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孩子是天然的乐观主义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孩子是天然的乐观主义者

在这个假新闻满天飞的信息爆炸时代,这一天性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图片来源:Getty

人们在首次遇见他人时通常都不愿遽然对其人格做出整体性判断。大部分成年人或许会先观察某个陌生人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有何种表现,逐渐判定他究竟是易于相处的、吝啬的,抑或是值得信赖的。

小孩子对于他人人格的判断则极为草率。他们很容易表现出肯定性偏见(posivitity bias):即倾向于聚焦他人的正面行动,或选择性处理信息,以支持关于自我、他人乃至于动物与客体的正面判断。

小孩子以玫瑰色的眼镜看待世界。这件事为何值得关注?即便是那些极度乐观的小孩,也会于不经意间发现自己身处不安全的境况中,要不然,他们也许不会或不愿从建设性反馈中进行学习。在一个假新闻满天飞的信息爆炸时代,培育富有批判性的、有利于在其成年后对生活做出明智决断的思考方式,可谓是前所未有地重要。包括笔者在内的心理学家研究了这种童年时期的乐观态度,试图探询其作用机理——以及它如何、为何会随时间变迁而逐渐弱化。

人小鬼大的乐观主义者

从许多方面来讲,小孩子都可以说是心思缜密的思考者。在童年的较早时期,他们会小心地从周边环境中采集数据,建立关于世界的理论。譬如,小孩能理解诸如动物这样的活动客体与凳子这样的不活动客体有着极为不同的存在方式。甚至学前的小孩就已经能区别专家和非专家,也能理解不同领域的专家所擅长的事务是不同的——例如医生熟知人类身体,而机械师熟悉汽车运作原理。小孩也会跟踪并记录下他人的准确性,以决定其作为向之学习——例如学习如何称呼未知的客体——的资源而言是否值得信任。

如此程度的怀疑论相当惊人。但一旦要求小孩作出评价性而非中性的判断时,他们又相当缺乏怀疑精神。在此,小孩显示出了明确的肯定性偏见。

譬如,笔者与同事透过研究表明,3-6岁的小孩只要看见某故事角色有一次正面举动便会视其为好人,但要看见其多次负面举动才会做出负面评价。笔者还发现,小孩倾向于拒斥对陌生人之负面属性(如“吝啬”)描述,但乐于接受正面属性(如“好相处”)描述。

虽然小孩在非评价性领域中能够有效运用关于专家的信息——如学习各种狗的品种——但他们却不愿去相信做出负面评价的专家。譬如,笔者的实验室发现,6-7岁的孩子会相信某个动物园管理员对一种不熟悉动物的正面描述(如“友好”),但却不承认负面的描述(如“危险”)。他们反倒会去相信作出正面描述的非专家。

在我们的另一项研究里,小孩不信任专家对艺术作品的负面评论,而倾向于相信一群业余人士的正面评价。学前的小孩则倾向于对自身在解决问题以及绘画上的表现作出正面评价,即便被告知某同侪的表现超过了自己也仍是如此。

归结起来看,研究表明最早从3岁起,肯定性偏见就出现了,在孩童时代的中期达到高峰,且只在晚期才会弱化。

为何我们早年会戴着玫瑰色眼镜看世界?

心理学家对小孩何以如此乐观尚无确切结论。这似乎部分与大部分小孩能够幸运地在早年享有正面社会经验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暴露于更加严酷的现实中。他们开始看到人们在表现上的差异,包括其同侪的反应,这给予他们一种身处与他人关系中的感觉。逐渐地,他们开始从老师处接受评价性反馈,开始体验到更多种类的负面关系性经验,如霸凌(bullying)等。

即便如此,小孩仍会无视证据而固执其乐观态度。导致该情形的因素大致如下:肯定性在小孩心目中根深蒂固,注意并整合反面证据到其待人之道中需经历一番挣扎。美国小孩也会被教育勿对他人有刻薄言辞,并可能会质问好心人说出逆耳忠言的动机。这或许是小孩在习得新信息时倾向于置善意于专业度之上的原因。

给出负面信息时的精神面貌影响到它能否打破小孩的肯定性偏见。在笔者实验室的某项研究中,我们以建设性态度来给出负面反馈(即:“有待加强”而非“坏透了”)。这样一来,案例中的小孩也就情愿接受负面评价,并理解了反馈乃是以帮助提高为目的的。一旦理解反馈的帮扶性质,且父母和师长能适时强调学习的过程而非成就本身, 青少年便能从建设性反馈中获益良多。

肯定性偏见会随着时间流逝不断缓和

照料者是否应在意这些肯定性偏见?总的说来,大概不用。

肯定性偏见的好处之一在于这让小孩不带恐惧地去尝试新鲜事物,或可有助于学习。较多与他人有正面接触的小孩更可能在学校中“华丽变身”并取得更大的社会成就。

然而,在一个言必称“神童”的时代,父母与教育者有必要留意的一点是,小孩的聪颖可能只是表面上的,至少在评价性判断上如此。同样重要的是,不要认为年长一点的小孩必然在此类判断上优于更年幼者。与小孩交流其信念或许有助于他们思考何种证据能对其形成支持并反思手里的既有信息。

就教会小孩接受关于其自身的负面反馈而言,温和的方法或许是最好的。若能给小孩一个有爱的环境,不断教导他们要接受自己并非总是最优者,或他们有时需做得更好,那么他们在处理无可避免的生活艰辛时将能更加得心应手。我们迟早都会成为处变不惊的大人的。

(翻译:林达)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JSTOR Daily

原标题:CHILDREN ARE NATURAL OPTIMISTS (WHICH HAS ITS UPS AND DOWNS)

最新更新时间:05/09 14:4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孩子是天然的乐观主义者

在这个假新闻满天飞的信息爆炸时代,这一天性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图片来源:Getty

人们在首次遇见他人时通常都不愿遽然对其人格做出整体性判断。大部分成年人或许会先观察某个陌生人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有何种表现,逐渐判定他究竟是易于相处的、吝啬的,抑或是值得信赖的。

小孩子对于他人人格的判断则极为草率。他们很容易表现出肯定性偏见(posivitity bias):即倾向于聚焦他人的正面行动,或选择性处理信息,以支持关于自我、他人乃至于动物与客体的正面判断。

小孩子以玫瑰色的眼镜看待世界。这件事为何值得关注?即便是那些极度乐观的小孩,也会于不经意间发现自己身处不安全的境况中,要不然,他们也许不会或不愿从建设性反馈中进行学习。在一个假新闻满天飞的信息爆炸时代,培育富有批判性的、有利于在其成年后对生活做出明智决断的思考方式,可谓是前所未有地重要。包括笔者在内的心理学家研究了这种童年时期的乐观态度,试图探询其作用机理——以及它如何、为何会随时间变迁而逐渐弱化。

人小鬼大的乐观主义者

从许多方面来讲,小孩子都可以说是心思缜密的思考者。在童年的较早时期,他们会小心地从周边环境中采集数据,建立关于世界的理论。譬如,小孩能理解诸如动物这样的活动客体与凳子这样的不活动客体有着极为不同的存在方式。甚至学前的小孩就已经能区别专家和非专家,也能理解不同领域的专家所擅长的事务是不同的——例如医生熟知人类身体,而机械师熟悉汽车运作原理。小孩也会跟踪并记录下他人的准确性,以决定其作为向之学习——例如学习如何称呼未知的客体——的资源而言是否值得信任。

如此程度的怀疑论相当惊人。但一旦要求小孩作出评价性而非中性的判断时,他们又相当缺乏怀疑精神。在此,小孩显示出了明确的肯定性偏见。

譬如,笔者与同事透过研究表明,3-6岁的小孩只要看见某故事角色有一次正面举动便会视其为好人,但要看见其多次负面举动才会做出负面评价。笔者还发现,小孩倾向于拒斥对陌生人之负面属性(如“吝啬”)描述,但乐于接受正面属性(如“好相处”)描述。

虽然小孩在非评价性领域中能够有效运用关于专家的信息——如学习各种狗的品种——但他们却不愿去相信做出负面评价的专家。譬如,笔者的实验室发现,6-7岁的孩子会相信某个动物园管理员对一种不熟悉动物的正面描述(如“友好”),但却不承认负面的描述(如“危险”)。他们反倒会去相信作出正面描述的非专家。

在我们的另一项研究里,小孩不信任专家对艺术作品的负面评论,而倾向于相信一群业余人士的正面评价。学前的小孩则倾向于对自身在解决问题以及绘画上的表现作出正面评价,即便被告知某同侪的表现超过了自己也仍是如此。

归结起来看,研究表明最早从3岁起,肯定性偏见就出现了,在孩童时代的中期达到高峰,且只在晚期才会弱化。

为何我们早年会戴着玫瑰色眼镜看世界?

心理学家对小孩何以如此乐观尚无确切结论。这似乎部分与大部分小孩能够幸运地在早年享有正面社会经验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暴露于更加严酷的现实中。他们开始看到人们在表现上的差异,包括其同侪的反应,这给予他们一种身处与他人关系中的感觉。逐渐地,他们开始从老师处接受评价性反馈,开始体验到更多种类的负面关系性经验,如霸凌(bullying)等。

即便如此,小孩仍会无视证据而固执其乐观态度。导致该情形的因素大致如下:肯定性在小孩心目中根深蒂固,注意并整合反面证据到其待人之道中需经历一番挣扎。美国小孩也会被教育勿对他人有刻薄言辞,并可能会质问好心人说出逆耳忠言的动机。这或许是小孩在习得新信息时倾向于置善意于专业度之上的原因。

给出负面信息时的精神面貌影响到它能否打破小孩的肯定性偏见。在笔者实验室的某项研究中,我们以建设性态度来给出负面反馈(即:“有待加强”而非“坏透了”)。这样一来,案例中的小孩也就情愿接受负面评价,并理解了反馈乃是以帮助提高为目的的。一旦理解反馈的帮扶性质,且父母和师长能适时强调学习的过程而非成就本身, 青少年便能从建设性反馈中获益良多。

肯定性偏见会随着时间流逝不断缓和

照料者是否应在意这些肯定性偏见?总的说来,大概不用。

肯定性偏见的好处之一在于这让小孩不带恐惧地去尝试新鲜事物,或可有助于学习。较多与他人有正面接触的小孩更可能在学校中“华丽变身”并取得更大的社会成就。

然而,在一个言必称“神童”的时代,父母与教育者有必要留意的一点是,小孩的聪颖可能只是表面上的,至少在评价性判断上如此。同样重要的是,不要认为年长一点的小孩必然在此类判断上优于更年幼者。与小孩交流其信念或许有助于他们思考何种证据能对其形成支持并反思手里的既有信息。

就教会小孩接受关于其自身的负面反馈而言,温和的方法或许是最好的。若能给小孩一个有爱的环境,不断教导他们要接受自己并非总是最优者,或他们有时需做得更好,那么他们在处理无可避免的生活艰辛时将能更加得心应手。我们迟早都会成为处变不惊的大人的。

(翻译:林达)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JSTOR Daily

原标题:CHILDREN ARE NATURAL OPTIMISTS (WHICH HAS ITS UPS AND DOWNS)

最新更新时间:05/09 14:4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