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思想界】Facebook“泄密门”:“互联网民主”美梦破灭 “数字利维坦”威胁重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思想界】Facebook“泄密门”:“互联网民主”美梦破灭 “数字利维坦”威胁重临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Facebook“泄密门”事件。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Facebook“泄密门”事件。

3月17日,包括英国《卫报》、美国《纽约时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了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事件的爆料者是曾经供职于一家英国数据分析公司“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Christopher Wylie。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剑桥分析通过Facebook获取了超过5000万名用户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甚至可能被用来操纵了2016年的美国大选。

 
Christopher Wylie

抛开政治阴谋不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一家网站上搜索过的商品,会在另一家网站的页面上以广告的形式弹出;经常浏览、点赞的内容,会在刷新社交媒体的时候占据“智能时间线”上优先的位置……我们的互联网足迹正在最大限度地被追踪、采集、分析,以让渡隐私为前提享受服务,已经成为数字化生活的常态。这就意味着,我们似乎已经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一现实,正如每当隐私条款跳出的时候,我们都会下意识地点“同意”。

Facebook的这次丑闻提醒我们,当互联网巨头打着“技术中立”的幌子,以更高效、更便捷甚至更“人性化”的服务为诱惑,绕过国家法律的监管,重新定义私领域的边界并以此大肆牟利的时候,我们或许应该从“互联网民主”的美梦中醒来,准备迎接一个“数字利维坦”宰制的反乌托邦未来。

Facebook“泄密门”被曝出后不久,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某论坛发言时称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这番表述又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事实上,中国比西方更早、更彻底地拥抱了数字技术,隐私安全问题在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下,无疑更加严峻。

前情回顾:5000万用户数据是如何泄露的?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次Facebook数据泄露丑闻的来龙去脉。事情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剑桥大学心理测量中心的两位心理学家在Facebook开发了一个性格测试程序(这一程序基于Facebook Platform,与Facebook的关系类似微信与微信小程序),同时收集参与测试的Facebook用户的点赞数据,以此来分析他们的性格与点赞偏好。

这一研究的成果于2013年首次发表,很快吸引了事件的主角之一Aleksandr Kogan的注意,这位剑桥大学的研究员开发了一款类似的性格测试APP,将其命名为“这是你的数字生活”(This is your digital life),参加测试并同意APP获取好友数据,就可以获得5美元的奖励。据报道,有超过30万人参加了测试,但由于他们共享了好友信息,这款APP实际获取了多达5000万人的数据,并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一步分析他们的行为偏好、政治倾向、消费习惯,从而向他们“精准投放”政治或商业广告。

后来,Kogan将这些数据卖给了一家叫做“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公司。事实上,Facebook有明确规定禁止软件开发者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共享这些数据,Kogan的行为违反了Facebook的规定。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在回应中称,直到2015年,Facebook才从《卫报》记者处获悉Kogan的违规行为,于是立刻封禁了这款APP,并要求Kogan和剑桥分析删除通过不当渠道获取的数据,并向Facebook出具书面证明。几个月后,Facebook还更新了隐私条款,第三方APP不再拥有获取用户的好友信息的权限,除非其好友也对APP进行了授权。

剑桥分析

然而,直到这次数据泄露丑闻爆发,Facebook才意识到,当时剑桥分析向其提供了伪造的证明,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删除这些数据,甚至有可能利用这些数据,操纵了2016年的美国大选。3月17日,包括英国《卫报》、美国《纽约时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了这次数据泄露事件,爆料者是曾经供职于剑桥分析的数据分析师Christopher Wylie。

丑闻爆发五天后,扎克伯格公开道歉,并在9家美国主流报纸上刊登了整版的道歉信,信中表示:“我们有责任保护你们的信息,如果做不到这点,就不配得到(这些信息)”。尽管如此,丑闻仍然给Facebook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曝出丑闻的当天,Facebook股价暴跌7%,愤怒的公众甚至在网上发起“#DeleteFacebook(删除脸书)”运动。一向与扎克伯格不和的埃隆·马斯克率先删除了他的两家公司特斯拉和SpaceX的Facebook账号。

Facebook的公开道歉信

定向广告背后的“数字劳工”

微信公众号“土逗公社”评论指出,大型社交媒体与用户之间的隐私之争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比利时隐私委员会就曾因Facebook对非用户的追踪行为将其告上法庭,原来,Facebook将一种特殊的cookie(网络追踪器)植入访问过其页面的互联网用户的设备上,即使他们未曾注册或登录过Facebook账号,这种cookie也能够在用户的设备上保存两年之久,并在用户访问Facebook页面或任何含有“分享到Facebook”按钮的页面时,对其进行浏览行为的分析。

这意味着,即便你不是Facebook用户,只要浏览过Facebook页面,你的互联网行为信息就会被Facebook收集起来,以便更有效地在相关页面上投放广告。

今年2月16日,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家法院判定,Facebook在第三方网站上追踪用户信息违反了比利时隐私法,要求Facebook停止非法收集和储存用户数据,否则将被处以每天25万欧元,累计最高可达一亿欧元的罚款。

关于这次比利时法院对Facebook的判决,Facebook的负责人坚称,Facebook使用cookies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属于行业标准。这种说法也并非没有道理,定向广告(targeted advertising)对于今天的互联网用户而言早就不新鲜了,用户信息的追踪、分析和使用给广告的投放提供了梦寐以求的准确性和高效率,因此,近几年来,互联网上的广告投放不断增长,甚至在多个国家已经超过了其他媒体投放的总和,互联网巨头们自然也从中攫取了巨大的利润。

然而,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在网络上社交、娱乐、消费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字劳工”,通过上传个人信息和留下浏览记录,不断为互联网公司创造着财富,根据“数字劳工”这一概念的发明者Christian Fuchs在其2014年的著作《数字劳工与卡尔·马克思》中的估算,Facebook2011年的利润率高达50%,其中大部分来自其用户的无偿劳动,这种行为,无异于一种极端形式的剥削。

《数字劳工与卡尔·马克思》

社交媒体的“科技原罪”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在评论中指出,Facebook“泄密门”不能简单地归咎为一次道德失范的孤立事件,而需要从根本上反思社交媒体与生俱来的“科技原罪”。史安斌认为,与其他陷入类似丑闻的商业巨头一样,扎克伯格的回应策略显然是打“道德牌”、演“苦情戏”,在接受CNN采访时,他眼眶泛红、声音颤抖,谴责剑桥分析是一家无良机构,Facebook也是因为被其蒙蔽,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然而事实上,这次“泄密门”并不是由于道德失范而导致的一次责任事故,由Facebook所开创的社交平台的基本商业模式早就为今天的丑闻埋下了伏笔。简而言之,用户通过平台获得他们想要的服务,而平台通过用户获得他们想要的数据,一旦用户与平台之间形成了某种“黏性”,平台就可以与商家合作,利用其掌握的用户个人信息及其行为模式有针对性地推送广告,并倚仗着海量用户的“数据资本”,获得巨额受益。

扎克伯格

对于一个人类传播史上前所未有的超级信息平台来说,Facebook所聚集的庞大数据用户既可以为其带来不可估量的财富,也足以让它成为权力的触角,深入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近些年来,学界和业界关于“Facebook正在吞噬世界”的警告不绝于耳。首先,Facebook“吞噬”了传统新闻业,如今,全球有超过40%的成年人依靠Facebook等社交平台获取新闻,其庞大的受众覆盖面足以让传统媒体对其俯首称臣。更重要的是,Facebook不但提供新闻服务,还借助不透明的算法充当着全球新闻和舆论的“守门人”,操纵着公众的“议程设置”和“认知框架”。在新闻业之外,金融系统、政治选举、娱乐和零售业也没能逃脱它的干预,连政府核心部门和安保系统也有被渗透的危险——“Facebook吞噬世界”并非危言耸听。

史安斌还指出,在此次“泄密门”之前,Facebook在用户隐私保护的问题上早就风波不断,但扎克伯格的策略一直是一口咬定Facebook是“科技公司”而非“媒体机构”,意在谈化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规避政府监管和公众监督。虽然扎克伯格之前也声称要与各方一道联手打击假新闻,打造“全球网络社群”,但其表态始终停留在道德层面,未能触及Facebook等社交媒体的“科技原罪”。从这一意义上讲,“泄密门”标志着近年来一些欧美精英所鼓吹的“新媒体赋权”、“互联网自由”等神话的彻底破产,下一步人们应该讨论的,是如何将Facebook这类“数字利维坦”纳入有效的法律监管之中。

反观中国:隐私意识相对淡漠、却更彻底拥抱数字技术

就在Facebook“泄密门”被曝出后不久,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针对隐私保护问题的发言,又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李彦宏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更加开放,也没有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

“腾讯·大家”作者、台湾大学政治学博士贾选凝在评论中认为,李彦宏的这一言论迅速刷屏,就足以说明: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对隐私没那么敏感。在她看来,对一件事“是否敏感”,其实是一个优先权的问题,也就是说,当你面临抉择,必须要放弃生活中的某些选项时,你优先放弃的是什么,你誓死捍卫的又是什么。

正如李彦宏所说,比起安全、效率和便利,隐私的优先级的确较低,尽管大家谈起“大数据之恶”时都义愤填膺,却依然使用甚至依赖着需要各种个人信息验证、需要同意各种注册协议的网站和APP。事实就是,我们并不会誓死捍卫那些购物记录、网页搜索记录和打车记录里的隐私,因为如果拒绝提供这些信息,很多服务和资源就不会向我们开放。尽管无孔不入的定向广告有时也会令人心惊胆战,但在很多人看来,这无非是数字化生存语境下的常态,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彦宏

在贾选凝看来,在中国的文化中,隐私的观念相对较弱,公领域与私领域的边界时常模糊,但更重要的是,就是这样一个隐私观念相对淡漠的国家,却比西方更早、更彻底地拥抱了数字技术。早在本世纪初,中国就已经明确将数字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优先发展,科技巨头们也敏锐地把握住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但与此同时,在法律和道德层面,却没有足够的规范和引导,来避免技术对用户隐私无限度的入侵。虽然迄今为止,中国科技企业尚未曝出与非法获取、泄露用户隐私相关的丑闻,但隐私安全问题在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下,无疑更加严峻。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Facebook

4.5k
  • META股价开盘下跌15%
  •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Meta跌近15%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思想界】Facebook“泄密门”:“互联网民主”美梦破灭 “数字利维坦”威胁重临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Facebook“泄密门”事件。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Facebook“泄密门”事件。

3月17日,包括英国《卫报》、美国《纽约时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了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事件的爆料者是曾经供职于一家英国数据分析公司“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Christopher Wylie。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剑桥分析通过Facebook获取了超过5000万名用户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甚至可能被用来操纵了2016年的美国大选。

 
Christopher Wylie

抛开政治阴谋不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一家网站上搜索过的商品,会在另一家网站的页面上以广告的形式弹出;经常浏览、点赞的内容,会在刷新社交媒体的时候占据“智能时间线”上优先的位置……我们的互联网足迹正在最大限度地被追踪、采集、分析,以让渡隐私为前提享受服务,已经成为数字化生活的常态。这就意味着,我们似乎已经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一现实,正如每当隐私条款跳出的时候,我们都会下意识地点“同意”。

Facebook的这次丑闻提醒我们,当互联网巨头打着“技术中立”的幌子,以更高效、更便捷甚至更“人性化”的服务为诱惑,绕过国家法律的监管,重新定义私领域的边界并以此大肆牟利的时候,我们或许应该从“互联网民主”的美梦中醒来,准备迎接一个“数字利维坦”宰制的反乌托邦未来。

Facebook“泄密门”被曝出后不久,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某论坛发言时称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这番表述又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事实上,中国比西方更早、更彻底地拥抱了数字技术,隐私安全问题在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下,无疑更加严峻。

前情回顾:5000万用户数据是如何泄露的?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次Facebook数据泄露丑闻的来龙去脉。事情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剑桥大学心理测量中心的两位心理学家在Facebook开发了一个性格测试程序(这一程序基于Facebook Platform,与Facebook的关系类似微信与微信小程序),同时收集参与测试的Facebook用户的点赞数据,以此来分析他们的性格与点赞偏好。

这一研究的成果于2013年首次发表,很快吸引了事件的主角之一Aleksandr Kogan的注意,这位剑桥大学的研究员开发了一款类似的性格测试APP,将其命名为“这是你的数字生活”(This is your digital life),参加测试并同意APP获取好友数据,就可以获得5美元的奖励。据报道,有超过30万人参加了测试,但由于他们共享了好友信息,这款APP实际获取了多达5000万人的数据,并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一步分析他们的行为偏好、政治倾向、消费习惯,从而向他们“精准投放”政治或商业广告。

后来,Kogan将这些数据卖给了一家叫做“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公司。事实上,Facebook有明确规定禁止软件开发者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共享这些数据,Kogan的行为违反了Facebook的规定。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在回应中称,直到2015年,Facebook才从《卫报》记者处获悉Kogan的违规行为,于是立刻封禁了这款APP,并要求Kogan和剑桥分析删除通过不当渠道获取的数据,并向Facebook出具书面证明。几个月后,Facebook还更新了隐私条款,第三方APP不再拥有获取用户的好友信息的权限,除非其好友也对APP进行了授权。

剑桥分析

然而,直到这次数据泄露丑闻爆发,Facebook才意识到,当时剑桥分析向其提供了伪造的证明,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删除这些数据,甚至有可能利用这些数据,操纵了2016年的美国大选。3月17日,包括英国《卫报》、美国《纽约时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了这次数据泄露事件,爆料者是曾经供职于剑桥分析的数据分析师Christopher Wylie。

丑闻爆发五天后,扎克伯格公开道歉,并在9家美国主流报纸上刊登了整版的道歉信,信中表示:“我们有责任保护你们的信息,如果做不到这点,就不配得到(这些信息)”。尽管如此,丑闻仍然给Facebook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曝出丑闻的当天,Facebook股价暴跌7%,愤怒的公众甚至在网上发起“#DeleteFacebook(删除脸书)”运动。一向与扎克伯格不和的埃隆·马斯克率先删除了他的两家公司特斯拉和SpaceX的Facebook账号。

Facebook的公开道歉信

定向广告背后的“数字劳工”

微信公众号“土逗公社”评论指出,大型社交媒体与用户之间的隐私之争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比利时隐私委员会就曾因Facebook对非用户的追踪行为将其告上法庭,原来,Facebook将一种特殊的cookie(网络追踪器)植入访问过其页面的互联网用户的设备上,即使他们未曾注册或登录过Facebook账号,这种cookie也能够在用户的设备上保存两年之久,并在用户访问Facebook页面或任何含有“分享到Facebook”按钮的页面时,对其进行浏览行为的分析。

这意味着,即便你不是Facebook用户,只要浏览过Facebook页面,你的互联网行为信息就会被Facebook收集起来,以便更有效地在相关页面上投放广告。

今年2月16日,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家法院判定,Facebook在第三方网站上追踪用户信息违反了比利时隐私法,要求Facebook停止非法收集和储存用户数据,否则将被处以每天25万欧元,累计最高可达一亿欧元的罚款。

关于这次比利时法院对Facebook的判决,Facebook的负责人坚称,Facebook使用cookies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属于行业标准。这种说法也并非没有道理,定向广告(targeted advertising)对于今天的互联网用户而言早就不新鲜了,用户信息的追踪、分析和使用给广告的投放提供了梦寐以求的准确性和高效率,因此,近几年来,互联网上的广告投放不断增长,甚至在多个国家已经超过了其他媒体投放的总和,互联网巨头们自然也从中攫取了巨大的利润。

然而,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在网络上社交、娱乐、消费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字劳工”,通过上传个人信息和留下浏览记录,不断为互联网公司创造着财富,根据“数字劳工”这一概念的发明者Christian Fuchs在其2014年的著作《数字劳工与卡尔·马克思》中的估算,Facebook2011年的利润率高达50%,其中大部分来自其用户的无偿劳动,这种行为,无异于一种极端形式的剥削。

《数字劳工与卡尔·马克思》

社交媒体的“科技原罪”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在评论中指出,Facebook“泄密门”不能简单地归咎为一次道德失范的孤立事件,而需要从根本上反思社交媒体与生俱来的“科技原罪”。史安斌认为,与其他陷入类似丑闻的商业巨头一样,扎克伯格的回应策略显然是打“道德牌”、演“苦情戏”,在接受CNN采访时,他眼眶泛红、声音颤抖,谴责剑桥分析是一家无良机构,Facebook也是因为被其蒙蔽,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然而事实上,这次“泄密门”并不是由于道德失范而导致的一次责任事故,由Facebook所开创的社交平台的基本商业模式早就为今天的丑闻埋下了伏笔。简而言之,用户通过平台获得他们想要的服务,而平台通过用户获得他们想要的数据,一旦用户与平台之间形成了某种“黏性”,平台就可以与商家合作,利用其掌握的用户个人信息及其行为模式有针对性地推送广告,并倚仗着海量用户的“数据资本”,获得巨额受益。

扎克伯格

对于一个人类传播史上前所未有的超级信息平台来说,Facebook所聚集的庞大数据用户既可以为其带来不可估量的财富,也足以让它成为权力的触角,深入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近些年来,学界和业界关于“Facebook正在吞噬世界”的警告不绝于耳。首先,Facebook“吞噬”了传统新闻业,如今,全球有超过40%的成年人依靠Facebook等社交平台获取新闻,其庞大的受众覆盖面足以让传统媒体对其俯首称臣。更重要的是,Facebook不但提供新闻服务,还借助不透明的算法充当着全球新闻和舆论的“守门人”,操纵着公众的“议程设置”和“认知框架”。在新闻业之外,金融系统、政治选举、娱乐和零售业也没能逃脱它的干预,连政府核心部门和安保系统也有被渗透的危险——“Facebook吞噬世界”并非危言耸听。

史安斌还指出,在此次“泄密门”之前,Facebook在用户隐私保护的问题上早就风波不断,但扎克伯格的策略一直是一口咬定Facebook是“科技公司”而非“媒体机构”,意在谈化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规避政府监管和公众监督。虽然扎克伯格之前也声称要与各方一道联手打击假新闻,打造“全球网络社群”,但其表态始终停留在道德层面,未能触及Facebook等社交媒体的“科技原罪”。从这一意义上讲,“泄密门”标志着近年来一些欧美精英所鼓吹的“新媒体赋权”、“互联网自由”等神话的彻底破产,下一步人们应该讨论的,是如何将Facebook这类“数字利维坦”纳入有效的法律监管之中。

反观中国:隐私意识相对淡漠、却更彻底拥抱数字技术

就在Facebook“泄密门”被曝出后不久,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针对隐私保护问题的发言,又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李彦宏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更加开放,也没有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

“腾讯·大家”作者、台湾大学政治学博士贾选凝在评论中认为,李彦宏的这一言论迅速刷屏,就足以说明: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对隐私没那么敏感。在她看来,对一件事“是否敏感”,其实是一个优先权的问题,也就是说,当你面临抉择,必须要放弃生活中的某些选项时,你优先放弃的是什么,你誓死捍卫的又是什么。

正如李彦宏所说,比起安全、效率和便利,隐私的优先级的确较低,尽管大家谈起“大数据之恶”时都义愤填膺,却依然使用甚至依赖着需要各种个人信息验证、需要同意各种注册协议的网站和APP。事实就是,我们并不会誓死捍卫那些购物记录、网页搜索记录和打车记录里的隐私,因为如果拒绝提供这些信息,很多服务和资源就不会向我们开放。尽管无孔不入的定向广告有时也会令人心惊胆战,但在很多人看来,这无非是数字化生存语境下的常态,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彦宏

在贾选凝看来,在中国的文化中,隐私的观念相对较弱,公领域与私领域的边界时常模糊,但更重要的是,就是这样一个隐私观念相对淡漠的国家,却比西方更早、更彻底地拥抱了数字技术。早在本世纪初,中国就已经明确将数字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优先发展,科技巨头们也敏锐地把握住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但与此同时,在法律和道德层面,却没有足够的规范和引导,来避免技术对用户隐私无限度的入侵。虽然迄今为止,中国科技企业尚未曝出与非法获取、泄露用户隐私相关的丑闻,但隐私安全问题在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下,无疑更加严峻。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