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在世界读书日这天 谈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以及为什么有人不读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在世界读书日这天 谈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以及为什么有人不读书

人非要读书不可吗?不读书不也照样活着?

按: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这一天,不光有新书店喜庆开张、各网点打折售书,还有很多关于阅读与书的文章出现。当然了,书不该只在读书日读。但既然是个节日,那我们也来谈一谈读书这件事儿。

《不放弃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

文 | 张新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读书是不是真的很重要?人非要读书不可吗?不读书不也照样活着?

可是,活着和活着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有时甚至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

哲学家贺麟(1902-1992)一九四三年做过一个《读书方法和思想方法》的演讲,他说,人与禽兽的不同在于:一、人能制造并利用工具,而禽兽不能;二、人有文字,而禽兽没有。“说粗浅一点,人是能读书著书的动物。故读书是划分人与禽兽的界限,也是划分文明人和野蛮人的界限。读现代的书即所以与同时的人作精神上的沟通交谈。读古人的书即所以承受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读书即可以享受或吸取学问思想家多年的心血的结晶。所以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

这些话说得很重,说到了做人的根本上去。贺麟紧接着又强调说:“要想不放弃此种神圣权利,堂堂正正做一个人,我们唯有努力读书。”

写到这里联想起这么一件事:著名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一次应国际创造性与领导学基金会的邀请前去演讲,结束时主持人表示感谢,没想到这位孤傲的诗人当众说出了这么一段话:“一点也不用谢我。我坐在这里,并不完全是我自己。我是我所读过和所记得的东西的总和。一旦我不记得那些东西了,一旦我成了街上的普通人,任何人都可以捅死我也不会造成很大损失。但是只要我记得,我就是件珍品!”

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

这可真够骄傲的。不过,你仔细想想,与其说诗人是为他自己而骄傲,还不如说是为他所读过的书、所记得的东西而骄傲,也就是为自己所掌握的人类精神遗产和他能够承传人类的精神遗产而骄傲。如果不是因为人类的悠久浩瀚的精神历史和文化传统,没有一个人可以为他自己这样骄傲。

这种骄傲充分显示出了一个人的尊严,而这种个人的尊严,简明一点说,是通过读书获得的。不读书,就放弃了获得这种尊严的机会。

而在布罗茨基看来,不读书还不仅仅是放弃个人尊严的问题,比这要严重得多。一九八七年,布罗茨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受奖演说中说,有一种比许多罪过更为深重的罪过——“这就是鄙视书,不读书。由于这一罪过,一个人将终生受到惩罚;如果这一罪过是由整个民族犯下的话一一这一民族就要因此受到自己历史的惩罚”。

古往今来,有无数的智者把人类历史本身看成是一部共同创作、共同阅读、永无止境的书。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比喻性的说法,人类的精神和文化传统确实常常是与书合为一体的。在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看来:“人类发明的种种工具中,唯书本为大。除书而外,其他工具都只是人类躯体的延伸。显微镜和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电话是嗓门的延伸,犁耙和刀剑是手臂的延伸。书就大不相同了:书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而人类的一切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记忆和想象之和。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

那么,没有书,会怎么样?

七十年代的时候,当代大学者钱钟书(1910-1998)和妻子杨绛下放到河南的一个地方劳动。有一天,杨绛指着窝棚说:“给咱们这样一个窝棚,咱们就住下,行吗?”

钱钟书认真想了一下,说:“没有书。”物质享受可以不要,但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故事,它朴素地把读书视为人的生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事情。人活着,过日子,读书是其中多么自然的事情,就像生活中享受阳光一样自然,而一旦缺少了这自然的事情,活着其实是不一样地活着,过日子也是不一样地过日子。 

《不读书的种种理由》

有的人不怎么读书,是因为他把读书这件事看得过轻,觉得不读书没什么,所以他会找出种种理由不读。

奇怪的是另一些人,他们不怎么读书却是因为把读书这件事看得过重,觉得读书是要郑重其事对待的,读书必得有很好的条件才成。譬如自己要有完整的时间,要有不受干扰的环境,要有良好的精神气氛,诸如此类。因为条件总是很难达到,不是这里不如意就是那儿不称心,所以也就总是不怎么读书。

这后一类人的理由,说出来其实和前一类人的理由差不多,结果也一样:都不怎么读书。不一样的是,后一类人往往还期待着将来,他在心里对自己说,等到条件都完满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好好读书。

这其实是自我欺骗。因为永远也不会有什么都完满的一天。即使有,到时候还是会找出不称心如意的地方。

有一个学生,他在读完柏拉图(前427-前347)的《对话录》之后,陷人了深深的悲哀,他说已经不能想象《对话录》里那种神奇的雅典人的气氛会在自己的时代和现实里重现了,那个时代的人友好和睦、富有教养、朝气蓬勃,珍视相互间的平等关系,他们既文明开化又富有自然感情,聚会在一起畅谈他们的理想和追求的意义。这样的时代和氛围,才是读书和追求精神生活的理想时机。

这个学生错了。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伦·布鲁姆(Allan Bloom,1930-1992)指出:“实际上这场富于戏剧性的对话恰恰发生在一场可怕的战争期间,当时的雅典已经注定要陷落了,阿里斯托芬和苏格拉底至少已经预见到了这意味着整个希腊文明的陷落。但是面对如此险恶的政治环境,这些学者并没有陷入文化的绝望,他们纵情于对自然的欢乐恰恰证明了人类最优秀的生存能力,证明了人独立于命运的驱使,不屈从于环境的胁迫。”

芝加哥大学教授艾伦·布鲁姆

我们总是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和现实不利于读书,这些抱怨也许是对的,但是如果因此而放弃自己的读书追求,把这当作自己不好好读书的理由,一定是错的。

布鲁姆说,在任何柏拉图式的对话中,其精神的底蕴几乎在人类任何地方任何时代都可以再现。当然这需要深思熟虑才能真正理解。

读书没有理想的大环境,也没有理想的小环境,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不读书的理由,而任何理由都不是真正的理由。房间太冷,光线太强,声音太吵,蚊子太多,这样的抱怨不过是为自己开脱而已。有的人心情坏的时候不想读书,心情太好也不想读书,心情不好不坏时觉得没劲,还是不想读书。

曾国藩曾经在一封家书里写道:“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不想读书,一年四季都可以不读:“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过了秋天又冬至,收拾书箱过新年。”

想读书的人却不肯浪费一切可得的时间,古人有利用“三余”的说法,“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其实是说凡得空闲,都可读书。

 还有一首《四时读书乐》的组诗,生动绮美,情趣盎然,相传是宋元间学者翁森写的。明代书画大家文徵明据此绘成《四时读书乐图》。这首诗可比那首四季不读书的“歪诗”更值得品味和欣赏——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新竹压檐桑四周,小斋幽敞明朱曦。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及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书摘部分节选自《读书这么好的事》一书,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读书这么好的事》
张新颖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08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在世界读书日这天 谈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以及为什么有人不读书

人非要读书不可吗?不读书不也照样活着?

按: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这一天,不光有新书店喜庆开张、各网点打折售书,还有很多关于阅读与书的文章出现。当然了,书不该只在读书日读。但既然是个节日,那我们也来谈一谈读书这件事儿。

《不放弃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

文 | 张新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读书是不是真的很重要?人非要读书不可吗?不读书不也照样活着?

可是,活着和活着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有时甚至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

哲学家贺麟(1902-1992)一九四三年做过一个《读书方法和思想方法》的演讲,他说,人与禽兽的不同在于:一、人能制造并利用工具,而禽兽不能;二、人有文字,而禽兽没有。“说粗浅一点,人是能读书著书的动物。故读书是划分人与禽兽的界限,也是划分文明人和野蛮人的界限。读现代的书即所以与同时的人作精神上的沟通交谈。读古人的书即所以承受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读书即可以享受或吸取学问思想家多年的心血的结晶。所以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

这些话说得很重,说到了做人的根本上去。贺麟紧接着又强调说:“要想不放弃此种神圣权利,堂堂正正做一个人,我们唯有努力读书。”

写到这里联想起这么一件事:著名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一次应国际创造性与领导学基金会的邀请前去演讲,结束时主持人表示感谢,没想到这位孤傲的诗人当众说出了这么一段话:“一点也不用谢我。我坐在这里,并不完全是我自己。我是我所读过和所记得的东西的总和。一旦我不记得那些东西了,一旦我成了街上的普通人,任何人都可以捅死我也不会造成很大损失。但是只要我记得,我就是件珍品!”

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

这可真够骄傲的。不过,你仔细想想,与其说诗人是为他自己而骄傲,还不如说是为他所读过的书、所记得的东西而骄傲,也就是为自己所掌握的人类精神遗产和他能够承传人类的精神遗产而骄傲。如果不是因为人类的悠久浩瀚的精神历史和文化传统,没有一个人可以为他自己这样骄傲。

这种骄傲充分显示出了一个人的尊严,而这种个人的尊严,简明一点说,是通过读书获得的。不读书,就放弃了获得这种尊严的机会。

而在布罗茨基看来,不读书还不仅仅是放弃个人尊严的问题,比这要严重得多。一九八七年,布罗茨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受奖演说中说,有一种比许多罪过更为深重的罪过——“这就是鄙视书,不读书。由于这一罪过,一个人将终生受到惩罚;如果这一罪过是由整个民族犯下的话一一这一民族就要因此受到自己历史的惩罚”。

古往今来,有无数的智者把人类历史本身看成是一部共同创作、共同阅读、永无止境的书。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比喻性的说法,人类的精神和文化传统确实常常是与书合为一体的。在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看来:“人类发明的种种工具中,唯书本为大。除书而外,其他工具都只是人类躯体的延伸。显微镜和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电话是嗓门的延伸,犁耙和刀剑是手臂的延伸。书就大不相同了:书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而人类的一切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记忆和想象之和。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

那么,没有书,会怎么样?

七十年代的时候,当代大学者钱钟书(1910-1998)和妻子杨绛下放到河南的一个地方劳动。有一天,杨绛指着窝棚说:“给咱们这样一个窝棚,咱们就住下,行吗?”

钱钟书认真想了一下,说:“没有书。”物质享受可以不要,但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故事,它朴素地把读书视为人的生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事情。人活着,过日子,读书是其中多么自然的事情,就像生活中享受阳光一样自然,而一旦缺少了这自然的事情,活着其实是不一样地活着,过日子也是不一样地过日子。 

《不读书的种种理由》

有的人不怎么读书,是因为他把读书这件事看得过轻,觉得不读书没什么,所以他会找出种种理由不读。

奇怪的是另一些人,他们不怎么读书却是因为把读书这件事看得过重,觉得读书是要郑重其事对待的,读书必得有很好的条件才成。譬如自己要有完整的时间,要有不受干扰的环境,要有良好的精神气氛,诸如此类。因为条件总是很难达到,不是这里不如意就是那儿不称心,所以也就总是不怎么读书。

这后一类人的理由,说出来其实和前一类人的理由差不多,结果也一样:都不怎么读书。不一样的是,后一类人往往还期待着将来,他在心里对自己说,等到条件都完满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好好读书。

这其实是自我欺骗。因为永远也不会有什么都完满的一天。即使有,到时候还是会找出不称心如意的地方。

有一个学生,他在读完柏拉图(前427-前347)的《对话录》之后,陷人了深深的悲哀,他说已经不能想象《对话录》里那种神奇的雅典人的气氛会在自己的时代和现实里重现了,那个时代的人友好和睦、富有教养、朝气蓬勃,珍视相互间的平等关系,他们既文明开化又富有自然感情,聚会在一起畅谈他们的理想和追求的意义。这样的时代和氛围,才是读书和追求精神生活的理想时机。

这个学生错了。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伦·布鲁姆(Allan Bloom,1930-1992)指出:“实际上这场富于戏剧性的对话恰恰发生在一场可怕的战争期间,当时的雅典已经注定要陷落了,阿里斯托芬和苏格拉底至少已经预见到了这意味着整个希腊文明的陷落。但是面对如此险恶的政治环境,这些学者并没有陷入文化的绝望,他们纵情于对自然的欢乐恰恰证明了人类最优秀的生存能力,证明了人独立于命运的驱使,不屈从于环境的胁迫。”

芝加哥大学教授艾伦·布鲁姆

我们总是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和现实不利于读书,这些抱怨也许是对的,但是如果因此而放弃自己的读书追求,把这当作自己不好好读书的理由,一定是错的。

布鲁姆说,在任何柏拉图式的对话中,其精神的底蕴几乎在人类任何地方任何时代都可以再现。当然这需要深思熟虑才能真正理解。

读书没有理想的大环境,也没有理想的小环境,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不读书的理由,而任何理由都不是真正的理由。房间太冷,光线太强,声音太吵,蚊子太多,这样的抱怨不过是为自己开脱而已。有的人心情坏的时候不想读书,心情太好也不想读书,心情不好不坏时觉得没劲,还是不想读书。

曾国藩曾经在一封家书里写道:“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不想读书,一年四季都可以不读:“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过了秋天又冬至,收拾书箱过新年。”

想读书的人却不肯浪费一切可得的时间,古人有利用“三余”的说法,“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其实是说凡得空闲,都可读书。

 还有一首《四时读书乐》的组诗,生动绮美,情趣盎然,相传是宋元间学者翁森写的。明代书画大家文徵明据此绘成《四时读书乐图》。这首诗可比那首四季不读书的“歪诗”更值得品味和欣赏——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新竹压檐桑四周,小斋幽敞明朱曦。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及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书摘部分节选自《读书这么好的事》一书,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读书这么好的事》
张新颖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08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