍摄。

谢泼德曾说:美国当代生活最大的悲剧之一,就是家庭的分崩离析。然而这样的悲剧前景并没有阻挡已经与女演员娥兰·琼斯结婚的谢泼德与朋克摇滚歌手、诗人帕蒂·史密斯陷入一段婚外恋情。他在1984年离婚,又与奥斯卡影后杰西卡·兰格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最终和平分手。73 岁时,谢泼德死于葛雷克氏症,即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约翰·戈弗雷·莫里斯(John G. Morris)

逝世日期:7月28日

身份:图片编辑

约翰·戈弗雷·莫里斯逝世于巴黎,享年100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莫里斯被任命为《生活》杂志伦敦分部负责人,诺曼底登陆便属于他的报道范畴——他编辑了罗伯特·卡帕在1944年6月6日拍摄并仅存的十一张诺曼底登陆照片。二战结束后,莫里斯先后成为了美国月刊杂志《Ladies’ Home Journal》的图片编辑、马格南图片社的执行编辑、《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图片和助理管理编辑。1983年,莫里斯作为《国家地理》的欧洲记者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巴黎。后来成为自由撰稿人、编辑,主要关注的方向是世界的和平。

作为一名图片编辑兼半个摄影记者,他几乎囊获了新闻摄影界里所有的奖项。2009年,莫里斯被授予法国荣誉骑士勋章(法国最高功绩),2010年他还获得了国际摄影中心终身成就奖。在过去的70年多里他见证了当代新闻摄影的成长和发展,让许许多多的摄影师获得成功。然而,他却总是谦虚的说:“我不是一个摄影师,摄影师们做了伟大的工作,而我只是把它放在杂志或报纸上。”

休·海夫纳(Hugh Hefner)

逝世日期:9月27日

身份:《花花公子》创始人

9月27日,《花花公子》杂志与商业帝国的创始人休·海夫纳离开人世,享年91岁。提到《花花公子》,人们常常想到其封页和中间折页刊登的全裸或大尺度暴露的美女,其实这本杂志的定位是“潮流的弄潮儿、流行的仲裁者和政治自由、性自由和经济自由的前卫”,它曾伴随美国社运变迁,在反战、环保、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时代议题上,它的声音从未缺席。杂志的一大特色是拥有海明威、纳博科夫、博尔赫斯、约翰·厄普代克等大牌作者,而另一主打栏目是以长度为七八个小时的访谈,访谈嘉宾有卡特、尼赫鲁和马丁·路德·金等政治领袖,也有约翰·列侬、史蒂芬·霍金、伯特兰·罗素和萨特等名人。

《花花公子》是美国性革命重要的一部分,也深刻地改变了美国人的性观念,它告诉人们,性本身是可欲的,是不应该被污名的。在上世纪70年代,《花花公子》每期销量都超过700万册,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男人杂志”。海夫纳留给世人的名言是:“生命太短暂,不要活在别人的梦想之中。”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

逝世日期:12月1日

身份:历史学者、教授

德里克出生于土耳其,后赴美留学,那个年代席卷全球的左翼社会运动,让他对中国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结缘。德里克钻研中国革命前后的思想脉络,考察中国革命中诸多观念的来龙去脉,陆续出版了《革命与历史》《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等著作。晚年的德里克在全球化研究和后殖民理论批评中尤为活跃,不时基于自己的第三世界血统和文化知识背景,提出一些既对“欧洲中心主义”或“西方中心主义”思维模式有着挑战意义的新观点,而且也对处于后殖民氛围下的第三世界知识分子有着启迪意义的批评策略。

阿里夫·德里克去世后,《后革命时代的中国》的译者董一格回忆,德里克教授治学态度严谨,个性豪爽洒脱,且不吝提携后生晚辈。故而在中国,虽然教授们都尊称他为“德老”,学生们却喜欢叫他“老德”。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7年他们离我们而去 | 国际篇

巨星陨落,光亮犹在。在2017年的最后时刻,让我们再回首看看这道光亮,心念过往,继续前行。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

逝世日期:1月9日

身份:社会学家、哲学家

波兰社会学家、哲学家齐格蒙特·鲍曼一生笔耕不辍,与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和贝克(Ulrich Beck)并称为当代欧洲社会理论的“三驾马车”,先后出版过57本著作,发表了1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现代性三部曲《立法者与阐释者》《现代性与大屠杀》《现代性与矛盾性》与之后的流动性研究奠定了他作为西方当代社会学的大师地位。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鲍曼提出,大屠杀是现代性本身的固有可能;在《流动的现代性》中,鲍曼称,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与战后的、福特主义的固态西方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类彼此间一次性使用的原则跟外卖咖啡杯和塑料寿司包装一样,人类的生活似乎被废弃了。在《工作、消费、新穷人》中,他指出,现代社会正在从一个制造者社会转变成一个消费者社会,穷人越来越指向被排斥在消费市场外的“边缘人”。

除了出版著作以外,鲍曼还喜欢对移动着的靶子提问——诸如爱、忠诚、现代性、认同、难民、陌生人、不平等、全球化、媒体、消费、文学、个体化、电视、手机、死亡、社交媒体…… 1月9日,始终对社会现实保持着热诚、将理论和事实批判互相滋养的鲍曼在英国利兹去世。

茨维坦·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

逝世日期:2月7日

身份:结构主义代表人物

20世纪上半叶,实证主义批评在法国占据主导地位,它建立在博学和考证的基础上,只研究作者,不去思考文学本质,把文学当成自然的现象。而其反对方罗兰·巴特则否定其自然属性,认为阐释和批评都是意识形态。作为罗兰·巴特的学生,托多洛夫不仅曾经首度将俄国形式主义译介至法国,而且提出“对话批评”的构想,对20世纪的主流文学批评提出反思,关注文学批评的倾向性、真实性以及社会价值。托多洛夫自然也成为了新批评运动的代表人物。

晚年的托多洛夫在新批评阵营内掀起了一场“起义”,他在《文学的危殆》中,几乎全盘否定了1960年代以来兴起的这场运动,他认为,结构主义在学校里的传承导致方法嬗变成了目的,纯技术性的文学批评原本是用于更好理解文本和社会现实的工具,如今却成为了一种终极目标。“这并不符合我本人的求索。我自己在演化,现今对智性体验与生活的隔绝产生质疑。因为,透过形式结构,文学让我感兴趣的,依旧是人类的境遇。”

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

逝世日期:3月17日

身份: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德里克·沃尔科特出生在圣卢西亚的首都卡斯特里,他18岁开始发表诗作,作品本土气息浓郁,带给人奇异的美感。1992年,德里克的代表作《西印度群岛》因“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认为,他的创作始终忠于三样东西——他所生活的加勒比海、英语和他的非洲祖先。

沃尔科特是圣卢西亚的骄傲,但在他以87岁高龄离世后不久,家乡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博物馆由于资金短缺而要被迫关停,据报道,一位来自香港的赛马富豪计划投资26亿美金在此处建造一处度假酒店。

罗伯特·西尔弗斯(Robert Silvers)

逝世日期:3月20日

身份:《纽约书评》主编

“一本不同凡响的杂志背后,必有一位不同凡响的总编辑。”《美国杂志100年》的作者金平圣之助说。西尔弗斯正是《纽约书评》的灵魂人物。1963年,他和芭芭拉·爱泼斯坦共同创立《纽约书评》,希望能够通过深入讨论当下的社会问题来做图书评论,两人共同担任联合主编。爱泼斯坦去世后,西尔弗斯独自一人扛起了《纽约书评》的大旗。

罗伯特·西尔弗斯认为,质疑权威是一切论辩之始,他们决定将报头的“Books”印得很小,是希望强调“Review”,书评的职责就是“检视”。《纽约书评》探讨文学艺术,也勾连时事,获得了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的青睐,以其“毫不遮掩的精英主义”定义了英语世界近半个世纪的智性讨论,被称为“美国东海岸自由左派知识分子大本营”。而担任主编长达五十三年之久的罗伯特·西尔弗斯,几乎一辈子都扑在编辑事业上,被称为“为《纽约书评》而生的人”。

罗伯特·波西格(Robert Pirsig)

逝世日期:4月24日

身份:作家

由于“长年累月的健康恶化”,罗伯特·波西格在88岁时告别了这个世界。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波西格就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正是在这段时期的哲学思考以及个人经历(包括在1968年与自己的大儿子克里斯托弗骑行摩托车穿行美国西部的旅行)日后构成了《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叙事的主要内容。这本书问世之前曾经被121家出版社拒绝,出版后迅速成为了畅销书。随后波西格又花了17年时间完成续作《Lila:一项道德研究》(Lila: An Inquiry into Morals),讲述两个虚构的主人公划船穿行美国东海岸的故事。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是一本旅行记录,一个寓言故事,一册哲学概要,一部心灵史诗。 文学评论家乔治·斯坦纳曾称它是“一种深奥、或许还有些沉重的美国战后经历的表达”,并断言,作为一本美国本土作品,它已经可以和《白鲸》相媲美。 在这部奇幻之书中,作者设法沟通神圣与世俗、人类与世界,定位自我在宇宙间的位置。波西格用他特有的半格言半技师风格宣布,真实世界就是物质与非物质的完美统一体。“不管佛祖还是上帝,都自在地存在于电子计算机的环形电路或电缆传输的齿轮上,就像坐在一座山顶或一朵花的花瓣上一样。”

本杰明·巴伯(Benjamin Barber)

逝世日期:4月24日

身份:政治理论家

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是自由主义取向的精英民主理论,以熊彼特和萨托利为代表性人物。他们把民主政治的重心从公民转向了政治家,从公民参与转向了选举竞争。二是在参与式民主理论,以卡罗尔·佩特曼、本杰明·巴伯为代表性人物。他们认为选举不能代表民主程序的全部,更不反映民主的实质,自由和个人的发展只能依靠公民在社会和国家事务中直接地不断地参与才能实现。本杰明·巴伯在1984年出版了《强势民主》一书,批判自由主义民主是一种“弱势”民主理论,并提出了自己设想的替代模式——强势民主,认为强势民主是参与型民主的一种独特的现代模式,这本书成为参与式民主理论的重要代表作。

而他在1995年出版的《圣战分子对决麦当劳:全球主义与部落主义正在改变世界》则被誉为具有“先知般的眼光”,9.11事件以后,纽约街头几乎1/5的人都拥有这本书。其强大解释力的表现之一在于:如今距离“9.11事件”发生已有十余年,该书提出的概念框架(即全球化与守旧、反动的社会力量的犬牙交错)几乎已化作某种常识性的智慧,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指引着公众在相关问题上的思考。

除此之外,巴伯在年轻时也对极权主义的概念分析有过一些贡献。也严肃地参与过女性主义的事业,他曾在1976年出版过《解放女性主义》一书。“这无疑表明巴伯的心胸是广阔的,”政治学者乔什·车尼斯说,“他清楚这个世界上有哪些东西是真正重要的。”

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

逝世日期:5月26日

身份:政治理论家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布热津斯基去世后,中国驻美大使馆对他这样称呼。此前,美国只有十二位政治家被冠以这个称号。

布热津斯基是一位鹰派战略理论家,对前苏联和中国的研究有独到见解,在美、苏、中大三角关系中,力主联华制衡前苏联。布热津斯基在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期间,曾经于1978年访问中国,为中美关系正常化进行磋商,并为后来的中美建交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作为地缘政治专家,他更为人熟知的是他在1997年的著作《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这本书被誉为研究国际关系的必读书目,书中称,美国将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迎来不可避免的国力衰落,而世界上将不会崛起第二个超级大国。为了应对美国霸权衰落后的新列强时代,美国在击败苏联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处理欧、亚和中东的冲突和关系,防止出现任何超级大国对手来威胁美国利益或福祉。而他的理论中,最受诟病的是他对中国的预言,一些美国学者认为,正是因为布热津斯基始终将中国视为与伊朗、法国、德国同等级的“地缘战略支轴”国家,导致美国后来历任总统,尤其是民主党人,在制定政策时轻视了中国的潜力。

迈克尔·邦德(Michael Bond)

逝世日期:6月27日

身份:儿童文学作家

在1956年寒冷的平安夜,迈克尔·邦德在伦敦帕丁顿附近的车站看到一只被剩在货架上的玩具熊,孤零零的很可怜。于是他买下这只熊,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了自己的妻子。这只小熊激发了邦德的灵感。他用10天时间创作了第一本以帕丁顿熊为主角的故事书《一只叫帕丁顿的熊》,并在1958年出版。这只来自秘鲁,戴着宽檐帽、穿着海军蓝厚呢外套、脚蹬威灵顿长统靴,总是彬彬有礼的帕丁顿熊日后成为了英国儿童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到去世前,邦德创作了70多部《帕丁顿熊》系列故事,这些书被翻译成40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今年11月,电影《帕丁顿熊2》在英国上映,片方第一时间发布了缅怀迈克尔·邦德的视频。

斯宾塞·约翰逊(Spencer Johnson)

逝世日期:7月3日

身份:畅销书作家

1984年,斯宾塞·约翰逊出版了第一本畅销书《一分钟经理人》,书中用“一分钟目标”、“一分钟称赞”、“一分钟批评”这三个简单实用的秘诀浓缩了管理的精髓,售出了1500万册。1998年,他又出版了一本94页的小书——《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迅速成为了全球现象级畅销书,在两年内销售了两千万册。经中信出版社引进至中国后,连续128周雄踞中国各大媒体畅销书排行榜,至今已有7个中文译本。

斯宾塞·约翰逊拥有医学博士学位,曾经就职于哈佛医学院。他说自己在70年代放弃医学,从事写作,是因为意识到疾病的主要根源并非在身体,而在于心灵。他的作品总是以简单的寓言形式呈现。“这样写是为了读起来舒服,”他说,“做任何事,大家都不喜欢吃苦。”

山姆·谢泼德(Sam Shepard)

逝世日期:7月27日

身份:小说家、剧作家、演员

谢泼德是外百老汇运动早期剧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一生共创作了44部舞台剧,参与50多部影视作品演出。他的剧本以冷峻而诗意的超现实主义的元素闻名,绝大多数都涉及家庭主题。其中以《饥饿阶级的诅咒》《被埋葬的孩子》和《真正的西部》最有影响力,被总称为“家庭三部曲”。其中,《被埋葬的孩子》获得普利策文学奖。

谢泼德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演员,1983年的《太空先锋》让他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他与鲍勃·迪伦是相识多年的老友,上世纪70年代中期,迪伦组织“滚雷巡演”时,谢泼德也一路相随,以编剧身份参与了迪伦怪诞至极的300分钟长片《雷纳尔多与克拉拉》的拍摄。

谢泼德曾说:美国当代生活最大的悲剧之一,就是家庭的分崩离析。然而这样的悲剧前景并没有阻挡已经与女演员娥兰·琼斯结婚的谢泼德与朋克摇滚歌手、诗人帕蒂·史密斯陷入一段婚外恋情。他在1984年离婚,又与奥斯卡影后杰西卡·兰格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最终和平分手。73 岁时,谢泼德死于葛雷克氏症,即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约翰·戈弗雷·莫里斯(John G. Morris)

逝世日期:7月28日

身份:图片编辑

约翰·戈弗雷·莫里斯逝世于巴黎,享年100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莫里斯被任命为《生活》杂志伦敦分部负责人,诺曼底登陆便属于他的报道范畴——他编辑了罗伯特·卡帕在1944年6月6日拍摄并仅存的十一张诺曼底登陆照片。二战结束后,莫里斯先后成为了美国月刊杂志《Ladies’ Home Journal》的图片编辑、马格南图片社的执行编辑、《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图片和助理管理编辑。1983年,莫里斯作为《国家地理》的欧洲记者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巴黎。后来成为自由撰稿人、编辑,主要关注的方向是世界的和平。

作为一名图片编辑兼半个摄影记者,他几乎囊获了新闻摄影界里所有的奖项。2009年,莫里斯被授予法国荣誉骑士勋章(法国最高功绩),2010年他还获得了国际摄影中心终身成就奖。在过去的70年多里他见证了当代新闻摄影的成长和发展,让许许多多的摄影师获得成功。然而,他却总是谦虚的说:“我不是一个摄影师,摄影师们做了伟大的工作,而我只是把它放在杂志或报纸上。”

休·海夫纳(Hugh Hefner)

逝世日期:9月27日

身份:《花花公子》创始人

9月27日,《花花公子》杂志与商业帝国的创始人休·海夫纳离开人世,享年91岁。提到《花花公子》,人们常常想到其封页和中间折页刊登的全裸或大尺度暴露的美女,其实这本杂志的定位是“潮流的弄潮儿、流行的仲裁者和政治自由、性自由和经济自由的前卫”,它曾伴随美国社运变迁,在反战、环保、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时代议题上,它的声音从未缺席。杂志的一大特色是拥有海明威、纳博科夫、博尔赫斯、约翰·厄普代克等大牌作者,而另一主打栏目是以长度为七八个小时的访谈,访谈嘉宾有卡特、尼赫鲁和马丁·路德·金等政治领袖,也有约翰·列侬、史蒂芬·霍金、伯特兰·罗素和萨特等名人。

《花花公子》是美国性革命重要的一部分,也深刻地改变了美国人的性观念,它告诉人们,性本身是可欲的,是不应该被污名的。在上世纪70年代,《花花公子》每期销量都超过700万册,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男人杂志”。海夫纳留给世人的名言是:“生命太短暂,不要活在别人的梦想之中。”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

逝世日期:12月1日

身份:历史学者、教授

德里克出生于土耳其,后赴美留学,那个年代席卷全球的左翼社会运动,让他对中国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结缘。德里克钻研中国革命前后的思想脉络,考察中国革命中诸多观念的来龙去脉,陆续出版了《革命与历史》《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等著作。晚年的德里克在全球化研究和后殖民理论批评中尤为活跃,不时基于自己的第三世界血统和文化知识背景,提出一些既对“欧洲中心主义”或“西方中心主义”思维模式有着挑战意义的新观点,而且也对处于后殖民氛围下的第三世界知识分子有着启迪意义的批评策略。

阿里夫·德里克去世后,《后革命时代的中国》的译者董一格回忆,德里克教授治学态度严谨,个性豪爽洒脱,且不吝提携后生晚辈。故而在中国,虽然教授们都尊称他为“德老”,学生们却喜欢叫他“老德”。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