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新书推荐】蛙儿日行万里路 你我多读两页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新书推荐】蛙儿日行万里路 你我多读两页书

本周新书关键词:北京的隐秘角落、诗学批评、孙悟空、烹饪菜肴、莫扎特……

《希尼三十年文选》

[爱尔兰] 谢默斯·希尼 著  黄灿然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年1月

中国读者对爱尔兰诗歌的印象可能仅局限于叶芝一人,这部希尼文选恰好可补足人们对此的认识。这本书原名为《发现者,保管者》,意思是“谁先找到,就归谁保管”,是诺贝尔奖得主、爱尔兰当代最重要的诗人谢默斯·希尼亲自编选的文集。这一题目也代表了他初次发现诗歌时的体验——一种直通生命体验的感受。在诗歌中,希尼“直感进入了文字”,诗歌的节奏和噪音使他喜悦。他还将许多诗人的作品比喻成“试金石”,可以磨炼自己的心灵与耳朵。在阅读他人诗歌的过程中,他充分领略到了诗歌的技术,包括对于格律、节奏以及文字肌理的把握,他评论的对象则包括叶芝、艾略特、华兹华斯、米沃什和布罗茨基等等。 

这本书属于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大师批评译丛”系列,这个系列颇具特色地收录了文学大师的文学批评文章,而非他们最负盛名的文学作品。读者可以借由这些批评文章,从侧面看出大师们个人追寻的或希冀抵达的文学目标。除希尼这本以外,该系列已经出版的作品还有库切的《内心活动》、纳博科夫的《独抒己见》和布罗茨基的《小于一》等等。

《我牙齿的故事》 

[墨西哥]瓦莱里娅·路易赛利 著  郑楠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1月

虽然名为“牙齿的故事”,牙齿在这本小说里却只是一条若有似无的线索而已。故事的开头是如此地具有吸引力:二十一岁的主人公在果汁厂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一干就是十九年,直到一个契机改变了人生,经理提拔他,让他多多进修,于是他报上了很多课程培训班,学习了很多东西,包括性别多样性、倾听与积极沟通、DOS操作系统……直到他突然遇到了“拍卖艺术课”,而这个故事就是围绕着拍卖艺术展开的。作者在此书后记中写道,她就是想建立起艺术与工厂之间的关系,为了让工人们能够读到她的作品,她专为果汁厂的工人写出连载故事,由工人每周定时朗读,虽然作者与工人从未见面,但他们之间也形成了有趣的互动——书中有些片段就来自于工人的闲聊趣事。

小说作者瓦莱里娅·路易赛利出生于1983年,是一位生活在美国纽约的墨西哥作家,她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在纽约州的霍夫斯特拉大学任教。这部小说入围了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的终决名单。

《北京的隐秘角落》

陆波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18年1月

《北京的隐秘角落》一书作者陆波是一位退休律师。她出生在北京,成长在北京,上学和工作也在北京,算是一位标准纯粹的“北京人”。她的这本书讲述了北京城各个隐秘角落的前世今生,主要的落脚点都在于寺庙:有些寺庙的遗址还在,有的已荡然无存。她走访了许多寺庙及遗迹,例如西长安街的庆寿寺双塔、位于阳台山麓的大觉寺,还有被空军某干休所占用的定慧寺。李敬泽赞誉她说,“陆波自己就是一支考古队和勘测队。”通过考察这些地点,陆波追溯了这些寺庙建起的渊源,还从资料中发现了历史中的一系列事件、场景、人物、性命的往事遭际,以北京的寺庙为中心,揭秘了这个城市的历史上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

在讲述北大南门外的那一条“穿越历史的神秘通道”时,陆波在结尾写道:“在原有的‘存在’失去价值后,我们转而选择了更有价值的‘存在’……我只不过在追求‘实际’的现实里,掺杂些许‘虚伪’的佐料,做一些可有可无的历史记录。”我们或可将之看做谦逊之谈,或亦可作为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对北京这座城市的一场情感探寻。

《英雄变格:孙悟空与现代中国的自我超越》

白惠元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2017年11月

《西游记》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家喻户晓的神魔故事,孙悟空又是其中最为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近年来,孙悟空这一形象在大众文化视野中又重新变得火热,《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大圣归来》等等电影均以孙悟空为主角,重新描画和讲述了一则西游故事。在这些不同的版本中,人们又似乎在追问着同一个问题: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是英雄吗?如果是的话,他是个什么类型的英雄?他既不高大,也不英俊,无父无母,刁蛮泼皮,既不尊师也不重道,甚至不是个人,但他竟然是个英雄,这是为什么?

在这部《英雄变格》里,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白惠元细细地剖析了猴王在中国现当代历史中的不同变化版本,探讨了孙悟空这一形象是如何在新中国被改造、又如何借由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剧《西游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将人们熟悉的文化现象解读出了新鲜的意味。有意思的是,这种论述反而挑战了猴王固定不变的英雄形象,也挑战了那种将“恶搞”孙悟空、重新演绎孙悟空视作“大逆不道”、亵渎经典的观点——毕竟猴王是千面的,就像观音是千面的一样。

《烹饪、菜肴与阶级:一项比较社会学研究》

[英]杰克·古迪 著 王荣欣 沈南山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2018年1月

时隔八年,《烹饪、菜肴与阶级》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再版了。作者杰克·古迪是英国著名社会人学学家,他在这本书里研究的是吃,即煮饭、上菜和用膳。更具体地说,该书要研究的问题是,欧亚大陆的食物与非洲大陆的有何不同。比如说,为什么传统的非洲文化缺少有分化的菜肴,而欧亚大陆则出现了高级菜肴和低级菜肴的分化,这种分化背后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有些菜肴是贵的,有些菜肴却很寻常?为什么在幅员辽阔的中国,人们的口味分布形成“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规律?又为什么在《金瓶梅》里,食物总是和性爱相关?作者将全球各个地方的饮食,全然纳入一个讨论框架之中,既让我们大开眼界、见识了全世界许多地方的不同饮食习惯,也隐隐发现了饮食背后所暗藏的文化秩序。

古迪没有仅仅停留在古代社会的饮食比较层面,他意识到,进入工业时代之后,食物有了更多的形式,例如存储在罐头里、以冷冻方式保存,同时也将运往全世界各地。这些变化也改变了家庭劳动,因为在进入厨房前,食物的加工已经完成,使得每个家庭的食物变得更为统一和标准化了。这本书不仅为我们呈现了各大洲食物演变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丰富多样的文化史、经济史和家庭关系史。

《1791,莫扎特的最后一年》 

[美]H.C.罗宾斯·兰登 著 石晰颋 译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8年1月

罗宾斯·兰登将他毕生的写作都献给了音乐家,他出版过5部关于莫扎特的书籍,还有一套五卷本的关于海顿的著作。在《1791,莫扎特的最后一年》 一书中,他将莫扎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放大,从他的财务状况日益窘迫开始讲起,讲到1791年的音乐天堂维也纳,直到他最后的病痛和突然的死亡。书中不仅有对于时代氛围的还原,例如贵族和上层阶级的良好教育背景,以及对于音乐的支持,此外作者还附上了极其详尽的、有趣的历史细节以论证自己的观点。比如为了说明维也纳的音乐家会被当成佣人对待,作者找出了1798年《维也纳日报》上的一则家庭音乐家招聘启事,赫然登载着“招聘会音乐的贴身仆从”字样;比如为了让人们了解莫扎特的服饰细节,他举出了莫扎特去世后的遗物清单,并从价格不菲的衣物推断出,“莫扎特非常重视自己的形象”。

所以,书中莫扎特的最后一年,并不局限于他的人生轨迹或音乐成就,更以此入手揭露了当时音乐界的种种趋势变化。作者从这个时间节点里捕捉到了许多值得留意的现象,例如私人音乐会日渐取代了公开的音乐会,背后的原因在于由贵族供养的庞大乐团逐渐消失,而室内乐成本较低、更受欢迎。

《安藤忠雄:建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Lens/[日]安藤忠雄 著 
中信·大方出版社 2018年1月

这本书由《Lens》杂志与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合作撰稿,内容涵括了安藤50年来的“代表作品和人生关键时刻”。安藤忠雄1941年出生于大阪,1995年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 “建筑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安藤忠雄在自序中这样问道。从1969年在大阪开设第一家小事务所开始,他的工作一直与建筑有关,在一个个项目之中,他发现了建筑就是“人工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现在与过去等诸多要素和人类社会多种现象之间的关系”。作为建筑师,安藤忠雄是非典型的,他从未进过大学,曾经从事拳击,后来自学建筑,也很少被划入某种“风格”或“主义”之间。 对他来说,最可贵的是“自由”。

中信出版社2001年出版了《建筑家安藤忠雄》一书,是这位建筑师亲自执笔的一部自传,收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阶段的许多珍贵照片、手稿及建筑照片。 在《安藤忠雄》一书中,他在接受《Lens》杂志采访时进一步表达了建筑对于他的意义:“有人说,从功能、逻辑、经济的角度去设计一个建筑就可以了,但是我觉得一个建筑物必须要超越这些因素,为自己的存在做出一个证明……我的建筑物就是我的存在证明。” 

《探险家的笔记本》

[英] 休·刘易斯-琼斯/[英]卡丽·赫伯特 著  安芳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8年1月

当探险家第一次出发远行,他们在地球上发现了什么?最初的原始记录又是什么样的?这本书收集了16世纪至今的70位探险家的笔记本手稿,这些手稿来自于诸如斯皮克(Speke)、沙克尔顿(Shackleton)、洪堡(Humboldt,《创造自然》的主人公)、斯科特(Scott)、斯塔克(Stark)、奥杜邦(Audubon)等等世界著名探险家,它们被记录的地点可能是珠穆朗玛峰之巅、南极、维多利亚瀑布或是某个沙漠中心。有些笔记曾经藏于无名的图书馆和尘封的阁楼里,有些曾属于私人藏品,有些在一个家族中代代相传,也有些甚至可能被遗弃在野外或误以为已经遗失,在这本书里,它们得以重见天日。 

在这些记录中,最不同凡响的是探险家戴维·利文斯通的故事。在非洲刚果,当地的阿拉伯奴隶贩子突然对当地居民开了枪,数百名刚果人被枪杀,利文斯通想要记录这场大屠杀,手头却没有纸笔,他竟然用浆果果汁在一张报纸上记录下了这场暴行!原稿历经多年,几乎已经无法辨认,直到如今光谱成像技术才让手稿还原了真实面目,呈现在两个多世纪以后的读者眼前。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新书推荐】蛙儿日行万里路 你我多读两页书

本周新书关键词:北京的隐秘角落、诗学批评、孙悟空、烹饪菜肴、莫扎特……

《希尼三十年文选》

[爱尔兰] 谢默斯·希尼 著  黄灿然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年1月

中国读者对爱尔兰诗歌的印象可能仅局限于叶芝一人,这部希尼文选恰好可补足人们对此的认识。这本书原名为《发现者,保管者》,意思是“谁先找到,就归谁保管”,是诺贝尔奖得主、爱尔兰当代最重要的诗人谢默斯·希尼亲自编选的文集。这一题目也代表了他初次发现诗歌时的体验——一种直通生命体验的感受。在诗歌中,希尼“直感进入了文字”,诗歌的节奏和噪音使他喜悦。他还将许多诗人的作品比喻成“试金石”,可以磨炼自己的心灵与耳朵。在阅读他人诗歌的过程中,他充分领略到了诗歌的技术,包括对于格律、节奏以及文字肌理的把握,他评论的对象则包括叶芝、艾略特、华兹华斯、米沃什和布罗茨基等等。 

这本书属于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大师批评译丛”系列,这个系列颇具特色地收录了文学大师的文学批评文章,而非他们最负盛名的文学作品。读者可以借由这些批评文章,从侧面看出大师们个人追寻的或希冀抵达的文学目标。除希尼这本以外,该系列已经出版的作品还有库切的《内心活动》、纳博科夫的《独抒己见》和布罗茨基的《小于一》等等。

《我牙齿的故事》 

[墨西哥]瓦莱里娅·路易赛利 著  郑楠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1月

虽然名为“牙齿的故事”,牙齿在这本小说里却只是一条若有似无的线索而已。故事的开头是如此地具有吸引力:二十一岁的主人公在果汁厂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一干就是十九年,直到一个契机改变了人生,经理提拔他,让他多多进修,于是他报上了很多课程培训班,学习了很多东西,包括性别多样性、倾听与积极沟通、DOS操作系统……直到他突然遇到了“拍卖艺术课”,而这个故事就是围绕着拍卖艺术展开的。作者在此书后记中写道,她就是想建立起艺术与工厂之间的关系,为了让工人们能够读到她的作品,她专为果汁厂的工人写出连载故事,由工人每周定时朗读,虽然作者与工人从未见面,但他们之间也形成了有趣的互动——书中有些片段就来自于工人的闲聊趣事。

小说作者瓦莱里娅·路易赛利出生于1983年,是一位生活在美国纽约的墨西哥作家,她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在纽约州的霍夫斯特拉大学任教。这部小说入围了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的终决名单。

《北京的隐秘角落》

陆波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18年1月

《北京的隐秘角落》一书作者陆波是一位退休律师。她出生在北京,成长在北京,上学和工作也在北京,算是一位标准纯粹的“北京人”。她的这本书讲述了北京城各个隐秘角落的前世今生,主要的落脚点都在于寺庙:有些寺庙的遗址还在,有的已荡然无存。她走访了许多寺庙及遗迹,例如西长安街的庆寿寺双塔、位于阳台山麓的大觉寺,还有被空军某干休所占用的定慧寺。李敬泽赞誉她说,“陆波自己就是一支考古队和勘测队。”通过考察这些地点,陆波追溯了这些寺庙建起的渊源,还从资料中发现了历史中的一系列事件、场景、人物、性命的往事遭际,以北京的寺庙为中心,揭秘了这个城市的历史上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

在讲述北大南门外的那一条“穿越历史的神秘通道”时,陆波在结尾写道:“在原有的‘存在’失去价值后,我们转而选择了更有价值的‘存在’……我只不过在追求‘实际’的现实里,掺杂些许‘虚伪’的佐料,做一些可有可无的历史记录。”我们或可将之看做谦逊之谈,或亦可作为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对北京这座城市的一场情感探寻。

《英雄变格:孙悟空与现代中国的自我超越》

白惠元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2017年11月

《西游记》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家喻户晓的神魔故事,孙悟空又是其中最为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近年来,孙悟空这一形象在大众文化视野中又重新变得火热,《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大圣归来》等等电影均以孙悟空为主角,重新描画和讲述了一则西游故事。在这些不同的版本中,人们又似乎在追问着同一个问题: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是英雄吗?如果是的话,他是个什么类型的英雄?他既不高大,也不英俊,无父无母,刁蛮泼皮,既不尊师也不重道,甚至不是个人,但他竟然是个英雄,这是为什么?

在这部《英雄变格》里,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白惠元细细地剖析了猴王在中国现当代历史中的不同变化版本,探讨了孙悟空这一形象是如何在新中国被改造、又如何借由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剧《西游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将人们熟悉的文化现象解读出了新鲜的意味。有意思的是,这种论述反而挑战了猴王固定不变的英雄形象,也挑战了那种将“恶搞”孙悟空、重新演绎孙悟空视作“大逆不道”、亵渎经典的观点——毕竟猴王是千面的,就像观音是千面的一样。

《烹饪、菜肴与阶级:一项比较社会学研究》

[英]杰克·古迪 著 王荣欣 沈南山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2018年1月

时隔八年,《烹饪、菜肴与阶级》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再版了。作者杰克·古迪是英国著名社会人学学家,他在这本书里研究的是吃,即煮饭、上菜和用膳。更具体地说,该书要研究的问题是,欧亚大陆的食物与非洲大陆的有何不同。比如说,为什么传统的非洲文化缺少有分化的菜肴,而欧亚大陆则出现了高级菜肴和低级菜肴的分化,这种分化背后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有些菜肴是贵的,有些菜肴却很寻常?为什么在幅员辽阔的中国,人们的口味分布形成“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规律?又为什么在《金瓶梅》里,食物总是和性爱相关?作者将全球各个地方的饮食,全然纳入一个讨论框架之中,既让我们大开眼界、见识了全世界许多地方的不同饮食习惯,也隐隐发现了饮食背后所暗藏的文化秩序。

古迪没有仅仅停留在古代社会的饮食比较层面,他意识到,进入工业时代之后,食物有了更多的形式,例如存储在罐头里、以冷冻方式保存,同时也将运往全世界各地。这些变化也改变了家庭劳动,因为在进入厨房前,食物的加工已经完成,使得每个家庭的食物变得更为统一和标准化了。这本书不仅为我们呈现了各大洲食物演变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丰富多样的文化史、经济史和家庭关系史。

《1791,莫扎特的最后一年》 

[美]H.C.罗宾斯·兰登 著 石晰颋 译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8年1月

罗宾斯·兰登将他毕生的写作都献给了音乐家,他出版过5部关于莫扎特的书籍,还有一套五卷本的关于海顿的著作。在《1791,莫扎特的最后一年》 一书中,他将莫扎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放大,从他的财务状况日益窘迫开始讲起,讲到1791年的音乐天堂维也纳,直到他最后的病痛和突然的死亡。书中不仅有对于时代氛围的还原,例如贵族和上层阶级的良好教育背景,以及对于音乐的支持,此外作者还附上了极其详尽的、有趣的历史细节以论证自己的观点。比如为了说明维也纳的音乐家会被当成佣人对待,作者找出了1798年《维也纳日报》上的一则家庭音乐家招聘启事,赫然登载着“招聘会音乐的贴身仆从”字样;比如为了让人们了解莫扎特的服饰细节,他举出了莫扎特去世后的遗物清单,并从价格不菲的衣物推断出,“莫扎特非常重视自己的形象”。

所以,书中莫扎特的最后一年,并不局限于他的人生轨迹或音乐成就,更以此入手揭露了当时音乐界的种种趋势变化。作者从这个时间节点里捕捉到了许多值得留意的现象,例如私人音乐会日渐取代了公开的音乐会,背后的原因在于由贵族供养的庞大乐团逐渐消失,而室内乐成本较低、更受欢迎。

《安藤忠雄:建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Lens/[日]安藤忠雄 著 
中信·大方出版社 2018年1月

这本书由《Lens》杂志与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合作撰稿,内容涵括了安藤50年来的“代表作品和人生关键时刻”。安藤忠雄1941年出生于大阪,1995年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 “建筑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安藤忠雄在自序中这样问道。从1969年在大阪开设第一家小事务所开始,他的工作一直与建筑有关,在一个个项目之中,他发现了建筑就是“人工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现在与过去等诸多要素和人类社会多种现象之间的关系”。作为建筑师,安藤忠雄是非典型的,他从未进过大学,曾经从事拳击,后来自学建筑,也很少被划入某种“风格”或“主义”之间。 对他来说,最可贵的是“自由”。

中信出版社2001年出版了《建筑家安藤忠雄》一书,是这位建筑师亲自执笔的一部自传,收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阶段的许多珍贵照片、手稿及建筑照片。 在《安藤忠雄》一书中,他在接受《Lens》杂志采访时进一步表达了建筑对于他的意义:“有人说,从功能、逻辑、经济的角度去设计一个建筑就可以了,但是我觉得一个建筑物必须要超越这些因素,为自己的存在做出一个证明……我的建筑物就是我的存在证明。” 

《探险家的笔记本》

[英] 休·刘易斯-琼斯/[英]卡丽·赫伯特 著  安芳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8年1月

当探险家第一次出发远行,他们在地球上发现了什么?最初的原始记录又是什么样的?这本书收集了16世纪至今的70位探险家的笔记本手稿,这些手稿来自于诸如斯皮克(Speke)、沙克尔顿(Shackleton)、洪堡(Humboldt,《创造自然》的主人公)、斯科特(Scott)、斯塔克(Stark)、奥杜邦(Audubon)等等世界著名探险家,它们被记录的地点可能是珠穆朗玛峰之巅、南极、维多利亚瀑布或是某个沙漠中心。有些笔记曾经藏于无名的图书馆和尘封的阁楼里,有些曾属于私人藏品,有些在一个家族中代代相传,也有些甚至可能被遗弃在野外或误以为已经遗失,在这本书里,它们得以重见天日。 

在这些记录中,最不同凡响的是探险家戴维·利文斯通的故事。在非洲刚果,当地的阿拉伯奴隶贩子突然对当地居民开了枪,数百名刚果人被枪杀,利文斯通想要记录这场大屠杀,手头却没有纸笔,他竟然用浆果果汁在一张报纸上记录下了这场暴行!原稿历经多年,几乎已经无法辨认,直到如今光谱成像技术才让手稿还原了真实面目,呈现在两个多世纪以后的读者眼前。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