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编剧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但却是在创造一个故事的世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编剧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但却是在创造一个故事的世界

许多时候,在基于理性的法律条文与社会伦理道德之间,显而易见,存在着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和冲突。针对这一现实存在的矛盾冲突,当代电影叙事通过故事的形式,予以情节化的“复制”和再现。

作者:路慧

《魔法师的世界:电影叙事的观念与表达》

品读感悟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一个作家:他是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一个大作家集三者于一身,但魔法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他之所以成为大作家,得力于此。”

——纳博科夫

许多业内人士喜欢以一种自谦的姿态,将编剧称之为“手艺人”,而《魔法师的世界》在序言中第一次确立了一个新鲜而具有深刻蕴含的观念,即:编剧是一个创造故事世界的魔法师。

“魔法师”这一称呼来自于文学家纳博科夫形容作家的一个概念,意味着通往虚构的非凡艺术创造力。如果将电影比作一场实现观众深层期待的幻梦,那么一剧之本的编剧就是在背后控制一切的魔法师,编剧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但同时,也是在创造一个故事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魔法师”们能够自由穿越现实与想象的界限,将两者有力洞穿,无缝糅合,为人们带来现实生活中所无法实现的想象、期待与满足。

《阿凡达》所构建的故事世界

因此《魔法师的世界:电影叙事的观念与表达》一书区别于其他编剧工具书的最大特点,除了独创性地赋予编剧极具魅力的魔法师身份外,还深入叙事的基本结构,从坚实的理论基础出发,以叙事学、电影学、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为理论背景,与创作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辅以鲜活生动的电影片例,深入浅出阐释故事背后运作的叙事原理,呈现作为一个“魔法师”应具有的剧作观念与表达方式。

人性的弱点或缺陷,往往是构成戏剧性矛盾和冲突的内在“隐患”,一种叙事进程中的不稳定性因素。

——《魔法师的世界》

在行业内,编剧们常说:人物立起来,这个剧就成了。或者说,一个剧成不成,就在于看了之后有没有记住里面的人物。这两句话隐含着的意思是塑造人物对一部剧本来说至关重要,以及根据人物去建立的情节才能够真正深入人心。

《特洛伊》中宿命般死于自身“弱点”的神话英雄阿喀琉斯

如果有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你会发现,每个人身上不同的“人性的弱点”对其命运走向起到了至为关键的影响作用。反观到剧作中,“人性的弱点”是构成一部叙事作品的基本要素。一个具备敏锐洞察力的编剧会深入细致地了解人性,并通过洞穿和挖掘人物身上“人性的弱点”,由此建立起人物之间和事件之间的不稳定性,以及人物的内在冲突,这对于塑造人物,甚至统摄整个故事的主题方面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支点作用。

在电影的叙事表达之中,创作者无论是已经拥有了一个抽象的故事概念,还是事先已拥有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诸如此类的问题实际上所涉及的是,究竟怎样的事件,才真正具有“可述性”(narratability)的戏剧价值和意义。

——《魔法师的世界》

剧作不可能事无巨细地照搬生活中的每一个事件,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事件有可被讲述的价值?本书从语言学和叙事学的角度界定了“可述性”的内涵与外延。并阐明对于创作者而言,确认一个事件是否具备可述性,首先从创作意图出发,确认叙事的目的到底是创作者本身有表达的欲望,有话要讲,还是以受众为中心,为观众提供娱乐狂欢,或某种想象与满足。

不同的创作意图决定了对可述性事件的选择,以及叙述的手段、方法、剧本的体裁、类型、风格。而创作意图与故事的主旨蕴含和价值预设密切相关。因此,实际上对可述性事件的选择跟随创作意图而动,并没有标准的一定之规。

本书从最基本的叙事原理出发,在故事的结构和与之匹配的功能层面,建构和阐释了一个完整故事所需要的最基本事件。“最基本事件”即构成一个完整故事的可述性事件的可能性。产生不同功能的可述性事件被安置在可以产生多端变化的最基本故事的结构之中。编剧据此可以对可述性事件和叙述结构进行基于创作意图的选择与安排,这对创作有着“提纲挈领”一般的辅助作用,并帮助你检验你的故事之所以不够精彩的结构缺陷。

大多电影叙事所采用的叙事策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引入某种不稳定性因素,在构建叙事进程的同时,对观众的观看及其体验过程,进行主动“干预”和“控制”。

——《魔法师的世界》

在剧作的初期阶段,编剧通常会面临一个影响到创作全局的选择:是用情节带动人物,还是用人物带动情节,但实际上情节与人物之间是互为镜像与互为存在的关系。无论是用情节还是用人物驱动故事,其目的都是要牢牢吸引住观众。而吸引并控制观众的关键在于,在深入了解观众的心理期待的基础之上,将戏剧张力通过情节和人物引入到整个叙事进程中,使得观众的内在情感体验在观影过程中跟随情节和人物一同产生相应的动态反应与变化。

书中片例:《地雷区》,意外爆炸引发“不稳定性”

戏剧张力往往是通过建立“不稳定性”实现的。本书摒弃了过去对情节至上还是人物至上的争论,而是站在观众内在情感体验与整体叙事进程的角度,通过对叙事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不稳定性”的阐释为核心,讲解如何理解并获得叙事进程中的“不稳定性”,从而引发叙事整体以及局部的戏剧张力与冲突,促动叙事进程,引发人物与观众的叙事判断,干预和控制观众的内在心理体验,产生编剧想要的叙事效果,达到某种叙事意图。

悬念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与创作者能否有效地将人物卷入某种矛盾或麻烦的漩涡之中,密切相关。

——《魔法师的世界》

自2009年网络剧出现,悬疑推理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紧随着网剧的崛起而发展起来,吸引并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观众群。编剧越来越能够见识到悬念对于抓住观众注意力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大多数创作者却不一定真正理解什么是“悬念”。

本书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斧正了关于“悬念”的定义。首先,“‘悬念和恐惧并不相关’。悬念的根本是引发激情,这就在根本上与所谓‘神秘’的事件,甚至与推理或神秘小说存在实质性的区别。”其次,悬念实际上是一套以“卷入”为前提的叙事动力机制。悬念的作用在于能够引发观众对情节发展的集中关注,并引发强烈的情绪体验,因此,将人物有效地卷入一种特殊的戏剧性情境是悬念的前提。

书中片例:悬疑推理剧《看不见的客人》,车祸将男女主人公卷入特殊的戏剧性情境中并引发悬念。

深入到心理学与哲学的层面,对信息与时间的控制实际上所传达的是一种人面对世界时的不确定感。正是这种不确定感引发了潜藏在观众内心的强烈情感体验,释放了生存的焦虑。

“正如克默德所指出,根据结尾来解释开头的思维方式一直牢牢存在于我们的历史、生活和虚构的观念之内。”

——《魔法师的世界》

反推,是编剧会经常使用的一种叙事技巧,即预先设置一个结果,然后回到开头,用“结果”产生的叙事动力,推动情节或事件的设置。这种叙事技巧的本质来源是建立在因果关系的逻辑基础之上。而一个具有丰富蕴含的故事,除了基于理性的单一因果逻辑之外,更应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寻找因果关系之外的相关性事件,这样的叙事观念即“节外生枝”。它游离于叙事主线之外,但又紧紧围绕着整体叙事的主旨表达,它需要创作者跳脱出基于经验认知的因果逻辑思维,为整体叙事注入鲜活而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书中片例:《功夫》,周星驰擅于运用“节外生枝”产生喜剧效果

为此,本书引入了因果关系之外的“存在的可能性”的观念,引导创作者从哲学中“人的存在”这一观念出发,深入人物被压抑的无意识真实,挖掘人物在特殊的戏剧性情境中爆发的非理性冲动。这正是注重真实性,注重表达人物的内在精神体验的现代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存在本身即是一个欲望体的存在,而社会却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诸如教育、宗教、道德、法律等等,把人的欲望束缚并制约在一个社会认为安全的范围之内,从而在社会建制层面完成对欲望的改写。因此,人们总是看不到自己欲望的真相。

——《魔法师的世界》

从当代文化研究的视域来看,电影文本与社会泛文本之间存在着一种“对话体”结构,这意味着建构电影文本的逻辑起点来自于社会的秩序规则。从观众接受的角度也能够论证这一点,即只有当观众在银幕上看到“自己”,代入“自己”的时候,观众才会被吸引,并得到满足。而这个“自己”所指涉的实际上是个体内在的、被社会规约所切割的真实欲望。

书中片例:《辛德勒的名单》,纳粹军官爱上不该爱的犹太人,典型的角色的欲望与“指令”之间的矛盾。

因此,本书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从角色的社会性切入,结合心理学与社会学去解析建构电影文本的内在逻辑起点的来源。无论一个电影文本所呈现的是一个带有现实色彩的故事世界还是一个魔幻的故事世界,只有当一个编剧能够深入生活,理解现实社会中人的真实欲望与社会规约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才能够深入角色的欲望与故事世界秩序规则的“指令”编码之间的矛盾,并在可述性的基础上,建构起有吸引力的戏剧冲突。

虽然许多电影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试图尽可能地避免那种携带主观色彩的价值观念,以客观、中立的态度观察和分析故事与人物,但严格意义上来说,电影从来就不是真正意义上中立与客观的产物。

——《魔法师的世界》

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当一个编剧在构思其创作的是一个有关什么的故事的时候,就已经隐含了这个故事的价值观倾向。价值倾向意味着一种偏好,一种对比之后的选择,而在剧作中也就意味着价值观冲突所引起的戏剧冲突的可能性。编剧魔法师用魔法创造了一个世界,而从什么角度去描述这个世界,也是魔术的一部分,“角度”所代表的就是魔法师的价值预设。

书中片例:《钢琴课》,砍在钢琴上的斧头,文明与野蛮两种价值观的碰撞。

但无论如何,在创作中,价值观总是先于故事而存在,观念先于表达,因此可以说价值观相对于故事而言是先验的,是一种预设。对这一预设的有意识的思考可以帮助编剧清晰地认识到故事该往何处去,戏剧冲突的来源,以及推动叙事进程,帮助塑造人物以及人物关系,矫正可述性事件,并选择恰当的叙述视点和方式。

许多时候,在基于理性的法律条文与社会伦理道德之间,显而易见,存在着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和冲突。针对这一现实存在的矛盾冲突,当代电影叙事通过故事的形式,予以情节化的“复制”和再现。

——《魔法师的世界》

我们常说做一个编剧要深入生活,因为对编剧而言,除了把握叙事方面的观念与技巧,对于人性、社会公共道德、法律等方面的了解是必需的。在剧作中,大多数的“两难选择“实际上就是建立在秩序规则与人的行为动机之间的矛盾中,而社会道德因素的有效介入,使得外部的事件冲突有效地转化为人物的内部冲突。

书中片例:《蝙蝠侠:黑暗骑士》,小丑炸船的情节所传达的正是“电车难题”式的道德困境

本书从社会学的角度阐释了“道德前提”在剧作中的价值与作用。道德前提与人性和法律之间的冲突既能够形成构建情节的逻辑起点,成为有效构建戏剧性矛盾的叙事策略,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创作者通过这样的冲突所要表达的叙事意图。同时,在当下全球化,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现状下,建立在不同宗教信仰、文化和道德观念之间的戏剧冲突极有现实的反思和讨论意义。只有构建起这样“道德前提”的意识,才有可能写出触及现实的佳作。

总体而言,对于编剧而言,观念的建立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它是“魔法师”们手中的“魔法杖”,会让发生在你身边最平常的小事也变成具有魔力的“可述性事件”,在你的故事世界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故事魅力。

图书信息:

书名:《魔法师的世界:电影叙事的观念与表达》

作者:孙承健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京东、当当在售

作者信息:

孙承健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电影影像叙事话语研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编剧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但却是在创造一个故事的世界

许多时候,在基于理性的法律条文与社会伦理道德之间,显而易见,存在着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和冲突。针对这一现实存在的矛盾冲突,当代电影叙事通过故事的形式,予以情节化的“复制”和再现。

作者:路慧

《魔法师的世界:电影叙事的观念与表达》

品读感悟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一个作家:他是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一个大作家集三者于一身,但魔法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他之所以成为大作家,得力于此。”

——纳博科夫

许多业内人士喜欢以一种自谦的姿态,将编剧称之为“手艺人”,而《魔法师的世界》在序言中第一次确立了一个新鲜而具有深刻蕴含的观念,即:编剧是一个创造故事世界的魔法师。

“魔法师”这一称呼来自于文学家纳博科夫形容作家的一个概念,意味着通往虚构的非凡艺术创造力。如果将电影比作一场实现观众深层期待的幻梦,那么一剧之本的编剧就是在背后控制一切的魔法师,编剧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但同时,也是在创造一个故事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魔法师”们能够自由穿越现实与想象的界限,将两者有力洞穿,无缝糅合,为人们带来现实生活中所无法实现的想象、期待与满足。

《阿凡达》所构建的故事世界

因此《魔法师的世界:电影叙事的观念与表达》一书区别于其他编剧工具书的最大特点,除了独创性地赋予编剧极具魅力的魔法师身份外,还深入叙事的基本结构,从坚实的理论基础出发,以叙事学、电影学、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为理论背景,与创作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辅以鲜活生动的电影片例,深入浅出阐释故事背后运作的叙事原理,呈现作为一个“魔法师”应具有的剧作观念与表达方式。

人性的弱点或缺陷,往往是构成戏剧性矛盾和冲突的内在“隐患”,一种叙事进程中的不稳定性因素。

——《魔法师的世界》

在行业内,编剧们常说:人物立起来,这个剧就成了。或者说,一个剧成不成,就在于看了之后有没有记住里面的人物。这两句话隐含着的意思是塑造人物对一部剧本来说至关重要,以及根据人物去建立的情节才能够真正深入人心。

《特洛伊》中宿命般死于自身“弱点”的神话英雄阿喀琉斯

如果有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你会发现,每个人身上不同的“人性的弱点”对其命运走向起到了至为关键的影响作用。反观到剧作中,“人性的弱点”是构成一部叙事作品的基本要素。一个具备敏锐洞察力的编剧会深入细致地了解人性,并通过洞穿和挖掘人物身上“人性的弱点”,由此建立起人物之间和事件之间的不稳定性,以及人物的内在冲突,这对于塑造人物,甚至统摄整个故事的主题方面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支点作用。

在电影的叙事表达之中,创作者无论是已经拥有了一个抽象的故事概念,还是事先已拥有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诸如此类的问题实际上所涉及的是,究竟怎样的事件,才真正具有“可述性”(narratability)的戏剧价值和意义。

——《魔法师的世界》

剧作不可能事无巨细地照搬生活中的每一个事件,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事件有可被讲述的价值?本书从语言学和叙事学的角度界定了“可述性”的内涵与外延。并阐明对于创作者而言,确认一个事件是否具备可述性,首先从创作意图出发,确认叙事的目的到底是创作者本身有表达的欲望,有话要讲,还是以受众为中心,为观众提供娱乐狂欢,或某种想象与满足。

不同的创作意图决定了对可述性事件的选择,以及叙述的手段、方法、剧本的体裁、类型、风格。而创作意图与故事的主旨蕴含和价值预设密切相关。因此,实际上对可述性事件的选择跟随创作意图而动,并没有标准的一定之规。

本书从最基本的叙事原理出发,在故事的结构和与之匹配的功能层面,建构和阐释了一个完整故事所需要的最基本事件。“最基本事件”即构成一个完整故事的可述性事件的可能性。产生不同功能的可述性事件被安置在可以产生多端变化的最基本故事的结构之中。编剧据此可以对可述性事件和叙述结构进行基于创作意图的选择与安排,这对创作有着“提纲挈领”一般的辅助作用,并帮助你检验你的故事之所以不够精彩的结构缺陷。

大多电影叙事所采用的叙事策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引入某种不稳定性因素,在构建叙事进程的同时,对观众的观看及其体验过程,进行主动“干预”和“控制”。

——《魔法师的世界》

在剧作的初期阶段,编剧通常会面临一个影响到创作全局的选择:是用情节带动人物,还是用人物带动情节,但实际上情节与人物之间是互为镜像与互为存在的关系。无论是用情节还是用人物驱动故事,其目的都是要牢牢吸引住观众。而吸引并控制观众的关键在于,在深入了解观众的心理期待的基础之上,将戏剧张力通过情节和人物引入到整个叙事进程中,使得观众的内在情感体验在观影过程中跟随情节和人物一同产生相应的动态反应与变化。

书中片例:《地雷区》,意外爆炸引发“不稳定性”

戏剧张力往往是通过建立“不稳定性”实现的。本书摒弃了过去对情节至上还是人物至上的争论,而是站在观众内在情感体验与整体叙事进程的角度,通过对叙事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不稳定性”的阐释为核心,讲解如何理解并获得叙事进程中的“不稳定性”,从而引发叙事整体以及局部的戏剧张力与冲突,促动叙事进程,引发人物与观众的叙事判断,干预和控制观众的内在心理体验,产生编剧想要的叙事效果,达到某种叙事意图。

悬念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与创作者能否有效地将人物卷入某种矛盾或麻烦的漩涡之中,密切相关。

——《魔法师的世界》

自2009年网络剧出现,悬疑推理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紧随着网剧的崛起而发展起来,吸引并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观众群。编剧越来越能够见识到悬念对于抓住观众注意力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大多数创作者却不一定真正理解什么是“悬念”。

本书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斧正了关于“悬念”的定义。首先,“‘悬念和恐惧并不相关’。悬念的根本是引发激情,这就在根本上与所谓‘神秘’的事件,甚至与推理或神秘小说存在实质性的区别。”其次,悬念实际上是一套以“卷入”为前提的叙事动力机制。悬念的作用在于能够引发观众对情节发展的集中关注,并引发强烈的情绪体验,因此,将人物有效地卷入一种特殊的戏剧性情境是悬念的前提。

书中片例:悬疑推理剧《看不见的客人》,车祸将男女主人公卷入特殊的戏剧性情境中并引发悬念。

深入到心理学与哲学的层面,对信息与时间的控制实际上所传达的是一种人面对世界时的不确定感。正是这种不确定感引发了潜藏在观众内心的强烈情感体验,释放了生存的焦虑。

“正如克默德所指出,根据结尾来解释开头的思维方式一直牢牢存在于我们的历史、生活和虚构的观念之内。”

——《魔法师的世界》

反推,是编剧会经常使用的一种叙事技巧,即预先设置一个结果,然后回到开头,用“结果”产生的叙事动力,推动情节或事件的设置。这种叙事技巧的本质来源是建立在因果关系的逻辑基础之上。而一个具有丰富蕴含的故事,除了基于理性的单一因果逻辑之外,更应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寻找因果关系之外的相关性事件,这样的叙事观念即“节外生枝”。它游离于叙事主线之外,但又紧紧围绕着整体叙事的主旨表达,它需要创作者跳脱出基于经验认知的因果逻辑思维,为整体叙事注入鲜活而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书中片例:《功夫》,周星驰擅于运用“节外生枝”产生喜剧效果

为此,本书引入了因果关系之外的“存在的可能性”的观念,引导创作者从哲学中“人的存在”这一观念出发,深入人物被压抑的无意识真实,挖掘人物在特殊的戏剧性情境中爆发的非理性冲动。这正是注重真实性,注重表达人物的内在精神体验的现代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存在本身即是一个欲望体的存在,而社会却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诸如教育、宗教、道德、法律等等,把人的欲望束缚并制约在一个社会认为安全的范围之内,从而在社会建制层面完成对欲望的改写。因此,人们总是看不到自己欲望的真相。

——《魔法师的世界》

从当代文化研究的视域来看,电影文本与社会泛文本之间存在着一种“对话体”结构,这意味着建构电影文本的逻辑起点来自于社会的秩序规则。从观众接受的角度也能够论证这一点,即只有当观众在银幕上看到“自己”,代入“自己”的时候,观众才会被吸引,并得到满足。而这个“自己”所指涉的实际上是个体内在的、被社会规约所切割的真实欲望。

书中片例:《辛德勒的名单》,纳粹军官爱上不该爱的犹太人,典型的角色的欲望与“指令”之间的矛盾。

因此,本书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从角色的社会性切入,结合心理学与社会学去解析建构电影文本的内在逻辑起点的来源。无论一个电影文本所呈现的是一个带有现实色彩的故事世界还是一个魔幻的故事世界,只有当一个编剧能够深入生活,理解现实社会中人的真实欲望与社会规约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才能够深入角色的欲望与故事世界秩序规则的“指令”编码之间的矛盾,并在可述性的基础上,建构起有吸引力的戏剧冲突。

虽然许多电影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试图尽可能地避免那种携带主观色彩的价值观念,以客观、中立的态度观察和分析故事与人物,但严格意义上来说,电影从来就不是真正意义上中立与客观的产物。

——《魔法师的世界》

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当一个编剧在构思其创作的是一个有关什么的故事的时候,就已经隐含了这个故事的价值观倾向。价值倾向意味着一种偏好,一种对比之后的选择,而在剧作中也就意味着价值观冲突所引起的戏剧冲突的可能性。编剧魔法师用魔法创造了一个世界,而从什么角度去描述这个世界,也是魔术的一部分,“角度”所代表的就是魔法师的价值预设。

书中片例:《钢琴课》,砍在钢琴上的斧头,文明与野蛮两种价值观的碰撞。

但无论如何,在创作中,价值观总是先于故事而存在,观念先于表达,因此可以说价值观相对于故事而言是先验的,是一种预设。对这一预设的有意识的思考可以帮助编剧清晰地认识到故事该往何处去,戏剧冲突的来源,以及推动叙事进程,帮助塑造人物以及人物关系,矫正可述性事件,并选择恰当的叙述视点和方式。

许多时候,在基于理性的法律条文与社会伦理道德之间,显而易见,存在着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和冲突。针对这一现实存在的矛盾冲突,当代电影叙事通过故事的形式,予以情节化的“复制”和再现。

——《魔法师的世界》

我们常说做一个编剧要深入生活,因为对编剧而言,除了把握叙事方面的观念与技巧,对于人性、社会公共道德、法律等方面的了解是必需的。在剧作中,大多数的“两难选择“实际上就是建立在秩序规则与人的行为动机之间的矛盾中,而社会道德因素的有效介入,使得外部的事件冲突有效地转化为人物的内部冲突。

书中片例:《蝙蝠侠:黑暗骑士》,小丑炸船的情节所传达的正是“电车难题”式的道德困境

本书从社会学的角度阐释了“道德前提”在剧作中的价值与作用。道德前提与人性和法律之间的冲突既能够形成构建情节的逻辑起点,成为有效构建戏剧性矛盾的叙事策略,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创作者通过这样的冲突所要表达的叙事意图。同时,在当下全球化,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现状下,建立在不同宗教信仰、文化和道德观念之间的戏剧冲突极有现实的反思和讨论意义。只有构建起这样“道德前提”的意识,才有可能写出触及现实的佳作。

总体而言,对于编剧而言,观念的建立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它是“魔法师”们手中的“魔法杖”,会让发生在你身边最平常的小事也变成具有魔力的“可述性事件”,在你的故事世界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故事魅力。

图书信息:

书名:《魔法师的世界:电影叙事的观念与表达》

作者:孙承健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京东、当当在售

作者信息:

孙承健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电影影像叙事话语研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