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42岁创业,65岁成首富,他凭什么成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42岁创业,65岁成首富,他凭什么成功?

宗庆后说自己不敢去经历“那些太古怪的东西”,生怕一享受了,贪图安逸了,企业就搞垮了。

作者:迟玉德 张军智

1945年,宗庆后出生于一个旧官僚家庭,这成了他日后不能报考师范学校的障碍,也成了他辍学的主要原因。

因为家庭异常贫困,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初中毕业的宗庆后做起了卖红薯工作,后来又去农村待了15年,回城时他已经33岁。

回城后,宗庆后接了母亲的班,在校办企业经销部做推销员,但干了七八年后,他仍找不到改变命运的机会。

机会出现在他42岁时,彼时校办企业经销部因连年亏损对外承包,别人都不敢接,宗庆后借了14万接了下来,这便是娃哈哈的前身。

创业之初,这家街边小厂只有3个人,产品是橡皮、作业本、扫帚等,外面还有14万元外债,很多人并不看好宗庆后。但对于已入不惑之年的他而言,别人看不看好已经不重要,不认命就只有拼命干!

他每天早上7点到公司,晚上11点才回家,每天工作16个小时,有时候就在办公室睡。身体好时,他如此作息,得病时,他也不下火线。有一次,他做咽喉息肉手术,本来应该静养,结果他第二天就从医院“逃跑”了。

娃哈哈转做饮料后,为保持对市场的敏锐度,宗庆后养成了“走读”市场的习惯,他一年有200多天走在全国各地,深入到市县侦查战场,他会跟小便利店的老板聊天,从中了解消费者和竞争对手。

除了国内市场,他对国外市场也很熟悉。每到国外的一座城市,他就疯狂地扫街,去超市里喝各种饮料,还把饮料带回国内研究。

在宗庆后看来,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智慧首先来自市场,来自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的产品凝结了其智慧,把这些产品研究透了,也就清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其实,娃哈哈最初的成功就是这么来的。

娃哈哈当初做乳酸奶是因为乐百氏已经把乳酸奶做得风生水起,做纯净水是因为宗庆后到国外考察时,发现了一种比国产蒸馏水生产成本更低、口感更好的航天员饮用水,做碳酸及植物饮料也是因为国际巨头已经推出了成熟产品。

如今,除了营养快线,娃哈哈最主打的产品都不是宗庆后首创的,连“娃哈哈”这个品牌名称也是一位杭州市民取的,但宗庆后却通过苦行僧般地走读市场,把这些产品一一变成更畅销的新产品。

除了跟市场、跟对手、跟行家学习之外,宗庆后还跟书本学习。

他是国内读书最多的企业家之一,他的助手说,他一年能读几千本书,坐一趟火车、飞机就能读完几本书,涉猎范围涵盖经济、管理和历史。当然宗庆后不是细读,而是抓住一本书的框架和主题,也就是作者最具智慧的那一部分。

满满的工作与学习让宗庆后几乎没有时间娱乐,他唯一的娱乐是看《雍正王朝》、《士兵突击》、《亮剑》等影视剧,还都是励志管理系列。

娃哈哈总部离西湖很近,宗庆后却一次也没有逛过;他甚至连生活也不要了,女儿宗馥莉上小学时,他一直搞不清楚女儿到底上几年级,老母亲就在杭州,他一年却看望不了几次。

付出总有回报,宗庆后42岁开始创业,2010年65岁时已是中国首富,并且他的财富是没有加杠杆的:娃哈哈至今不上市,也没有VC和PE,连贷款都没有,甚至,在银行还趴着一两百亿存款。

有了钱的宗庆后,并没有“人生得意须尽欢”!

有人统计,宗庆后一年的个人开销仅为5万元。杨澜问他“您平时最大的消费是什么”,他说是“香烟”。与很多商界大佬乃至娱乐明星不同,宗庆后不玩高尔夫、赛马、帆船和游艇,也没有买私人飞机,他的座驾十年不换,出差就坐飞机经济舱,后来因为腰不好才改坐商务舱,但酒店只住普通的,他说“只要能睡觉和洗澡就够了”。除了做大娃哈哈这一件事,他的人生干净得像一张白纸。

宗庆后在杭州的办公环境也很简朴,年营收超过500亿元的娃哈哈,总部竟然是清泰街的一栋6层小灰楼,宗庆后的办公室也只有几十平米,让远道而来的媒体惊讶不已。宗庆后则对媒体说“够用就行了”。

为什么要这么节俭?

宗庆后说自己不敢去经历“那些太古怪的东西”,生怕一享受了,贪图安逸了,企业就搞垮了。

艰苦奋斗的日子大部分企业家都经历过,但很少有人像宗庆后这样坚持30年,并甘之如饴。

他说:“更多时候,只有付出感动上苍的努力,才能扭转你的命运。”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宗庆后

  • 娃哈哈还能吃多久流量红利?
  • 娃哈哈旗下杭州萧山顺发食品包装有限公司法人从宗庆后变更为宗馥莉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42岁创业,65岁成首富,他凭什么成功?

宗庆后说自己不敢去经历“那些太古怪的东西”,生怕一享受了,贪图安逸了,企业就搞垮了。

作者:迟玉德 张军智

1945年,宗庆后出生于一个旧官僚家庭,这成了他日后不能报考师范学校的障碍,也成了他辍学的主要原因。

因为家庭异常贫困,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初中毕业的宗庆后做起了卖红薯工作,后来又去农村待了15年,回城时他已经33岁。

回城后,宗庆后接了母亲的班,在校办企业经销部做推销员,但干了七八年后,他仍找不到改变命运的机会。

机会出现在他42岁时,彼时校办企业经销部因连年亏损对外承包,别人都不敢接,宗庆后借了14万接了下来,这便是娃哈哈的前身。

创业之初,这家街边小厂只有3个人,产品是橡皮、作业本、扫帚等,外面还有14万元外债,很多人并不看好宗庆后。但对于已入不惑之年的他而言,别人看不看好已经不重要,不认命就只有拼命干!

他每天早上7点到公司,晚上11点才回家,每天工作16个小时,有时候就在办公室睡。身体好时,他如此作息,得病时,他也不下火线。有一次,他做咽喉息肉手术,本来应该静养,结果他第二天就从医院“逃跑”了。

娃哈哈转做饮料后,为保持对市场的敏锐度,宗庆后养成了“走读”市场的习惯,他一年有200多天走在全国各地,深入到市县侦查战场,他会跟小便利店的老板聊天,从中了解消费者和竞争对手。

除了国内市场,他对国外市场也很熟悉。每到国外的一座城市,他就疯狂地扫街,去超市里喝各种饮料,还把饮料带回国内研究。

在宗庆后看来,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智慧首先来自市场,来自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的产品凝结了其智慧,把这些产品研究透了,也就清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其实,娃哈哈最初的成功就是这么来的。

娃哈哈当初做乳酸奶是因为乐百氏已经把乳酸奶做得风生水起,做纯净水是因为宗庆后到国外考察时,发现了一种比国产蒸馏水生产成本更低、口感更好的航天员饮用水,做碳酸及植物饮料也是因为国际巨头已经推出了成熟产品。

如今,除了营养快线,娃哈哈最主打的产品都不是宗庆后首创的,连“娃哈哈”这个品牌名称也是一位杭州市民取的,但宗庆后却通过苦行僧般地走读市场,把这些产品一一变成更畅销的新产品。

除了跟市场、跟对手、跟行家学习之外,宗庆后还跟书本学习。

他是国内读书最多的企业家之一,他的助手说,他一年能读几千本书,坐一趟火车、飞机就能读完几本书,涉猎范围涵盖经济、管理和历史。当然宗庆后不是细读,而是抓住一本书的框架和主题,也就是作者最具智慧的那一部分。

满满的工作与学习让宗庆后几乎没有时间娱乐,他唯一的娱乐是看《雍正王朝》、《士兵突击》、《亮剑》等影视剧,还都是励志管理系列。

娃哈哈总部离西湖很近,宗庆后却一次也没有逛过;他甚至连生活也不要了,女儿宗馥莉上小学时,他一直搞不清楚女儿到底上几年级,老母亲就在杭州,他一年却看望不了几次。

付出总有回报,宗庆后42岁开始创业,2010年65岁时已是中国首富,并且他的财富是没有加杠杆的:娃哈哈至今不上市,也没有VC和PE,连贷款都没有,甚至,在银行还趴着一两百亿存款。

有了钱的宗庆后,并没有“人生得意须尽欢”!

有人统计,宗庆后一年的个人开销仅为5万元。杨澜问他“您平时最大的消费是什么”,他说是“香烟”。与很多商界大佬乃至娱乐明星不同,宗庆后不玩高尔夫、赛马、帆船和游艇,也没有买私人飞机,他的座驾十年不换,出差就坐飞机经济舱,后来因为腰不好才改坐商务舱,但酒店只住普通的,他说“只要能睡觉和洗澡就够了”。除了做大娃哈哈这一件事,他的人生干净得像一张白纸。

宗庆后在杭州的办公环境也很简朴,年营收超过500亿元的娃哈哈,总部竟然是清泰街的一栋6层小灰楼,宗庆后的办公室也只有几十平米,让远道而来的媒体惊讶不已。宗庆后则对媒体说“够用就行了”。

为什么要这么节俭?

宗庆后说自己不敢去经历“那些太古怪的东西”,生怕一享受了,贪图安逸了,企业就搞垮了。

艰苦奋斗的日子大部分企业家都经历过,但很少有人像宗庆后这样坚持30年,并甘之如饴。

他说:“更多时候,只有付出感动上苍的努力,才能扭转你的命运。”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