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王小波依旧是一种“刚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王小波依旧是一种“刚需”

“他描述的人应该过上的生活,还有很多人不仅没过上,而且根本不知道该那样过。他的文字和文字里的东西,仍然是很多人盼望已久,却又不知道自己在盼望着的东西。让一个他这样的人给一代代少年当精神标尺,是一种‘刚需’。”

法治周末记者 武杰

法治周末实习生 孙莳麦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突发心脏病在家中猝然长逝。在他离开后的21年间,由门庭冷落到洛阳纸贵,在一场场纪念活动中,他存在的意义被反复提及。在45年的短暂生命里,王小波做过上山下乡的知青,当过民办教师、工人,在网络还未普及的年代就已成为资深程序员,40岁辞去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稳定教职,只为做一名自由撰稿人。

种种身份构成了王小波的经历,他却并未被任何标签所定义。

“现在回头看,小波的一生是神采飞扬的,他活过、他写过、他爱过,他过了精彩的一生,然后就飘然而去。我爱过他,我仍然爱着他,他的一生,浸淫在爱之中,这是生命最美好的状态。我已经终生浸淫在爱之中,直到生命消失。”2018年4月11日,在王小波逝世21周年之际,他的妻子李银河这样说道。

在生前的一次采访中,王小波提到,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也许正是这样对自由的追求,构成了王小波精神的内核,使他成为当代文坛一个独特的存在。

为当代汉语小说松绑

1992年,王小波辞去了中国人民大学教职,正式成为了一名自由撰稿人。在接受意大利记者安德烈的采访时,王小波真诚而坦率地提到了自己40岁突发奇想要写小说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喜欢写小说吧,一直喜欢。以前觉得没这种可能性,现在有这种可能性了,意思是能不能靠它维生。大概我觉得在中国当作家能维持生活,所以就能当作家了。”

至于暗藏在“维生”背后的深层原因,恐怕还得追溯到更早之前,在《时代三部曲》章头,在讲述他如何走上写作这条路时,王小波谈到了父亲对他写作爱好的否定:“我父亲不让我们学文科,理由显而易见。在我们成长的时代里,老舍跳了太平湖,胡风关了监狱……以前还有金圣叹砍脑壳等等实例。”在特殊的年代里,写作这一表达思想的途径似乎也成为了一种危险。

而就在“安定”与“自由”的两难处境中,王小波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对我自己来说,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表达的最低目标。某件事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认为它不值得一做;某种生活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会以为它不值得一过。人有了心胸,就可以用它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某种样子的文章对我来说不可取,绝不能让它从我笔下写出来,冠以我的名字登在报刊上。以小喻大,这也是我对生活的态度。”看似随意自在,王小波却有着一以贯之的坚定态度,写作,是他追求的一种方式。李银河说:“不管以何种方式,文学可以唤起一代人的记忆。在过去的上世纪90年代里,王小波作为一个时代里特立独行的存在,通过直白坦荡的文字,极端舒展的生命,让我们看见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

4月11日,在由新经典文化主办的“吾爱王小波:纪念王小波逝世21周年”纪念活动上,蔡骏、韩松落、绿妖、徐则臣、张天翼等作家回顾了王小波对他们的个人成长及写作经历产生的巨大影响。

在谈到对当代文学体系的杰出贡献时,徐则臣认为王小波是“非常有用”的作家——他和王朔一起,解放了当代汉语小说的叙述。与过去端庄的文学创作不同,王朔使口语真正大规模地进入小说,改变了当代汉语小说的形态。而王小波与王朔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对当代汉语小说的“松绑”,并非仅仅通过外在形式上的随意,而更多地在于其思想特有的深度与灵便。他认为,在王小波的小说中,叙述和议论是融为一体的,他之所以能在小说中插入议论,而不让读者觉得枯燥艰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的智慧。他有思想、有洞见,同时又能用一定的艺术手段将其表达出来。

20多年来模仿者众,然而大多却只司其皮毛而未能触及内核,其中缘由也许就在于缺乏王小波那种超拔的思想洞察力和抽象表达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特立独行的王小波,可能还会继续特立独行下去。

思想的独行者

除文学之外,王小波更是凭借其思想的自由度,对当时的年轻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王小波《时代三部曲》(1997版)的责编钟洁玲,在多年后还常常向朋友们复述起王小波的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每次都会逗得“全桌喷饭”,堪称“佐餐最佳笑料”。但她认为,这篇杂文的意义绝不止于一篇逗乐的笑话这么简单,而是以短篇小说的框架,高度浓缩成一篇寓言式的杂文,“他的潜台词就是:喜欢设置别人生活的人和甘心被设置的人,都不如这只敢于打破设置、特立独行的猪!”

在钟洁玲看来:“能够从一只猪来诠释自由精神,提升到反抗设置生活的高度,除王小波,没有第二个人。王小波身上那种蔑视陈规、质疑现实的怀疑主义精神,已经超越了他的边缘身份,体现了一个理想的知识分子的道义和良知。王小波之后,正统文坛的地位动摇了,新的价值标杆,在大众心里。这是王小波的意义。”

在王小波的纪念活动上,张天翼在谈到自己学生时代初读《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经历时,用“牢饭里的肉汤”来形容自己当时的欣喜,“多年后,我曾多次回想当时的体验,就像酒徒回忆自己第一次尝到酒的味道。我以前从没读过这样松弛,但又出奇饱满、发光的文章,那种奇特的叙述方式,让人全神贯注,好像我那两只黑手不存在了,对考试和未来的恐惧和迷惑也飞走了,心里充满了快乐和一种朦胧的期望,热辣辣、麻痒痒的。我回头看了一下别的同学,有些人盯着纸面出神,嘴角带着一丝奇异的微笑,我知道他们也正在听着猪兄叫出来的汽笛声”。

在张天翼心中,王小波的意义不仅限于文学的引导,更在于作为这个时代所缺乏精神的标志人物,他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指引了一种前进的方向:“他告诉我,什么样的人生值得一过。”

张天翼的一段话也许能够说明,逝世21年后,王小波依旧无法被忘怀,不断被纪念的原因,“我想,这世界仍然需要纪念王小波。他描述的人应该过上的生活,还有很多人不仅没过上,而且根本不知道该那样过。他的文字和文字里的东西,仍然是很多人盼望已久,却又不知道自己在盼望着的东西。让一个他这样的人给一代代少年当精神标尺,是一种‘刚需’。”

责任编辑:马蓉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王小波依旧是一种“刚需”

“他描述的人应该过上的生活,还有很多人不仅没过上,而且根本不知道该那样过。他的文字和文字里的东西,仍然是很多人盼望已久,却又不知道自己在盼望着的东西。让一个他这样的人给一代代少年当精神标尺,是一种‘刚需’。”

法治周末记者 武杰

法治周末实习生 孙莳麦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突发心脏病在家中猝然长逝。在他离开后的21年间,由门庭冷落到洛阳纸贵,在一场场纪念活动中,他存在的意义被反复提及。在45年的短暂生命里,王小波做过上山下乡的知青,当过民办教师、工人,在网络还未普及的年代就已成为资深程序员,40岁辞去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稳定教职,只为做一名自由撰稿人。

种种身份构成了王小波的经历,他却并未被任何标签所定义。

“现在回头看,小波的一生是神采飞扬的,他活过、他写过、他爱过,他过了精彩的一生,然后就飘然而去。我爱过他,我仍然爱着他,他的一生,浸淫在爱之中,这是生命最美好的状态。我已经终生浸淫在爱之中,直到生命消失。”2018年4月11日,在王小波逝世21周年之际,他的妻子李银河这样说道。

在生前的一次采访中,王小波提到,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也许正是这样对自由的追求,构成了王小波精神的内核,使他成为当代文坛一个独特的存在。

为当代汉语小说松绑

1992年,王小波辞去了中国人民大学教职,正式成为了一名自由撰稿人。在接受意大利记者安德烈的采访时,王小波真诚而坦率地提到了自己40岁突发奇想要写小说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喜欢写小说吧,一直喜欢。以前觉得没这种可能性,现在有这种可能性了,意思是能不能靠它维生。大概我觉得在中国当作家能维持生活,所以就能当作家了。”

至于暗藏在“维生”背后的深层原因,恐怕还得追溯到更早之前,在《时代三部曲》章头,在讲述他如何走上写作这条路时,王小波谈到了父亲对他写作爱好的否定:“我父亲不让我们学文科,理由显而易见。在我们成长的时代里,老舍跳了太平湖,胡风关了监狱……以前还有金圣叹砍脑壳等等实例。”在特殊的年代里,写作这一表达思想的途径似乎也成为了一种危险。

而就在“安定”与“自由”的两难处境中,王小波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对我自己来说,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表达的最低目标。某件事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认为它不值得一做;某种生活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会以为它不值得一过。人有了心胸,就可以用它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某种样子的文章对我来说不可取,绝不能让它从我笔下写出来,冠以我的名字登在报刊上。以小喻大,这也是我对生活的态度。”看似随意自在,王小波却有着一以贯之的坚定态度,写作,是他追求的一种方式。李银河说:“不管以何种方式,文学可以唤起一代人的记忆。在过去的上世纪90年代里,王小波作为一个时代里特立独行的存在,通过直白坦荡的文字,极端舒展的生命,让我们看见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

4月11日,在由新经典文化主办的“吾爱王小波:纪念王小波逝世21周年”纪念活动上,蔡骏、韩松落、绿妖、徐则臣、张天翼等作家回顾了王小波对他们的个人成长及写作经历产生的巨大影响。

在谈到对当代文学体系的杰出贡献时,徐则臣认为王小波是“非常有用”的作家——他和王朔一起,解放了当代汉语小说的叙述。与过去端庄的文学创作不同,王朔使口语真正大规模地进入小说,改变了当代汉语小说的形态。而王小波与王朔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对当代汉语小说的“松绑”,并非仅仅通过外在形式上的随意,而更多地在于其思想特有的深度与灵便。他认为,在王小波的小说中,叙述和议论是融为一体的,他之所以能在小说中插入议论,而不让读者觉得枯燥艰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的智慧。他有思想、有洞见,同时又能用一定的艺术手段将其表达出来。

20多年来模仿者众,然而大多却只司其皮毛而未能触及内核,其中缘由也许就在于缺乏王小波那种超拔的思想洞察力和抽象表达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特立独行的王小波,可能还会继续特立独行下去。

思想的独行者

除文学之外,王小波更是凭借其思想的自由度,对当时的年轻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王小波《时代三部曲》(1997版)的责编钟洁玲,在多年后还常常向朋友们复述起王小波的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每次都会逗得“全桌喷饭”,堪称“佐餐最佳笑料”。但她认为,这篇杂文的意义绝不止于一篇逗乐的笑话这么简单,而是以短篇小说的框架,高度浓缩成一篇寓言式的杂文,“他的潜台词就是:喜欢设置别人生活的人和甘心被设置的人,都不如这只敢于打破设置、特立独行的猪!”

在钟洁玲看来:“能够从一只猪来诠释自由精神,提升到反抗设置生活的高度,除王小波,没有第二个人。王小波身上那种蔑视陈规、质疑现实的怀疑主义精神,已经超越了他的边缘身份,体现了一个理想的知识分子的道义和良知。王小波之后,正统文坛的地位动摇了,新的价值标杆,在大众心里。这是王小波的意义。”

在王小波的纪念活动上,张天翼在谈到自己学生时代初读《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经历时,用“牢饭里的肉汤”来形容自己当时的欣喜,“多年后,我曾多次回想当时的体验,就像酒徒回忆自己第一次尝到酒的味道。我以前从没读过这样松弛,但又出奇饱满、发光的文章,那种奇特的叙述方式,让人全神贯注,好像我那两只黑手不存在了,对考试和未来的恐惧和迷惑也飞走了,心里充满了快乐和一种朦胧的期望,热辣辣、麻痒痒的。我回头看了一下别的同学,有些人盯着纸面出神,嘴角带着一丝奇异的微笑,我知道他们也正在听着猪兄叫出来的汽笛声”。

在张天翼心中,王小波的意义不仅限于文学的引导,更在于作为这个时代所缺乏精神的标志人物,他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指引了一种前进的方向:“他告诉我,什么样的人生值得一过。”

张天翼的一段话也许能够说明,逝世21年后,王小波依旧无法被忘怀,不断被纪念的原因,“我想,这世界仍然需要纪念王小波。他描述的人应该过上的生活,还有很多人不仅没过上,而且根本不知道该那样过。他的文字和文字里的东西,仍然是很多人盼望已久,却又不知道自己在盼望着的东西。让一个他这样的人给一代代少年当精神标尺,是一种‘刚需’。”

责任编辑:马蓉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