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们应如何想象非洲:关于肯尼亚的10本佳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们应如何想象非洲:关于肯尼亚的10本佳作

从《一粒麦种》这样的经典之作,到描述青年人成长的小说、保姆回忆录,这10本作品带穿梭在肯尼亚的现在及过去。

从富有争议性的历史到今天……图为基贝拉贫民窟,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个城郊地区。图片来自:David Levene for the Guardian

“作家的责任是把人们的经历从他们身上挖掘出来,”伟大的非裔美国作家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曾经提出这样的忠告。当我(指本文作家Peter Kimani,做过记者,出版过多部小说和诗集)在观察自己所处的社会时,我会回到它形成初始的状态,审视肯尼亚在英国占领下最后的日子里是何种状态,于是我的小说《紫荆花之舞》(Dance of the Jakaranda)就诞生了。

既然写作的是一本历史小说,也许我也背负着期待——我应该取材于殖民历史,然后创作一段受欢迎的故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英国人虽是我们历史的目击者,却不怀好意,因此他们对那段时期历史的描述是不可靠的。我发挥了一定程度的想象力,重新诠释了这段历史。归根结底,历史充满了虚构的因素。如果你不信的话,可以读读多萝西·哈蒙德(Dorothy Hammond)和阿尔塔·贾布洛(Alta Jablow)的书《未存在过的非洲:四百年来英国人是如何描述非洲的》(The Africa That Never Was: Four Centuries of British Writing About Africa)。

这一切都向我们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历史小说需要像一些改编电影一样“基于”真实事件吗  ?即便历史的记载本身可能就是被涂改过的,也得保持真实性?

这次我面对的挑战有所不同。在新书出版后几个月时间里,书中的三个主要情节都在现实中找到了影子:新的蒙内铁路(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动工了,眼看就要取代已经有百岁高龄的旧铁路,而我的小说正好提到了老铁路的修建;印度裔肯尼亚人——他们在书中戏份很重——在现实中被肯尼亚官方认可为“第44个民族”;在总统选举拉锯战中,肯尼亚惊现两位“国父”,这也呼应了书中父亲身份之争。

我的意思并非我的文字多么有先见之明,能够预言这些事件。然而这也印证了鲍德温的一句老话说:“历史不是过去,而是当下。”

以下十本佳作,讲述了肯尼亚的过去和今天。

1.《一粒麦种》

《一粒麦种》
[肯尼亚]恩古吉·瓦·提安哥 著  朱庆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年7月

《一粒麦种》是恩古齐·瓦·提安哥社会文化三部曲中的最后一本,前两本分别是《孩子,你别哭》和《大河两岸》。恩古齐在书中分析了60年代早期肯尼亚独立对普通市民来说将会意味着什么。主角穆苟沉默寡言,像是个隐士,却自始至终被乡亲们认作是争取自由的英雄,然而在他安静的外表下,也隐藏着其他的麻烦。故事以穆苟坦白自己的秘密告终。这本书成为了恩古齐最好的小说之一。

2. 《诞生》(Coming to Birth

马乔里·奥卢德·马戈伊(Marjorie Oludhe Macgoye)这本小说看似简单,却大有玄机。这位英国裔肯尼亚作家记录了社会深度巨变之下16岁少女宝琳娜的生活轨迹。跟随着刚到城市、还没站稳脚跟的新婚丈夫马丁,她也背井离乡。在好一阵子时间里,宝琳娜还是会给笨手笨脚的马丁搭把手,她同时也自力更生,自我探索的渴望并没有就此消退。

3. 《沿河路》(Going Down River Road

这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戳中了肯尼亚的痛点。在这个曾经历分裂隔离历史的社会中,社会边缘底层人民变化无常的生活徐徐展开。虽然“沿河路”是一个虚构出来的地点,但在内罗毕也真实存在着一条沿河路。这条相同名字的街道充满烟火气,不分昼夜,是姆旺吉书中小宇宙的真实写照。

4.《应许之地》(The Promised Land

格蕾丝·奥古特是一位女性作家先锋。她曾经做过护士,当过记者,也走上过政客之路,做上过外交官的位置。1966年的这本小说让她和夏里蒂·瓦修玛(Charity Waciuma)一并,成为了肯尼亚最早出书的女性作家之一。《应许之地》唤起了一种圣经式乌托邦的理想。这本书的背景设定在上世纪30年代,记录了在坦桑尼亚北部城市坦噶尼喀里一个肯尼亚移民的故事。他一直顺风顺水,直到受到一场灾祸的重创,西方的良药已经不管用了,最终他不得不回归传统治疗。

5. 《十字架上的三天》(Three Days on the Cross

2003年,独立党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Kanu)结束了四十年的统治,被拉下政治巅峰。通往移民局大楼地下室的大门被砸开,地牢里关押着几百人,他们被国家安全机构折磨了二十多年。这件事一经曝光,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恐慌。然而对老一辈的人来说,移民局大楼的故事出奇地熟悉:讽刺作家穆塔尼把他曾在那里体验过的艰辛痛苦,注入了小说里一个“不知名的非洲国家”,实际上反映的,却是在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独裁统治巅峰时期人心惶惶的国内环境。

6. 《过桥》(Across the Bridge

在齐诺瓦·阿切比(Chinua Achebe)极富开创性的小说《崩溃》(Things Fall Apart,1958)出版后的几十年里,肯尼亚或者说是非洲文学,主要是靠海涅曼(Heinemann)的“非洲作家系列”(现在已经不复存在)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出版这个系列的初衷,主要是希望捕捉这个更迭无常的大陆的独特精神。这也逐渐固化成为了非洲文学的一条金科玉律,人们仅仅依据审美选择,就来判定一本小说是“好”还是“不好”。和查尔斯·曼瓜(Charles Mangua)、大卫·麦鲁(Davie Maillu)一样,这本书的作者吉切鲁也凭借自己的流行文学作品,成为了文学改革的先锋人物。这本书讲述了青年人之间一则引人入胜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揭露了肯尼亚阶层分化的问题。

7. 《莫洛最后的恶人》(The Last Villains of Molo

小说家孔巴尼曾经是位银行家,他是肯尼亚新一代的年轻作家,与错综复杂的历史传统展开了困兽之斗。在他们的年代,失败的政治制度会滋生暴力,反噬自己的前途。金扬乔伊自己就是90年代早期发生在东非大裂谷的异常所谓“部落冲突”的受害者,实际上,这是Kanu(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当时位高权重的政客策动的一场大屠杀,目的只是为了把持强烈反对意见的选民替换下来。最终的结果是,这些“部落冲突”只是2008年彻底垮台的带妆彩排——后来的这场危机导致1000多人失去了生命。在小说中,五个年轻男人生活的莫洛——作者虚构的一个地方——在两次灾难中都未能逃脱牺牲品的命运。

1952年的一张老照片,照片中茅茅事件的主犯在东非大裂谷被抓获后,被警察带走审问。图片来自:Popperfoto/Getty Images

8.《尘埃》(Dust

《尘埃》讲述了肯尼亚充满暴力的过去,2014年一经出版就好评如潮。故事的背景设定在2007-2008年政治动乱的余波,历史在几十年的骚乱和混沌中倏然倒退。作者重现了从上世纪50年代的茅茅解放战争,到1969年政客汤姆·姆博亚(Tom  Mboya)遇刺之间的这段历史。

9. 《卡萨娅的故事》(Tale of Kasaya

在作家们集体共有的宽尼信托公司诞生以来的15年中,无数肯尼亚作家被发掘出来,伊娃·卡萨娅无疑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个。伊娃曾是一个住家保姆,在2010年出版了她的回忆录。14岁的伊娃因为无力支付学费而被迫辍学,随后找到了一份住家女佣的工作。辗转于不同的家庭之间,她的生活形同梦魇。她逃过了强奸,在饥饿中生存下来,也遭受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虐待。

10. 《我的犯罪生活》(My Life in Crime

近来,又有一个有创意的词语被纳入了原本就五花八门的肯尼亚词语库——“过度盗窃”,意思是更大规模的偷窃罪。原因是去年肯尼亚权力下放,青年事务部被洗劫一空。而这些现金后来被发现藏在一位“理发师”的床底下,站在这位理发师背后的,是一位身居高位的政客。过度盗窃这个概念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了追捧,这也促成了这部回忆录的成功。书中回忆了一个辍学的银行劫匪加入地下党,一步步从完美偷窃走向组织犯罪,最后成为银行抢劫专家的故事。

(翻译:马昕)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Bank heists, political satire and Ngugi wa Thiong’o: top 10 books about Kenya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们应如何想象非洲:关于肯尼亚的10本佳作

从《一粒麦种》这样的经典之作,到描述青年人成长的小说、保姆回忆录,这10本作品带穿梭在肯尼亚的现在及过去。

从富有争议性的历史到今天……图为基贝拉贫民窟,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个城郊地区。图片来自:David Levene for the Guardian

“作家的责任是把人们的经历从他们身上挖掘出来,”伟大的非裔美国作家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曾经提出这样的忠告。当我(指本文作家Peter Kimani,做过记者,出版过多部小说和诗集)在观察自己所处的社会时,我会回到它形成初始的状态,审视肯尼亚在英国占领下最后的日子里是何种状态,于是我的小说《紫荆花之舞》(Dance of the Jakaranda)就诞生了。

既然写作的是一本历史小说,也许我也背负着期待——我应该取材于殖民历史,然后创作一段受欢迎的故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英国人虽是我们历史的目击者,却不怀好意,因此他们对那段时期历史的描述是不可靠的。我发挥了一定程度的想象力,重新诠释了这段历史。归根结底,历史充满了虚构的因素。如果你不信的话,可以读读多萝西·哈蒙德(Dorothy Hammond)和阿尔塔·贾布洛(Alta Jablow)的书《未存在过的非洲:四百年来英国人是如何描述非洲的》(The Africa That Never Was: Four Centuries of British Writing About Africa)。

这一切都向我们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历史小说需要像一些改编电影一样“基于”真实事件吗  ?即便历史的记载本身可能就是被涂改过的,也得保持真实性?

这次我面对的挑战有所不同。在新书出版后几个月时间里,书中的三个主要情节都在现实中找到了影子:新的蒙内铁路(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动工了,眼看就要取代已经有百岁高龄的旧铁路,而我的小说正好提到了老铁路的修建;印度裔肯尼亚人——他们在书中戏份很重——在现实中被肯尼亚官方认可为“第44个民族”;在总统选举拉锯战中,肯尼亚惊现两位“国父”,这也呼应了书中父亲身份之争。

我的意思并非我的文字多么有先见之明,能够预言这些事件。然而这也印证了鲍德温的一句老话说:“历史不是过去,而是当下。”

以下十本佳作,讲述了肯尼亚的过去和今天。

1.《一粒麦种》

《一粒麦种》
[肯尼亚]恩古吉·瓦·提安哥 著  朱庆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年7月

《一粒麦种》是恩古齐·瓦·提安哥社会文化三部曲中的最后一本,前两本分别是《孩子,你别哭》和《大河两岸》。恩古齐在书中分析了60年代早期肯尼亚独立对普通市民来说将会意味着什么。主角穆苟沉默寡言,像是个隐士,却自始至终被乡亲们认作是争取自由的英雄,然而在他安静的外表下,也隐藏着其他的麻烦。故事以穆苟坦白自己的秘密告终。这本书成为了恩古齐最好的小说之一。

2. 《诞生》(Coming to Birth

马乔里·奥卢德·马戈伊(Marjorie Oludhe Macgoye)这本小说看似简单,却大有玄机。这位英国裔肯尼亚作家记录了社会深度巨变之下16岁少女宝琳娜的生活轨迹。跟随着刚到城市、还没站稳脚跟的新婚丈夫马丁,她也背井离乡。在好一阵子时间里,宝琳娜还是会给笨手笨脚的马丁搭把手,她同时也自力更生,自我探索的渴望并没有就此消退。

3. 《沿河路》(Going Down River Road

这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戳中了肯尼亚的痛点。在这个曾经历分裂隔离历史的社会中,社会边缘底层人民变化无常的生活徐徐展开。虽然“沿河路”是一个虚构出来的地点,但在内罗毕也真实存在着一条沿河路。这条相同名字的街道充满烟火气,不分昼夜,是姆旺吉书中小宇宙的真实写照。

4.《应许之地》(The Promised Land

格蕾丝·奥古特是一位女性作家先锋。她曾经做过护士,当过记者,也走上过政客之路,做上过外交官的位置。1966年的这本小说让她和夏里蒂·瓦修玛(Charity Waciuma)一并,成为了肯尼亚最早出书的女性作家之一。《应许之地》唤起了一种圣经式乌托邦的理想。这本书的背景设定在上世纪30年代,记录了在坦桑尼亚北部城市坦噶尼喀里一个肯尼亚移民的故事。他一直顺风顺水,直到受到一场灾祸的重创,西方的良药已经不管用了,最终他不得不回归传统治疗。

5. 《十字架上的三天》(Three Days on the Cross

2003年,独立党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Kanu)结束了四十年的统治,被拉下政治巅峰。通往移民局大楼地下室的大门被砸开,地牢里关押着几百人,他们被国家安全机构折磨了二十多年。这件事一经曝光,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恐慌。然而对老一辈的人来说,移民局大楼的故事出奇地熟悉:讽刺作家穆塔尼把他曾在那里体验过的艰辛痛苦,注入了小说里一个“不知名的非洲国家”,实际上反映的,却是在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独裁统治巅峰时期人心惶惶的国内环境。

6. 《过桥》(Across the Bridge

在齐诺瓦·阿切比(Chinua Achebe)极富开创性的小说《崩溃》(Things Fall Apart,1958)出版后的几十年里,肯尼亚或者说是非洲文学,主要是靠海涅曼(Heinemann)的“非洲作家系列”(现在已经不复存在)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出版这个系列的初衷,主要是希望捕捉这个更迭无常的大陆的独特精神。这也逐渐固化成为了非洲文学的一条金科玉律,人们仅仅依据审美选择,就来判定一本小说是“好”还是“不好”。和查尔斯·曼瓜(Charles Mangua)、大卫·麦鲁(Davie Maillu)一样,这本书的作者吉切鲁也凭借自己的流行文学作品,成为了文学改革的先锋人物。这本书讲述了青年人之间一则引人入胜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揭露了肯尼亚阶层分化的问题。

7. 《莫洛最后的恶人》(The Last Villains of Molo

小说家孔巴尼曾经是位银行家,他是肯尼亚新一代的年轻作家,与错综复杂的历史传统展开了困兽之斗。在他们的年代,失败的政治制度会滋生暴力,反噬自己的前途。金扬乔伊自己就是90年代早期发生在东非大裂谷的异常所谓“部落冲突”的受害者,实际上,这是Kanu(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当时位高权重的政客策动的一场大屠杀,目的只是为了把持强烈反对意见的选民替换下来。最终的结果是,这些“部落冲突”只是2008年彻底垮台的带妆彩排——后来的这场危机导致1000多人失去了生命。在小说中,五个年轻男人生活的莫洛——作者虚构的一个地方——在两次灾难中都未能逃脱牺牲品的命运。

1952年的一张老照片,照片中茅茅事件的主犯在东非大裂谷被抓获后,被警察带走审问。图片来自:Popperfoto/Getty Images

8.《尘埃》(Dust

《尘埃》讲述了肯尼亚充满暴力的过去,2014年一经出版就好评如潮。故事的背景设定在2007-2008年政治动乱的余波,历史在几十年的骚乱和混沌中倏然倒退。作者重现了从上世纪50年代的茅茅解放战争,到1969年政客汤姆·姆博亚(Tom  Mboya)遇刺之间的这段历史。

9. 《卡萨娅的故事》(Tale of Kasaya

在作家们集体共有的宽尼信托公司诞生以来的15年中,无数肯尼亚作家被发掘出来,伊娃·卡萨娅无疑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个。伊娃曾是一个住家保姆,在2010年出版了她的回忆录。14岁的伊娃因为无力支付学费而被迫辍学,随后找到了一份住家女佣的工作。辗转于不同的家庭之间,她的生活形同梦魇。她逃过了强奸,在饥饿中生存下来,也遭受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虐待。

10. 《我的犯罪生活》(My Life in Crime

近来,又有一个有创意的词语被纳入了原本就五花八门的肯尼亚词语库——“过度盗窃”,意思是更大规模的偷窃罪。原因是去年肯尼亚权力下放,青年事务部被洗劫一空。而这些现金后来被发现藏在一位“理发师”的床底下,站在这位理发师背后的,是一位身居高位的政客。过度盗窃这个概念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了追捧,这也促成了这部回忆录的成功。书中回忆了一个辍学的银行劫匪加入地下党,一步步从完美偷窃走向组织犯罪,最后成为银行抢劫专家的故事。

(翻译:马昕)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Bank heists, political satire and Ngugi wa Thiong’o: top 10 books about Kenya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