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亲眼看到幸福的人,竟生出一种跟绝望相近的沉重” | 契诃夫逝世120周年

契诃夫检视幸福的卑劣、平庸与自私:幸福的人不会管那么多,他们仍然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日常的小烦恼微微激动着他,就跟微风吹动白杨一样,真是天下太平。

“门罗事件”之后,我们如何面对她的作品?| 编辑部聊天室

读者可能在文笔和名声上远远不如这个作者,但是读者可以检视、审查作者的良心,这样就可以证明我们的某种信念,即我们是更好的。

门罗家庭秘密公开后续,阿特伍德回应:“你并不了解自认为熟悉的人” | 文化周报

“这些揭露出的消息,不仅损害了门罗个人的声誉,还让她那些回想起来显然与深不可测的背叛有关的作品变得难以读懂,只能当作半真半假的忏悔。”

世界正变得更加危险和动荡,我们能做的是善良 | 专访

英国推理作家安东尼·霍洛维茨可以说是中国读者的老朋友了,一些读者读着他的“少年007系列”长大,如今又读起了他的侦探推理小说。在专访中,他分享了关于创作的思考,以及对于文化挪用、政治正确、网络骂战的看法。

昨天人们为理想逃避制服,明天失去制服将成为不幸 | 昆德拉逝世周年

在米兰·昆德拉逝世一周年之际,我们或许可以借助《不解之词》里的私人词典,了解贯穿其创作的词汇意义。 

爱丽丝·门罗女儿称童年被继父性侵犯,这是家庭“公开的秘密”

“我想要的是对于我所发生的事情的真相的公众记录,希望我的故事也能成为人们讲述的我母亲故事的一部分,”女儿安德丽娜说。 

在布拉格,卡夫卡和哈谢克喊出了“受够了心理学”

卡夫卡和哈谢克都来自布拉格,他们的作品都在探讨人怎么去面对一个巨大的官僚化机制(卡夫卡)或军事化机制(哈谢克):K面对的是法庭和城堡,帅克面对的是奥匈帝国军队的极权。

“这不是工作,而是腐烂” | 卡夫卡逝世百年

办公室像是一间“黏糊糊的蜂房”。当同事问起他的身体状况,卡夫卡会平静地回应“谢谢,我很好”,私下却认为这是一种欺骗。

想象怪兽,隐喻现实:哥斯拉为何让人既怕又爱?| 编辑部聊天室

原型来自于恐龙的哥斯拉起初象征着灾难,如今与金刚一样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要如何面对,这四月的哀伤 | 书单

为了逃避痛苦,人们往往陷入琐碎、自欺欺人、甚至集体神话之中,可是这都只是临时的缓解方式,并且最终还会加重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